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于租界的石庫門建筑
到了上海,不去看石庫門是遺憾的。
石庫門,是上海一種特有的建筑。幾代上海人的青春歲月甚至全部生命,都在石庫門里度過。盡管歲月老去,盡管容顏變遷,盡管遷入高樓別墅,或者遠居海外,但只要談起石庫門,只要看到石庫門的影像,許多人都會有一種抑止不住的激動。
在幾乎整個20世紀中,身處異地的上海人每每懷念上海,其生于斯長于斯的石庫門民居就是重要的對象。
說到中西合璧的石庫門建筑的產生,還得從1843年上海開埠和1845年租界開辟說起。
上海開埠源自 1842 年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南京條約》將上海列為五處通商口岸之一。但是,當時的上海只是隸屬于江蘇省松江府的上海縣,雖地理位置適中、水陸交通便捷、農業(yè)物產富庶,被譽為“東南壯縣”,但畢竟只是一個“縣”級區(qū)劃,與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其他四個通商口岸相比,行政級別最低,因而列在“五口通商”之末,中英之間幾乎沒費什么爭議就將上海劃定為通商口岸。
開埠之時,位于今天黃浦區(qū)東南靠近黃浦江邊的上??h城,被稱為“老城廂”。除磚石結構的城墻外,老城廂內各類建筑總體上屬于中國傳統(tǒng)的磚木結構。雖然有人埋怨老城廂“建筑不夠優(yōu)秀”,但在租界出現以前,老城廂2平方公里的狹小區(qū)域居住著20多萬人口,也算是不小的奇跡了。
但是開埠以后,上海的城市發(fā)展偏離了原來的軌道與模式,因為1845年上海出現了第一塊租界——英租界,隨后美、法也在滬開辟租界。
這幅1848年法文上海地圖中,標注了開埠初期的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縣城的基本情況。紅圈內為早期英國領事館在上海縣城內的位置,其具體地點至今并無權威定論。圖中蘇州河同時標注了“Woosung Soochow”的字樣
地圖來源 | Histoire de la Concession fran?aise de Changhai by Ch.-B. Maybon
1845年以后,隨著英、美、法等國租界的陸續(xù)開辟和不斷擴張,上海城市的發(fā)展出現了第一次跨越——跨越老城廂的城墻向外發(fā)展,從而使城市內部逐漸出現兩個相對獨立的區(qū)域——租界城區(qū)和華界城區(qū),一新一舊。隨著西方列強在華勢力的增長,租界城區(qū)也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和畸形的繁榮,并逐漸取代原來的城市區(qū)域,成為整個上海的標志和象征。
租界邊境
1899年上海租界華界之間的界碑,具體確切位置已無從查考
圖片來源 | Harvard Yenching Library
租界的出現和拓展,帶來了西式建筑風格,使中西合璧的石庫門建筑的出現有了可能性。而使石庫門建筑最終出現的,還是19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qū)的兩次農民起義。
一次是上海城內如火如荼的小刀會起義。在蘇南地區(qū)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推動下,1853年至1855年,上海小刀會反清起義在老城廂爆發(fā)。小刀會迅即占領了老城廂,導致老城廂局勢動蕩,驅使城內華人尤其是官商向租界遷徙,致使租界原先洋人獨處的局面守不住了,逐步改變了上海城市的地域結構和人口結構,華洋雜處的局面從而開始出現。
另一次是當時在大江南北風起云涌的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1853年3月,洪秀全領導太平軍攻占南京,改南京為天京,正式建立與清政府相對峙的政權,并迅速席卷鎮(zhèn)江、揚州等地。蘇南地區(qū)政權更迭、局勢動蕩,不僅驅使大量富商、地主、官紳紛紛舉家向東逃難,進入蘇常乃至上海地區(qū)。他們與因小刀會起義而從老城廂遷出的官商一起,避居租界尋求庇護。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至1854年初,租界已有華人2 萬多人。幾個月的時間里,租界里便已建造華人居住的房屋800所。
