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民國時期的文學家,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參與者,他有很多的名言名句,也有很多的文學作品,魯迅說話十分犀利,總是針對事物直指要害,一句話概括,他對萬惡的舊社會十分痛恨,
記載中他一生三次評價老子:
第一次說的是道德經(jīng),他說,不讀此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第二次評論說。老子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詞,尚無為而仍欲治天下,
第三次評說,老子出關,是孔子逼的,關于他評論老子流世記載只要這三次,是真是假不清楚,
但是他的一篇散文,(出關),寫的是孔子兩次找老子問禮,
第二次之后,老子開始安排出關事宜,并且在函谷關被尹喜逼迫寫下(道德經(jīng))的想象,感興趣的可以去網(wǎng)上看一看,(故事新編;之出關)
道德經(jīng)對后世的影響,我們不再多說,但是魯迅為什么說:
老子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詞,尚無為而仍欲治天下,
這句話的意思很容易懂,如果對老子的道;足夠熟悉,會理解得深刻一些,即使不熟悉也是能夠明白大概的意思,
本意應該是說,老子道德經(jīng)的意思,不是單純地講道與德,他的語言很少,但是可以看出,其中有憤怒的感覺,而且他自己主張無為,卻在經(jīng)文中,經(jīng)常提到治天下策略。
我個人理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那么問題出來了,老子不是在單純地以道論德嗎?
他哪里表現(xiàn)出來的憤怒?
他主張無為,為什么要教郡王治世?
為什么要說老子出關是因為孔子?
在1972年馬王堆出土的古墓中,發(fā)現(xiàn)了道德經(jīng)上下篇,名字不叫道德經(jīng),叫做老子五千言,這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版本,比王弼版要早大概400年,
根據(jù)出土竹簡記載,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
應該說是德道經(jīng),我們現(xiàn)在念為道德經(jīng),看似兩個名字大意相同,都是在講道德,其實不然,讀道德經(jīng)是以德御道,可以理解為先德后道,以道為始,對比德,
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會讓我們以為,老子是在以道的習性襯托德行,
但是如果是先說德,再講道,可以理解為,用人性襯托道的規(guī)律,
也就是說,道德經(jīng)的重點在德,而德道經(jīng)的重點是在道。
所以,我們都陷入了一個誤區(qū),或者說我們都被引導進入了一個誤區(qū)
只要細心都能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所有人解讀道德經(jīng),都是從道德的基礎上出發(fā),仿佛沒有這個基礎,道德經(jīng)就無法解讀一樣,
道德經(jīng)這個名字是誰取的?我相信不是老子本人,不用猜,也知道,老子5000言,有很多的篡改的地方,
因為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記錄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我猜,如果老子要是知道有人把他的思想看成道德經(jīng),估計他會從天上,地下蹦出來罵人.
道德是什么學派的思想?是儒家,
儒家是什么宗旨?禮樂,
孔子因為看到周朝禮崩樂壞,孔子希望能夠復興周禮,以禮治人,
所以,孔子在周禮的基礎上提出了,仁義道德,這四個字,可以說是禮的合成思想,
縱觀全篇老子。我改名叫老子。因為我怕老子蹦出來,罵我,
老子第38章,有這么一句話;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這段話的解析十分統(tǒng)一,說失去道以后,才有的德,失去德之后才有的仁,失去仁以后才有的義,失去義以后,才有的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chǎn)物,是禍亂的開端,
從這一段,不難看出,老子的主張是,道德仁義禮,和儒家提出的仁義道德是反著的,他把道放到了最開始,把儒家推崇的禮,放到了最后,什么意思呢?
大概理解,就是萬事都要以道為首,有道才有德,有德才有義,有義才有禮,
換句話說,只是一味地強調禮治,就已經(jīng)是本末倒置了,如果說到這,還是不太明白,我們引用老子的一句話,
天下皆知美為美,斯惡矣,天下皆知善為善,斯不善矣,
是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句話,都會理解為,
天下都知道美的事物,是因為有惡的事物襯托,都知道善良是善良,是因為有不善的存在,再加上底下的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這樣解釋似乎十分的通順,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美和丑是對立的,他為什么要用惡對比呢?
