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行政區(qū)劃的歷史變遷

中國行政區(qū)劃的歷史變遷
2010-01-26 10:28:43  登恒
閱讀:117 關鍵詞:行政區(qū)

 


行政區(qū)劃又稱行政區(qū),簡稱政區(qū),是國家對所轄領土進行分級管理的結構,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使國家和地區(qū)主權,推行任務的多級行政管理區(qū)。作為行政區(qū),從政區(qū)角度考慮,必須具備如下要素:一是一定的地域空間。二是一定的界限。三是一定的層次。四是一個行政中心。

 

第一節(jié)     秦統(tǒng)一前地方行政區(qū)劃的出現

 

   行政區(qū)劃是一個地域上的政治概念,形成的基礎必須是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建立。春秋以前,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還沒有建立,地方組織機構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以人群為紐帶而建立起來的。    

一、分封制

分封制是一種用封邦建國的方式來劃分區(qū)域的統(tǒng)治方法。具體方式,王都附近的地方由天子直接進行統(tǒng)治,其它地方都分封給貴族和功臣,亦即諸侯。諸侯又將所屬土地分給卿、大夫,作為采邑。

西周在全國范圍內按地區(qū)大規(guī)模推行分封制。這種管理方式主要分為國、邑、鄙三級。這種制度是以血緣為主體的宗法制度為核心,以嫡長子繼承為標志,通過大宗小宗的層層關系,將國家的統(tǒng)治體系緊密地維系起來,以達到鞏固統(tǒng)治、強化政權的目的。因此,分封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地方行政區(qū)劃。

二、郡縣制的產生和發(fā)展

作為行政區(qū)劃意義的縣有一個較為漫長的演化過程。春秋中后期兼并戰(zhàn)爭的加劇,大國常常將拓土開疆新征得的土地,不再進行分封,而由國君設縣直接統(tǒng)治。這種中央直屬,置官分守,地方官吏食祿不食邑,臨民不臨土,流動不世襲的地方行政制度特點均已具備,可見縣已具備地方行政區(qū)劃的特點。

郡的出現晚于縣,初期皆設于邊遠荒僻之地,為軍事防守而設,與縣互不同屬。隨著大國在兼并中邊郡地域的擴大,為便于通管,遂分置數縣;內陸事物亦千頭萬緒,遂在數縣之上置郡以統(tǒng)之??ぁ⒖h的規(guī)模逐漸一致,以郡統(tǒng)縣漸成定制。秦統(tǒng)一后,郡縣制    正式成為全國統(tǒng)一的行政區(qū)劃。

 

第二節(jié)      郡縣制的確立與劃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廢除分封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初分天下三十六郡(《史記-始皇本紀》),京師咸陽設內史,全國共有37個郡一級單位。

秦朝三十六郡:

1、因襲六國舊郡:秦國舊郡、韓國舊郡、趙國舊郡、魏國舊郡、燕國舊郡、楚國舊郡。

2、六國故都改置的郡、在軍事重鎮(zhèn)增置的郡、拓土開疆后新置的郡。加上內史,共計四十二個郡級單位。

   秦在郡下設縣,實行郡縣兩級地方行政制度。邊地設道與縣同級,全國約有縣1000個??さ男姓L官為郡守、郡丞、郡尉;縣為令或長,縣丞、縣尉是縣令或縣長的佐理,丞管司法,尉掌武事??h以下為鄉(xiāng)、亭,10里為1亭;10亭為一鄉(xiāng)。鄉(xiāng)官為三老,有秩、嗇夫、游徼;亭設亭長。

    202年伴隨著漢王朝的建立,劉邦分封功臣,以換取他們的支持。共計七個異姓王,轄有東部22個郡。而漢高祖劉邦直屬領土僅有15個郡。文帝即位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諸侯的勢力。景帝即位,用晁錯計大削藩封,引起七國之亂。平亂后,王國權利空前削弱,不僅版圖大為縮小,而且也剝奪了其行政上的自置吏、財政上的得賦斂的特權。諸侯僅食租稅而已,王國的地位與郡同。武帝時,復用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其結果使諸侯王國不斷縮小,漢郡不斷擴大。

