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國家教育局發(fā)布《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分別闡述了3~6歲、6~12歲、12~15歲以及15~18歲四個年齡階段兒童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家庭教育重點及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品德培養(yǎng)等方面的內容。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在我國家庭教育嚴重滯后的情況下,有關家庭教育的綱要未來還會發(fā)行更多。
我們不是天生的父母,他們也不是天生的孩子,在他們學習怎樣做一個好孩子的同時,我們也要去學習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01.
近日,對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年輕媽媽就結婚和育兒問題進行了采訪。
采訪內容如下:
問:您好,請問您孩子現在多大了?
答:十四歲
問:您覺得孩子的教育問題會影響你們夫妻二人的婚姻質量嗎?
答:會!
問:您覺得當了媽媽之后,孩子給您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么?
答:以前沒當媽媽的時候吧,感覺自己就是個孩子還需要別人哄,現在呢,天天像個神經病一樣追在孩子身后哄他。
問:看來在孩子的管教方面比較松,比較寵愛孩子,那您覺得關于孩子的教育方面,你有什么心得嗎?
答:沒有!我不明白為什么孩子總是不聽話,明明不對的事情跟他說了多少遍他也不會聽。
因此,在他調皮搗蛋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向他發(fā)火。
但是當他很聽話的時候我又會特別的對他好,受不了他乖巧的樣子哈哈哈哈,盡管他之前把我氣得想揍他!
謝謝您接受采訪,我想我已經得到了答案了!
的確,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多數家長基本上都是采取了“以暴制暴”或者“過分溺愛”這兩種教育模式。
曾經發(fā)生一起在西安雙胞胎被人販子偷走的一個事件,李女士剛剛誕下的雙胞胎轉眼就被人販子偷走,哥哥和弟弟便因此走上了兩種不同的人生道路。
哥哥在李女士家生活,因為李女士家庭環(huán)境好,和丈夫二人都是高校畢業(yè),哥哥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品行好,學習好,一路考進名牌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而弟弟被人販子拐賣到山里,從小不是被打就是被罵,對他的養(yǎng)父母充滿了仇視,在校也不學習,品行太差,中學沒上完就被動輟學。
好在李女士從來沒有放棄找孩子,在孩子19歲那年終于找到了,回到家里的弟弟,盡管恢復了他原本的富足生活,但是品行卻沒有發(fā)生改變,成天撒謊,游手好閑。
這讓李女士可操碎了心,萬般無奈之下,將孩子送入了私立貴族學校,可是情況并沒有發(fā)生改變......
雙胞胎的兩個人因為不同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變化,其實這就是因為家長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無法清晰客觀的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而直接影響了孩子未來的發(fā)展。
那些所謂管不住管不好的孩子,最終因為無法受到合格的家庭教育而影響到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還可能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掃碼開始測試】
長按二維碼馬上測試
/ 關于測試 /
測評原價為 39元
限時優(yōu)惠價僅需 6.9元
教您如何和孩子一起成長
02.
2018年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主持的“全國未成年犯抽樣調查”1224個樣本的分析表明:
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并非放任不管,他們以說服教育、打罵等不同的方式去管教孩子,卻沒有能力改變孩子。
最終,孩子還是違背父母的良好愿望,走向了反面,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中打罵孩子的比例不低。
調查中,我們選擇了幾種典型的不良行為或普遍存在的情況。
詢問少年犯:你有通宵上網、夜不歸宿、欺負同學、搶別人錢物、偷拿別人東西、結交有違法行為的伙伴這6種行為時,父母通常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上述6種行為發(fā)生在孩子違法犯罪之前,從表面上看,父親和母親“不管不問”即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的平均在1成左右。
“打罵”孩子即采取粗暴、嚴厲教育方式的,“搶別人錢物”、“偷拿別人東西”等被父母打罵的比例較高,父親6成左右,母親4成左右,其余平均2成左右。
平均近6成的父母是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
如果打罵和說服教育可以奏效,或許有相當多的孩子的不良行為能夠得以糾正而不至于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然而結果并非如父母所愿。
03.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說: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如何,當好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要給孩子兩樣——根和翅膀。
所謂根:就是只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相信現在的年輕父母在這一點上并沒有什么問題,都會把最好的物質給予孩子們。
那么翅膀呢?這里的翅膀指的是,自由和機會。請注意,自由不是放任,機會也不是指進各種補習班。
我們做父母的真的有認真想過孩子的教育問題嗎?
我們把滿足孩子物質需求定義為孩子的根,是不是因為我們大人本身在物質方面缺乏安全感呢?
當我們把孩子送進補習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定義為為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的同時,是不是反而阻礙了孩子其他的無限可能性呢?
客觀的看待這種情況,會發(fā)現,我們父母總是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其實我們也很清楚,這種強加意識的行為就是一場賭局,倘若孩子接受還好,若是孩子不接受,我們便會繼續(xù)施壓,發(fā)揮我們做父母所謂的“權威性”。
其實這并不是一種權威,而是我們的一種“不服輸”的體現,長此以往,不但不能讓孩子走上正確的軌道,反而還激發(fā)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根據中國生物研究所,做了一項有關性生活與婚姻關系的相互影響實驗。
要想給孩子真正意義上的根和翅膀,前提條件就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必須要認清自己,必須承受的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惹下的所有問題,必須得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去陪同孩子去應對挑戰(zhàn)。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