用美丑,善惡不是更能突出對比嗎?
所以,這句話的理解應該是;
都知道美的,那美就不是美了,而是惡的源頭,因為崇尚美,就有了追捧,有了喜好,看著是美,其實就是惡的開始,
再加上老子下文說的,不尚賢,使民不爭,
個人理解為,不要爭論賢于不賢,沒有爭論,其他人就不會產(chǎn)生對比的心態(tài),
第18篇講,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話的意思十分明了,大道被廢棄了,仁義自然就出現(xiàn)了。聰明智巧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欺詐自然就有了;家庭出現(xiàn)了糾紛,真正的慈愛,和孝順就自然顯現(xiàn)出來了;國家陷于混亂,忠臣就自己顯現(xiàn)了。
總體意思是說,事物有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刻意去糾正,否則,就會有失偏駁,也會影響道的正常發(fā)展,
所以,老子的思想是,不要刻意地去推崇德才,仁義,一旦有推崇,就會顯示出人與人的差距,整個社會推崇禮法,社會會是良性發(fā)展,但是可能嗎?
所以。推崇禮法的,反而會被禮法給牽制,不推崇的,反而可以利用禮法
好惡出現(xiàn),兩個極端就出現(xiàn)了,
其實這個在我們現(xiàn)實中十分明顯,當我們知道歷史上有圣人的時候,我們開始追捧圣人,想要成為圣人,但是我們只是盲目地追捧,
為什么說是盲目的追捧?因為我們連到底什么樣的人是圣人都不確定,
有人會說,孔子不就是圣人嗎?其實不然,因為我們沒有圣人的標準,
所以,視孔子為圣人,為什么視孔子為圣人,因為孔子創(chuàng)造了儒學,而儒學是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學,
話說回來,為什么儒學會流傳千古,因為儒學的忠孝禮儀,剛好滿足封建社會中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
比如,儒學中的提議,君待臣以禮,臣侍君以忠,講的是,皇帝對待臣民應該以禮待之,臣民應該忠君愛國,但是歷代統(tǒng)治者總是忽略前句,側重后句,忠君愛國,
所以,這使封建王朝有了可乘之機,你要忠心于我,而后世中有人提出,君父之說,說皇帝是天下臣民之父,臣民莫不能不從,
把皇帝比喻父親,兒子待父親應該萬事聽從父親的,
所以,后世很多皇帝提出以孝治國,先培養(yǎng)你孝順自己的父母,把這種觀點深入人心,然后,再說你應該把皇帝看成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親父親怎么樣,那對皇帝就應該怎么樣,
但是你對自己的父親不好,是不孝,對皇帝不好,可是即不忠又不孝,試問,誰能承受住這樣的道德綁架?
有人會認為,你這不是說孔子不對嗎,不是,按我的理解,老子和孔子都在追求道,
但老子追求的道,是沒有前提的,而孔子追求的道,是以堯舜禹周禮為前提,為榜樣,
這就像是老師教我們不要守株待兔,我知道了,守株待兔是不對的,可轉瞬間我就等待好運的降臨,
小明知道了。守株待兔是不對的,等著好運降臨也是不對的。于是,小明自己追求運氣,
但是我卻一直在一個地方等待運氣找我,
所以,孔子兩次問禮老子,老子眼看著孔子做得不對,卻無能為力,因為他遵從大自然的規(guī)律,
所以,魯迅說老子中有不憤的言論,可以理解為看不慣孔子推崇禮法,但是兩人不在一個頻道,
所以,老子很是無奈,因為一個人認定的道理,很難通過別人的勸導改變,老子只能把自己的不滿寫在老子5000言中,
其實孔子在70來歲,大概也想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以有一句話說的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不越矩,意思是不在想憑自己的思想影響他人,這大概就是順道而行了,(以后詳解)
但是他的弟子眾多,留下了他以前的思想,也正是這個思想,成為了封建王朝管理百姓的一大利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