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三陰三陽?何謂六經?怎樣用六經代表三陰三陽?
《傷寒論》六經辯證,是把各種外感病侵入人體后的所有發(fā)病階段,用陰陽學說的方法,劃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種不同的類型。
初涉?zhèn)浿畷r,這三陰三陽把我難了好些時候,雖有師承,能占很大便宜,但讀懂傷寒絕非易事,你講太陽太膀胱經,何不直說膀胱經呢?講胃經又加個陽明,我只好不去管想不通的問題。而直接進入方證之中,后來慢慢看出來,這陰陽只能分析事物屬性兩個方面,面對復雜人體,古人將陰陽各分為三,也只是大綱的分法,要推究任何事物層層深入之理,還可向前分,這又明白了陰陽為何又有無窮可分的道理。面對任何事物的每一方面,其陰面,或陽面,還存在有偏多偏少之不同,其作用也有差異,為了說明這種差異的不同,就出現(xiàn)了三陰三陽。這樣三陰經和三陽經合起來就成了六經,凡讀過《傷寒論》的人,都知道是以六經辯證的。
故而《靈樞·經脈篇》,以太陽代表膀胱與小腸,陽明代表胃與大腸,少陽代表膽與三焦。
太陰代表脾與肺,少陰代表腎與心,厥陰代表肝與心包絡。進而根據(jù)各臟腑,外連體表的經絡,由胸走手,由手走頭,由頭走足,由足走腹至胸的循行規(guī)律中,包含了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與足三陽在內,于是手足相加,就由六經推演成十二經。
六經辯證是以各臟腑到經絡體表在發(fā)病中,最有代表性的主要證型,作為各經實體疾病的主要代表而首先列出辯證的,繼而再以此去引深辯識本經的其它證型,或經證,表證,腑證,變證,以及它們的傳變規(guī)律。
所以六經實指三陰三陽所系各臟腑,經絡,體表,在生理,病理上之界限劃分,而并非只是經絡之經。對于某些《傷寒論》注家所言:《傷寒論》是因為足經長,手經短,所以未提手經,只言足經。說足經就包括了手經了。這是不很正確的說法,所以學習傷寒論必須要搞清三陰三陽是怎樣一回事,是如何代表陰陽兩面,又各分為三,進而概括了整個人體的。這樣就理解了六經這個代名詞的真正含義了。
傷寒傳經指什么?
按張令韻云:傳指之法,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六氣以次相傳,周而復始,一定不移,此氣傳而非病傳也。本是太陽之病不解,或入于陽,或入于陰,不拘時日,無分次第。如傳于陽明,則必見陽明證,傳于少陽,則必見少陽證。傳于三陰,則必見三陰之證。應知正氣流行相傳,自有定期,病邪相傳,病勢不同,則無一定。須隨其證而治之,何待拘于日數(shù)?豈有一日太陽,則見頭痛,發(fā)熱等證,六日依次相傳,七日又復于太陽之理者?而能復觀發(fā)熱惡寒,頭項強痛嗎?
