養(yǎng)孩子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職業(yè)之一,它對養(yǎng)育人要求頗高,同時成效緩慢。
做個好媽媽
0-3歲,這幾件事做晚了,真會害了孩子!
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最忌揠苗助長,很多事情都是急不來的,我們提倡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天性,讓他自然發(fā)展。
但是,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這幾件事如果你不及時去干預,反而會對孩子有害!
及時添加維生素D和含鐵輔食
維生素D是人體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嬰兒體內最初的維生素D是從母乳中得來的,單靠母乳是無法讓寶寶得到足夠的維生素D,而且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非常少。
因此兒科醫(yī)生建議:
從寶寶出生幾天后,就可以開始補充維生素D,以預防維生素D缺乏。這種預防性維生素D的補充應該至少持續(xù)到寶寶1周歲之后。
缺鐵性貧血也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在4~6個月之后,寶寶的生長速度加快,體內的鐵質也消耗得很快,因此6個月之后的寶寶很容易出現缺鐵的情況。家長在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首選含鐵豐富的食物。
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fā)育,導致佝僂病,而缺鐵則會影響寶寶的免疫力和大腦發(fā)育,如果家長對此不夠重視,那么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從第一顆萌牙開始刷牙
注重寶寶的口腔健康,要從第一顆牙齒開始!如果平時不注意保護牙齒健康,那么等到孩子出現牙齒問題了,不僅孩子痛苦,家長也要花費不少。
而且不要覺得孩子遲早要換牙齒,就忽視了乳牙的保護,乳牙沒長好就會影響恒牙的發(fā)育,一口歪歪扭扭的牙齒不僅不好看,還會影響面部骨骼的發(fā)育。
為了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家長應該幫助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刷牙習慣,越早越好。
還沒長牙時,每次喂養(yǎng)過后要記得清潔寶寶的口腔;
寶寶長第一顆牙齒時,家長可以使用指套牙刷輕輕幫他清潔牙齒牙縫等;
3歲左右乳牙基本長齊了,就可以教孩子使用兒童牙刷了。
除了幫孩子養(yǎng)成刷牙習慣,家長還要及時糾正他的不良咀嚼習慣,定期帶孩子去做口腔檢查。
1歲左右逐漸戒掉奶瓶
寶寶的牙齒好不容易都長出來了,然而卻是歪歪扭扭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罪魁禍首很有可能就是奶瓶。
即使寶寶戒奶了,好多媽媽還是習慣讓寶寶用奶瓶喝水,圖個方便。但是長期使用奶瓶很容易使寶寶出現齲齒,吮吸奶嘴會使牙齒受到擠壓,造成牙列不整齊,而且還會增加寶寶患中耳炎的風險。
美國兒科學會、牙科協會建議:
在孩子1周歲時,就要開始停止使用奶瓶,而到了18個月大時,一定要完全戒除奶瓶。 同樣的道理,安撫奶嘴也應該盡早戒掉。
嬰兒期開始培養(yǎng)良好的睡眠習慣
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但寶寶的睡眠問題一直令不少家長特別頭痛。
幾個月大的寶寶睡眠沒有規(guī)律,不過等到開始添加輔食后,寶寶夜間餓醒的次數會減少很多,此時的他醒來,很可能不是因為饑餓的原因,媽媽不要過于依賴用夜奶的方式來安撫寶寶。
可以通過拍拍寶寶的背部、跟他說話等方式安撫他,這時寶寶多半是可以重新進入睡眠狀態(tài)的。一旦養(yǎng)成了依賴夜奶的習慣,以后想糾正就很難了。
早點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
有人覺得讓寶寶自己吃飯,那不是在搗亂嗎?用手抓食物,把食物當玩具,吃個飯弄得一桌狼藉,最后還不能好好地把飯都吃完……
讓寶寶自己吃飯費那么多時間,倒不如家長自己喂他吃,結果喂著喂著,孩子直到上幼兒園了還不會自己吃飯。
其實讓寶寶用手抓食物,是在鍛煉他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還能增加他們對食物的興趣。等到寶寶可以很好地用手抓食物喂自己了,家長就可以讓他們開始學著用勺子吃飯了。
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是培養(yǎng)寶寶獨立能力的第一步!
2歲以后開始引導孩子跟父母分床睡
孩子長期與父母同睡,不僅對夫妻生活造成影響,也不利于孩子的性別認知發(fā)展。
分床睡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而且還能讓他睡得更好。
因此家長應該注意,孩子2歲以后,就可以引導他們與父母分床睡了。
版權說明: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chuàng)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謝謝!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