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看到醫(yī)護人員們不顧一己危險
在防疫前線奮斗的新聞
世界音樂菌既心疼又敬佩
什么叫最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大概就是像他們一樣
始終以救人為首要目標
用自己的生命守護病人吧
而在音樂圈,那些用生命演奏
用音樂來拯救人們心靈的音樂家
同樣值得我們崇敬
75年前的今天
傳奇女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誕生
她把畢生的熱情與瘋狂
都投入到了演奏和音樂中
和病毒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為世人留下了充滿魔力的絕響
杰奎琳·杜普蕾 & 巴倫博伊姆
合作演繹《埃爾加大提琴協(xié)奏曲》
視頻中是天才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與丈夫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合作演奏杜普蕾的成名作《埃爾加大提琴協(xié)奏曲》的珍藏版演出。而杜普蕾與大提琴命運交纏的一生始于她四歲時對大提琴的“一見鐘情”。當時她偶然間聽到收音機里大提琴的聲音,就要求要那樣的樂器,從此展開了與大提琴之間的不解之緣。
杜普蕾生于1945年1月26日。1965年,由杜普蕾擔任大提琴,巴畢羅里(Sir John Barbirolli)指揮倫敦交響管弦樂隊,演出英國作曲家埃爾加(E. Elgar)的大提琴協(xié)奏曲(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由于杜普蕾全情投入的表演奠定了她在演奏舞臺上的地位。
這支曲子是埃爾加獻給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畢一生之力創(chuàng)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樂作品,可以說是埃爾加獻給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鵝之歌”。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真摯,同時又充滿哲思,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很難掌握,因此演來難度頗大。在這張唱片里,杜普蕾也用盡了一生的才華,演繹了這首千古絕唱。
女性大提琴家少之又少,而有個性、有創(chuàng)見的女性大提琴家更是鳳毛麟角,但是杜普蕾卻是例外。相比其他男性大提琴家擅長用技巧把控樂曲節(jié)奏,杜普蕾是全身心投入,飽滿的激情與充滿力和美的表現,甚至有些奮不顧身。作為托特里埃和羅斯特波洛維奇的學生,杜普蕾沒有籠罩在老師的光環(huán)下面,而是走出一條新路。
據說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車,聽見廣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問旁人是誰演奏的。旁人說是杜普蕾。史塔克說:“像這樣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好厲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語成畿??!也許只有頂尖的藝術家才能理解自己頂尖同行的水準,史塔克聽得出,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為了琴藝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
果真,到了1970年,杜普蕾的多發(fā)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迫使她不得不中斷演出活動,1971年她正式停止演出,并完成她最后的錄音作品:肖邦與法朗克大提琴奏鳴曲。1973年,28歲時,在倫敦最后一次公開登臺,在祖賓·梅塔的指揮下,演奏的曲目就是與她淵緣最深的埃爾加大提琴協(xié)奏曲,從此因病告別音樂舞臺。
杜普蕾一生中擁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現代制作師的作品,兩把則是史特拉第瓦里古琴,其中大衛(wèi)杜夫如今為馬友友所有。馬友友曾經說過:“這把大衛(wèi)杜夫(1712 Davidoff Stradivari)對我而言,他是我演奏過最好的樂器,我真的相信這把琴是有靈魂的,而且也具有想像力?!?/span>
隨著杜普蕾生病退出舞臺,她和巴倫博伊姆的愛情也走向尾聲。曾經的他們是樂壇的金童玉女,更是一段愛情佳話。
杜普蕾與巴倫博伊姆彩排實錄
一九六七年,她在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籍鋼琴家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結婚(巴倫博伊姆在一九七五年時,擔任Orchestre of Paris的指揮)。杜普蕾和巴倫博伊姆共譜戀曲,為古典樂壇留下佳話。他們不論在生活或是音樂上,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侶。
他們合作演出,很多樂評人說是奇妙的一對。杜普蕾和她的先生巴倫博伊姆也多次合作過艾爾加的大提琴協(xié)奏曲。他們合作過的版本最常被人聆聽與談論的。主要原因是兩人在浪漫派音樂上所采取的風格和手法,與布拉姆斯的嚴謹有很大的差別,杜普蕾在音樂中發(fā)揮了她自由的本性,完全掙脫出布拉姆斯音樂里給予大提琴角色的限制(樂曲中鋼琴的地位較高),她捉住所有的機會展現她的魅力,而巴倫博伊姆則體貼而充滿愛意地予以扶襯。
1970年杜普蕾查出患病后,巴倫博伊姆卻也逐漸離開她的生活。先是每隔一段時間來探望她,一直持續(xù)到巴倫博伊姆在巴黎另組一個家庭之后,有了新家,回來的機會就更少了······最后就只剩下醫(yī)師、護士和幾個老朋友······巴倫博伊姆只留下她一個人慢慢孤獨的死去。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