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植榮
移動支付是目前中國最流行的支付方式之一。你可知道,就在一百多年前,法國一位歌唱女演員到太平洋的島國演出,收到的報酬竟然是3頭豬、23只火雞、44只小雞,5000??煽啥埂?/span>
2019年12月14日本作者發(fā)表的《移動支付為何在發(fā)達國家流行不起來》一文,論述了微信和支付寶等移動支付的產(chǎn)生、應(yīng)用中的優(yōu)缺點以及它在發(fā)展中國家備受青睞、卻在發(fā)達國家受到冷落的原因。讀者對支付問題很感興趣,應(yīng)讀者要求,本文繼續(xù)討論在移動支付之前支付的演變及其背后的故事。
1.以物易物是最原始的支付模式
支付是為獲得商品或服務(wù)而進行的價值交換,或者是為履行法律上的義務(wù)而進行的價值轉(zhuǎn)移。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支付也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毋庸置疑,支付是伴隨著私有制的產(chǎn)生而出現(xiàn)的。有了私有制度,才有了“你的”“我的”“他的”這些物主概念。一個人對自己的物品有處置權(quán),可以使用或消費,也可以出借或轉(zhuǎn)讓,等價轉(zhuǎn)讓就是商品交換,這就需要為換回的商品進行支付。
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在位)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其中有不少關(guān)于交易、黃金、白銀、罰金、賠償、利息、租金、工資等內(nèi)容的條款,這說明當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某種形式的貨幣或交換媒介物。
但人類的商品交換初期是“易貨貿(mào)易”。用英國經(jīng)濟學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1835-1882年)的話說:“交換的最早形式是,用不想要的東西直接換取想要的東西。我們稱這種最簡單的交換是以物易物?!崩纾r(nóng)民拿著谷物找需要谷物的獵人交換肉食,獵人拿著肉食找需要肉食的工匠交換狩獵工具,如此等等。
以物易物是最客觀的商品價值表達。假如一個農(nóng)民需要5斤肉,而獵人為獵取這5斤肉要投入1天的勞動量,這個農(nóng)民就必須用一天勞動量所生產(chǎn)的谷物(假定是1斗)去支付。
但以物易物并不容易,因為這需要交易雙方的匹配。一個農(nóng)民要想用谷物交換肉,就必須找到一個恰好需要谷物的獵人;而獵人想用肉交換狩獵工具,就必須找到一個恰好需要肉的工匠。一個農(nóng)民背著一袋子谷物,可能一天也找不到一個需要谷物的獵人;一個獵人背著一只被打死的野獸,可能一天也找不到一個想要肉的工匠。可見,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效率非常低下。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有了商品交換以來,人類一直探索如何提高交易效率。人們在交易實踐中發(fā)現(xiàn),用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種物品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物,先把自己用不到的多余的物品交換成這種交易媒介物,然后再用這種交易媒介物去交換所需物品,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交易媒介物的出現(xiàn),讓以物易物的支付模式逐漸萎縮,但它并沒有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筆者就曾幾次拿著不看的舊書,到離家不遠的舊書店交換我想看的書。
法國巴黎抒情歌劇院的澤麗小姐,在19世紀末曾到位于太平洋東南部的法屬波利尼西亞演出,演出合約規(guī)定,她要唱5首歌,報酬是門票收入的1/3。但當時,該島貨幣還罕見流通,人們就用各種各樣的生活必需品支付門票。演出結(jié)束后,按照合約她分得了3頭豬、23只火雞、44只小雞、5000??煽啥梗€有香蕉、檸檬、橙子等水果。當然,澤麗小姐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自己消費這么多物品,也無法賣掉,因為賣掉支付她的還是這些生活必需品。她的經(jīng)紀人只有在當?shù)赜醚莩霁@得的谷物、水果,飼養(yǎng)演出獲得的這些活家畜、家禽。
