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東漢末年朝野皆罵,世人俱斥,臭名昭著于史冊的巨奸大猾之臣。他極其兇狠殘暴,專橫跋扈,縱火焚燒古都洛陽數(shù)百里之境是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千古罪人。太原歷史上的著名人物王允與他活動于同一歷史時期。為誅殺這個丑類,王允韜光養(yǎng)誨,積蓄力量,利用矛盾,終于把董卓送上斷頭臺,完成了他一生最具聲色的壯舉。
王允(137——192年),字子師,東漢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他出身于名門旺族的官僚家庭,飽受封建教育,從小好大節(jié),習(xí)經(jīng)傳,練騎射,立志報國,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譽之為“王佐才也”。
青年時代的王允,痛恨宦官專權(quán),19歲為郡吏時,即主持正義殺掉了宦官黨羽,為害一縣的巨患趙津。壯年之后,官拜豫州刺史,與中常侍張讓拼力爭斗,被誣陷下獄,倍經(jīng)迫害,幾乎喪命,只好隱名埋姓,躲避于河內(nèi)、陳留之間。
中平六年( 189年),漢靈帝死,何太后臨朝。外戚大將軍何進執(zhí)掌朝政,召王允參與策劃誅滅宦官的計劃。
王允這才重蹈官場,先為從事中郎,繼任河南尹。不曾想到何進不慎泄謀,被宦官殺掉,袁紹又率兵一舉殲滅宦官,而久懷不測之心的涼州刺史董卓,則乘機移重兵于洛陽,廢皇子,殺太后,立傀儡帝劉協(xié),扶持朝政,遷都長安。此時,王允已代楊彪為司徒,又兼守尚書今,是為朝廷重臣。他見董卓兇橫不道,圖謀篡奪帝位,便決心鏟除這個奸賊。然而,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手中又握有重兵,無法以強取勝,遂時時矯情曲意,一味逢承,佯裝忠誠,以待后舉。董卓雖多疑狡詐,卻被王允假象蒙蔽,對他推心置腹,以密友相待。
王允見董單對自己已無嫌疑,就暗中與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公業(yè)等密謀誅殺董卓,表請護羌校尉楊瓚行左將軍事,執(zhí)金吾士孫瑞為南陽太守,并率兵出武關(guān),名為進攻袁術(shù),實則分路征伐董卓,然后奉駕還洛陽,復(fù)舊都。不料老奸刁滑的董卓對此行動竟動了疑心,不準(zhǔn)舉兵,王允此計,遂告夭折。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王允與士孫瑞、楊瓚一起重議前謀。士孫瑞認為時機已經(jīng)成熟,應(yīng)當(dāng)立即動手除奸。王允也同意士孫瑞的看法,但董卓有勇將呂布常在身側(cè),是執(zhí)行謀殺董單的障礙。于是,王允便暗中以厚禮饋贈呂布,與呂布相互往來,結(jié)為密友。呂布原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任主簿,極受丁原信任。丁原帶兵到洛陽本是與何進共誅宦官的,后何進謀敗被殺,董卓入京,誘使呂布斬殺丁原,并其兵眾為己有,擢升呂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董卓自知平素待人無禮,擔(dān)心被人謀害,行止總以勇將呂布為心腹侍衛(wèi)??墒嵌繗饬开M小,性情暴戾。有一次竟為一件小事動怒,拔出手戟刺殺呂布。呂布藝高急躲,才未被擊中,從此暗恨董卓。加之,呂布與董卓的一個侍婢私通,也擔(dān)心董卓發(fā)覺,很是不安。王允在與呂布的交往中知道了這些情況,遂選一次酒席之際,告訴呂布他們準(zhǔn)備刺殺董卓,要呂布作為內(nèi)應(yīng)。呂布雖已動心,可又覺為難。他說:“我與董卓父子關(guān)系,這怎么能行呢?”王允遂動之情理說:“太師姓董,將軍姓呂,本非骨肉。而且將軍在他手下憂死不暇,何有父子之情?”呂布經(jīng)王允這么一激,幡然醒悟,便應(yīng)允做為內(nèi)應(yīng)。
一個極好的時機來了,沒幾日,漢獻帝久病新愈,要在皇宮召見群臣。呂布率先布置同鄉(xiāng)人騎都尉李肅帶領(lǐng)親兵十余人,扮作衛(wèi)士守在未央宮掖門內(nèi)。等到董卓下馬進門,李肅等人突然一齊動手,持戈直刺董卓。董卓驚呼呂布何在?此時呂布由后厲聲喝道:“有詔討賊!”遂一戟刺入董卓咽喉,結(jié)束了他的性命。
王允計誅董卓之后,與呂布共執(zhí)朝政,查究董卓黨羽,或黜或誅。董卓將校多是涼州豪強,追隨董卓以來,作逆甚多,尤其是其戰(zhàn)將李催、郭汜、樊稠、李蒙等,擔(dān)心被殺,索性帶兵攻打長安。呂布等寡不敵眾,便派人叫王允與他一起出逃。王允見漢朝大勢已去,已作殉死準(zhǔn)備,對來人嘆息道:“若蒙杜稷威靈,得安國家,這是我的愿望。萬一無成,則只有奉身以死。主人年幼,所恃唯我。臨難苛免,我不忍為。請?zhí)嫖覀髡Z關(guān)東諸公,如能使國家易危為安,我死也瞑目了!”
長安城被董卓殘部攻破,李催縱兵屠城,百姓幾被殺盡,死尸狼藉。王允以封建士大夫的忠勇,完成他認為應(yīng)該盡忠的朝廷,臨危不逃不懼,被李催等處死長安,尸棄于市,時年56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