   西漢除了正式的郡國之外,還存有一個特殊的行政區(qū)劃,即西域都護府。

   漢代實行郡國并行制后,郡、國數目比秦朝有了很大的增加。

 

第三節(jié)   州制的確立與解體

一、  兩漢時期州制的形成

1、西漢十三州部刺史

州作為一種地方行政區(qū)劃始于西漢,成于東漢末年,橫跨了整個兩漢時期。
   
漢武帝在實行推恩令的同時,又開地斥境,按照先秦時代分州劃天下的辦法,在前106年將長安京畿附近7郡以外的全國郡國分成13個區(qū)域,成為,每部派一個刺史(刺即刺探、監(jiān)察之意),巡視吏治和豪強。

2、東漢州制的進一步發(fā)展

東漢初年,共13個州。刺史有了固定的駐地,在擁有監(jiān)察的權利之外,還增加了黜陟之權,但仍不能視作地方一級行政區(qū)劃。

184年黃巾大起義風云驟起,東漢政府無以為應。遂于188年舉重臣鎮(zhèn)壓,并給予領兵治民的大權。同時將刺史改稱州牧,刺史與州牧的區(qū)分視以所派官員的地位而定。由公卿出任的稱為州牧,其他依舊稱為刺史。由此州由監(jiān)察區(qū)逐漸成為行政區(qū)。州、郡、縣由西漢時的三級制變成了東漢時的實三級制。

二、  三國、西晉時期州制的發(fā)展

1、三國的州制

三國時期,州制大體上沿襲了東漢末年的制度而略有改變。

魏:擁有整個華北平原,共計12州。

吳:據有江東,領有荊、揚、交、廣四州。

蜀:僅據益州一隅之地。但蜀僅擁有涼州的武都、陰平二郡。此外,蜀還有一個(廣來)降都督,統(tǒng)管南中,雖未采用州的名號,實質與州并列。

在三國中,魏在郡、國之下設縣,省去邑、道。吳、蜀在州之下只有郡,郡之下有縣和侯國。

三國另設有農官,稱為典農都尉或屯田校尉,負責管理屯區(qū)的軍民,自成行政系**立于郡縣之外。
2
、西晉的二十一州

    西晉統(tǒng)一全國以后,于太康元年(280)分全國為十九州,至懷帝永嘉年間,全國由十九州增至二十一州。

    從州的分布狀況看,與兩漢時期南北分配比例來看,有較大的變化,即分布在淮河、秦嶺以南的州數之比例逐漸增大。晉武帝司馬炎分封諸王,各王國不僅自設屬官,而且擁有領地的經濟、軍事大權。最后釀成了歷時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導致王朝力量消耗殆盡和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的上升和加劇,在永嘉之亂中西晉王朝走向滅亡。由此,中國重新走向分裂,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對峙的時代——南北朝。

    西晉在州以下,仍為郡、縣制,即實行州、郡、縣三級制。

三、  東晉至隋朝州制的混亂與衰落

 1、東晉僑置州、郡、縣設置

    東晉實行州、郡、縣三級地方行政制。

    東晉地方行政區(qū)劃最典型的特點是僑置州、郡、縣出現及地方行政管理的紊亂。這是永嘉之亂后,晉室南渡所造成的歷史上的特殊現象。當地政府為了招撫流民、安置世家大族,以維護起原有的顯赫的郡望,遂按照原來籍貫的州郡縣名就地安置,僑州郡縣成為一種行政制度被廣泛施行。此時,郡、縣的關系也與州、郡的之間的關系一樣。

 2、南北朝州制的混亂

    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其時行政區(qū)域的特點是:州制陷于混亂,最后走向衰落。南北兩方各朝之州均倍于前朝,州、郡之多達到頂峰。

