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杭菊花 | 【別名】:杭菊、藥菊 |
| ||
【拉丁】:Chrysanthemum | ||
【功效】: | 解表 | 【毒性】:無毒 |
【 性 】: | 微寒 | 【 味 】:甘、苦 |
【歸經(jīng)】:肝、肺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 |
【產(chǎn)地】:浙
【采集加工】:本品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9~11月花盛開時分批采收,陰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曬干。藥材按產(chǎn)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為“ 亳菊 ”、“滁菊”、“貢菊”、“杭菊”。
【功能主治】:疏風(fēng)、清熱、明目、解毒、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zé)?/span>、疔瘡、腫毒、
【禁忌】:氣虛胃寒、食少泄瀉之病、宜少用之
【描述】:
杭菊花按顏色分為白菊和黃菊。因原產(chǎn)于浙江杭州等地,所以叫做杭菊花。麻城現(xiàn)大量引種,僅福田河一地種植面積就達(dá)7000余畝。麻城市現(xiàn)已成為全國三大菊花生產(chǎn)基地之一,其產(chǎn)品菊花晶、菊花茶暢銷各地。
【名稱】: 槐蘑 【別名】:團(tuán)核褐孔 【拉丁】:Xanthochrous rheades (Pers.) P 【功效】: 溫里 【毒性】:無毒 【 性 】: 平 【 味 】: 【歸經(jīng)】: 【類別】: 植物 【藥用部位】:其他 【產(chǎn)地】:黑、吉、遼、內(nèi)蒙古、冀、甘、寧、新、晉、云、陜、浙、皖、青、 【采集加工】:生于楊、桑、檉柳或柞木等活木立基部. 【功能主治】: 不詳、 【禁忌】: 【描述】:子實(shí)體較大。菌蓋無柄,單生或迭生,扁半球形至馬蹄形,4 【名稱】: 黃柏 【別名】:檗木、檗皮 【拉丁】:Cortex Phellodendri Chinsis 【功效】: 清熱 【毒性】:無毒 【 性 】: 寒 【 味 】:苦 【歸經(jīng)】:腎、膀胱 【類別】: 植物 【藥用部位】:皮
【產(chǎn)地】:遼、吉、冀、川、鄂
【采集加工】:剝?nèi)淦ぁ3ゴ制?,曬?span lang="EN-US">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禁忌】:脾胃虛寒者禁服。
【描述】:
關(guān)黃柏:厚2~4mm。外表面黃綠色或淡棕黃色,較乎坦,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紋,皮孔痕小而少見,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殘留。內(nèi)表面黃色或黃棕色。體輕,質(zhì)較硬,斷面鮮黃色或黃綠色。川黃柏: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厚3~6mm。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nèi)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xì)密的縱棱紋。體輕,質(zhì)硬,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氣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
【名稱】: | 黃明膠 | 【別名】:水膠、牛皮膠 |
| ||
【拉丁】:Oxhide Gelatin | ||
【功效】: | 補(bǔ)益 | 【毒性】:無毒 |
【 性 】: | 平 | 【 味 】:甘 |
【歸經(jīng)】:肺、大腸 | ||
【類別】: | 動物 | 【藥用部位】:皮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為牛科動物黃牛的皮制成的膠
【功能主治】:滋陰潤燥、養(yǎng)血止血、活血消腫、解毒、主:虛勞肺痿、咳嗽咯血、吐衄、崩漏、下痢便血、跌打損傷、癰疽瘡毒、燒燙傷
【禁忌】: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yán)重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描述】:
將干燥的牛皮,鍘成小方塊,置清水中浸洗2日,經(jīng)常攪拌換水,至牛皮柔軟時洗凈取出。入銅鍋內(nèi),加入約5倍量的清水,加熱使徐徐沸騰,并隨時添水,每24小時濾取清液,如此反復(fù)3次,將全部濾液用明礬沉淀,傾取清汁,再入銅鍋內(nèi)加熱濃縮,至滴于濾紙上不化為度,加入黃酒或冰糖等輔料收膠,倒入膠盤內(nèi),俟冷,切成小塊,晾干。
【名稱】: | 槐米 | 【別名】:白槐、柚花 |
| ||
【拉丁】:Flos Sophorae Immaturus | ||
【功效】: | 止血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甘 |
