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讀歐洲史時都會被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神圣羅馬帝國這幾個概念搞得暈頭轉向。都是羅馬帝國,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區(qū)別是什么?今天我們就簡單聊聊這個問題。
公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標志著羅馬文明由共和時代進入帝國時代。經(jīng)過安東尼、哈德良、圖拉真等人的開疆辟土,羅馬帝國成為一個地跨亞歐非,包圍整個地中海的龐大帝國。
不同于同時期的漢帝國,羅馬帝國受分裂的地理環(huán)境、復雜多樣的族群等因素影響,極速的擴張導致羅馬皇帝很難形成對帝國內諸行省的有力統(tǒng)治,這也是羅馬帝國行省將軍篡奪皇權戲碼屢次上演的重要原因。
292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為了便于統(tǒng)治,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施行四帝共治模式,東西各由一個正皇帝和一個副皇帝共同治理,這是此后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部最初的政治源頭。
戴克里先死后,君士坦丁結束了四帝混戰(zhàn)的局面,再次實現(xiàn)了帝國的短暫統(tǒng)一。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都城遷往君士坦丁堡,并將其稱為“新羅馬”。君士坦丁死后,羅馬帝國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羅馬帝國最后一次統(tǒng)一是在狄奧多西一世時期。公元394年,狄奧多西擊敗西部篡位者歐根尼烏斯,成為帝國唯一的皇帝,但僅過一年,狄奧多西就去世,死前再次將帝國一分為二,分別交由自己的兩個兒子統(tǒng)治,此后羅馬東西兩部漸行漸遠,再也沒有統(tǒng)一過。因此,后世一般將公元395年,當作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的年份,而東羅馬帝國的歷史也是從此時開始。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就是君士坦丁大帝親自選定的君士坦丁堡。
四地共治時期的羅馬帝國
公元四世紀,中亞草原上的匈人西遷,導致哥特、汪達爾、法蘭克、阿勒曼尼等日耳曼蠻族大量涌入羅馬帝國境內,對已經(jīng)分裂的東西羅馬造成了沉重打擊,并在羅馬帝國境內和周邊建立起了多個蠻族政權。
公元476年,羅馬雇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了西羅馬末代皇帝羅慕路斯,西羅馬帝國覆滅。然而西羅馬帝國的覆滅并不意味著羅馬帝國的終結。此后東羅馬帝國又頑強生存了近一千年,直到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所滅。
也就是說在476年之前,東羅馬帝國是羅馬帝國分裂后的東半部分,但在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古羅馬帝國就等于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
東羅馬帝國,有一個我們更熟悉的名字——拜占庭帝國。然而從羅馬正式分裂一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這一千多年間,無論是皇帝還是臣民都只稱呼自己為羅馬人而非拜占庭人,稱呼自己的國家為羅馬帝國而非拜占庭帝國。
直到16世紀,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羅尼姆斯為了與中世紀的另一個羅馬帝國——神圣羅馬帝國(一說是分裂前的羅馬帝國)相區(qū)分,便以君士坦丁堡在希臘殖民時期的名稱“拜占庭”為其命名為“拜占庭帝國”。此后,拜占庭這個稱呼又被孟德斯鳩等著名學者使用,逐漸被歐洲歷史學家所接受,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個代稱。因此拜占庭帝國就是東羅馬帝國,只是稱呼不一樣。
雖然拜占庭帝國是后世歷史學家的一個“他稱”,但不可否認的是經(jīng)過一千多年的演變,拜占庭帝國和大一統(tǒng)時期的羅馬帝國有了很大區(qū)別。
拜占庭帝國最大疆域
一個是疆域的變化,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由羅馬帝國東半部分演變而來,其疆域面積在初期僅有羅馬帝國的一半。6世紀,查士丁尼一世派名將貝利撒留和納爾西斯先后收復北非的汪達爾和意大利的東哥特等地,拜占庭疆域達到了歷史巔峰,但永遠失去了伊比利亞半島、高盧、不列顛等領地,其所轄面積遠無法與羅馬帝國時期相比。
此后,在薩珊波斯、阿拉伯帝國、塞爾柱突厥、保加利亞帝國、十字軍、奧斯曼土耳其等各路敵人的輪番進攻下,拜占庭帝國的疆域不斷縮水,甚至到了中興之主巴希爾二世的拜占庭帝國黃金歲月時期,其疆域也僅剩下巴爾干和安納托利亞等東部領地,與羅馬帝國乃至查士丁尼時期不可同日而語。
