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來,明月朗朗,不論升落,抑或盈虧,無不帶給大地一片皎潔,撩動望月人的詩情,生發(fā)出悠悠詩韻,于月色溶溶中沁人心扉。
月有陰晴圓缺。深邃的夜空中,星繁或星疏,都掩不住月新月滿灑落人間的光華,引得詩人才情大發(fā)。此時,你眼中的明月便因之而生動傳神??茨切略聫潖?,你會想到“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還是會脫口而出“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更帶給你一種平沙如雪、彎月當空的曠遠意境。日夜更迭,月漸成半。吟誦著“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你看到了一幅月映清江逐水流、人隨船行觀山月的幽雅畫面,是否會有一種靜月優(yōu)美,動影更甚的感覺?“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描繪的是蘇州江楓橋畔的上弦月,你會感到一絲莫名的苦悶和惆悵,懣于胸而一時之間揮之不去;“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刻畫的是洛陽惠林寺幽夜的下弦月,你會悟到詩人夜籟俱寂、隔窗賞月的那一份喜興,自己的心兒也隨之飄忽于山寺明月間不想回顧。光陰天天過,月月都有月圓時。“小時不識月,喚作白玉盤”、“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當這可人的圓月形象紛紛躍入眼簾,你會覺得身邊清輝遍灑,大地明朗,仿若當頭,興致盎然。
四季變換景不同,春夏秋冬月與共。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帶給詩人寬廣的想象空間,綿延不絕地來感動我們的思想,充盈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穿越千年時空,在那些經典的詠月詩中陶醉;讓我們活在精彩的當下,在那些美妙絕倫的詩情畫意中怡然。春光明媚,大地復蘇,草青青,百花放,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抽空偕三兩好友春游,可以觀山色,賞月影,體味“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美好情致。夏日炎炎,到了夜晚,始有村野微微涼風吹來,可以擺幾碟小菜,與月對飲,稻花香里聽鳥鳴,聞蟲吟,品味“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田園豐收的融融意境。秋色濃重,鄉(xiāng)野遍染,寂寥無奈時最適宜出農舍,行稼地,悠悠間找尋“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那一份清新與恬淡,心情頓覺釋然、坦然。北風蕭蕭冬來到,雖萬物瑟瑟,但明月依舊清朗,此刻不妨居于所,翻書頁,想象“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的寧靜淡遠,爐中暖暖紅火與山間冷冷白雪相映成趣,別具情調。
自古明月最多情。羈旅他鄉(xiāng)不可無月。君不見“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慰藉了詩人寂寞的旅愁。送別亦需有月。從“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到“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盡皆寄情于月,也唯有借月抒懷,依依惜別,人難分,情難舍,道不盡離情,述不完別意。思鄉(xiāng)懷遠愈加不能少月。最有名的當屬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平實卻意長,由古及今,經久不衰,幾為懷鄉(xiāng)思親必吟之佳作。其它如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無名氏的“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晏殊的“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等等,俱是意境優(yōu)美,朗朗上口,勾人心起微瀾,惹人心緒難平。特別讓人心動的則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隨著一輪孤月的初升、高懸、西斜、落下,詩人把春、江、花、月、夜的各種景物妥帖地融為一體,一幅清幽淡雅的水墨畫卷在你眼前緩緩鋪陳開來,氣勢宏大,又不失恬靜幽美,任爾英雄硬漢,怎不沉浸在這空靈靜謐的綿綿傾瀉的大美境界,放任自己的鄉(xiāng)思情思脈脈流淌?
圓月以元宵節(jié)和中秋節(jié)為盛。元宵節(jié)又叫上元節(jié),為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人們在這一天的夜晚,吃元宵,賞明月,燃彩燈,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既有“鳳簫聲動,玉壺光轉”的盛況,又有“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宏大。而中秋節(jié)更講求闔家團圓之氛圍,凸顯人們在慶祝豐收之余,祈盼一家人團圓之情思。一首《十五夜望月》抒發(fā)了詩人此種綿綿情懷:“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樣的心情,我們或多或少都曾遇到。每逢此刻,我們更加不會忘記遼闊邊疆那些戍邊的將士,為了國家安寧,為了人民幸福,中秋佳節(jié)只能靜望一輪皓月寄遙情。于是心生感懷,禁不住想到“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的空曠景象,想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思人情結。中秋節(jié)將至,就讓我們在這“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美好時節(jié),舉一杯美酒,透過溶溶月華,真誠地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