英國有個公司,從1868年到2009年一直出版一本免費發(fā)放的雜志《交換市場》,這本雜志最高發(fā)行量曾達到35萬份。雜志上都是些老物件交換廣告,如用一輛舊摩托車換一架舊手風琴等。
2.用交易媒介物支付提高了交易效率
上文已述,為了提高商品交換效率,人們約定用某種物品作為交易媒介物,任何物品都可以交換成這種交易媒介物;反過來說,為獲得其他任何物品,都可以用這種交易媒介物支付。如此這般,就不存在交易雙方的匹配問題,這種交易媒介物就是貨幣的雛形,但還不能稱其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貨幣,下文會對此有所論述。
在人類歷史上,貝殼、牛羊、獸皮、谷物、煙草、茶葉、橄欖油、葡萄酒、食鹽、鯨魚牙、象牙、人頭骨、鋤頭等都曾充當過交易媒介物。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達米亞(今天的伊拉克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蘇美爾人(蘇美爾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就把1謝克爾(1謝克爾≈8.3克)銀子作為支付單位,并規(guī)定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如用1謝克爾銀子支付可以換取15塞拉(1塞拉≈1升)豬油、300塞拉草木灰、600塞拉食鹽、600塞拉大麥。一個正常勞動力一個月的勞動報酬是11謝克爾銀子;租賃一輛馬車(包括牲畜和車費)一天的租金是1/3謝克爾銀子。
謝克爾其實是記賬單位,并非是流通的銀幣單位。因為當時銀子并沒有成為貨幣流通,它就在王宮的金庫里。蘇美爾人在交易中用信貸方式支付,把每筆支付款額記錄下來,在規(guī)定的日期把欠的謝克爾銀子折算成生活必需品支付,例如,欠酒館2謝克爾銀子就償還1200塞拉大麥。
可見,5000年前的蘇美爾文明中的支付體系,已接近現(xiàn)代的數(shù)字貨幣系統(tǒng),也就是在支付時不需要當場轉(zhuǎn)移貨幣,只是記賬,付款方為債務(wù)人,而收款方為債權(quán)人,把應(yīng)支付的款額記錄在黏土版上。黏土版也可以轉(zhuǎn)讓,也就是債權(quán)轉(zhuǎn)讓。由于蘇美爾人使用六十進制,就把商業(yè)信貸的月息定為是1/60。
古埃及在四五千年前用面包和啤酒支付勞動報酬,一個標準勞動力一天的工資是10片面包和2陶罐啤酒。
古羅馬用食鹽(salarium)支付薪水,這就是英文“salary”(工資)的起源。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長期用貝殼支付,甚至連歐洲殖民者也接受用貝殼支付。1649年,馬薩諸塞殖民地法院發(fā)布法令,要求殖民者之間的支付如果款額不超過40先令可用貝殼支付,如果付款人用貝殼支付,收款人不得拒收。
1618年,弗吉尼亞殖民地總督頒布政令,規(guī)定可以用煙草支付,1磅煙草與3先令等值。當時,有商人從境外進口年輕婦女賣給殖民者當妻子,一個年輕女人的價格是100磅煙草,后來漲到了150磅煙草。
1732年,馬里蘭殖民地立法機構(gòu)通過法律,規(guī)定在與印第安人的貿(mào)易中,必須用玉米支付。
北美殖民地時期,有的交易用鹿皮支付,至今仍有不少美國人習慣把美元稱作“buck”(鹿)。
3.太平洋上的雅浦島用舶來石頭支付
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聯(lián)邦有個雅浦島,該島過去長期與外界隔絕,直到1869年才有歐洲人登島建立商棧。
雅浦島居民使用圓盤形石頭作為交易媒介物支付,石頭的大小和成色決定其價值。這種石頭小的直徑只有3.5厘米,大的直徑則有4米,中間有圓孔,很像中國的磨盤。
雅浦島居民用于支付的石頭并非來自本島,因為本島石頭遍地都是,不需要投入勞動就可以獲得,不但沒有內(nèi)在價值,也不具有稀缺性,不能成為交易媒介物。用于支付的石頭是從300海里外的巴伯爾圖阿普島開采的,在如此遙遠的地方開采打磨石頭,再用小木船冒著巨大風險運過來,這樣的石頭就有了內(nèi)在價值,具有了稀缺性,不是任何人都容易得到的。
雅浦島現(xiàn)有一萬多居民,流行美元,但那些古老的石頭仍在支付中使用,就像古董一樣。較大的石頭在支付時很難移動,其實也無需移動,這些“大磨盤”就在野外放著,甚至在那里放置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也未曾被移動過,因為大家都知道誰擁有它,如果用它支付,也知道它的新主人是誰。
4.貴金屬怎樣才能成為貨幣?