整個南朝時期,由于廣置州郡,致使州郡縣的設置十分虛亂,其結果是州與郡實無差異;郡則無縣可屬,甚至出現雙頭郡縣

北朝:州實際較漢郡為小,州制益加沒落。

 3、隋朝州制沒落

隋代周立,隋文帝都于長安,在故長安城東南另建新都大興城。開皇三年(583)  “罷天下諸郡,存州、縣,恢復地方行政制為二級制。煬帝大業(yè)元年(605),營洛陽為東京;三年(607),復廢州改郡,以郡統(tǒng)縣,恢復秦制,并仿照西漢舊制,在郡上設15州部,作為監(jiān)察區(qū)域,由司隸和刺史15人分部巡查。至隋煬帝末年。全國設郡190,縣1255。

從西漢武帝至隋煬帝,州制之發(fā)展恰恰經歷一個循環(huán)。

 

第四節(jié)  道、路制度的形成和演變

    一、唐朝的道制、府制、節(jié)度使制、羈縻制度

    1、道制

    隋末,建置紛繁復雜。唐興,唐高祖李淵為了擴展自己的勢力穩(wěn)定政局,對歸附者和有軍功者,均賜予刺史的名號,一時間州縣之設倍增。

太宗貞觀初(627),對地方行政制大加并省,道制開始出現。實際上這是以自然地理現象作為依據劃分的十個監(jiān)察區(qū)域。

    分別為:關內道、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隴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嶺南道、劍南道。

以上十道是按山河形便劃分的,具有自然區(qū)域性質的分區(qū),只是一種臨時性的監(jiān)察區(qū),并不是地方一級的行政區(qū)劃。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將唐初的十道分為十五道,且有固定駐所,永為常式,掌管吏治大權。十五道的確立,標志著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已由過去的虛三級制演變?yōu)閷嵢壷疲旱?span lang="EN-US">————縣。

    2、府制

    唐代于道之外首創(chuàng)府制。府有三種類型:

    京都和行在府、都督府、都護府。

    3、節(jié)度使制

    中唐(永徽)以后,又出現了節(jié)度使之制。至開元、 天寶間,全國共有十節(jié)度使:

    分別為:河西節(jié)度使、隴右節(jié)度使、北庭節(jié)度使、安西節(jié)度使、范陽節(jié)度使、平盧節(jié)度使、河東節(jié)度使、朔方節(jié)度使、劍南節(jié)度使、嶺南節(jié)度使。

初期節(jié)度使制度僅行于邊疆,至德以后,內陸也遍設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位尊權重,至唐末成為割據一方的勢力。其轄下分為鎮(zhèn)、方鎮(zhèn)、節(jié)鎮(zhèn)、藩鎮(zhèn)或道。故節(jié)度使又稱方鎮(zhèn)、藩鎮(zhèn)。唐末,全國共有45個鎮(zhèn),形成了鎮(zhèn)()——()——縣三級制。五代十國就是唐末藩鎮(zhèn)割據的延續(xù)。

    4、羈縻制度

   唐代前期國勢強盛,周邊少數民族紛紛歸附。為了加強對這些地區(qū)的有效統(tǒng)治,唐朝政府仿效漢代西域都護的建制,采取了都護府和羈縻府州縣的制度。

    二、  宋朝路、府()、縣三級制

    1制的演變——“

    宋初仍沿行制,分全國為十三道。太宗淳化五年(994),廢。罷黜節(jié)度使所轄支郡,節(jié)度使只是空銜而已,不理州事,諸州直屬中央。并將全國府州軍監(jiān)劃分為若干區(qū)域,每一區(qū)域設轉運使一名,負責征收和轉輸各地的財賦,由于轉運使轄陸路或水路,隨之有名之出現。真宗時(9981022)增設了提點刑獄使,總攬一路司法和監(jiān)察;安撫使主持一路軍事;提舉常平使主管一路儲備糧食平抑物價。而轉運使只負責一路財賦和民政。形成了宋代一路有四個長官的歷史現象。

    2、北宋的二十三路

    北宋路初期極不穩(wěn)定,省并頻繁。997(至道三年)始定為15路:

