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走了,其實也才74歲,那天半夜接到表哥的電話后,內(nèi)心無比的傷感,雖說不是親姑,但比親姑還親,母親經(jīng)常這樣念叨,還說:你親姑自從嫁到新疆連我都沒見過。翻來覆去睡不著,至到天亮。
我家屬于農(nóng)村,父母以種莊稼為生,家里孩子多,吃飯、穿衣、上學,記憶中父母一直在吵鬧、哭泣中送我們走出學生時代,我想大概也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的緣故吧,地里有干不完的活兒,家里有一群孩子嗷嗷待哺。一到開學時候,父親手里除了幫零工掙的錢,其他就要靠賣糧食、牲口給我們湊學費,總是要沒完沒了的借,借鄰居借親戚,母親身體還不好,但在供養(yǎng)學生方面,他老倆最偉大的一點兒就是:不拋棄不放棄!只要孩子們愿意上學,他們總能扛起再重的負擔,因而父親脾氣一直不好我是能夠理解的。那時候我姑母一家是市民,姑父在教學,還干過校長,條件比我家好的多,于是父親去她家借錢的時候更多,往往是小的錢不用還,大的要拖上三五年才勉強能還上。聽母親說早年姑姑在公社的食堂里做事兒時,偶爾能夾帶一點兒面回家,積少成多,最后都讓我父親帶回家填補我們這幾只小蟲子,因為她知道我家家底薄,吃飯都是問題,穿不了的舊衣服自然也都送給了我們。
姑母家在城鎮(zhèn)消防隊下邊的北菜園,她一生艱苦樸素,勤儉持家,性格耿直,說話直來直去,不拘小節(jié),雖說面容消瘦,但腰桿筆直,年輕時應該也是身材高挑。記憶中,她家就是我們這些農(nóng)村窮親戚考學的前哨,我們兄弟四個,包括姑父老家的兩個侄子,以及外孫們都曾在她家住過或者吃過飯。能把孩子們都喊到城里來上學,大概是姑母想這樣可以減輕窮親戚們的一些供養(yǎng)成本,學習也會有一個相對更好的環(huán)境,而我的父母們回報他們的也無非是收成好的時候送些紅著、蘿卜之類過去,微不足道。姑父是文化人,他也希望親戚中能多出一些文化人。如今從他家走出來的晚輩們大多都成人成材,端起了“鐵飯碗”,我們無一不感激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而姑母家的四個孩子卻無一人能走進大學校門(但也都非常優(yōu)秀,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努力工作),但他們依然心甘情愿的為小輩們付出著。
我初中最后一年吃住都在姑母家,那個時候姑母一家只有姑父在鎮(zhèn)教辦室工作,姑母在家?guī)鈱O女,拾掇拾掇門口的菜地,其它時間就是為我們這些學生服務。那一年的冬天特別冷,我住在她家二樓最南頭的一間小屋里,每晚下夜自習回來,總要挑燈夜戰(zhàn),奮發(fā)圖強,姑母總是打好熱水上樓來,督促我泡腳,有時在一旁還問寒問暖,偶爾問問在班里的考試排名,每次我一有進步,她總喜在心頭,但從不給我壓力,她每天天不明就要起床,先是扒煤爐為我做飯,等打發(fā)我走了,她還要再做全家的飯,只有在遇到前一晚姑父喝酒帶回來的剩菜時,她做飯才能省點兒事,就這樣過了一個冬天,臨到夏初快要考試的時候,姑母這個后勤部長就更操心了,一日三餐及時的很,經(jīng)常是我人還沒到家,她已把飯菜涼在鍋臺上,我迅速吃過飯,一抹嘴就又去上學了,即便是這樣,有時我還會回老家在父親面前抱怨天太熱想在學校吃飯。窮人家的孩子一心想跳出龍門,在考學的那一年是姑父母為我提供了最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最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當中招考試后班主任把我考得全鎮(zhèn)中第一名的消息告訴姑母后,她也顯得非常激動,付出沒有白費。感恩姑母一家。
92年我要到鄭州上學了,當老父親拿到我的錄取通知書后喜憂參半,5000多元的學費讓一個一輩子扒土疙瘩的農(nóng)民很是為難,家里除了那一點點生活費,就只有賣糧食、牲口,但還是差的遠,父親不好意思再去找我的姑母,前幾年的老帳都還沒還呢,于是計劃找鄉(xiāng)里貸款,最后還是姑母意識到了父親的無奈,把我父親喊去責怪了一頓,沒辦法,還是她召集一家人在一起為我湊足了5000元學費, 這個錢直到多年以后,父親才把它還清。
我們弟兄幾個在97年以后才基本都步入社會,從商從政,家里輕松了很多,但畢竟基礎(chǔ)差,兄弟四個的小日子過的還是緊巴巴的,娶妻生子,雖說吃穿不愁,但也沒有太富裕過,孝敬不了姑母一家什么,倒是她家孩子上班早,經(jīng)濟基礎(chǔ)依然比我家好,直到現(xiàn)在,我們兄弟四個都感覺沒幫到姑母一家什么,很是慚愧!只是每年春節(jié)的初三,有一節(jié)必修課,兄弟四個要集體去拜見姑父母,聊聊生活,聊聊工作和自己的女人孩子,而姑母總是坐在大椅子上認真聽我們說,偶爾才會插幾句,多數(shù)時間都在教育我們多孝敬自己的父母,不要給她拿啥東西,她都不缺,臨到中午她老人家又要下廚房忙乎幾個家常菜,而表哥則會把一年藏下的好酒拿兩瓶出來。
我的姑父早幾年就走了,后來我每次去看姑母,都感覺她郁郁寡歡,有些孤獨,也沒有孩子可以讓她侍候了。姑母得乳腺癌有八九年了,只是老表們一直瞞著不報,直到去年癌細胞轉(zhuǎn)移,四個老表費盡心思南下北上到處為姑母尋醫(yī)問藥,但還是阻止不了病情的發(fā)展,到最后這段時間我去看她的時候已是吃喝不下,就連輸液也是無從下針,每每這時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竟不知如何安慰她,木木的站在旁邊,面對親人無法搭救是最痛苦的事,若是替換器官能解決問題,我想我一定不會猶豫。
就這樣,姑母走了,“深恩未報,情陳鳥哺永難忘”。有人說人會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沒有生命體征的時候,在生物學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時候,人們來參加他的葬禮,懷念他的一生,然后他在社會中死了,不再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后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的時候,那時候他才真的死了。我想我的姑父母在我的有生之年是永遠不會死去的,甚至活的更長。
姑姑,天堂的那一邊不會再有癌癥,不會再有那么多心讓您操,不會再有病痛來折磨您,請一路走好!侄兒今生沒能好好報答你,來生,我還想做你的侄兒,好好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