特別是1860年至1862年間,太平軍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率領太平軍主力東下蘇常、杭州地區(qū),前鋒三度迫近上海。猛烈的戰(zhàn)火迫使蘇南和浙江一帶大量的富商、地主、官紳紛紛舉家避居租界。大批難民“從長江右岸廣大沖積平原上的城市和鄉(xiāng)村中逃出來”,上海“變成了大批無家可歸的中國難民的避難城”,上海租界里的華人增加到30萬甚至50萬人。
對此局面,英國領事、租界當局起初都持反對態(tài)度,因為這樣給管理帶來極大的不便,比如難民亂搭棚屋,對市政管理、城市衛(wèi)生都造成很大麻煩。但是,外國商人歡迎這樣的局面,因為房地產生意大有可為了。
外來人口的激增,刺激了租界房產建造和租賃市場。為了安頓這批從老城廂遷徙而來的官商,更重要的是接納從蘇南、浙江一帶來的富商、地主、官紳們,租界官商開始建造一批專供華人居住的民居。于是,外國商人(也包括部分華商、買辦)對房地產投資幾乎達到了瘋狂的程度。他們不僅“把自己的,以及所能籌到的資金,都投資于房地產上”,甚至從他們原先從事的“正常貿易業(yè)務中抽出他們的資金,轉向不動產”的投資。
1926年的上海地價圖
圖片來源:Virtual Shanghai
在不斷擴大租地建屋規(guī)模的同時,面對局勢的變化,租界當局也以所謂安全問題,一面宣布中立,一面籌組武裝,實行“武裝中立”。這又為人口大量涌入租界提供了安全保衛(wèi),創(chuàng)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因為產生于租界,并由西人規(guī)劃、設計,也因為主要供華人居住,租售給華人,這些建筑往往是中西合璧式的。從19世紀五六十年代起,石庫門開始在上海的英租界最早出現,至今已經超過150年的歷史。
在正式的石庫門建筑出現之前,洋行和商人們捕捉商機,首先興建了一批聯(lián)排木屋,或租或售給逃入租界的這些富商、地主、官紳居住,也出租給那些闖入租界謀生的華人平民。
最早的聯(lián)排木屋雖然在形式上采用了西方住宅的毗連形式,但材料上用的全是木頭,容易著火。為了安全,租界當局勒令洋行和商人們將簡易木屋拆除,改建西式磚石結構的住宅。因而在1870年前后,上海開始建造磚石結構的住宅。這種磚石結構的聯(lián)排建筑,不僅采用了西式建筑方式,而且普遍用磚石做外墻材料,西式建筑風格更加鮮明。
聯(lián)排的老式石庫門建筑,圖中建筑為中國齒科專門學校等
之所以稱“石庫門”,是因為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扇以石料箍著的黑漆木質大門,這種用石條圍箍大門的建筑,就被叫作“石箍門”。而脫胎于寧波方言的上海方言中“箍”“庫”發(fā)音相近,久而久之,這種建筑就被稱為“石庫門”。
這是“石庫門”名稱來源的一種說法。還有一種,是就石庫門住宅的建筑風格而言的,認為它既脫胎于中國傳統(tǒng)的四合院,又采用了西洋建筑的材質和風格。19 世紀后期的上海老式石庫門,既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樣和傳統(tǒng)木料的結構,又采用磚石為主的西式外墻,外門也選用石料作門框,不同于中國傳統(tǒng)的木質大門。這種以磚石為外墻、內部木料結構、以石料為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中西合璧建造起來的住宅,被稱為“石庫門”。
總之,第一批石庫門建筑應運而生。
早期石庫門歷史照片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樣就在老城廂傳統(tǒng)中式建筑、租界里完全西式建筑之外,又增加了一種新的融合了中西建筑藝術的石庫門建筑。這是上海城市建筑群的第三種風格,三種建筑風格共同組成了近代以來上海獨特的城市建筑新風貌。它經歷了從舊式石庫門到新式石庫門的變遷,一直延續(xù)到21世紀的今天。
