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過稿的作者自然知道那滋味不好受,但他們可能不知道寫退稿的體驗也很糟糕。為了體現(xiàn)人性化服務(wù),編輯經(jīng)常會被要求給每一部退稿作品寫下簡短的理由。為了不傷害作者們的玻璃心,通常都會寫得比較具體,如“作品略顯浮夸”“語言還需錘煉”“結(jié)構(gòu)稍顯松散”等等,總之,盡最大可能避免說出那個可怕的真相:“你寫得太爛了!”
然而即使這般小心,一顆顆玻璃心破碎的聲音依然不時在耳邊響起。這些退稿的理由通常會被作者逐條反駁,更有甚至,洋洋灑灑拋來幾千字,解釋他的作品究竟好在哪里,編輯們是如何的有眼不識泰山。:“不符合要求?你們到底什么要求?”“我看了你們之前發(fā)出來的作品,沒發(fā)現(xiàn)有哪一篇比我的寫得更好。為你們的審美感到羞恥。”“我寫了十幾年,還從來沒收到過如此可笑的退稿理由!”
“真是狗眼看人低!”一個憤怒的作者曾這樣罵道。
大概是為了解救廣大身處于水深火熱中一心想要提升退稿技巧的編輯們,才會出現(xiàn)了下面這本名為《退稿信》的書。
編者:安德烈·伯納德(André Bernard)[美]
譯者:陳榮彬
這本書中收錄了許多大作家收到過的退稿信。比如王爾德曾收到退稿信說:“我親愛的先生,我已經(jīng)看過閣下的手稿了。哦,我親愛的……上帝??!”塞繆爾·約翰遜的收到的退稿信更絕:“閣下的作品既杰出又具有原創(chuàng)性,但是杰出的那部分并無原創(chuàng)性,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那部分卻又不夠杰出?!泵绹娙耸返傥乃勾蜷_投稿的回郵后發(fā)現(xiàn)里面居然裝著一小撮灰燼……看完之后,不得不感嘆編輯們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那些作家能熬出頭真是不容易。
下面是編大人從這本書里摘錄出來的部分退稿信。我相信這些信可以給文學(xué)寫作愛好者帶來不少寬慰。畢竟這么多作家生前都和你一樣慘遭退稿,甚至還蒙受了比你無情、殘酷、無理取鬧得多的羞辱。
簡·奧斯?。↗ane Austen)
《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
1818年出版
退稿理由: 如果閣下要我們買下這本書的話,我們寧愿用同樣的價錢把書退回去——只求您打消這個念頭。
詹姆斯·巴拉德(J. G. Ballard)
《撞車》(Crash)
1973年出版
退稿理由: 這作者沒救了──看心理醫(yī)生也沒用。
艾米麗·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未命名的早期詩稿》
(Early, Untitled Poetry Manuscript)
1862年與出版社接洽(作者死后才出版)
退稿理由:
1、奇怪……這些詩的韻腳都押錯了。
2、這些詩作雖然辭藻優(yōu)美,但卻漏洞百出;大致看來,它們都不具備一首詩該有的特質(zhì)。
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
1969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
《馬龍之死》(Malon Meurt)
1951年出版
退稿理由: 這兩部書稿我都看不下去,也就是說,我的目光根本就拒絕在任何一頁上逗留,壓根兒不想知道里面的文字有何意義……這部書稿根本就是胡扯……出版或不出版根本就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那一點意義也沒有;美國大眾讀者的品味雖然跟法國前衛(wèi)小說家的品味一樣糟糕透頂(貝克特是法國作家),但我想他們還沒有糟到接受這種小說的地步。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慘不忍睹的童年時光》
(此書一直未曾出版,看來確實有可能寫得很糟)
退稿理由: 實在很抱歉,但此時我不得不來個大義滅親——《慘不忍睹的童年時光》非得拿掉不可。這篇小說長長的題目看起來有點神秘,但內(nèi)容就像那些繁瑣冗長的外交辭令,實在糟透了。
威廉·??思{(William Faulkner)
《沙多里斯》
1929年出版
退稿理由: 如果這本書還算略有劇情與結(jié)構(gòu)的話,我還可以給你一些刪修的建議。但因為你寫得太過松散,所以我想再怎樣修整也沒有用。我拒絕出版的主要理由是:你根本沒有故事可以寫。
《圣堂》(The Sanctuary)
1931年出版
退稿理由: 我的老天爺!我可不能出版這本書,否則我們只好相約牢里見了。
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洛麗塔》(Lolita)
1955年出版
退稿理由: 作者實在應(yīng)該把他的想法都告訴他的心理醫(yī)生(他也可能真的說了),而且這本小說也有可能是那些想法經(jīng)過擴充后的結(jié)果……這里面有些段落寫得不錯,但是會讓人吐到爬不起來,即使是比弗洛伊德還開放的家伙也會受不了……這不會是一本賣座的書,而且對于一個剛剛成名的作者而言,也會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這整本書從頭到尾都沉溺在一種墮落的氛圍里面……作者常常寫著寫著就陷入了一種像精神病一樣的白日夢,情節(jié)也跟著混亂了起來,特別是那些有關(guān)逃亡的劇情……最后的結(jié)果,主角好像把自己給變成野人一樣,好可怕。讓我最感到困惑的是——這作者居然還想找人出版這本書?我現(xiàn)在實在找不到出版這本書的理由。我建議不如把這本書用石頭埋起來,一千年后再找人出版。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春潮》(The Torrents of Spring)