1085(元豐八年)定為23路。

另有開封府,屬路一級單位,為京師所在,統(tǒng)今河南省開封地區(qū)。但列在二十三路之外。

3、宋代的府州軍監(jiān)制

宋代的州級行政區(qū)有府、州、軍、監(jiān)之設,其中軍、監(jiān)兩類頗為復雜,它既可與州平級,又可轄于州下與縣平行。州是基本的州級行政區(qū),州的長官稱知州。軍是軍事管制區(qū)性質的行政區(qū),多設于邊地,兵民合治。軍大多為州級,轄縣,也有的軍與縣同級。監(jiān)始于五代而盛行于宋。主要設置在坑冶、鑄錢、牧馬、煮鹽等地區(qū)??h是最基本的行政區(qū),縣共計有1262(不含羈縻州、縣)。

4、南宋路的因襲   

南宋偏安東南一隅,神宗時的二十余路尚存十五,后分兩浙路為東、西二路、分利州為東、西二路,因而南宋共計有十七路。地方行政制度基本因襲北宋。共有府、州、軍、監(jiān)一百九十,縣七百零三。

5、遼的地方行政區(qū)劃

遼為契丹族所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其地方行政體制效仿唐朝的建制,而有其本民族的特點。

遼的地方行政體系為道、州()、縣三級制。遼設有五京,并以五京為中心,劃分為5道,五京都設有京官。五京均有留守司,兼任府尹,各長官均由契丹貴族充任。

道下轄州(),州()下轄縣。遼在推行州縣制的同時,也因襲了契丹族原有的地方管理模式,形成了州縣制與部族制并行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形式,前者行使于漢人(包括渤海人)地區(qū);后者則實行于契丹人和其他游牧居民地區(qū)。諸州長官,或為節(jié)度使,或為觀察使,或為團練使,或為防御使,或為刺史,地位各有高下。

遼代的地方行政組織,還有一種頭下軍州。

   6、金的地方行政區(qū)劃

金代的行政區(qū)劃因襲遼、宋的制度,大致為路、州()、縣三級行政體系。

金代與州、縣級平行的還有猛安謀克制。猛安謀克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

 

第五節(jié)行省制的確立與發(fā)展

 

     省作為地方行政制始于元朝。但’’之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淮南行臺省。至金時,由于軍事的需要,因時、因地制宜,建立一些行省。至金章宗時,面對蒙古族的大舉進攻,遂于全國各地遍設行中書省及行尚書省,承擔守土之責的同時代表中央執(zhí)行全國性政權機構的職能,是臨時機構,并非正式的地方行政區(qū)劃。

     1、元代行省制的確立

    元統(tǒng)一以后,為便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金代的行省制即被長時期地保留下來,從此確立了以中書省為中央最高行政機構。中書省既為中央機構又兼領京畿最高一級地方政府。行中書省為地方行政區(qū)劃中一級政區(qū)名稱,簡稱行省。

中央設中書??;地方設行中書省,分別為嶺北行省、遼寧行省、陜西行省、甘肅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

    另于高麗國設置征東行省,丞相由高麗國王兼任,官員自命,財賦自理,與其他行省性質不同。

    2、省、路、州()、縣四級制

元代之行省兼管軍、政大事。其組織機構同中書省,設丞相1員、平章2員、左、右丞各1員和參知政事2員。

府、州的地位比宋時高,直隸于行省,與路地位等同,稱直隸府、州。隸于路者稱散府、散州。府之下領州、縣,州下有屬縣??h有隸屬于州者,也有直隸于府和路者,還有路、府、州皆轄縣者。路、府、州、縣的長官都稱為達魯花赤,由蒙古人出任。另派漢人分任總管、州尹、府尹、縣尹為達魯花赤的副職。

   

二、 明朝省制的演變

    1、省制演變

     明初曾沿襲元代的行省制度。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成為明、清以后我國最高一級的地方行政區(qū)。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遷都北京,更名為京師,應天府復南京舊稱,并以京師、南京所轄府、州置南北兩直隸,直屬六部。至宣德三年(1428),全國劃分為兩直隸和十三布政使司:

    京師(北直隸)、南京(南直隸)和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陜西省、四川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廣省、廣東省、廣西省、云南省、貴州省 。