從老式石庫門到新式石庫門
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的一個半世紀中,上海石庫門建筑跨越了三個世紀,經歷了從老式石庫門到新式石庫門兩個發(fā)展階段。
石庫門建筑出現后的半個多世紀以內,屬于老式石庫門住宅時期。
最早的石庫門建造在英租界的河南中路、寧波路、浙江路一帶,其后擴展到法租界、上海老城廂內外及近郊一帶。據1876年出版的《滬游雜記》記載,當時有公順里、上麒里、兆榮里、清和里、興安里、龍興里、青陽里、親仁里等。又據《黃浦區(qū)地名志》載,1976 年前河南中路531弄的吉祥里、南京東路306號的青陽里、南京東路338弄的親仁里、漢口路 360 弄的晝錦里等已經建造。
最早的老式石庫門住宅,進門是一個天井,兩側是左右?guī)浚龑γ媸情L窗落地的客堂間,客堂一般寬約4米,深約6米,是會客和宴請的地方;有東西兩廂房的石庫門,寬度為三開間,一般為二層,俗稱“三上三下”??吞煤竺嬗型ㄍ訕堑哪痉鎏荩辉偻笫呛筇炀?,其進深僅及前天井的一半,往往有一口水井;后天井后面為單層斜坡的附屋,一般用作廚房、雜屋和儲藏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圍墻、廂房山墻組成,正中即為“石庫門”,以石料做門框,配以黑漆厚木門扇,門上配一副銅或鐵的門環(huán)。
老式石庫門有早期和后期之區(qū)別。早期老式石庫門興建于1869年到1910年間,具有中國傳統(tǒng)深宅大院的特點,空間布局一般為三~五開間,共兩層,房屋前后圍墻高度基本一致,形成一個幾乎與外界隔離的包圍圈。
早期石庫門平面形制(三開間、五開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
后期老式石庫門興盛于1910年到1919年間,單元平面由原先的三開間二廂房改為單開間或雙開間一廂房,后天井面積減小,采光狀況改善,弄堂增寬。在欄桿、門窗、扶梯、柱頭等局部采取了西洋式裝飾;石庫門的門楣添加了修飾,先后采用半圓形、三角形和長方形的門頭。
后期石庫門平面形制(單開間、兩開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
早期老式石庫門代表性建筑有興仁里。興仁里位于北京東路之南、寧波路之北、河南中路之東,建于1872年;共由24幢兩層房屋組成,有三開間和五開間兩種形式。1980年被拆除。
興仁里舊影
圖片來源于網絡
后期老式石庫門代表性建筑有東西斯文里、樹德北里以及1915年建造的大慶里等。斯文里位于新閘路北面,由大田路分割為東西斯文里,由706幢二三層磚木結構房屋組成。斯文里現已經被拆除。
斯文里舊影
圖片來源于網絡
石庫門雖處鬧市之中,仍有高墻深院,頗受當時社會中有錢人士的歡迎。
時間的長河流入20世紀,老式石庫門逐漸被新式石庫門取代。在1910年前后,新式石庫門——一種改進版的石庫門誕生,原有的石庫門漸漸被淘汰。新式石庫門的規(guī)模比老版的小,由兩層增加到了三層,大多采用單開間或雙開間,雙開間石庫門僅僅保留一側的前后廂房,單開間則完全取消了廂房。新式石庫門最大的變化是后面的附屋改坡頂為平頂,上面搭建一間小臥室,人們叫它亭子間。亭子間屋頂采用鋼筋混凝土平板,周圍砌以欄桿墻,作曬臺之用。新式石庫門還縮小了居室的進深,降低了樓層和圍墻的高度。
新式石庫門外墻面多用清水青磚、紅磚或青紅磚混用,石灰勾縫,而不是像老式石庫門那樣用白色石灰粉刷。早期石庫門門楣做成中國傳統(tǒng)磚雕青瓦壓頂門頭式樣,新式石庫門受西方建筑風格的影響,常用三角形、半圓形、弧形或長方形的花飾,其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是石庫門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顯然,新式石庫門更加西方化 。
