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分寸歌
劍突下方鳩尾容,和中滌飲熄肝風(fēng);
舒胸止痛消痞脹,嘔逆癲狂及悸忡。
【中文名稱】鳩尾
【中文拼音】Jiūwěi
【外文縮寫】CV15
【穴名出處】《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九針十二原》
【別 名】尾翳、骭、神府、臆前、骬。
【穴名解釋】鳩即鳩鳥,尾即尾巴,胸骨劍突形如鳩鳥之尾,此穴在其下,故名鳩尾。
【解剖位置】在腹白線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六肋間神經(jīng)前皮支的內(nèi)側(cè)支。
【穴位定位】
1、在兩歧骨下一寸。曰鳩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鳩尾形。
2、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jié)合部下1寸。
【主治病癥】
1、主息賁,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噫喘,喉鳴,胸滿咳嘔,喉痹咽腫,水漿不下,癲癇狂走,不擇言語,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咳唾血,心驚悸,精神耗散,少年房勞,短氣少氣。
又《靈樞經(jīng)》云:“膏之原,出于鳩尾。”
2、心痛,心悸,心煩,癲癇,驚狂,胸中滿痛,咳嗽氣喘,嘔吐,呃逆,反胃,胃痛。
【穴位配伍】
1、配后溪、申脈,治癲癇。
2、配內(nèi)關(guān)、中脘治嘔吐、呃逆。
3、配涌泉,治癲癇,嘔痰沫。
4、中脘、少商,治食癇,胃脘脹滿,不得眠。
5、配灸臍中,治少年房多短氣。
6、配后溪、神門,治五癇。
7、配梁門、足三里,治胃痛。
【針刺方法】
1、《銅人》禁灸,灸之令人少心力,大妙手方針,不然針取氣多,令人夭。針三分,留三呼,瀉五吸,肥人倍之。
2、《素注》不可刺灸。
3、斜向下刺0.5~1寸。
【艾灸方法】
1、《明堂》灸三壯。
2、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附 注】任脈之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