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作者:王國斌
一個女知青和她的農(nóng)民丈夫并排坐在貼著大紅喜字的破舊土屋前,她穿著一身黃軍衣,腳上一雙新的秀花鞋,滿臉憂郁。而她的丈夫手里拿著“結婚證書”,喜氣洋洋。
《青春之歌》表現(xiàn)了一場六七十年代山西窯洞前的中國特色的婚禮。在那個難忘的年代,這種婚禮在中國的大江南北和樣板戲一樣屢見不鮮。但是婚姻拋棄了金錢,愛情哭泣著追求貧窮。不相稱的只能是階級出身。在這幅作品中,新郎穿著新布鞋和褪色的粗布棉衣,臉色黝黑蒼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攏嘴。他擁有當時最為崇高的貧下中農(nóng)的階級身份。知青新娘的眼神和坐姿則透出了她的無限委屈、憂傷和無奈。她已經(jīng)無家可歸,慈祥的父母也許身陷牛棚或遭不測。她腳邊的旅行包是她的全部嫁妝。標語、牧羊鏟和角落的膠鞋說明了新娘是個放羊改造的知青。她腳上穿的一雙紅色繡花鞋與她漿洗得發(fā)白的舊軍裝是那樣的不和諧。這或許證明了她嫁給了村干部的老光棍兒子,屈服了在革命的宏大敘事中被推上祭臺的個體的悲劇命運。上山下鄉(xiāng)不僅是一代人的刻骨銘心的記憶,也是我們的歷史決不能忘記的,需要正視和反思的慘痛的記憶。這幅《青春之歌》是一首關于青春理想破滅的挽歌,2007年首都博物館“融合與創(chuàng)造2007中國油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展出時曾引起幾個參觀的老知青當場淚流滿面,是觀眾留言最多的作品。
《讓我們蕩起雙槳》 作者:王國斌
在冬季荒涼的山坡上,一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典型裝束的十六七歲的知青少女,面帶純真幸福的笑容,坐在草地,手持羊鏟,正回味自己擁有過的劃船蕩槳的美好時光。她明顯是個新上山下鄉(xiāng)的學生。想家,有一點點溫情流露都是羞愧的?!安粶收剳賽?,不準梳妝,不準照鏡……”
當從一個知識青年變成了一個放羊的社員,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為生活的定格,貧瘠的文化精神營養(yǎng)也許只能從湖水一樣豐滿的信仰和夢想中汲取。在中國許多窮鄉(xiāng)僻壤,都有荒涼無名的知青墓地。美麗的知青姑娘,你從哪里來?你現(xiàn)在又在何方呢? “到邊疆去,到農(nóng)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無論在何種處境中,理想與希望總會讓人性閃耀出眩目的光輝。當《讓我們蕩起雙槳》被花園祖國的孩子們童稚地唱起時,當大學生和農(nóng)民兄弟就業(yè)潮在中國的城市洶涌流動時,我們是否還記得所有在輝煌的噩夢中悄然死滅的那一代中國知青美麗浪漫的青春?是否還記得自己童年時熱血澎湃的理想和誓言?
王國斌的作品描繪了當時知識青年精神面貌以及知識青年的生活狀態(tài),作品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充滿藝術感染力和精神震撼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