【歸經(jīng)】:大腸、肝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花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為豆科植物槐.的花蕾。夏季花蕾形成時采收,及時干燥,除去枝、梗及雜質(zhì)。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禁忌】:性寒涼、陽氣不足、脾胃虛寒者慎食
【描述】:花蕾卵形或橢圓形,長2~6mm,直徑約
【名稱】: | 槐花 | 【別名】:槐蕊 |
| ||
【拉丁】:Flos Sophorae | ||
【功效】: | 止血 | 【毒性】:無毒 |
【 性 】: | 微寒 | 【 味 】:苦 |
【歸經(jīng)】:肝、大腸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花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及時干燥,除去枝、梗及雜質(zhì)。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禁忌】:脾胃虛寒及陰虛發(fā)熱而無實(shí)火者慎服。
【描述】:
本品皺縮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鐘狀,黃綠色,先端5淺裂;花瓣5,黃色或黃白色,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圓形。雄蕊10,其中9個基部連合,花絲細(xì)長。雌蕊圓柱形,彎曲。體輕。無臭,味微苦?;泵祝撼事研位驒E圓形,長2~6mm,直徑約
【名稱】: | 紅花 | 【別名】:紅藍(lán)花、刺紅花 |
| ||
【拉丁】:Flos Carthami | ||
【功效】: | 活血化瘀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辛 |
【歸經(jīng)】:心、肝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花 |
【產(chǎn)地】:豫、浙、川
【采集加工】:夏季花由黃變紅時采摘。陰干或曬干。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惡露不行、癜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禁忌】: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禁服。
【描述】:
本品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長1~2cm。表面紅黃色或紅色?;ü谕布?xì)長,先端5裂,裂片呈狹條形,長5~8mm;雄蕊5,花藥聚合成筒狀,黃白色;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質(zhì)柔軟。氣微香,味微苦。
【名稱】: | 黃連 | 【別名】:王連、支連 |
| ||
【拉丁】:Rhizoma Coptidis | ||
【功效】: | 清熱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苦 |
【歸經(jīng)】:心、脾、胃、膽、肝、大腸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根 |
【產(chǎn)地】:川、鄂、云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殘留須根。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疽、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療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禁忌】:胃虛嘔惡、脾虛泄瀉、五更腎瀉者、均慎服。
【描述】:
多集聚成簇,常彎曲,形如雞爪,單枝根莖長3~6cm,直徑0.3~0
【名稱】: | 荷葉 | 【別名】:生荷葉、干荷葉 |
| ||
【拉丁】:Folium Nelumbinis | ||
【功效】: | 止血 | 【毒性】:無毒 |
【 性 】: | 平 | 【 味 】:苦 |
【歸經(jīng)】:肝、脾、胃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葉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采收。曬至七八成干時,除去葉柄,折成半圓形或折扇形,干燥。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升發(fā)清陽、涼血止血、用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荷葉炭收澀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出血癥及產(chǎn)后血暈、
【禁忌】:體瘦氣血虛弱者慎服。
【描述】:
本品呈半圓形或折扇形,展開后呈類圓形,全緣或稍呈波狀,直徑20~50cm。上表面深綠色黃綠色,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較光滑,有粗脈21~22條,自中心向四周射出;中心有突起的葉柄基,質(zhì)脆,易破碎。稍有清香氣,味微苦。
【名稱】: | 厚樸 | 【別名】:厚皮、重皮 |
| ||
【拉丁】:Cortex Magnoliae | ||
