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杰城市影像工作室坐落在長寧區(qū)市民學習中心的一隅。無論是墻外水城路的車水馬龍,還是校園內(nèi)年輕學子們的嬉笑打鬧,似乎都與這個光線充足,氣氛寧靜的影像空間隔著厚厚一層音障。
據(jù)說包括王家衛(wèi)在內(nèi)的許多一流導演、學術大咖來到這里,常常流連忘返,不知歸途。原因無他,在這間不起眼的小空間里,也許集中蘊藏著關于上海過去三十年里最海量、也最全面的城市風貌變遷的記憶。
陸杰在工作室中 董天曄攝
在萬元戶都堪稱顯赫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癡迷于攝影的陸杰以8萬元人民幣的天價購置了一套哈蘇的120中畫幅照相機。
此后的30年,他沒有放下過相機,在上?!吧咸烊氲亍?,以一己之力,用一種“城市掃描儀”的方式,對上海的風貌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和記錄。
按照陸杰的說法,一臺相機之于他,就如同一桿筆之于寫作者,乃工具爾。拍攝前的調(diào)查研究才最為要緊。
要系統(tǒng)地記錄上海,涉及到地理學,建筑學,城市規(guī)劃學等方方面面的專業(yè)知識。當他通過閱讀、對專家的尋訪、實地的調(diào)研,把要拍什么和怎么拍這兩大問題徹底弄清,影像自然就出現(xiàn)在腦海里了。
陸杰的作品從時間上以十年為一個斷代,反映出了上海城市發(fā)展巨大的變化,從地理空間的側重上,則越來越集中:從十個區(qū)縣的廣泛采風,到關注浦東的大開發(fā),再到集中于浦江兩岸的世博園區(qū)的記錄。
陸杰的城市記錄從八十年代開始。并在創(chuàng)作之初就建立起了廣角鏡到放大鏡,再到顯微鏡的立體敘事結構。
他在八十年代以航拍方式記錄的上海城市全景,與日后的航拍作品相互對照,將上海城市變化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而回到地面上進行的人文景觀的拍攝在今天看來,則成為了十分珍貴的日常生活風情畫。
外白渡橋和長江輪渡。 1980年代
昔日的長春食品商店同樣人聲鼎沸。 1980年代
在淀山湖身著時髦泳裝的姑娘們。 1980年代
華亭路服裝市場。 1980年代
即將出國的上海家庭。 1980年代
雨水泛濫里“靠推上車”的舊時光。 1980年代
懷舊氣息滿滿的櫥窗呈現(xiàn)的是那個年月里人們對美好的生活向往的樣子。 1980年代
上海的理發(fā)店里燙發(fā)的“潮人”們。 1980年代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這種說法雖然刻板,卻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90年代之前,浦東與浦西發(fā)展的巨大落差。
1990年代,以浦東新區(qū)政府成立和東方明珠興建作為重要節(jié)點,陸杰認識到浦東在未來所具備的潛力與可能,對于攝影師來說也將是一個極好的創(chuàng)作契機。
從1990年開始,他把鏡頭對準浦東。其間他拍攝的航拍作品,與八十年代“城市掃描”過程中積累的浦東影像相互參照,從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差感。
同時他又深入工地,從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完整記錄下了陸家嘴諸多地標性的摩天大樓的建造過程以及這些建筑對浦東整體風貌帶來的影響。從上海城市發(fā)展研究的角度來說,這批作品因為其全面和系統(tǒng)的屬性,成為了十分珍貴的檔案資料。
從外灘看建設中的東方明珠。 1992年
從浦西航拍浦東。1988年
剛開始營運的上交所。1990年
建設中的楊浦大橋。 1992年
遠處即將竣工的金茂大廈。 1998年
建設中的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 2007年