    明朝在將一省之權分屬三司:承宣布政使司,設左、右承宣布政使,掌管一省之行政權;提刑按察使司,設按察使,掌管一省之刑名按劾之事;都指揮使司,設都指揮使,掌管一省軍事。三司彼此互不統(tǒng)屬,互相牽制,分別向中央負責,以避免行省權力過分集中。自宣德以后開始有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總督、巡撫職銜督撫地方的臨時措施??偠街饕鹄碥妱?,巡撫主理民政,兼理軍務。有明一代,總督巡撫始終是中央的派出的欽差大臣,總督、巡撫某外地方,與三司之間名義仍是中央官與地方官的關系,重大地方事務三司聽其節(jié)制,地方上日常事務仍由三司管理。

    布政使司之下,廢元代之路制改府。與府同級的為州,稱直隸州,直屬布政使司,下轄縣,上屬府。下轄縣之州為散州。明代實行布政使司()、府()、縣三級制。

   2、都司、行都司、九邊

     明代除各省設置都指揮使司主管軍事外,在邊防重地另置都司、行都司、九邊等軍事機構。

    都司、行都司下轄衛(wèi)、所。衛(wèi)的長官稱指揮使,所的長官稱千戶、百戶。每衛(wèi)統(tǒng)十千戶所,每千戶所統(tǒng)十百戶所。另有守御千戶所,專守御一地。

九邊:為了防御蒙古貴族南侵,明朝政府將北部邊防線分為九段,由大將率軍駐守,設置九個邊陲重鎮(zhèn),合稱九邊(九鎮(zhèn)),各設總兵、副總兵統(tǒng)之,佐以參將、游擊、守備等,構成了明朝北邊的防御體系。

三、清朝行省制的發(fā)展

1    清朝內陸行省的發(fā)展

    清初,沿襲明朝布政使司制,只因南京廢不為都,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滴跻院?,恢復行省的名稱。且將江南分為江蘇、安徽二省;陜西分為陜西、甘肅二?。缓V分為湖北、湖南二省。由此明朝的十三行省增為十八行省,統(tǒng)稱為中國本部十八省。光緒九年(1883),新疆建省。光緒十三年(1887),改臺灣府為臺灣省。光緒三十三年(1907),增東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龍江)。至此,清朝盛時共有二十三省。

    清代行省的劃分,大致因襲明代布政使司的舊區(qū),其行政制度在承明代之舊的同時,又有所發(fā)展。各省不僅沿襲明代的藩、臬二司,又將明代臨時性的總督巡撫發(fā)展成為常設機構。初期督撫數額時有變動,巡撫的設置依行省的區(qū)劃而置。到乾隆年間直隸、兩江、閩浙、兩湖、陜甘,兩廣、云貴,四川八總督成為定制。總督所轄由一省到二、三省不等,根據政務的繁簡來決定。至于巡撫除直隸、四川以總督兼巡撫,甘肅以陜甘總督兼任巡撫外,其余各省都置有巡撫一人。

    清代省以下的政區(qū)基本因襲明制。省以下是府和直隸州;府以下為縣和散州;直隸州以下為縣;散州不統(tǒng)縣。

    清代的地方政制較明代多了個。實行省——(直隸州、廳)——(散州、廳)三級地方行政制。

   2、清朝邊疆行政區(qū)劃

邊疆地區(qū)主要指東北、蒙古、新疆及青藏地區(qū),這些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劃與內陸各省不同。

東北為滿族發(fā)祥地。順治十四年(1657),在盛京轄區(qū)設奉天府。吉林、黑龍江地區(qū),康熙元年(1662)設為寧古塔將軍??滴醵?span lang="EN-US">(1683),又分設黑龍江將軍。光緒三十三年(1907),將原奉天,吉林,黑龍江3將軍的統(tǒng)轄地區(qū),分置奉天,吉林、黑龍江3省,通稱東三省。

在內蒙古地區(qū)實行旗盟制度。內蒙地區(qū)分為6盟、49旗。盟由若干旗組成,并非旗的上一級行政組織,而是代表清廷對所屬各旗實行監(jiān)督的監(jiān)察機構。烏里雅蘇臺將軍和西寧辦事大臣。

新疆地區(qū),設有伊犁將軍總理全疆的軍政邊防事務。光緒十年(1884),清政府將伊犁將軍轄區(qū)改建為新疆省,統(tǒng)管伊犁將軍所統(tǒng)轄的天山南北路。