且三陰三陽,上奉天之六氣,下應地之五行,中合人之臟腑。合而為一,分而為三,共稱陰陽。而今人言太陽,止膀胱,言陽明,止于胃,少陽則止于膽,三陰亦然,所以形成傷寒傳足不傳手的說法,不分臟腑有形,而三陰三陽無形,故以無形可以統(tǒng)有形,而有形不能概括無形,亦如陽可以統(tǒng)陰,氣可以帥血之理也。所以,凡言三陽,即包括手足三陽在其中,凡言三陰,亦手足三陰自在其中。故《傷寒論》六經首節(jié),只提太陽之為病,而不言足太陽之為病,何況論中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手太陰肺之癥不是很多嗎?所以傳足不傳手之說,是不存在的。而許多后世注家沒有看穿這一點,就把一,二,三,四……理解為六經病依序傳遞病證的日期和先后的次序了.這一點我們在臨床上也能證實清楚.不能讓前人沒弄清的東西,再把我們也搞糊涂了。
首先掌握六經提綱
綱為提網之總繩,先舉綱,而后自能張開眼目。故必以六經提綱為切入點,才能觸會貫通,網絡全書一百一十三方,而使三百九十七法,漸成行于自己胸中。
前面已經弄清了六經是怎樣代表三陰三陽,從六個方面統(tǒng)領了十二經絡,而概括了人體整個臟腑與體表的。下面切入提綱,闡述太陽肌表,桂枝湯證與麻黃湯證的異同關系。
在對于外感風寒表證的辯證中,提綱條文代表了桂枝湯證與麻黃湯的共同主證。
太陽病的提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痛項強而惡寒。”
風寒外感的共性與病因病理:
由于外感風寒邪氣的侵襲,與人體肌表衛(wèi)外的正氣,相抗交爭于體表,衛(wèi)氣趨向作用于體表,這就產生了浮脈,風寒邪氣侵入肌表,衛(wèi)外失守,毛孔開合失職,則產生了惡寒現(xiàn)象,衛(wèi)氣不得正常向外宣泄。又郁而發(fā)熱,這種惡寒重,發(fā)熱輕的癥狀就叫“惡寒發(fā)熱”,在太陽經的循行之地,頭腦后與頸項處,發(fā)生了頭痛與頸項強直的癥狀,就叫“頭項強痛”。所以提綱提出了它們相同而又是主要的癥狀。
風寒表虛與風寒表實的差異與病因病理::
由于寒性主收引,風性主開泄,故而被風寒侵襲后,汗腺表現(xiàn)為開而不合者,則汗出惡風。汗腺表現(xiàn)為合而不開者,則無汗而喘。無汗而喘則是肺氣不得向體外宣泄,肺氣逆轉于內的病態(tài)現(xiàn)象。
故仲師以有汗為表虛,用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
無汗而喘為表實,用麻黃湯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都是在“脈浮,頭痛項強而惡寒”這個太陽主證的相同前提下,分出不同表虛證與表實證的。
那么,我們就應該把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的條文,與“無汗而喘”的麻黃湯證,分別結合提綱太陽主證把它們歸納出來:
脈浮緩,頭痛項強,惡寒發(fā)熱,惡風,有汗,用桂枝湯。
脈浮緊,頭痛項強,惡寒發(fā)熱,無汗而喘者,用麻黃湯。
在臨床外感風寒表證中,除了部分有汗的桂枝湯表虛證,與無汗而喘的麻黃證外,更多見的是:惡寒無汗但不喘的外感之證。即風寒不虛不實之證。
不虛者,指無汗。不實者指無肺喘。
因雖然同為風寒在表,程度較桂枝證重,故表閉無汗。程度又較麻黃證輕,故僅無汗,卻未逆肺宣之氣而不內喘。
證見脈浮,頭痛項強,惡寒發(fā)熱而無汗,或兼身痛,鼻塞流涕,噴嚏,或略有咳逆,苔薄白等。
桂枝麻黃各半湯一一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
解讀:太陽病就是指具有太陽主證的脈浮,頭痛項強而惡寒發(fā)熱等癥狀之病。得病八九天左右,經歷了如瘧狀的既發(fā)冷又發(fā)熱的狀態(tài),瘧疾是寒熱往來,且有定時,此則寒熱并作,無定時,故稱如瘧狀,發(fā)熱惡寒是指發(fā)熱重而惡寒輕,說明是熱多寒少,“太陽” 陽氣恢復的好現(xiàn)象。其人不嘔,是太陽外感之邪未轉入少陽。清便欲自可,是小便清利如常,病邪未及深入,有向愈可能。
