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
《開寶本草》
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筒狀花冠。
別名:紅藍花、杜紅花、散紅花、草紅花、本紅花。
處方用名:紅花。
藥用部分;花。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心、肝經(jīng)。
功能:活血祛瘀,通經(jīng)。
主治與應(yīng)用:
本呂活血祛瘀之功甚佳,古代多用于婦科、外科血瘀病證,近年廣泛用于臨床各科多種瘀血阻滯或血行不暢之證,常與桃仁相須配伍使用。用治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瘀痛等證,常與桃仁、當(dāng)歸、川芎、赤芍、地黃同用,即桃紅四物湯;治療熱郁血滯之斑疹,可與當(dāng)歸、紫草、大青葉等配伍,如當(dāng)歸紅花飲;治療胸痹心痛,可與丹參、川芎等同用;治療脫疽證屬氣滯血瘀者,常與桃仁、當(dāng)歸、乳香、沒藥同用。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孕婦忌用。
參考資料;
1.興奮子宮作用:紅花煎劑可興奮小鼠、家免、貓、鼠、狗等在體及離體子宮。小劑量可使子宮發(fā)生緊張性或節(jié)律性收縮,大劑量可使子宮緊張性興奮性升高,自動收縮增強,甚至痙攣。此現(xiàn)象對已孕子宮較未孕子宮明顯。
2.對心臟和血管的作用:大劑量紅花煎劑對離體蟾酥心臟有抑制作用,小劑量卻有輕微的興奮作用,使心跳有力。紅花水浸液有一定的擴張冠狀動脈作用。但維持時間較短。
3.降血壓作用:紅花煎劑及乙醇提出液均可降低動物血壓,且維持時間較長。
4.可使全血凝固時間及血漿(缺血小板)復(fù)鈣時間顯著延長。
桃仁
《本經(jīng)》
為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桃或山桃的種仁。
別名:核桃仁、單桃仁。
處方用名:桃仁、桃仁泥、炒桃仁。
藥用部分:種仁。
性味:苦、平。
歸經(jīng):心、肝、大腸經(jīng)。
功能:活血祛瘀,潤腸通便。
主治與應(yīng)用:
1.本品祛瘀之力較強,用于瘀血阻滯所致的多種病證。用治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等,常與紅花、川芎、當(dāng)歸等配伍;治療跌打損傷之瘀血作痛,可與紅花、酒大黃、川芎等同用;治療腸癰、肺癰初起屬熱郁瘀滯者,常配大黃、丹皮或葦莖,冬瓜仁等同用。
2.用于腸燥便秘,常配伍火麻仁、瓜萎仁等同用。
用量:6-9克。
使用注意:孕婦忌用。
益母草
《本經(jīng)》
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益母草的全草。
別名:茺蔚、益母蒿。
處方用名:益母草、坤草。
藥用部分;全草。
性味:辛、苦、微寒。
歸經(jīng):入肝、心、膀胱經(jīng)。
功能:活血祛瘀、利尿、解毒。
主治與應(yīng)用:
1.本品是婦科經(jīng)產(chǎn)要藥。常用于婦女血脈阻滯之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行不暢、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等證,可單味熬膏內(nèi)服,也可與當(dāng)歸、川芎等藥配伍使用,增強療效。
2.利尿作用,用于小便不利,水腫,可單味水煎服,也可與白茅根、車前草等同用。
3.清熱解毒,用于瘡癰腫毒,可與銀花、連翹等配伍內(nèi)服,也可將本藥(鮮品)洗凈、搗爛后外敷。
用量:9-15克,大劑量可用30克。外用適量。
參考資料:
1.興奮子宮作用:對豚鼠、免及狗的受孕和未孕的離體子宮試驗證明,益母草流浸膏對于子宮肌的伸縮性,緊張性均呈顯著的增強作用。其作用與腦垂體后葉素相似,但效力較弱。對免在體子宮(靜滴給藥)和子宮瘺管(灌胃給藥)實驗,亦證明益母草對子宮有興奮作用,緊張度與收縮力增強,頻率加速。
2.利尿作用:給麻醉家免靜注益母草堿1mg/kg數(shù)分鐘后,尿量增加2-3倍。
3.益母草堿有降血壓和擴張血管作用。
4.益母草水浸液(1:4)在試管內(nèi)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三棱
《本草拾遺》
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塊狀根莖。
別名:山棱、京三棱、荊三棱。
處方用名:三棱、炒三棱、酒三棱、醋三棱。
藥用部分;塊狀根莖。
