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zhèn)茅盾故居是文學(xué)巨匠誕生的地方,
是人生的起點。
北京后圓恩寺胡同13號的茅盾故居,
是茅盾長長一生的終點。
今年是文學(xué)巨匠茅盾先生誕辰120周年,也是他逝世35周年。
茅盾故居有兩處,一是他出生地浙江烏鎮(zhèn)觀前街17號,二是他晚年的居住地北京后圓恩寺胡同13號。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浙江烏鎮(zhèn)觀前街17號一所普普通通的臨街樓上,這是一座與當(dāng)?shù)亟址徊o二致的房子,臨街坐北朝南四開間二層樓,中間有兩個小天井,后面也是四開間兩樓兩底的房子,再后面是一個當(dāng)時茅盾家里開紙店用的堆貨倉庫。就這么普通的房子,是當(dāng)年茅盾的曾祖父沈煥在廣西梧州稅務(wù)局長位子上匯銀子回來讓兒子造的,想自己告老還鄉(xiāng)時也好有個住的地方。當(dāng)時大兒子沈硯耕對此似乎不大熱心,見觀前街有人要賣房子,他看過以后,認為新造不如新買,省心省力,只要買來后再部分翻修一下就行。于是,在茅盾出生前的十五六年,茅盾的祖父沈硯耕盤下了這座四開間兩進兩層樓民居,稍加修葺,應(yīng)付著作為沈家的新居。
茅盾家是個大家庭,祖輩父輩兄弟姐妹多,曾祖父在世,大家都住在一起。茅盾祖父輩有三男一女,茅盾父輩有四男二女,所以當(dāng)時這四開間兩層兩進的房子,沈家都住得滿滿的。茅盾出生后不久,曾祖父沈煥回來一看,很不開心,這位見過世面,靠自己奮斗創(chuàng)業(yè)的商人兼官員,認為幾個兒子沒眼光沒出息,買了這么一座普通房子!郁郁寡歡的曾祖父回烏鎮(zhèn)沒有幾年,就在這故居新宅里撒手西去。茅盾當(dāng)時只有4歲,印象不深,后來聽父母講起這位曾祖父的故事,從小就在心里敬佩這位獨闖天下的曾祖父!茅盾的祖父沈硯耕雖然為秀才,但是個樂天派,為人豪爽但又不喜用心用功,大有順其自然的樂天心態(tài),他在對待兒孫教育上,也如此,認為“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作牛馬”。所以,在家里辦個私塾,讓他教這些孩子,他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讓茅盾父親沈永錫感到無奈。沈永錫34歲即抱憾去世,當(dāng)時茅盾10歲,茅盾的弟弟沈澤民才4歲,所以,以后這觀前街17號老屋里發(fā)生的一切,都要茅盾母親陳愛珠來擔(dān)當(dāng)!
所幸,烏鎮(zhèn)觀前街17號這老屋里的女人們,歷來都長幼有序,果敢賢惠,茅盾的曾祖母王氏,她是烏鎮(zhèn)書香門第的人,她的弟弟王彥臣,后來教過茅盾,她的侄女兒就是后來為中共一大服務(wù)的王會悟!所以這位曾祖母在丈夫去世后立即給幾個兒子分家,當(dāng)時茅盾曾祖父名下有三處房產(chǎn),除觀前街17號外,在烏鎮(zhèn)北巷還有兩處,于是讓三個兒子拈鬮,據(jù)說,茅盾的祖母高氏偷偷地跑到公公的靈前禱告,希望能拈得觀前街住了多年的老屋,后來竟如愿。當(dāng)時曾祖母王氏分家停當(dāng)以后,當(dāng)著三個兒子和兒媳、孫輩的面說,自己留著二千兩,留給兒孫們以后給自己辦后事,她說:“我百年之后,你們做兒子的,就盡這二千兩光景辦吧,你們愿意辦得好看些,行;愿意省儉些,也行,有余錢,你們?nèi)曳至税伞!币幌_觀而又果敢的話,讓子孫們都十分信服。曾祖母同時還宣布,她仍住觀前街老屋,不吃輪家飯,她日常費用自有準備,不用兒子們操心。所以,連茅盾母親都非常佩服,茅盾回憶錄中說:“我母親一向很佩服曾祖母辦事果斷,胸有成竹。曾祖母的臥房搬到前樓,就在母親臥房隔壁。我的母親常到曾祖母房里閑談。曾祖母過世時,我大約六歲?!?br>
