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寫給兒子的家書:在我年輕的時候,有兩種人不會交往
19世紀的美國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年代,無數(shù)人曾登上峰口,也有無數(shù)人從中跌落,但能夠持續(xù)在風口中淘金,并且長久屹立不倒的,往往是真正的傳奇人物,好比十九世紀第一個億萬富翁——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他在1870年的時候建立了標準石油公司。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品牌名字,它的出現(xiàn),曾壟斷過全美國百分之90以上的石油市場,被譽為美國的“油艙”,而他的創(chuàng)始者洛克菲勒憑借“標準石油公司”一躍成為美國第一位財產(chǎn)達到十億美元的富豪。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在那個通貨膨脹還沒有開始,美元購買力驚人的年代,洛克菲勒十億美元的資產(chǎn)折合現(xiàn)在的貨幣,至少在3000億美元以上,所以他也被稱為人類近代史上的首富。
但就是這樣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他的出身卻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優(yōu)越,而是真的完全憑借自己白手起家創(chuàng)建了一個如此龐大的商業(yè)帝國。
洛克菲勒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賣假藥的騙子,母親則是一個虔誠的信徒,兩人的結(jié)合可以說是很奇怪了,但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洛克菲勒卻意外沒有染上什么不良的習慣,反而繼承了父親的商業(yè)頭腦和母親的自制,最后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19世紀美國最為耀眼的商人。
除此之外,洛克菲勒還是一位非常稱職的父親,他沒有因為工作的繁忙忽視與兒子的相處,反而十分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這大概也是洛克菲勒家族能夠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持續(xù)繁榮到今天的主要原因。今天我們就節(jié)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約翰的第三十封信——不要和小人交往,看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告誡兒子年輕時和哪兩種人不要交往。
親愛的約翰:
我想你已經(jīng)覺察到了,你的某些思想和觀念正在發(fā)生著變化,因為你的那些朋友。我當然不反對你擴大社交圈,它可以增加你的生活情趣,擴展你的生活領(lǐng)域,甚或幫你找到知己或幫你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人。但有些人顯然不值得你與他交往,比如,那些拘泥于卑微瑣碎的人。
從我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就拒絕同兩種人交往。
第一種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和安于現(xiàn)狀的人。他們深信自己條件不足,認為創(chuàng)造成就只是幸運兒的專利,他們沒有這個福氣。這種人愿守著一個很有保障卻很平凡的職位,年復一年渾渾噩噩。他們也知道自己需要一份更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這樣才能繼續(xù)發(fā)展與成長,但就因為有無數(shù)的阻力,使他們深信自己不適合做大事。
明智的人絕不會為命運坐下來哀號。但這種人只會哀嘆命運不濟,卻從不欣賞自己,把自己看成是更有份量、更有價值的人,他們失去了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感覺,和自我鼓勵的功能,反讓消極占據(jù)了自己的內(nèi)心。
第二種人是不能將挑戰(zhàn)進行到底的人。他們曾經(jīng)非常向往成就大事,也曾替自己的工作大做準備,制訂計劃。但是過去幾十年或十幾年后,隨著工作阻力的慢慢增加,為更上層樓需要艱苦努力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這樣下去實在不值得,因而放棄努力,變得自暴自棄。
他們會自我解嘲:「我們比一般人賺得多,生活也比一般人要好,干嘛不知足,還要冒險呢?」其實這種人已經(jīng)有了恐懼感,他們害怕失敗,害怕大家不認同,害怕發(fā)生意外,害怕失去已有的東西。他們并不滿足,卻已經(jīng)投降。這種人有些很有才干,卻因不敢重新冒險,才愿意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
這兩種人身上有著共同的思想毒素,極易感染他人的思想毒素,那就是消極。
我一直以為,一個人的個性與野心,和他目前的身份地位,同與什么人交往有關(guān)。經(jīng)常跟消極的人來往,他自己也會變得消極;跟小人物交往過密,就會產(chǎn)生許多卑微的習慣。反過來說,經(jīng)常受到大人物的熏陶,自會提高自己的思想水準。
我喜歡同那些永遠也不屈服的人做朋友。有個聰明人說得好:我要挑戰(zhàn)令人厭惡的逆境,因為智者告訴我,那是通往成功最明智的方向。只是這種人少之又少。
這種人絕不讓悲觀來左右一切,絕不屈從各種阻力,更不相信自己只能渾渾噩噩虛度一生。他們活著的目的就是獲得成就。這種人都很樂觀,因為他們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心愿。這種人很容易成為各個領(lǐng)域的佼佼者。他們能真正地去享受人生,也真正了解生命的可貴與價值。他們都盼望每一個新的日子,以及跟別人之間的新接觸,因為他們把這些看成是豐富人生的歷練,因此熱烈地接受。
我相信人人都希望列入其中,因為只有這些人才能成功,也只有這些人才真正做事,并且能得到他們期盼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