【功效】: | 化濕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辛、苦 |
【歸經(jīng)】:脾、肺、胃、大腸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皮 |
【產(chǎn)地】:川、鄂、皖
【采集加工】:11~12月間采挖。根皮及枝皮直接陰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陰濕處,“發(fā)汗”至內(nèi)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取出,卷成筒狀,干燥。
【功能主治】: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于: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禁忌】: 孕婦慎服;氣虛、津傷血枯者禁服
【描述】:
干皮:呈卷筒狀或雙卷筒狀,長30~35cm,厚0.2~0
【名稱】: | 紅園參 | 【別名】:人參,生蒸參 |
| ||
【拉丁】:Red cultivated ginseng | ||
【功效】: | 補(bǔ)益 | 【毒性】:無毒 |
【 性 】: | 微溫 | 【 味 】:甘、苦 |
【歸經(jīng)】:心、脾、肺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根 |
【產(chǎn)地】:黑、吉、遼
【采集加工】:因人參一般栽種6年左右采收,9~10月采挖。洗凈,除去莖葉后加工成生曬參、紅參、糖參等。野山參采挖時防止折斷支根及須根。但多數(shù)都加工成生曬參。
【功能主治】:大補(bǔ)元?dú)?/span>、復(fù)脈固脫、補(bǔ)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禁忌】:實(shí)熱證、濕熱證及正氣不虛者禁服。不宜與茶同服。不宜與藜蘆同用。
【描述】:紅l園參:又名生蒸參。為園參經(jīng)刷洗、籠蒸等加工后,曬干或烘干而成者。以身長、體圓、無抽溝、紅棕色、微透明者為佳。
【名稱】: | 琥珀 | 【別名】:虎珀、虎魄 |
【拼音】:Hǔ Pò | ||
| ||
【功效】: | 安神 | 【毒性】:無毒 |
【 性 】: | 平 | 【 味 】:甘 |
【歸經(jīng)】:心、肝、膀胱 | ||
【類別】: | 礦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云、閩、桂、遼、豫
【采集加工】:從地層或煤層中挖出。除去砂石,泥土等雜質(zhì)。
【功能主治】:鎮(zhèn)驚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用于:心神不寧、心悸失眠、驚風(fēng)癲癇、瘀血阻滯證、淋證、癃閉、
【禁忌】:陰虛內(nèi)熱及無淤滯者慎服。
【描述】:
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顆粒狀或多角形,大小不一,塊狀者可長達(dá)
【名稱】: | 決明子 | 【別名】:草決明、羊明 |
| ||
【拉丁】:Semen Cassiae | ||
【功效】: | 清熱 | 【毒性】:無毒 |
【 性 】: | 微寒 | 【 味 】:甘、苦、咸 |
【歸經(jīng)】:大腸、肝、腎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種子 |
【產(chǎn)地】:川、桂、皖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成熟果實(shí)。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zhì)。
【功能主治】: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jié)、
【禁忌】:脾虛便溏者慎服
【描述】:
略呈菱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長3~7mm,寬2~4mm。表面綠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澤。一端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條突起的棱線,棱線兩側(cè)各有1條斜向?qū)ΨQ而色較淺的線形凹紋。質(zhì)堅(jiān)硬,不易破碎。種皮薄,子葉2,黃色,呈“S”形折曲并重疊。氣微,味微苦。小決明呈短圓柱形,較小,長3~5mm,寬2~3mm。表面棱線兩側(cè)各有1片寬廣的淺黃棕色帶。
【名稱】: | 金銀花 | 【別名】:忍冬花、銀花 |
| ||
【拉丁】:Flos Lonicerae Japonicae | ||
【功效】: | 清熱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甘 |
【歸經(jīng)】:心、肺、胃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花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夏初花開放前采摘花蕾或初開的花。干燥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散風(fēng)熱、用于:癰腫療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fēng)熱感冒、溫病發(fā)熱、