茅盾祖母高氏的性格與王氏不同,她是烏鎮(zhèn)東柵外農(nóng)村一個地主的女兒,嫁到烏鎮(zhèn)沈家后,依然保持農(nóng)村勤儉的習(xí)慣,雖說是地主女兒,估計還是親自下地勞作致富的那一種人家。所以當(dāng)她看到觀前街老屋后面?zhèn)}庫邊上有塊空地時,便搭個豬舍,開始養(yǎng)豬,每年清明以后,她還帶領(lǐng)女兒們養(yǎng)蠶。后來茅盾父親生病,高氏還到城隍廟去許愿,讓孫子茅盾去扮“犯人”隨城隍菩薩出巡活動。因此,祖母的農(nóng)家本色,讓童少年時代的茅盾,充滿小鎮(zhèn)農(nóng)家生活氣息。至于茅盾母親陳愛珠,是烏鎮(zhèn)一個名中醫(yī)的女兒,她天資聰穎,知書達禮,14歲前隨秀才姨夫讀書,14歲以后回家?guī)椭现嗅t(yī)父親料理家務(wù),管理得井然有序,19歲嫁到沈家。在沈家相夫教子。茅盾父親去世后,陳愛珠在觀前街老屋第二進樓下設(shè)簡易靈堂,供一對花瓶,自己寫了一副對聯(lián),掛丈夫遺像兩邊,表明自己的心志:上聯(lián)是“幼誦孔孟之言,長學(xué)聲光化電,憂國憂家,斯人斯疾,奈何長才未展,死不瞑目?!毕侣?lián)是:“良人亦即良師,十年互勉互勵,雹碎春紅,百身莫贖,從今誓守遺言,管教雙雛?!彪p雛,是指10歲的茅盾和6歲的茅盾弟弟沈澤民。
也就在這普通小鎮(zhèn)尋常百姓悲歡離合的老屋里,少年茅盾寫出了讓人驚嘆的作文!這些作文說古論今頭頭是道,有史料,有觀點,有立場,字里行間滿滿的是一個當(dāng)以天下為已任的少年的抱負。所以,無論策論還是史論,讓當(dāng)時清末的國文老師每每讀到少年茅盾作文情不自禁而擊節(jié)贊嘆,寫下自己的感受和贊許,比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論》一文中,有眉批有總評,最后寫下“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的評價,給老屋昏燈下寫作文的少年茅盾極高評價和期許。在《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論》中,老師稱贊少年茅盾的這篇作文“掃盡陳言,力辟新穎,說理論情,兩者兼到。”這樣評價一個少年學(xué)生的作文,恐怕幾百年來少有。在一篇評論當(dāng)時清政府學(xué)部定章的作文中,老師表揚少年茅盾“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學(xué)能深造,前程遠大,未可限量!急思升學(xué),冀著祖鞭,實屬有志?!崩蠋煆拿┒艿淖魑闹?,看到了一個前程遠大未可限量的文壇巨匠的端倪。另外還有不少至今看來仍然讓人驚訝和怦然心動的評語,其中有三篇作文的評語不能不看,一篇是少年茅盾寫的《文不愛錢武不惜死論》老師給這篇作文的評語是:“慷慨而談,旁若無人,氣勢雄偉,筆鋒銳利,正有王郎拔劍斫地之慨!”另一篇是《信陵君之于魏可謂拂臣論》,老師的稱贊這篇作文“筆意得宋唐文胎息,詞旨近歐蘇兩家,非致力于古文辭者不辦。”這樣的評價,恐怕古典文學(xué)博士生也不一定會得到,但住在烏鎮(zhèn)觀前街17號的少年茅盾得到了。還有一篇《秦始皇漢高祖隋文帝論》,老師審讀后欣喜莫名,寫下了“目光如炬,筆銳似劍,洋洋千言,宛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國文至此,亦可告無罪矣!”一個國文老師見到這樣水平的學(xué)生,能不欣喜嗎?