新式石庫門代表性建筑有1924年建造的淮海中路尚賢坊、1925年建造的建國西路建業(yè)里、1928年建造的延安中路四明村、1930年建造的浙江中路新德里等。而 1912 年始建的環(huán)龍路老漁陽里,則是從老式到新式的過渡。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新式石庫門建筑已相當普及,約有三分之二的上海市民居住其中。
20世紀20年代,在石庫門住宅的二層與屋頂之間加建閣樓,這種閣樓被稱為三層閣;再往上就是屋頂。三層閣中間部分約有一人高,兩邊高度逐漸變低,人只能躺臥著。為增加三層閣的采光和通風,在屋頂上開窗,也就是在斜屋面上開辟凸出的窗。屋頂英文“roof”,其音近滬語“老虎”,于是,這種開在屋頂的窗就被上海人用洋涇浜英語讀作“老虎窗”。
過街樓建在弄堂口上方,屋里住人,底下可以通行。過街樓下,人們打牌、打康樂球、下棋、抽煙吹牛等,也是裁縫、修鞋匠、剃頭師傅做生意的好地方。下雨天,過街樓下會擠滿躲雨的行人。
1928年南京路東望,照片上可見石庫門建筑群
圖片來源:Virtual Shanghai
弄堂里也出現了“二房東”現象。所謂二房東,就是從大房東那里承租房子,自己居住一部分,將其余的分租給其他人居住,既可以分擔房租也可提升房租以謀利。早期二房東只求減輕自身生活負擔,不以賺錢為目的。20 世紀 20 年代后,因租界人口增多,住房緊張,房租因而漸漲,形成了以謀利為主的一個二房東群體。據上海市公安局1929年調查,全市有二房東126032戶。1952年調查,老式石庫門中有二房東的約占 90%;新式石庫門有 44%,總數約13萬戶。
石庫門逐漸衰落于 20 世紀30 年代后。隨著新式里弄和花園洋房大規(guī)模建設,石庫門漸被淘汰,變成社會下級群體的聚居區(qū),甚至逐漸淪為棚戶區(qū),出現了一棟石庫門中住著許多家人家的現象,這種現象后來被改編成上?;鼞颉镀呤曳靠汀?。
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劇照
圖片來源見水印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上海仍9214條里弄,約40%的上海人在石庫門中生活作息。此后40年間,石庫門仍是上海中心城區(qū)的主體建筑,直到 1990 年前后上海開始大規(guī)模拆遷和改造石庫門。如今,市中心大部分石庫門建筑已被拆除,只是在局部城區(qū)還選擇性地保留著一些石庫門建筑。
上海人對石庫門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對此,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素有“城市遺產衛(wèi)士”之稱的阮儀三教授深有感觸,他指出,石庫門是上海特有的一種居住房屋,也是舊上海最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住房。這些石庫門房子衍生了上海的文化,留存了上海的記憶。
因此,必須用修復性保護代替簡單的拆除。上海石庫門文化研究中心最新梳理的數據顯示,上海以石庫門里弄為單位的建筑群僅剩1900余處。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最具上海特色的民居,市規(guī)劃部門已啟動了石庫門保護倒計時計劃,除歷史風貌保護區(qū)、不可移動建筑、優(yōu)秀歷史建筑等保護方式之外,再研究以“街坊”的形式,對一些成片的石庫門里弄進行“掛牌”保護。
改造后的石庫門建筑
新天地區(qū)域,就是對石庫門采取拆遷和改造兩種方式,使之兼具商業(yè)和居住兩種功能,改造效果十分顯著的石庫門建筑改造的典范。
中西合璧、新舊輝映的建筑風格
石庫門建筑具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與它具備眾多獨特的建筑風格有著密切關聯(lián),它是具有海派特色的近代優(yōu)秀建筑群體。