青藏地區(qū),轄區(qū)為衛(wèi)(前藏)、藏(后藏)、喀木(今昌都地區(qū))、阿里(西藏西陲至克什米爾東部)四部,總稱為西藏。由達賴喇嘛及班禪喇嘛掌管西藏地區(qū)的政教。宗教事務則由達賴、班禪屬下的僧侶主持。雍正四年(1726),清政府置駐藏辦事大臣于拉薩。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政府正式頒布《欽定西藏章程》。清政府還規(guī)定達賴和班禪,以及各地黃教呼圖克圖(活佛)的轉世政策,加強清政府對西藏的統(tǒng)治。  

  

四、民國時期省制的改革與調整

   1、民國時期地方行政制度演變

    1913年,廢府,改州、廳為縣,縣直隸于省,實行省、縣二級制。省之外新建了四個特別行政區(qū):綏遠、熱河、川邊、察哈爾。

    1914年,繼續(xù)保留,介于省、縣之間,實行省、道、縣三級制。

    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遷都南京,廢,復行省、縣二級制;特別行政區(qū)改稱省(熱河、綏遠、察哈爾、西康);另建寧夏省、青海??;直隸和奉天改為河北省和遼寧省。

   2、民國時期地方行政區(qū)劃

    1).二十八省: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青海、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新疆。

    2).三直轄市:北平、天津、上海。

    3).二個地方:蒙古(治庫倫)、西藏(治拉薩)

    4).二個特別區(qū):威海衛(wèi)、東省。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行政區(qū)域變?yōu)椋喝迨?、十二院轄市、一地方?span lang="EN-US">

    1).三十五省:東北三省改為九?。哼|寧、遼北、安東、吉林、含江、松江、黑龍江、嫩江、興安;臺灣回歸祖國,外****。其余不改。

    2).十二院轄市: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西安、青島、沈陽、哈爾濱、大連、漢口、廣州、重慶。

    3)一地方:西藏地方。

第五節(jié) 歷史時期中國行政區(qū)劃的演變規(guī)律

    一、縱觀中國二干多年來行政區(qū)劃的演變,盡管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行政體制及特點,但我們也不難從中看出行政區(qū)劃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

1.在中國歷史上,同一種行政區(qū)劃,通例都是越劃越多,越劃越?。欢揭欢ǔ潭冗@種行政區(qū)劃的級別就會降低。

2.長期以來,最常用的行政區(qū)劃是三級制。

3.歷代最高一級的行政區(qū)劃往往由吏治監(jiān)察區(qū)或軍務督理區(qū)轉變而來,最高地方行政長官大多由派遣在外的中央官員轉變而來。

    4.歷代各級行政區(qū)劃基本上都是先將一個地區(qū)劃定為一個政區(qū),然后在這個地區(qū)內選擇一個城邑或聚落為政區(qū)的治所。

    二、歷史時期行政區(qū)劃的演變規(guī)律

    通過對我國2000多年來行政區(qū)劃發(fā)展演變過程的研究,可以看到其發(fā)展變化有如下規(guī)律:

    ()歷代行政區(qū)劃的建設,既有繼承,也有創(chuàng)新行政區(qū)劃自產生以來,已經經歷了2000多年的發(fā)展變化。

    ()同一個王朝行政區(qū)劃的數量表現出由少逐漸變多的趨勢。

    ()歷史時期行政區(qū)劃的變化,既發(fā)生在朝代與朝代之間,也發(fā)生在一個朝代之內。

    ()歷代地方行政區(qū)劃的變化,以最高一級最頻繁,最低一級最穩(wěn)定從歷代地方行政區(qū)劃的設置狀況分析,無論是二級制、三級制或四級制,變化最大的為一級區(qū)的名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歷代行政區(qū)劃
視野 ┊歷代行政區(qū)劃略說
【區(qū)劃研究】郡、縣、道、州、省的由來
歷代行政區(qū)劃
隋唐到兩宋時行政區(qū)劃始終波動,元朝后“州”便變成二級區(qū)劃
十三布政使司[明代的行政機構名之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