20世紀前半葉,在觀前街17號茅盾家老屋里,少年茅盾在這里每天進進出出生活了十多年,寫出了震驚世人的作文,也留下了當(dāng)年老師的期許和肯定,所以,茅盾的整個童少年時代都和這座今天看來普通平常的房子有著血肉般的感情聯(lián)系,永遠無法割舍。
在上個世紀30年代,茅盾的名聲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曾為母親的安靜,為自己避開在上海世俗的暄器,幾次回到烏鎮(zhèn),與母親商量,將老屋后面的倉庫棧房改造一下,作為書房兼臥室,比住在臨街樓上清靜得多。于是,1934年春天,茅盾與沈家老伙計黃炒祥商量改造平房事宜,黃妙祥帶了施工人員到現(xiàn)場一看,說要徹底翻造,不能修修補補。茅盾正在猶豫時,黃妙祥又勸說茅盾,趁目前木料磚瓦等建材價格低廉,泥師、木匠都沒有“生活”,趕快改造吧。茅盾被黃妙祥說動了,就委托黃妙祥操辦,自己花半天時間畫了草圖。不料,在翻造過程中,黃妙祥的造價不斷追加,竟然比開始時說的價格翻了一番。平房造好后,茅盾在1936年兩次小住,在平房的院子里,雖然安靜但沒有陽光,所以,茅盾母親就種些花草,作些點綴,其中就有一叢如今仍茂盛的南天竹。
這叢茂盛的常綠灌木南天竹,在平房的院子里默默地注視著茅盾故居的變遷,1940年4月茅盾母親在烏鎮(zhèn)去世后,遮斷了茅盾與故鄉(xiāng)的聯(lián)系,但茅盾對故里,雖不能回來,仍魂牽夢縈,所謂“千里迢迢的遠隔,從未遮斷我的鄉(xiāng)思”,恐怕就是茅盾真實的心聲。1977年,茅盾健在時,烏鎮(zhèn)當(dāng)?shù)卣蛯γ┒?934新建的三間平房進行整修改造,竟然發(fā)現(xiàn)40年前新造的平房用料十分簡陋,而當(dāng)年價格卻一再加碼??磥硎┕り牫酥魅瞬辉?,也偷工減料起來,這是當(dāng)初花了大價錢修造的茅盾所沒有想到的。而后來栽種的南天竹,卻見證了茅盾的孝順,見證了茅盾在平房里寫作中篇小說《多角關(guān)系》的燈光,也見證了茅盾沒有回來的鄉(xiāng)愁,同時也見證了茅盾故居的輝煌。記得1983年落架整修觀前街茅盾故居時,茅盾故居內(nèi)有11戶居民,從動員到搬遷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1985年7月4日,茅盾故居修葺完成,正式對外開放。此后,烏鎮(zhèn)茅盾故居成為桐鄉(xiāng)的一張金名片。
烏鎮(zhèn)茅盾故居是文學(xué)巨匠誕生的地方,是人生的起點。而北京后圓恩寺胡同13號的茅盾故居是茅盾長長一生的終點,在這座小四合院門口,有兩棵挺拔的白楊樹,像衛(wèi)士一樣,守護著這座古宅。茅盾從1974年至1981年間在此工作生活和寫作,粉碎四人幫后,茅盾在這里度過他晚年最忙碌和充實的日子,那時,在這四合院門口,雖沒有車龍馬水權(quán)貴盈門,但四合院內(nèi)常常高朋滿座,國外的文學(xué)研究者來了,國內(nèi)的文學(xué)愛好者來了,劫后重逢,幾十年不見的老朋友也來了。1980年,巴金在去日本訪問前在孔羅蓀的陪同下,在茅盾書房里聊了很久,他們是半個多世紀的朋友,但巴金仍然稱茅盾為“沈先生”,巴金他后來說:“三十年代在上??匆娝揖头Q他為‘沈先生’,我這樣尊敬地稱呼他一直到最后一次同他的會見,我始終把它當(dāng)作一位老師?!倍×釟v盡磨難,1979年5月從北大荒回到北京,她就去后圓恩寺胡同13號看望半個世紀前的老師,看望這位文壇老前輩,據(jù)說當(dāng)時見到丁玲,茅盾非常高興,仿佛有聊不完的話,連約好的作協(xié)外事部門同志來向他匯報,他都讓他們等等,他還要和丁玲說說話。此情此景,門前的白楊樹也會動情。是的,茅盾在后圓恩寺胡同13號生活期間,二十世紀的不少名宿碩儒光臨,詩人田間來了,多年不見,茅盾一見面,就主動叫出田間的名字,田間驚呆了,茅盾卻笑了:“怎么會不認識呢?”沙汀來了,茅盾放下正在寫回憶錄的筆,氣喘吁吁地和沙汀談紀念魯迅的工作,讓沙汀感動莫名。陳白塵來了,茅盾拄著拐杖,由服務(wù)員攙扶著挪步而出時,陳白塵敬重和感動得恨不得趕快逃走,但茅盾仍和陳白塵在會客室談了一個多小時。