一日二三發(fā),是再次指出太陽發(fā)熱惡寒與少陽,瘧疾,發(fā)熱惡寒各不相同。少陽發(fā)熱是寒往熱來,熱往寒來,瘧疾寒熱往來,則定時一日而發(fā),或定時二日一發(fā),或定時三日而發(fā)。而太陽發(fā)熱,則寒熱并作,一日可發(fā)二或三次,
為何脈微緩者,也是朝著向愈方向的順證呢?此時診不到浮緊或浮緩的脈象,而見到了微緩不足的脈象,這是由于邪衰而正氣亦有所衰的正常表現(xiàn),因受邪所傷后,病邪在退,脈氣也回歸而安于里,故不見與邪相爭之浮脈了。所以判斷,脈微緩者,為欲愈也。
由于外邪沒有深入發(fā)展,又不同于表虛自汗的桂枝湯證,也不同于無汗而喘之麻黃湯表實證,而形成了太陽風寒證中,不虛不實之證,不虛者,指無汗出,不實者,指無肺喘,雖然同為風寒來襲,程度較桂枝證重,故表閉無汗。程度又較麻黃證輕,故僅表閉無汗,但未逆肺氣而內喘。這種證見脈浮,頭痛項強,惡寒無汗,或兼身痛,流涕鼻寒,或兼略有咳逆,苔白淡等。就稱桂枝麻黃各半湯證。
進一步思考與辨解:
人體膚表是榮衛(wèi)循行之地,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而衛(wèi)氣附根植于榮氣,在營氣的化生,養(yǎng)護,支撐下?lián)撝鴾嘏∪狻3漯B(yǎng)皮膚,肥狀腠理,職司毛孔開合。調節(jié)體溫,抗拒外邪等衛(wèi)外活動。將營衛(wèi)的這些活動功能概括為太陽經絡之功能,故稱太陽為一身之藩籬。若有初學者在此提出:肺主皮毛,主表證的理論來,我回答:這是仲師站在人體太陽的陽面,就象以氣統(tǒng)血的方法樣,用了以陽統(tǒng)陰之法切入人體陰陽的,已經從陽經講到,包含了陰經,也講清了人體陰陽互含互抱,循行相貫的整體關系。拋開麻黃湯治寒喘不說,君不見麻杏石甘證是治肺熱之喘,而并非是治太陽肌肉之喘,而太陽寒水之經,也卻是以風寒為主,講到了溫病。不然以后的溫病學,又如何能站在人體的陰面,從太陽肺經切入,借用傷寒三焦,與衛(wèi),氣,營血,借用麻杏石甘湯等方,從風熱開始,而能彌補《傷寒論》對熱性疾病治法之不足,而成就后世經典《溫病學》呢?
太陽中風是風傷衛(wèi),太陽傷寒是寒傷榮,這種人云亦云的解釋,源于金代醫(yī)學家,傷寒注解大家成無已以來,許多《傷寒論》注家都有的錯誤認識。
歷代注家都解釋說:風屬陽,衛(wèi)亦屬陽,寒屬陰,榮亦屬陰,同類相從,所以陽邪則傷衛(wèi)分,陰邪則傷榮分。似乎于理說得通,其實深究起來,是講不過去的。風憑啥傷衛(wèi)不傷榮?仲師為何又以桂枝湯和營?寒又如何傷營不傷衛(wèi)?毛竅必而無汗不是衛(wèi)分開合失職?仲師為何又以麻黃湯發(fā)汗解表而驅衛(wèi)邪?
雖然清代醫(yī)家如唐容川也看出了這個錯誤,又提出了是寒傷衛(wèi),風傷榮,但是照樣未能理清楚風與寒,營與衛(wèi)的生理病理關系,故而使桂枝證與麻黃證經歷上千年而未得眾用。使我們越辯越難懂。在理解上真是困難重重。其實前人這種不顧提綱而直辯綱下眼目的讀書方法造成了使自己強把風,寒,榮,衛(wèi)分了家,才到了欲明反晦的境地。所以,就算你憑借: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是《傷寒論》的原文,不準隨意纂改,我還是說,前輩們犯了不抓綱,只看目的錯誤,求到了眼目的差異,而放棄了綱的相同之處。
所以,糾正過來就應該是:太陽中風是風多于寒,太陽傷寒是寒多于風,而中風與中寒同屬風寒證。而并非傷陽中風證無寒,中寒證無風。不然這提綱用來干啥呢?學傷寒者,提綱不可不背。
在臨床外感風寒表證中,除了一部分桂枝表虛,惡寒無汗而喘的麻黃證外,更多的則是惡寒無汗但并不喘的。風寒不虛不實之證,不虛者,指無汗出,不實者,指無肺喘,雖然同為風寒來襲,程度較桂枝證重,故表閉無汗。程度又較麻黃證輕,故僅表閉無汗,但未逆肺氣而內喘。這種證見脈浮,頭痛項強,惡寒無汗,或兼身痛,流涕鼻寒,或兼略有咳逆,苔白淡。
相關思考材料:
這是一九八二年,某中醫(yī)高等學院桂枝湯方與證的考試題原文。
桂枝湯是由哪些藥物組成?其方義如何?主治什么證候?
