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民俗與諺語,對于我們平民百姓來說,頗具生活哲理,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其中,就有“一家不容三姓人,一屋不住三輩人”的說法。老祖宗的老話不無道理,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概括,就是一家三代人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一家出現三種姓氏,通常情況下,就是指孩子長大成人后又成家,和父母還住在一起的家庭。這與三輩人同住一屋其實是同一回事。不管是“三姓人”還是“三輩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婆媳矛盾”。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中一本較難念的,就叫“婆媳經”。
自古以來,婆媳關系不和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這種關系比較特殊,比較難處理,既不是婚姻關系也無血緣聯系,而是以上兩種關系為中介結成的特殊關系。很多婆婆在兒媳尚未過門之時,待準媳婦的確比親閨女還親;很多兒媳在剛進門的時候,對待婆婆也都是畢恭畢敬,比對待親媽還親熱。然而,在同一屋檐下相處起來,媳婦就會發(fā)現,“把婆婆當親媽”的念頭,從一開始就是錯的;當婆婆也會自覺到,潛意識里欲把兒媳當親閨女待,總是很為難。
婆婆跟親媽、兒媳跟女兒,這兩種關系本來就有本質上的不同。母女之間,很多小事都不會在意,甚至是下意識的釋然,而婆媳之間同一屋檐下生活,習慣不同,消費觀念不同,性格脾性也不同,甚至連吃飯的口味都不一樣,根本不可能像母女那樣毫無顧忌的相處。一起待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矛盾,形成積怨,一旦爭執(zhí)起來,在情緒化的對弈中,就會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
媳婦祈盼一個通情達理的婆婆,婆婆要想得到一個能干賢慧的兒媳,最好是彼此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各有各的空間,各有各的分寸,彼此相敬如賓。偶爾串起門來,當婆婆的,最好是多說好話少挑剔,該糊涂的時候就要糊涂,千萬別自恃聰明;當媳婦的,最好是多孝敬,多奉承,少給自己找煩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