在漫長的支付演變過程中,人們在不斷地遴選交易媒介物,最后,金、銀、銅被挑選出來充當這種媒介物。
用貴金屬充當交易媒介物,是因為其凝結(jié)了大量的勞動,開采黃金比開采白銀需要的勞動量大,黃金就比白銀價值高;而開采白銀比開采銅需要的勞動量大,白銀就比銅價值高。支付時根據(jù)商品價值,稱取具有同等價值的貴金屬,就是按照其內(nèi)在的勞動量換取需要同樣勞動量生產(chǎn)的其他商品,也就是等價交換。
用上述實物貴金屬充當交易媒介物有不少優(yōu)點,它們具有使用價值和自身價值,同時便于攜帶、不易損壞、質(zhì)地均勻、便于分割、價值穩(wěn)定、便于辨認。
鉆石的內(nèi)在價值比黃金高,但分割鉆石很困難,也不便于辨認,自然就很難被用作交易媒介物。雞蛋也不太可能被用作交易媒介物,因為雞蛋在攜帶和支付過程中很容易破碎。
但用實物貴金屬支付仍有諸多不便,因為每次交易都要稱重,交易時必須攜帶天平和砝碼。如果是小商品交易,用的黃金很少,無法稱重,就需要把一丁點黃金屑用舌頭舔起來支付。再有,用實物貴金屬支付,對貴金屬的成色鑒定也比較困難。
有讀者會問,這些實物貴金屬是貨幣嗎?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必須知道什么是貨幣。
教科書一般含混地把貨幣定義為“在任何交易過程中流通的、充當產(chǎn)品或服務(wù)的通用的計價單位的物品”。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也說不清什么是貨幣,他給貨幣的定義更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貨幣就是貨幣干的那檔子事兒?!?/p>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在《政治學》一書中提出:“由于各種生活必需品無法隨身攜帶,因此,人們約定在交易中使用某種具有一定用途并且容易滿足生活需求的物品充當交易媒介物,如鐵、銀等。最初僅僅以尺寸和重量衡量其價值,后來人們在上面蓋上印記并標定其價值,免去每次度量的麻煩?!?/p>
筆者接受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貨幣是一種由官方印記并標定其價值的交易媒介物。金、銀、銅經(jīng)過官方鑄造打上官方印記并標定其價值就是貨幣,如果沒有經(jīng)過官方鑄造、打上官方印記并標定其價值,那就是和貝殼、食鹽等一樣的普通交易媒介物。
雖然對貨幣的定義五花八門,但貨幣必須具有的三大功能是公認的,即交易媒介、價值尺度(記賬單位)和價值儲藏。
5.一些國家本幣單位“元”的由來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句名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庇媒疸y鑄造貨幣最大的便利就是攜帶方便,因為其內(nèi)在價值大,重量與其他金屬鑄幣比較就輕,支付時也免去了稱重的麻煩,無需對成色進行鑒定,因為官方印記就是成色保證。
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年)在《董貝父子》中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情節(jié):董貝的兒子問他什么叫貨幣,董貝告訴兒子說,金子、銀子和銅就是貨幣。其實,狄更斯的本意是,貨幣是用金子、銀子和銅鑄造的。對于小面值的鑄幣而言,黃金用量太少無法鑄造,便用白銀鑄造;同理,更小面值的鑄幣則用銅鑄造。
貨幣是人們在貿(mào)易支付中自然形成的,還是由國家規(guī)定的,歷史學家說法不一。但筆者傾向“貨幣是國家強制發(fā)行的”這一觀點。鑄幣上印統(tǒng)治者的名字,標注價值量,強制用這種貨幣支付,就代表著一種權(quán)威。
從公元前800年開始,金幣就得到廣泛應(yīng)用??脊虐l(fā)現(xiàn),在公元前7世紀的呂底亞王國(位于現(xiàn)在的土耳其西北部)就有了貴金屬鑄造,當時流通最廣的鑄幣面值是1/3斯塔特(1斯塔特≈14克),這樣一枚鑄幣當時可購買10只羊。
到了公元前600年,大部分古希臘城邦都有自己的鑄幣,并把此看做是主權(quán)獨立的象征。亞里士多德的學生、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征服波斯帝國后,占領(lǐng)了所有銀礦,讓戰(zhàn)俘把白銀鑄造成自己的貨幣,取代波斯君主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50年-公元前486年)發(fā)行的大流克金幣。
在古羅馬時期,鑄幣更加精致,用鑄幣支付也更廣泛。古羅馬最初在朱諾·莫尼塔神廟(Juno Moneta)鑄造貨幣,這就是英文“money”(貨幣)的由來。