答:桂枝湯是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甘草組成的。本方為調和營衛(wèi)的方劑。桂枝溫經散寒,解肌發(fā)表為主藥。白芍酸斂和營,與桂枝相配,一散一收,調和營衛(wèi)。生姜辛溫,能散寒止嘔。大棗甘溫,能補脾生津。甘草調和諸藥。本方主治外感風邪,發(fā)燒,怕風,頭痛,汗出,鼻鳴,干嘔,脈浮緩者。
對比前面分別結合提綱,太陽主證把它們歸納出來的:
脈浮緩,頭痛項強,惡寒發(fā)熱,惡風,有汗,用桂枝湯。
脈浮緊,頭痛項強,惡寒發(fā)熱,無汗而喘者,用麻黃湯。
根據(jù)第六條:“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對比八二年,中醫(yī)高等學院桂枝湯方與證的考試題原文,主治外感風邪,發(fā)燒,怕風,頭痛,汗出,鼻鳴,干嘔,脈浮緩者。這溫病不象,傷寒又不是,臨床有此病嗎?請問你們學院派學生如何學呀?
再看八七年,由北京,天津,南京,遼寧四大中醫(yī)學院主編的中醫(yī)診斷學,一百零一頁,
一,六經病證
(一) 太陽病證
[臨床表現(xiàn)]主脈主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證型有兩種:
太陽中風證:發(fā)熱惡風,有汗,脈浮緩。
太陽傷寒證:發(fā)熱惡寒,無汗,脈浮緊。
[證候分析]太陽病為正邪亢奮,交爭肌表所致。
太陽中風主要病機,風邪傷衛(wèi),營衛(wèi)失調所致。陽氣浮越,則發(fā)熱,營陰失守;則汗出;汗出肌腠疏松,故惡風。此屬表虛證(與太陽傷寒表實相對而言)。
(二) 太陽傷寒主要病機:寒邪襲表,衛(wèi)陽被束,營陰郁滯所致。寒邪傷陽則惡寒,陽氣被郁則發(fā)熱,寒為陰邪,凝澀營衛(wèi),故見諸病,寒主收引,閉塞收引,閉塞皮毛,故無汗;外寒內舍于肺,肺氣失宣,故作喘,寒邪盛實,故脈緊。此證屬太陽傷寒表實證。
我不懂:這太陽病證的主脈主癥咋會成了擺設?頭項強痛而惡寒在兩種證型中不能合?而脈浮緩與脈浮緊為何又在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證分別體現(xiàn)了?不完整的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只能最后作出分別不完整的證候分析了。幸而我無福進學院。
七八年,全國高等醫(yī)藥院校試用教材,內科學(上冊,中醫(yī)專業(yè))由上海中醫(yī)學院主編,(共有十大中醫(yī)學院參與)二十一頁
1. 太陽病
(1) 主要證候:以惡寒或惡風,頭痛,脈浮為主證。還可見全身酸痛,項背牽強等癥狀。
(2) 病機概要:太陽主一身之表,頭項為太陽經脈循行之所,感受風寒,故頭項強痛惡寒。
(3) 治療:表實無汗者,宜辛溫解表,用麻黃湯,表虛有汗者,宜調和營衛(wèi),用桂枝湯。
二十二頁,二,衛(wèi)氣營血病機,病證的基本概念。
1. 衛(wèi)分證
(1) 主要證候:以發(fā)熱,惡寒,無汗或有汗,口干等為主證??砂橛蓄^痛,咳嗽,咽痛或頭昏,胸悶,泛惡等。