這些都是茅盾的晚輩作家學(xué)者,但也都是學(xué)富五車的文人!后圓恩寺胡同13號院子門口的白楊樹還記得,院子里的葡萄藤架也記得,蹣跚的茅盾常常從后面的書房兼臥室里出來,接待國外的研究者,法國的蘇姍娜?貝爾納、日本的松井博光等等,都曾在這個四合院內(nèi)受到茅盾的接見。蘇姍娜?貝爾納曾回憶:“1978年和1979年中,我?guī)状螘娏嗣┒埽何矣行冶谎剿?,兩次長談,并作了錄音。在法國,我也曾與許許多多的藝術(shù)家,畫家,作家及知識界人物有所接觸,其中也有知名之士,但我得承認,他們?nèi)魏我晃?,也沒有給我像茅盾那樣的印象?!薄皝硗鶡o白丁,談笑有鴻儒”,茅盾住的后圓恩寺胡同里,來往的確確實實都是飽學(xué)之士,所以在他晚年居住的這個地方,給文學(xué)巨匠帶來了歡樂和充實。當(dāng)然,也有為國擔(dān)憂的時候,在1976年10月之前的日子里,茅盾住在后圓恩寺胡同13號的四合院里,從兒子兒媳那里了解外面世界的風(fēng)云變幻。1月,了解茅盾的周恩來總理走了,茅盾聽說后老淚縱橫。夏天,朱老總走了。9月,毛澤東走了。這些當(dāng)年一起革命的共和國領(lǐng)袖們在1976年的同一年逝世了,讓茅盾這位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黨員之一,共和國的開國部長、文學(xué)巨匠,憂心如焚,擔(dān)心國家民族的前途他拖著蹣跚而沉重腳步分別去向共和國的這三位領(lǐng)袖送別。茅盾在后圓恩寺胡同13號的四合院里,此時,不見外人,“他在靜觀,在等待?!泵┒軆鹤禹f韜先生這樣概括茅盾在1976年10月之前的狀態(tài)。
四合院的春天來了,葡萄架上的葡萄綻出新綠,門口的白楊樹也隨著氣溫轉(zhuǎn)暖,回黃轉(zhuǎn)綠,趁人不注意時,立刻又遮陽蔽日,遮擋著13號門牌的紅漆大門,目送著茅盾的小臥車靜靜地來,又悄悄地走,這不是去參加國務(wù)會議,而是耄耋之年的茅盾去醫(yī)院。白楊樹下四合院悄無聲息的狀況,直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后才結(jié)束,茅盾是相信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四人幫倒行逆施,覆滅是必然的,內(nèi)心欣喜的茅盾在四合院的書房里,常常情不自禁地寫起詩來,如“驀地春雷震八方,兆民歌頌黨中央。長安街上喧鑼鼓,歡呼日月又重光?!备鼮橹匾?,是這位共和國開國部長、文學(xué)巨匠在這個逼仄的胡同里,思考著中國文學(xué)的發(fā)展和未來,茅盾曾在這里,給中央寫報告,呼吁為文藝界的作家、藝術(shù)家洗冤平反!親自動手寫《解放思想,發(fā)揚文藝民主》的文代會報告,為文藝界撥亂反正振臂,帶頭解放思想。
后圓恩寺胡同13號這座在京城貌不驚人的四合院,還誕生過一部茅盾回憶錄。1976年,八十高齡的茅盾開始動手整理資料,回顧自己走過的道路,寫自己一生中所見所聞所做,給后人留下一部二十世紀風(fēng)云激蕩的回憶錄。這,也是茅盾解放思想的體現(xiàn),當(dāng)茅盾開始寫回憶錄后,中國文壇的回憶錄如雨后春筍,從某種意義上說,茅盾是現(xiàn)代文學(xué)回憶錄的開拓者。茅盾寫回憶錄是用生命在寫的,他那如椽之筆寫的最后的文字,就是他的回憶錄。1981年2月18日,茅盾修改完“亡命日本”一章后,就住進了醫(yī)院,離開后圓恩寺胡同13號這個四合院,從此再也沒有回來。1981年3月27日早上5時55分,一代文學(xué)巨匠茅盾走完了他85歲人生道路。而大門口的白楊樹再也看不到茅盾書房里寫回憶錄的燈光了,也再也看不到全國各地來這小胡同拜訪茅盾的熱鬧情景了。
但是,斯人已逝,光輝永在。故居里巨匠那種睿智、開明、淵博的氣息還在,這正和烏鎮(zhèn)觀前街17號的茅盾故居一樣,少年茅盾當(dāng)年在沈聽蕉老師陪同下,站在天井里聽沈老師與樓上窗口的母親對話的情景還在,當(dāng)年的南天竹還在,一句話,茅盾的精神還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