【禁忌】:脾胃虛寒及瘡瘍屬陰證者慎服。
【描述】:
呈棒狀,上粗下細(xì),略彎曲,長2~3cm,上部直徑約
【名稱】: | 鮫魚膽 | 【別名】:鮫魚膽 |
【拼音】:Jiāo Yú Dǎn | ||
【拉丁】:Shark fish bile | ||
【功效】: | 清熱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苦 |
【歸經(jīng)】:胃 | ||
【類別】: | 動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不詳
【采集加工】: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膽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主治:喉閉
【禁忌】:不詳
【描述】:不詳
【名稱】: | 金雀花 | 【別名】:錦雞兒,一顆血 |
| ||
【拉丁】:Caragana sinica | ||
【功效】: | 補(bǔ)益 | 【毒性】:小毒 |
【 性 】: | 溫 | 【 味 】:酸、澀 |
【歸經(jīng)】:脾、脾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冀、魯、陜、浙、蘇、皖、贛、湘、鄂、川、貴、云
【采集加工】:夏秋采,洗凈曬干或鮮用
【功能主治】:根:滋補(bǔ)強(qiáng)壯、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風(fēng)利濕、用于:高血壓病、頭昏頭暈、耳鳴眼花、體弱乏力、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乳汁不足、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 花:祛風(fēng)活血、止咳化痰、用于頭暈耳鳴、肺虛咳嗽、小兒消化不良
【禁忌】:有小毒
【描述】:
金雀花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zhì)等成分 金雀花。性味微溫甜,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的功效。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喘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打損傷等。《植物各實(shí)圖考》載“滋陰,補(bǔ) 陽”?!渡虾3S弥胁菟帯份d“活血祛風(fēng),止咳,強(qiáng)壯。治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肺虛久咳、小兒疳積”。
【名稱】: | 荊芥 | 【別名】:香荊芥 |
| ||
【拉丁】:Herba Schizonepetae | ||
【功效】: | 解表 | 【毒性】:無毒 |
【 性 】: | 微溫 | 【 味 】:辛 |
【歸經(jīng)】:肝、肺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其他 |
【產(chǎn)地】:蘇、浙、贛
【采集加工】:采集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
【功能主治】:解表散風(fēng)、透疹、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fēng)疹、瘡瘍初起、
【禁忌】:表虛自汗、陰虛火旺者禁服
【描述】:
本品莖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長50~80cm,直徑0.2~0
【名稱】: | 桔梗 | 【別名】:白藥、梗草 |
| ||
【拉丁】:Radix Platycodonis | ||
【功效】: | 化痰止咳平喘 | 【毒性】:無毒 |
【 性 】: | 平 | 【 味 】:辛、苦 |
【歸經(jīng)】:肺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根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趁鮮剝?nèi)ネ馄せ虿蝗ネ馄?,干?span lang="EN-US">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禁忌】:陰虛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脾胃虛弱者慎服。內(nèi)服過量可引起惡心嘔吐。
【描述】:
本品呈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下部漸細(xì),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長7~20cm,直徑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縱扭皺溝,并有橫長的皮孔樣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橫紋。有的頂端有較短的根莖或不明顯,其上有數(shù)個半月形莖痕。質(zhì)脆,斷面不平坦,形成層環(huán)棕色,皮部類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黃白色。無臭,味微甜后苦。
