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禮
安若子 2010-05-21 摘編
中國各地風俗習慣不同,待客的茶類、禮儀也不同,但表示尊敬和友好意義相同。如:江南的城鄉(xiāng),主人以“龍井茶”、“碧螺春”等綠茶相奉;華北、東北地區(qū),主人會端上一杯香味鮮美的“香片”;華南一帶,會送上一小壺香氣馥郁、味道醇厚的鐵觀音;邊疆和山區(qū)兄弟民族待客更誠摯和講究禮儀,如蒙古的香美奶茶、西藏的味美酥油茶、廣西的油茶、四川的蓋碗茶等。
客來敬茶的緣由
相傳,客來敬茶的風俗是從三國末年開始的。
自從杜康釀造出酒后,從皇宮貴族到民間百姓,普遍都是用酒待客,以表示主人對客人的敬意。三國時,吳國最后一個皇帝孫皓,是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昏庸君主,終日不理朝政,沉浸在酒色之中。為了給自己飲酒助興,經(jīng)常宴請群臣。每次都是從日出喝到日落,而且整天伴有歌舞伎樂,非要把手下的大臣灌得酩酊大醉不可。孫皓手下有個叫韋昭的大臣,酒量很小,可孫皓也一定要他奉陪,往往不歡而散。
有一次,韋昭陪孫皓在御花園賞花喝茶。孫皓問韋昭說:“你的酒量怎么一直大不起來?”“回稟圣上我在家每日三餐不離酒,可就是大不起來。”孫皓聽了搖頭說:“堂堂大臣,酒量這么小,真沒出息。”韋昭端起茶碗對孫皓說:“俗話說得好,刨子能刨平木板,鋸子能鋸斷木板,各有所長,相互不能代替。卑臣酒量雖小,可是茶量卻很大一次能喝上幾大壺,不信,我喝給您看。”說罷,捧起茶壺一口氣飲下三壺。孫皓笑道:“你喝茶本領(lǐng)這么大,今后凡在酒宴上,我賜你以茶代酒,但不可外傳,免得其它大臣攀比。”韋昭高興萬分,磕頭謝恩。
不久,孫皓又在宮中宴請重臣,他要太監(jiān)給韋昭準備兩壺茶水?;噬虾痛蟪几梢槐?,韋昭就喝一杯茶。從早晨喝到中午,幾個大臣醉倒在桌子底下,韋昭反而勁頭十足帶頭干杯?;噬虾蜐M朝文武百官都已大醉,只有韋昭沒醉。這消息傳開后,宮廷和民間便形成了用茶代酒接待客人的習俗。
品飲環(huán)境
品嘗名茶是一種美的享受,所以,茶的沏泡和品嘗離不開幽雅的氛圍。
如果是在工作單位或家中接待客人,以簡樸雅觀為宜,飲茶客廳窗明幾凈,整潔舒適,桌上鋪好桌布,擺上鮮花。茶罐、茶具既潔凈又富含藝術(shù)性,使客人能精神舒暢。
公共茶室要選在游覽勝地的幽靜之處,即使在鬧市,也要設(shè)法鬧中取靜。幽境品嘗,方可領(lǐng)略茶的妙趣橫生。若舉行某種茶會,在大廳中可按茶會的主題選擇不同風格的會場布置,用切題的意境,襯托出主題氣氛;如璧上的字畫,桌上的插花,地上的盆景,座位的排列方式等等,都要隨題而變化,或熱烈、或幽雅、或樸實……無論怎樣,都應(yīng)注意整體的協(xié)調(diào)美觀,從而利于賓主感情交流。有時,雖沒有一定的會場,但也需布置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因人獻茶
敬茶可根據(jù)來客需要進行泡茶。如果客人是體力勞動者,或是老茶客,一般可以抱上一杯飽含濃香的茶湯;如果客人是有一定修養(yǎng),或無嗜茶習慣的,一般可以泡上一杯富含清香的茶湯;倘若主人并不知道客人的愛好,又不便問時,不妨按一般的要求,泡上一杯濃淡適中的茶湯。
如果家中貯有幾種茶葉,也可一一介紹,讓客人自己挑選。遇有品嘗興趣者,可以泡上幾種茶葉,讓客人品嘗比較,享受飲茶樂趣。如果有不可多得的極品,或很名貴的高級茶葉,還可向客人介紹這種茶的產(chǎn)地、風貌、品質(zhì)特點,乃至其有關(guān)歷史、傳說及對人體健康的好處等等,以引起客人對這種茶的興趣和好感。
怎樣泡茶
泡茶用的茶具,即使不名貴,也一定要洗干凈,不得留有殘污的茶垢。所以,主人往往當著客人的面洗茶具,然后倒茶。如果用的是珍稀或名貴的茶具,主人可一邊陪客人品飲,一邊介紹茶具的歷史、特點,和客人一同鑒賞。茶具可根據(jù)飲用茶的類別而選用,茶壺、茶杯大小式樣要匹配。
泡茶用水必需是清潔無異味的。敬茶需用熱水,水不開就泡茶是失禮。所以,一般都是客人到后再燒水。斟茶時,以七、八分滿為宜。如果是直接用茶杯茶,可分兩次完成,第一次先沖水三分滿,待茶葉展開后,再沖水至七、八分滿。俗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給客人添水要先人后己,尤其不能單獨給自己或自己家人添水,否則,是對客人的不恭。