性味:辛、苦、平。
歸經(jīng):入肝、脾經(jīng)。
功能:破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與應(yīng)用:
1.常用于癥瘕積聚及血瘀兼氣滯之經(jīng)閉,每與莪術(shù)相須配伍使用。
2.用于食積氣滯之胸腹脹滿疼痛,常與莪術(shù)、青皮、麥芽等同用,如三棱煎。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孕婦忌用。
莪術(shù)
《藥性論》
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莪術(shù)的根莖。
別名:蓬術(shù)、蓬莪茂、蓬莪述、文術(shù)。
處方用名:莪術(shù)、炒莪術(shù)、醋莪術(shù)。
藥用部分:根莖。
性味:苦、辛、溫。
歸經(jīng):入肝、脾經(jīng)。
功能:破血祛瘀,行所止痛。
主治與應(yīng)用:
與三棱相似。三棱的破血作用較強,本品的行氣止痛作用較佳。兩藥常相須為用。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孕婦忌用。
乳香
《別錄》
為橄欖科小喬木植物卡氏乳香樹的滲出樹脂。
別名:熏陸香、滴乳香。
處方用名:乳香、明乳香、制乳香。
藥用部分:滲出樹脂。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入心、肝、脾經(jīng)。
功能: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主治與應(yīng)用:
1.本品既可活血化瘀,又可行氣散滯。臨床內(nèi)、外、婦、傷諸科見有瘀滯疼痛之證,皆可應(yīng)用。用治胃痛,可配高良姜、木香;治療脅痛,可配川楝子、延胡索;治療痹痛,常配羌活、秦艽、治療損傷瘀痛,可配沒藥、紅花、麝香;治療癰疽腫毒之堅硬疼痛,常配沒藥、雄黃、麝香。
2.用于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本品與沒藥共研細末,外敷患處。
用量:3-9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味苦,入煎劑湯液混濁,胃弱者多服易致嘔吐,故用量不宜過多,對胃弱者尤應(yīng)慎用。無瘀滯者及孕婦不宜用。
附藥 沒藥
本品為橄欖科小喬木沒藥樹和愛倫堡沒藥樹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其歸經(jīng)、功能、主治與應(yīng)用、用量及注意事項諸條項與乳香相同,兩藥常相須配伍使用。
牛膝
《本經(jīng)》
為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及川牛膝的根。
處方用名:牛膝、炒牛膝及川牛膝的根。
處方用名:牛膝、炒牛膝、酒牛膝。
藥用部分:根。
性味:苦、酸、平。
歸經(jīng):入肝、腎經(jīng)。
功能: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利尿通淋、補肝腎。
主治與應(yīng)用:
1.用于血滯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腹痛等證。常與川芎、紅花、益母草等藥同用。
2.用于難產(chǎn)、胞衣不下,可單用本品酒蒸服,也可與川芎、龜板等配伍使用。
3.用于血熱妄行之吐血、鼻衄、齒衄等上部出血證,常配白茅根、梔子等同用。
4.用于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澀痛,可與瞿麥、通草、小薊等同用。
5.用于肝腎不足之腰膝酸痛、下肢無力等證,常與杜仲、續(xù)斷、桑寄生等同用。
6.用于陰虛陽亢、肝風(fēng)內(nèi)動之頭痛、眩暈,常配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等同用。
用量:6-15克。
使用注意:孕婦忌用。
五靈脂
《開寶本草》
為哺乳動物鼯鼠科橙足鼯鼠或其近緣動物的糞便。
別名:靈脂、糖靈脂、靈脂米。
處方用名:五靈脂、酒靈脂、醋靈脂、炒五靈脂。
藥用部分:糞便。
性味:咸、溫。
歸經(jīng):入心、肝經(jīng)。
功能:散瘀止痛。
主治與應(yīng)用:
本品可用于一切血瘀之痛證,每與蒲黃相須為用,即失笑散。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布包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