2010年世博會后,陸杰的《世博日記》出版,全書中對于世博規(guī)劃區(qū)的影像記錄跨度長達十年時間。
從航拍浦江兩岸,到白蓮涇的日常生活,再到上鋼三廠、江南造船廠熱火朝天的生產(chǎn)場景,陸杰完成了對地理概念上的世博園區(qū)從宏大敘事到微觀呈現(xiàn)的立體刻畫。
01
從居民的屋頂俯瞰白蓮涇。 2002
白蓮涇的街頭一景。 2002
鳥瞰白蓮涇。 2002
白蓮涇的老街。 2002
白蓮涇的居民們正式搬遷,即將去往新家。 2005
即將離開白蓮涇的居民們。 2005
在走訪拍攝白蓮涇的過程中,陸杰認識了世代在白蓮涇生活了長達400年的姜家。他記錄下了姜家人在老宅中生活的許多細節(jié),并全程記錄了他們從搬走,到進入過渡房,再到喜遷新居的全景過程。
姜家老一輩拍攝的西式結婚照,很有上海人的“腔調(diào)”。 2002
在老宅中生活的姜家。 2002年
即將遷往新居的白蓮涇居民。 2005
02
上鋼三廠的工人。 2006
上鋼三廠的小火車。 2002
即將離開工作了一輩子的工廠,陸杰為上鋼三廠工人們留下一張合影。 2002
上鋼三廠的煉鋼爐。 2002
江南造船廠的室內(nèi)車間。 2002
江南造船廠忙碌的工人。 2006
氣勢恢宏的江南造船廠施工現(xiàn)場。 2006
03
有意思的是,在目前陸杰所有的以世博為主題的出版物里,世博會召開以后的影像都占比極小,而在世博園區(qū)施工過程中的圖片,也只占到了全部內(nèi)容的20%左右。
按照陸杰的說法,自己的作品永遠都是給未來的人看的,因此在世博開始和結束后的第一個十年,他更愿意觀眾呈現(xiàn)的是世博園區(qū)的前世。
80年代的浦江兩岸。
即將合龍的盧浦大橋。 2002
初見雛形的中國館。 2009
緊張施工中的世博園現(xiàn)場。 2009
盧浦大橋下看世博園。 2009
參與建設的武警官兵。2009
在2020年,陸杰計劃出版一批新的作品。這批作品全部拍攝于世博會召開之際,他使用一套造價高達20萬的專業(yè)全景照相機,以“清明上河圖”的構圖發(fā)想,用幾乎沒有畸變的長畫幅形式,將世博會的主要場館,重要角度進行了全覆蓋式的拍攝。
他相信,這批作品在未來,將幫助后世博時代的人們重新開啟那段溫暖的記憶。
世博項目對于陸杰來說,也只是他龐大的城市記錄譜系中自然形成的一個小結構。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上海攝影師,他研究這座城市核心的脈絡其實是上海的“兩江”——黃浦江和吳淞江(蘇州河)。
從上世紀80年代上海各區(qū)縣的風貌,到90年代以東方明珠建造為標志性節(jié)點的浦東大開發(fā),再到2000年以后浦江兩岸因為世博會的舉辦而換了人間,陸杰的拍攝項目相互覆蓋,相互連接,形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圖片檔案網(wǎng)絡,上海過去三十年變化的證據(jù),多數(shù)可以從他的作品里找到痕跡,而黃浦江和蘇州河,正是他一路行攝永恒的線索。
陸杰說,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國家的發(fā)展和城市的進步之于他一個微小的個體而言,最可貴的是獲得了一次機會:一次成為攝影師的機會,一次記錄家鄉(xiāng)的機會,一次記錄時代變遷的機會。
今天,陸杰和他的陸杰城市影像工作室團隊,正以一天24小時輪班的節(jié)奏,抓緊整理著過去30年來積累下的20萬張底片,從對底片的掃描,到時間線的編排和地點的分類,作品數(shù)量浩繁,工作卻必須心細如發(fā),有條不紊。
這項城市影像記憶的發(fā)掘與整理工作,陸杰已經(jīng)進行了十年。他的夢想是在未來三年可以建立起一間集明信片、文創(chuàng)用品、畫冊為一體的城市影像記憶空間,讓所有的老上海人可以在這里找尋生活的印記,甚至去發(fā)現(xiàn)在畫面中的自己;也可以讓所有的新上海人感受這座城市曾經(jīng)走過的不凡之路。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