中西合璧,這是上海石庫門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石庫門有著江南傳統(tǒng)二層樓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一般進門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為客廳,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灶臺和后門,天井和客廳兩側是左右?guī)?,一樓灶臺間上面為“亭子間”,再往上就是曬臺。石庫門建筑內部既有體現江南院落民居風格的天井、客房、廂房等,外墻又融合了歐洲聯(lián)排式的結構特點,是中西合璧的結晶。山墻上的中式屋檐和巴洛克風格的西式裝飾共存。這種中西合璧的風格,不僅體現了石庫門面向中國民眾的明確定位,也體現了中華民族聚族而居、以合為主,分而不隔、互相照應,對外封閉、對內敞開等特點。
石庫門建筑更接近于江南傳統(tǒng)二層樓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
安全性強。石庫門建筑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tǒng)住宅對外較為封閉的特征,雖身居鬧市,但關起門來卻可以自成一統(tǒng),滿足了動亂年代富商、地主、官紳舉家擁入租界陌生環(huán)境的安全需要。
磚木結構。上海石庫門多為磚木結構,坡型屋頂常帶有老虎窗,紅磚外墻,弄口有中國傳統(tǒng)式牌樓。二樓、三樓都有出挑的陽臺,總體布局采用了歐洲聯(lián)排式風格。石庫門建筑群體布局緊湊,相互毗連,成片縱向或橫向排列,比四合院占地省,比歐美式洋房造價低,容易為中國買家或租客所接受。
精彩門楣。既為了迎合中國買家或租客追求安全的心理需求,也為了合乎中華民族傳統(tǒng)居住文化注重三合院、四合院大門的建筑風格,石庫門民居特別在住宅的“門”上大做文章,一般是以花崗巖石料為門框,以黑色厚重木料為門,以木軸開轉,常配有門環(huán),進出發(fā)出的撞擊聲在古老的石庫門弄堂里回響。
形形色色的石庫門門楣
石庫門建筑的大門不僅高大厚實,而且門楣部分往往是最為精彩的部分,這里的裝飾最為豐富。既然石庫門建筑由其“門”而得名,所以會在“門”上多做裝飾。在早期石庫門中,門楣常模仿江南傳統(tǒng)建筑中的儀門做成中國傳統(tǒng)磚雕青瓦壓頂門頭式樣。后期受到西方建筑風格的影響,常用三角形、半圓形、弧形或長方形的花飾,類似西方建筑門、窗上部的山花楣飾。
“里”“弄”概念。石庫門里弄名稱通常以“里、坊、弄、村”結尾,命名方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以產權人公司的名稱或與其有關的因素命名,如以投資方四明銀行而得名的四明村和以業(yè)主吳梅溪、吳似蘭兄弟命名的梅蘭坊等。第二種是以里弄所在周邊或自身特征命名,如以鄰近保安司徒廟而得名的保安坊。第三種采用一些吉利祝福的詞匯,如吉祥里、如意里和永平安里等。這些名稱一般都會刻在里弄弄口的過街樓上,還同時刻有建造年份。
一般人往往讀不準“弄”這個詞的音,其實,“弄”只是有別于街面房子的“胡同”的通稱。早期的石庫門大多叫弄、里,就是常說的“里弄”,又叫“弄堂”。弄堂常用弄、里、坊、村、公寓、別墅等名號,級別逐次提高。后幾種又稱為新式里弄,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后期的兩大租界內,總體上比石庫門更接近歐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風格。
新式里弄外形別致整齊,裝修精致舒適,室外弄道寬敞,樓前庭院蔥綠,居住條件已明顯優(yōu)于早期的老式石庫門。“亭子間”“客堂間”“廂房”“天井”以及“二房東”“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與石庫門有關的名詞,已成為老上海們溫馨的記憶。
文章節(jié)選自上海通志館主編“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徐光壽著:《人杰地靈新天地》(學林出版社出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