【名稱】: | 雞子殼 | 【別名】:雞卵殼,雞蛋殼 |
| ||
【拉丁】:Eggshell | ||
【功效】: | 收澀 | 【毒性】:無毒 |
【 性 】: | 平 | 【 味 】:淡 |
【歸經(jīng)】:胃、腎 | ||
【類別】: | 動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蛋殼
【功能主治】:收斂、制酸、壯骨、止血、明目、主:胃脘痛、反胃、吐酸、小兒佝僂病、各種出血、目生翳膜、疳瘡痘毒、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佝僂病、
【禁忌】:無
【描述】:性狀鑒別,本品呈堅(jiān)硬薄片,大小不等,外表面微紅色或類白色,內(nèi)表面純白色。質(zhì)堅(jiān)而脆。氣微腥,味微甘。
名稱】: | 降真香 | 【別名】:山橘、山油柑 |
| ||
【拉丁】:RosewoodHeartWood | ||
【功效】: | 止血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辛 |
【歸經(jīng)】:肝、脾、肺、心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瓊
【采集加工】:蕓香科山油柑屬植物降真香.,以根、心材、葉、果入藥。果實(shí)秋冬采,其余部分全年采,切片曬干或陰干。
【功能主治】:根、干木、葉:祛風(fēng)活血、理氣止痛、用于風(fēng)濕性腰腿痛、跌打腫痛、支氣管炎、胃痛、疝氣痛、果實(shí):健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禁忌】:無
【描述】:
干燥的根部心材,呈條塊狀。表面紅褐色至棕紫色,有刨削之刀痕,光滑有光澤,并有縱長線紋。如劈裂之,斷面粗糙,強(qiáng)木質(zhì)纖維性,紋理細(xì)而質(zhì)堅(jiān)硬;氣香味淡稍苦,燒之香氣濃郁。以紅褐色、結(jié)實(shí)、燒之有濃郁香氣,表面無黃白色外皮者為佳。
【名稱】: | 金箔 | 【別名】:金薄、金頁 |
| ||
【拉丁】:Native gold | ||
【功效】: | 安神 | 【毒性】:無毒 |
【 性 】: | 平 | 【 味 】:辛、苦 |
【歸經(jīng)】:心、肝、肺 | ||
【類別】: | 礦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為用黃金錘成的紙狀薄片
【功能主治】:鎮(zhèn)心、安神、解毒、平肝、主:驚癇、癲狂、心悸、瘡毒
【禁忌】:陽虛氣陷、下利清冷者忌服。
【描述】:
等軸晶系。晶體呈八面體,但很少見,常見的為顆粒狀或樹枝狀的集合體。顏色金黃。條痕為光亮的金黃色。具極強(qiáng)的金屬光澤。不透明。鋸齒狀斷口。硬度2.5-3。比重15.6-18.3(純金為19.3)。富延展性。有高度的傳熱及導(dǎo)電性。不溶于酸,能溶于王水。在空氣中極穩(wěn)定。本品通常呈正方形薄片狀,夾于面積相同的薄紙層中。淡金黃色。表面平坦,但具微細(xì)皺紋。不透明。具強(qiáng)金屬光澤。質(zhì)薄,易漂浮,并易皺折而破裂。氣、味皆無。以完整、色亮黃、質(zhì)菲薄、易漂浮者為佳。
【名稱】: | 苦參 | 【別名】:苦骨、川參 |
| ||
【拉丁】:Radix Sophorae Fiavescentis | ||
【功效】: | 清熱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苦 |
【歸經(jīng)】:心、肝、胃、大腸、膀胱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根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頭及小支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fēng)、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禁忌】:本品苦寒?dāng)∥笓p腎、脾胃虛寒、腎虛無熱者禁服。不宜與藜蘆同用。
【描述】:
本品呈長圓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長10~30cm,直徑1~2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zhì)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及裂隙,有的可見同心性環(huán)紋。氣微,味極苦。
【名稱】: | 龍涎香 | 【別名】:龍腹香、龍泄 |
| ||
【拉丁】:Ambergris | ||
【功效】: | 理氣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甘、酸 |
【歸經(jīng)】:肝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其他 |
【產(chǎn)地】:分布各大洋
【采集加工】:腸內(nèi)分泌物。捕獲殺死后,收集其腸中分泌物。干燥。
【功能主治】:化痰平喘、行氣散結(jié)、利水通淋、主:喘咳氣逆、胸悶氣結(jié)、癥瘕積聚、心腹疼痛、神昏、淋證
【禁忌】:孕婦忌用
【描述】:
龍涎香是生在鯨腸內(nèi)的灰或微黑色的分泌物,從動物體內(nèi)取出時有難聞的臭氣,比重小于水,約0.7~0.9,干燥后現(xiàn)琥珀色,帶甜酸味,熔點(diǎn)
名稱】: | 靈芝草 | 【別名】:靈芝、三秀 |
| ||
【拉丁】:Ganoderma | ||
【功效】: | 補(bǔ)益 | 【毒性】:無毒 |
【 性 】: | 平 | 【 味 】:甘 |
【歸經(jīng)】:肺、腎、肝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浙、閩、粵、桂、贛
【采集加工】:全年采收。除去雜質(zhì),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養(yǎng)基質(zhì)的下端菌柄,陰干或在40~50℃烘干。
【功能主治】:補(bǔ)氣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
【禁忌】:實(shí)證慎服
【描述】:
赤芝:外形呈傘狀,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直徑10~18cm,厚1~2cm。皮殼堅(jiān)硬,黃褐色至紅褐色,有光澤,具環(huán)狀棱紋和輻射狀皺紋,邊緣薄而平截,常稍內(nèi)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圓柱形,側(cè)生,少偏生,長2~15cm,直徑1~3
【名稱】: | 龍膽草 | 【別名】:龍膽、苦龍膽草 |
| ||
【拉丁】:Radix Gentianae | ||
【功效】: | 清熱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苦 |
【歸經(jīng)】:肝、膽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根 |
【產(chǎn)地】:大部分地區(qū)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洗凈,干燥。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于: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強(qiáng)中、濕疹瘙癢、目赤、耳聾、脅痛、口苦、驚風(fēng)抽搐、
【禁忌】:脾胃虛弱及陽虛無火者禁服
【描述】:
根莖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長1~3cm,直徑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莖痕或殘留莖基,周圍和下端著生多數(shù)細(xì)長的根。根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cm,直徑0.2~0
【名稱】: | 鹿角 | 【別名】:斑龍角 |
| ||
【拉丁】:Cornu Cervi | ||
【功效】: | 補(bǔ)益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甘、咸 |
【歸經(jīng)】:肝、腎 | ||
【類別】: | 動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黑、吉、遼、青、新
【采集加工】:雄鹿的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風(fēng)干。
【功能主治】:溫腎陽、強(qiáng)筋骨、行血消腫、用于:陽痿遺精、腰脊冷痛、陰疽瘡瘍、乳癰初起、瘀血腫痛、
【禁忌】:陰虛火旺
【描述】:
梅花鹿角通常分成3~4枝,全長30~60cm,直徑2.5~5cm。側(cè)枝多向兩旁伸展,第一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第二枝與第一枝相距較遠(yuǎn),主枝末端分成兩小枝。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以下具明顯骨釘,縱向排成“苦瓜棱”,頂部灰白色或灰黃色,有光澤。馬鹿角呈分枝狀,通常分成4~6枝,全長50~120cm。主枝彎曲,直徑3~6cm。基部盤狀,上具不規(guī)則瘤狀突起,習(xí)稱“珍珠盤”,周邊常有稀疏細(xì)小的孔洞。側(cè)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與主干幾成直角或鈍角伸出,第二枝靠近第一枝伸出,習(xí)稱“坐地分枝”,第二枝與第三枝相距較遠(yuǎn),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角尖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狀突起,習(xí)稱“骨釘”,并具長短不等的斷續(xù)縱棱,習(xí)稱“苦瓜棱”。質(zhì)堅(jiān)硬,斷面外圈骨質(zhì),灰白色或微帶淡褐色,中部多呈灰褐色或青灰色,具蜂窩狀孔。無臭,味微咸
【名稱】: | 鹿角膠 | 【別名】:白膠、鹿膠 |
| ||
【拉丁】:Deerhorn Glue | ||
【功效】: | 補(bǔ)益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甘、咸 |
【歸經(jīng)】:肝、腎 | ||
【類別】: | 動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新、遼、吉、黑、青