用鑄幣支付雖然比用實物貴金屬支付方便得多,但如果是對大宗商品支付,仍然很不方便,因為這可能需要用馬車拉著一堆貨幣去支付。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就曾用350萬塞斯特斯銀幣購買了一所房產(chǎn),這些貨幣共重3.8噸。西塞羅為省去搬運這些貨幣的麻煩,就用債券支付了房款。
白銀是僅次于黃金延展性最好、最容易模壓印記的常見金屬。從公元前269年開始,白銀就被廣泛用來鑄造貨幣。
可能有讀者會問,為什么很多國家的本幣叫“元”,而不叫別的。
“元”是“圓”的簡寫,源于“銀圓”。16世紀初,德國邊境附近的捷克小鎮(zhèn)塔勒(Thalers)鑄造了圓形銀幣,這種銀幣就用小鎮(zhèn)的名字命名。后來各國紛紛效仿鑄造類似的銀圓,尤其是西班牙銀圓,幾乎成了國際貨幣,于是,不少國家都把自己貨幣系統(tǒng)中的本幣稱作“圓”。的英文“dollar”(元)就是從“Thalers”演變來的。
6.用貴金屬鑄幣支付能維持物價穩(wěn)定
下面,我們以金幣為例,解釋一下用貴金屬鑄幣支付是如何維持物價穩(wěn)定的。
用黃金鑄幣,這就意味著金幣的價值取決于生產(chǎn)黃金所投入的勞動量,用金幣換取其他物品,體現(xiàn)的就是商品的等價交換原則。假如一個金幣重1克,而生產(chǎn)1克黃金需要2個工作日,生產(chǎn)1件家具需要10個工作日,那么,購買1件家具就需要支付5個金幣。
可見,金幣是貨幣內(nèi)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統(tǒng)一,內(nèi)在價值反映了黃金作為普通商品的屬性,而交換價值反映了黃金做為貨幣這種特殊商品的屬性。人們可以把黃金鑄成貨幣使用,也可以把黃金當做普通商品買賣,因為兩種屬性的價值是相等的,不管你如何使用黃金,其財富量是不變的。當然,為了避免人們把黃金鑄幣熔化,當實物黃金賣,鑄幣黃金標定的價值要比實物黃金略高些。
由于貴金屬的稀缺性,并且其產(chǎn)量相對穩(wěn)定,供給量不會突然增多,也不會突然減少,這就排除了用貴金屬作貨幣發(fā)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性。
但貴金屬鑄幣并非完美無缺,其主要缺陷是黃金、白銀的硬度不高,在流通過程中很容易被磨損,導致鑄幣質(zhì)量減少,這就出現(xiàn)“劣幣逐良幣”現(xiàn)象,在交易中用磨損嚴重的鑄幣支付,而把未磨損的足值鑄幣留下,熔化后按實物貴金屬出售。
當然,也有人會從鑄幣的邊緣切割少許,積累多了熔化成實物貴金屬出售。為了防止人們從鑄幣邊緣切割,英國從1658年開始在鑄幣邊緣打印出一圈小圓點,這樣,切割邊緣就會讓小圓點消失,用這枚鑄幣支付就沒人愿意接受。
7.鑄幣也能造假,通貨膨脹加速了羅馬帝國的滅亡
上文所說的用貴金屬鑄幣支付能維持物價穩(wěn)定,但有個前提,那就是政府講信用。如果政府在鑄幣上造假,此時用貴金屬鑄幣支付照樣可以引發(fā)通貨膨脹。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1491-1547年)為籌集對法戰(zhàn)爭經(jīng)費,在增稅遭到抵制的情況下,便在鑄幣上做手腳,讓便士的含銀量只有1/3,造成貨幣貶值。但這種貶值也是有限度的,因為國王從貨幣中偷白銀的丑行很快就露出馬腳。貨幣上亨利八世頭像的鼻子最易遭受磨損,當把外表的白銀磨掉后,就露出了銅的顏色,于是,人們給亨利八世起了個綽號“老銅鼻子”。很快,“老銅鼻子”就沒人接受了,不久便退出了流通領(lǐng)域。
羅馬帝國在211年鑄造的銀幣第納爾,直徑約2厘米,重約4.5克,含銀量是98%,1個第納爾可支付工人一天的薪水。
羅馬帝國為了維護龐大疆域的穩(wěn)定,不斷招兵買馬,軍隊人數(shù)到達了65萬,國家養(yǎng)護這么龐大的軍隊需要大量資金,羅馬便通過減少鑄幣成色讓鑄幣大幅貶值,到270年,第納爾的含銀量僅剩下2.5%。
到280年,羅馬帝國鑄幣造假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第納爾用銅鑄造,外面鍍上薄薄的一層白銀。為了便于欺騙,還對每枚偽造的第納爾進行做舊處理,并用銼刀在邊緣銼出一個小缺口,以證明這枚貨幣被人驗證過是真的。
降低鑄幣成色和偽造鑄幣導致羅馬帝國發(fā)生惡性通貨膨脹,從274年到275年,短短一年間物價上漲了100倍。后來,在對外貿(mào)易支付中,印度等國家拒絕接受第納爾,羅馬當局只有用成色好的實物黃金和實物白銀支付。
物價飛漲引起居民對統(tǒng)治者的極大憤怒,為穩(wěn)定局勢,羅馬在301年頒布了《限制最高物價法》,規(guī)定了糧食、衣服和酒等1000種商品的價格。但這無濟于事,通脹繼續(xù)惡化,最后貨幣體系崩潰,人們在支付中又回去用實物貴金屬。通貨膨脹也加速了羅馬帝國的滅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