撮茶葉時切忌用手抓茶葉,宜用小匙撮用。因為茶葉怕濕,如用手撮茶時茶罐內(nèi)的茶葉吸收了水分,容易變質(zhì);另方面,用手撮茶不衛(wèi)生,還會失禮于客人。品飲以禮
敬茶的一舉一動,都是衛(wèi)生、禮貌的表現(xiàn),如手拿茶杯時只能拿柄,無柄茶杯握其中底部,切忌手觸杯口。放置杯(壺)蓋時必需將蓋沿朝上,切忌將杯蓋或壺蓋口沿朝下放在桌子上。送茶時,切不可單手用五指抓住壺沿或杯沿提與客人,要用雙手奉上。要是比較講究的茶具,往往配有一個茶托或茶盤。奉茶時,用雙手捧住茶托或茶盤,舉至胸前,臉帶笑容,送到客人面前,輕輕說聲“請用茶。”這時客人向前移動一下身子,雙手接茶,說聲“謝謝”。若用茶壺泡茶,而又得同時奉給幾位客人。那么,與茶壺搭配的茶杯,需宜小不宜大,否則無法一次完成。
主人陪伴客人品茶時,要不時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存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到水杯三分之二處,隨喝隨添,使茶湯濃度不致變化過大。如用茶壺泡茶,則應(yīng)適時添滿壺中水,茶中也可適當佐以茶食,調(diào)節(jié)口味。
作客飲茶,要慢啜細飲,邊談邊飲,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飲。待客要有尊敬、友好、大方、平等的氣氛,更不能看人上茶。
如是宴請賓客,還得敬上餐前茶和養(yǎng)后茶。餐前茶選飲清香爽口的綠茶或花茶,以清淡為宜,目的在于清口。餐后茶選飲濃香甘洌的烏龍茶或普洱茶,以濃厚為宜,目的在于去膩助消化和解酒。
品飲趣味
中國對飲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的說法。一人拿著杯慢慢的喝,沉思意遠這就叫得神,趕上節(jié)假日,約上幾個好友,一邊喝茶一邊談心,當然是人生樂趣。俗言“酒逢知己千杯少”,飲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老朋友在一起,無所不談,自然“有飲不盡的茶,說不完的話”。
三四個人喝茶最好,所以說“得味”。最為考究的烏龍茶的茶具,都是供三四個人用的。如果七、八人在一起,就叫“施茶”,只是為了解渴,談不上“辨味”。陸豐的“敬三茶”
廣東海陸豐一帶有以“敬三茶”招待賓客的習俗。 所謂“敬三茶”,即客登門時先泡條形茶。除器具別有講究外,泡茶的方法也很講究。
泡條形茶后,接著是“敬二茶”,通稱點心茶。做點心茶也有特制器具,如擂缽、擂錘,還有盛點心茶專用的斗形瓷、缽等。用的原料是碎粒茶,配上黑芝麻粉、肉油渣、麻油及辣味香料等,與面條同煮。煮好后盛入瓷缽內(nèi),吃時從缽內(nèi)盛出,一人一碗,送到客位上。吃時加鹽酥花生和米胖拌和,連續(xù)要吃二至三碗,才算受領(lǐng)敬意。 用過點心禮茶后,到了吃中、晚餐時,舉行的是“敬三茶”,通稱禮飯茶。其配料更為豐富多采,主料是香米和碎粒茶,加配火腿絲、白果肉、蓮子肉、桂圓肉、紅棗肉、熱黑芝麻(擂碎)指點桌面的禮俗
廣州的茶俗有一點特別,當主人端茶給客人時,客人要用中指和食指在桌面上輕輕地點幾下,并道聲“唔該”,以示感謝。相傳這禮俗起自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有一次,他青衣小帽帶幾個隨從,來到廣州一個茶館飲茶。當時,正值春日融融,桃紅柳綠,鳥語花香。乾隆一路觀賞景色,興致勃勃, 一入茶館,便忘記了自己身分。待茶館小伙計端上茶來,就抓起茶壺給身邊的臣仆斟茶。按皇宮禮節(jié),皇帝給臣仆們遞東西時,臣仆要立即下跪去接?;实圻@突如其來的舉動,把臣仆們弄得不知所措,要是下跪接茶,恐暴露了廬山真面目;要是不跪,又違反了朝規(guī)。這時一位頭腦靈敏的臣仆,想出了一個替身法。當乾隆給他斟茶時,他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成雙腿姿式,在皇上面前“跪”了幾下,后面接茶的臣仆紛紛效法,逗得皇帝大笑:“以手當腳,可見對君的誠意。”后來,這故事一傳開,就變成了現(xiàn)在在桌面上用手指點幾下,以示對主人感謝的禮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