【采集加工】:為鹿角經(jīng)水煎熬、濃縮制成的固體膠。
【功能主治】:補(bǔ)精益血、安胎止血、用于:肝腎虧損、精血不足、虛勞贏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滑精、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崩漏帶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跌打損傷、陰疽瘡瘍、
【禁忌】:陰虛陽亢及火熱內(nèi)蘊(yùn)之出血、咳嗽、瘡瘍、瘧痢者禁服
【描述】:
呈方塊狀,長寬各2~3cm,厚約
【名稱】: | 鹿茸 | 【別名】:斑龍珠 |
| ||
【拉丁】: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 ||
【功效】: | 補(bǔ)益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甘、咸 |
【歸經(jīng)】:腎、肝 | ||
【類別】: | 動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遼、吉、黑、新、青
【采集加工】:每年可采收兩茬,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稱“頭茬茸”,第二次在頭茬50-60天后采收,稱“二茬茸”。夏、秋二季鋸取鹿茸,經(jīng)加工后,陰干或烘干。
【功能主治】:壯腎陽、益精血、強(qiáng)筋骨、調(diào)沖任、托瘡毒、用于: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脊冷痛、筋骨痿軟、崩漏帶下、陰疽不斂、
【禁忌】:凡陰虛陽亢、血分有熱、胃中火盛、肺有痰熱及外感熱病未愈著均禁服
【描述】:
花鹿茸呈圓柱狀分枝,具一個分枝者習(xí)稱“二杠”,主枝習(xí)稱“大挺”,長17~20cm,鋸口直徑4~5cm,離鋸口約
【名稱】: | 羚羊角 | 【別名】:九尾羊角 |
| ||
【拉丁】:Cornu Saigae Tataricae | ||
【功效】: | 平肝息風(fēng)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咸 |
【歸經(jīng)】:肝、心 | ||
【類別】: | 動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新、青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捉捕。獵取后鋸取其角,曬干
【功能主治】:平肝息風(fēng)、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熱驚癇、神昏痙厥、子癇抽搐、癲癇發(fā)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fā)狂、癰腫瘡毒、
【禁忌】:脾虛弱禁服
【描述】:
本品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長15~33cm,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對光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潤如玉,無裂紋,老枝則有細(xì)縱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個隆起環(huán)脊,間距約
【名稱】: | 凌霄花 | 【別名】:墮胎花、藤蘿花 |
| ||
【拉丁】:Flos Campsis | ||
【功效】: | 活血化瘀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甘、酸 |
【歸經(jīng)】:肝、心包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花 |
【產(chǎn)地】:浙、蘇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花盛開時采收。干燥
【功能主治】:涼血、化瘀、祛風(fēng)、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產(chǎn)后乳腫、風(fēng)疹發(fā)紅、皮膚瘙癢、痤瘡、
【禁忌】:氣虛血弱、內(nèi)無瘀熱者慎服、孕婦禁服。
【描述】:
多皺縮卷曲,黃褐色至棕褐色,完整花朵長4~5cm。萼筒鐘狀,長2~2
【名稱】: | 蘆薈 | 【別名】:盧會、奴會 |
| ||
【拉丁】:Aloe | ||
【功效】: | 泄下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苦 |
【歸經(jīng)】:肝、大腸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桂、粵、閩
【采集加工】:葉汁經(jīng)濃縮后干燥物.全年可采。割取葉片,收集其流出的液汁,置鍋內(nèi)熬成稠膏,放入容器,冷卻凝固。
【功能主治】:清肝熱、通便、用于:便秘、小兒疳積、驚風(fēng)、外治濕癬
【禁忌】: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及孕婦禁用。
【描述】:
呈不規(guī)則塊狀,常破裂為多角形,大小不一。表面呈暗紅褐色或深褐色,質(zhì)硬,不易破碎,斷面粗糙或顯麻紋。富吸濕性。有特殊臭氣,味極苦
【名稱】: | 麻黃 | 【別名】:龍沙、狗骨 |
| ||
【拉丁】:Herba Ephedrae | ||
【功效】: | 解表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辛、苦 |
【歸經(jīng)】:肺、膀胱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莖 |
【產(chǎn)地】:冀、晉、內(nèi)蒙古
【采集加工】:秋季采割綠色的草質(zhì)莖。曬干。
【功能主治】: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fēng)寒感冒、胸悶喘咳、風(fēng)水浮腫、支氣管哮喘
【禁忌】:體虛自汗、盜汗、虛喘及陰虛陽亢者禁服
【描述】:
草麻黃:呈細(xì)長圓柱形,少分枝,直徑1~2mm。有的帶少量棕色木質(zhì)莖。表面淡綠色至黃綠色,有細(xì)縱脊線,觸之微有粗糙感。節(jié)明顯,節(jié)間長2~6cm。節(jié)上有膜質(zhì)鱗葉,長3~4mm;裂片2(稀3),銳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聯(lián)合成筒狀,紅棕色。體輕,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略呈纖維性,周邊綠黃色,髓部紅棕色,近圓形。氣微香,味澀、微苦。中麻黃:多分枝,直徑1.5~3mm,有粗糙感.節(jié)間長2~6cm,膜質(zhì)鱗葉長2~3mm,裂片3(稀2),先端銳尖,斷面髓部呈三角狀圓形。木賊麻黃:較多分枝,直徑1~1
【名稱】: | 麻花椒 | 【別名】:花椒、蜀椒 |
| ||
【拉丁】:Pericarpium Zanthoxyli | ||
【功效】: | 溫里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辛 |
【歸經(jīng)】:脾、腎、胃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果實(shí) |
【產(chǎn)地】:冀、晉、陜、甘、川、豫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成熟果實(shí)。曬干,除去種子及雜質(zhì),留下果皮。
【功能主治】: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蛔蟲癥、外治濕疹瘙癢、
【禁忌】:陰虛火旺者禁服、孕婦慎服。
【描述】:
青椒:多為2~3個上部離生的小蓇葖果,集生于小果梗上,蓇葖果球形,沿腹縫線開裂,直徑3~4mm。外表面灰綠色或暗綠色,散有多數(shù)油點(diǎn)及細(xì)密的網(wǎng)狀隆起皺紋;內(nèi)表面類白色,光滑。內(nèi)果皮常由基部與外果皮分離。殘存種子呈卵形,長3~4mm,直徑2~3mm,表面黑色,有光澤。氣香,味微甜而辛?;ń罚荷u葖果多單生,直徑4~5mm。外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散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的油點(diǎn),直徑0.5~lmm,對光觀察半透明;內(nèi)表面淡黃色。香氣濃,味麻辣而持久。
【名稱】: | 木瓜 | 【別名】:木瓜實(shí)、鐵腳梨 |
| ||
【拉丁】:Fructus Chaenomelis | ||
【功效】: | 祛風(fēng)濕 | 【毒性】:無毒 |
【 性 】: | 溫 | 【 味 】:酸 |
【歸經(jīng)】:肝、脾 | ||
【類別】: | 植物 | 【藥用部位】:果實(shí) |
【產(chǎn)地】:皖、川、鄂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果實(shí)綠黃時采收。置沸水中燙至外皮灰白色,對半縱剖,曬干。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用于:濕痹拘攣、腰膝關(guān)節(jié)酸重疼痛、吐瀉轉(zhuǎn)筋、腳氣水腫、
【禁忌】:濕熱偏盛、小便淋閉者慎服。不可多服。
【描述】:
本品長圓形,多縱剖成兩半,長4~9cm,寬2~5cm,厚1~2
【名稱】: | 芒消 | 【別名】:盆消、芒消 |
| ||
【拉丁】:Natrii Sulfas | ||
【功效】: | 泄下 | 【毒性】:無毒 |
【 性 】: | 寒 | 【 味 】:苦、咸 |
【歸經(jīng)】:大腸、胃 | ||
【類別】: | 礦物 | 【藥用部位】:本身 |
【產(chǎn)地】:冀、豫、魯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集提煉,以秋冬兩季為好。將天然產(chǎn)不純芒硝加水溶解,濾過,濾液濃縮,放冷,析出結(jié)晶。
【功能主治】:瀉熱通便、潤燥軟堅(jiān)、清火消腫、用于:實(shí)熱便秘、大便燥結(jié)、積滯腹痛、腸癰腫痛、
【禁忌】:脾胃虛寒及孕婦禁用。不宜與三棱同用。
【描述】:
本品為棱柱狀、長方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及粒狀。無色透明或類白色半透明。質(zhì)脆,易碎,斷面呈玻璃樣光澤。無臭,味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