1926年出版
退稿理由: 如果我們出版這本書的話,先別提會不會刻毒傷人,人們光是用「品味差勁無比」來形容就我們受得了。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在籠中》
1898年出版
退稿理由: 我從沒有讀過這么單調(diào)的故事,它帶我陷入了那虛假的文字的泥淖中,它誘發(fā)不了情感,只讓我感到疲憊。有些專業(yè)批評家常常把曲折迂回的文字游戲誤認(rèn)為藝術(shù)作品,只有他們會把這本小說當(dāng)成佳作;有血有肉的人,讀它的時候都會哈欠連連,然后把它擺到一邊去。但前提是:他們得先把它拿起來看。
詹姆斯·喬伊斯(Jame Joyce)
《一個青年藝術(shù)家的肖像》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1916年出版
退稿理由: 這本小說里有很多拖拖拉拉的地方……它太不著邊際,缺乏形式,沒有限制。而作者又毫不遮掩地描繪丑陋的事物,使用臟話;有時候它們就這樣赤裸裸地被故意擺在讀者面前,實在很沒必要……小說的結(jié)尾極度凌亂:作者的文字與思想就像潮濕無用的石頭,碎成一片一片,散落一地。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去斯萬家那邊》(Du C?té de chez Swann)
〔《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卷〕
1913年出版
退稿理由: 乖乖,我從頸部以上的部分可能都已經(jīng)死掉了,所以我絞盡腦汁也想不通一個男子漢怎會需要用三十頁的篇幅來描寫他入睡之前如何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
D. H.勞倫斯(D. H. Lawrence)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
1928年出版
退稿理由: 我是為你好才告訴你:不要出版這本書。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
《詩集》(Poems)
1895年出版
退稿理由:
1、真的有人愿意花錢買他的書嗎?我真的不敢相信。
2、居然有批評家不愿宣稱「葉芝先生將會變成一個大受歡迎的詩人」。知道這件事以后,我松了一大口氣。如果他有辦法的話,那我真的要對人類感到絕望了……他的東西根本就是一片空虛。他的詩聽來不悅耳,也沒辦法激起我們的幻想……對我來講,他的東西根本就狗屁不通。我不是批評他的詩晦澀、粗魯、野蠻或者裝模作樣──雖然這些確實是他的缺點;我是說他的詩對我來講是絕對的空虛……就算再過多少年我也不會多看他的詩一眼。
亞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
《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
1887年出版
退稿理由: 要連載它,嫌太短;要一次刊出,又嫌太長。
居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
1856年出版
退稿理由: 你用一堆瑣碎的細(xì)節(jié)遮掩你的小說,以致它失去了原貌──那些細(xì)節(jié)寫得很好,只不過太膚淺了……
君特·格拉斯(Gunter Grass)
《鐵皮鼓》(The Tin Drum)
1961年出版
退稿理由: 這是一本沒有辦法翻譯的書。
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草葉集》(Leaves of Grass)
1855年出版
退稿理由: 我們認(rèn)為,把心力投注在這本書上面,是很不理智的一件事。
毛姆(W. Somerset Maugham)
退稿理由: 就像無止盡的夢魘。我不相信它會受到歡迎……我認(rèn)為大家的看法會是:「噢!千萬不要讀那本可怕的書!」
最后,編大人再給大家講一下這本書的序言作者,一個美國的出版商比爾·亨德森的故事。他收到的第一封退稿信寫的是:抱歉,不行!(NO還特意用了大寫字母),但是他想的是“至少編輯跟我說了聲道歉”;后來他參加一個征文比賽,編輯寫信給他說:你寫了一部值得認(rèn)真看待的小說作品,問題是這年頭還有誰會出版“認(rèn)真的”小說作品……他心中感到一陣狂喜(“認(rèn)真的小說!我想,那就是把我和梅爾維爾、??思{、喬伊斯以及其他大師歸為一類了吧!”)……
多年以后,他出版了自己的小說,還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天天給人寫退稿信。寫作愛好者們?nèi)绻寄苡斜葼枴ず嗟律@樣愈挫愈勇和自我安慰的精神,我想應(yīng)該會好受得多吧~
◎ 原文作者:遠(yuǎn)子
我們相信
有趣的靈魂總會相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