另一個是文化和語言的差異。羅馬帝國時期以拉丁語作為官方語言,整個帝國也以拉丁文化為主,但在不斷的征服過程中,羅馬帝國也吸納了諸如希臘、敘利亞、埃及等不同文化和語言。羅馬帝國分裂后,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主要疆域就是意大利以東的區(qū)域,在此后上千年的演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羅馬帝國原生文化產(chǎn)生差異,并且這種差異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
尤其是到了七世紀希拉克略在任期間,拜占庭自知無法再實現(xiàn)羅馬帝國的大一統(tǒng),于是轉而經(jīng)營其拜占庭的東部領地,開始在帝國內推行希臘語以代替羅馬帝國使用的拉丁語,希臘文化逐漸成為拜占庭帝國的獨特文明。
到了利奧三世時期,拜占庭帝國又興起了持續(xù)一個多世紀的搗毀圣像運動,導致拜占庭與西部教會產(chǎn)生較大分歧,后又因為教義問題,最終導致1054年東西方教會的大分裂。拜占庭帝國與歐洲西部文化進一步隔離,具有了更強烈的東方屬性。
講完了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的關系和區(qū)別,再來說說神圣羅馬帝國。用伏爾泰的那句話形容神圣羅馬帝國非常貼切——“既非神圣,又非羅馬,更非帝國”。
講神圣羅馬帝國,還是要從老熟人查理曼講起。自從丕平獻土之后,羅馬教皇就有了自己的教皇國,但教皇國屢次遭受來自其他意大利勢力尤其是倫巴第的騷擾。
之前教皇有難就找拜占庭人幫忙,后來因為搗毀圣像運動,羅馬教會就和拜占庭漸行漸遠,開始尋找西部的法蘭克王國幫忙。799年,查理曼再次幫助教皇平叛意大利的叛亂。教皇投桃報李,在800年為查理曼加冕,稱其“羅馬人的皇帝”,是古羅馬帝國的繼承人。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歐洲再次出現(xiàn)了兩個羅馬帝國和兩個皇帝,但“查理曼”這個皇帝稱號雖然是教皇封賜,但總有些自說自話的嫌疑,于是他在任期間打算和拜占庭帝國的女皇伊琳妮成婚,完成羅馬帝國的統(tǒng)一。但伊琳妮很快就被趕下臺,羅馬統(tǒng)一的計劃胎死腹中。
查理曼死后,他所建立的帝國很快分崩離析,他的三個孫子將其一分為三,形成東、西、中法蘭克三個王國,也就是現(xiàn)在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的雛形。
而東法蘭克王國到了康拉德一世時開始使用“德意志王國”這個稱呼,936年奧托一世成為德意志國王,他在位期間,羅馬教皇又遇到貴族叛亂向奧托求援。于是奧托一世進軍意大利,平定叛亂,解救教皇,重新上演了查理曼時期的橋段,而接下來的劇情也如出一轍。
962年,教皇為奧托一世加冕,時隔一個多世紀歐洲西部再次出現(xiàn)了羅馬皇帝。奧托一世和查理曼一樣,總覺得自己這個皇帝之位沒有得到拜占庭帝國的認可有些得位不正,于是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和拜占庭帝國的公主聯(lián)姻,結果被當時的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狠狠羞辱了一番。
但尼基弗魯斯二世死后,約翰一世成為拜占庭新皇帝后,還是答應了奧托一世的請求,將自己的侄女賽奧法諾許配給奧托一世的兒子,后來的奧托二世。這樣一來德意志的羅馬帝國就和正統(tǒng)的羅馬帝國有了姻親關系,更具合法性。
奧托加冕開創(chuàng)了一個傳統(tǒng),此后的每一位有作為的德意志國王都要進軍意大利讓教皇為其加冕成為羅馬帝國皇帝,所以除了有數(shù)的幾個德意志國王外,大部分都還冠以“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
而真正把“神圣羅馬帝國”這個稱號傳承下來的還是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間五征意大利,雖然結果并不體面,但還是換來了“皇帝”頭銜,此時基督教東西正式分裂,而拜占庭帝國日漸衰微,于是為了表明自己是羅馬帝國正統(tǒng)傳承人,腓特烈一世特意在帝國前面加上了“神圣”二字,也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神圣羅馬帝國”。此后的德意志國王加冕之后就叫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了。
到了16世紀,歐洲民族意識覺醒,德意志民族也是如此,于是在1512年,神圣羅馬帝國又改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羅馬帝國?!?/span>
通俗來講,神圣羅馬帝國其實就是一種德意志王國經(jīng)過教皇欽定的更高級的稱呼,當然有時候這個帝國也會包括意大利北部、倫巴第等地。但神圣羅馬帝國雖然頂著一個帝國的大帽子,卻和真正的帝國相差甚遠。
神圣羅馬帝國一開始就是靠著德意志國王自身力量將境內各大公國勢力壓制整合起來的,具有很強的離心力。查理四世時期又頒布《金璽詔書》,明確神圣羅馬皇帝由七大選帝侯選舉,此舉削弱了皇帝的權威,強化了諸侯權力,帝國此后便陷入四分五裂的割據(jù)狀態(tài),成了一個松散的諸侯共同體。
碎成一地神圣羅馬帝國
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帝國不同諸侯因信仰不同,分為天主教和新教兩個陣營,爆發(fā)了曠日持久的三十年戰(zhàn)爭,皇帝權威進一步壓縮,但“神圣羅馬帝國”這個稱號卻神奇地延續(xù)了下來,直到1806年拿破侖橫掃歐洲大陸,弗朗茨二世被迫放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稱號,這個不倫不類的帝國才宣告終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