(2) 病機概要:溫邪外襲,表衛(wèi)郁阻,故見發(fā)熱,微惡寒。如偏風溫可見頭痛,咳嗽,咽痛如偏溫,可見頭昏,胸悶,泛惡。
(3) 治療:宜辛涼解表,用銀翹散[383],桑菊飲[322]等。如挾濕,宜芳香化濕,用藿樸夏苓湯。
傳統(tǒng)中醫(yī)辨藥思微:
藥乃方之內涵,故藥品之性不可不辯
桂枝
素問曰,桂枝辛甘發(fā)散為陽,雖然這是不變之理,但也要看使用的方法是怎樣的。桂枝甘草湯純凈辛甘,反能止汗,而治發(fā)汗過多之證,這是甘緩之性過多而勝于辛行之理。桂枝甘草湯,即桂枝,甘草二味。如果以辛味與苦味相兼,發(fā)汗就峻烈了。桂枝味辛而不苦,且與甘味相兼,色赤性溫,有條紋似脈絡,氣質也較輕,故只能于營血與衛(wèi)氣之間,調和氣血,溫散風寒之邪,所以,桂枝溫經散寒是指具有溫通經脈與肌腠而散除寒邪。不能識桂枝為發(fā)汗驅邪之藥。白芍酸苦微寒,酸主收斂,一者收其開而未合之毛竅,一者斂其營分之陰津。白芍味苦則主泄,一泄營分少許之郁熱,一則內合肝肺之氣,泄肺壅滯之氣,助肺肅降,下泄之機。所以,桂枝,白芍雖曰一散一收,其實芍藥收中有散,而并非有補益之性,觀真武湯之用白芍,知其非為補陰之用,與地黃,元參等滋膩大有不同。麻仁丸重用白芍是助麻仁大黃潤瀉之力,小健中湯重用白芍取其收蘞而入里,非取白芍之泄,故必加飴糖才能補中,而取大甘與微溫之性合于中土,故能得內經之旨,調以甘味,而治虛寒弱證。如補脾之藥物有六:人參,白術,大棗,甘草,粳米,飴糖,皆能治脾虛之腹痛,但痛分寒熱虛實兼挾之不同,又有宜,有不宜之用,不在此論。故徐氏云,桂枝湯,外證得之為解肌,調營衛(wèi),內證得之為化氣,和陰陽,是用桂姜協(xié)草棗以化陰,芍藥以化陽,故言芍藥治腹?jié)M而痛,又用于虛勞里急,悸衄等證也。
生姜
生姜是老姜所生之子姜,干姜則為老姜干制之品,干姜得秋氣多,故性熱收斂溫而且守。生姜得夏氣多,其性生發(fā),功主橫散。故溫太陰宜用干姜,宣陽明宜用生姜,雖然一物,母子之性不同,分治臟腑則各有不同。生姜氣薄發(fā)泄,可以由胃通肺以散邪,凡外感風寒,鼻塞,氣,胸癖,喉問凝痰,結氣等證皆治,惟不能止咳。
不僅小柴胡湯咳去生姜,仲師痰飲門凡咳者,亦皆不用生姜。以生姜辛散之性傷肺而不宜止咳。如太陽病,表未解而有咳,方用小青龍湯也不用生姜,何必再論其它呢。再如金匱肺萎門中,用澤漆湯不用麻黃直宣于外而用生姜者,治脈沉則有伏飲在里,以澤漆紫參等苦寒之品自能驅泄于外,以生姜桂枝辛甘發(fā)散于上,而能治肺家實邪,亦非太陽之表病可比,若用麻黃則失之上散,用干姜則嫌于中守也。
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都治水飲而咳,有用干姜,有用生姜者。小青龍湯是治外寒與內飲相搏,以麻黃,桂枝散外寒,細辛半夏蠲內飲,以芍藥為樞轉,使內之水氣借肺肅降,經由三焦,下泄由小便而去,故仲師曰,當從小便去之,從小便去之之邪非指麻黃桂枝外散的風寒之邪,實指在內擾肺之飲邪,故用干姜溫肺, 以水飲得溫方可散也,故此方為內外分解之法。以五味斂肺而收攝入腎。交通肺腎之氣而后得以從小便去之之路,非以后世,有邪而不用收斂一說。
射干麻黃湯治喉中咳逆有水鳴聲者,挾有火氣之痰涌于喉中不得下而作聲,故用射干清肺利咽,以辛夏蠲飲,小青龍導內飲之水走小便,故用白芍,此散上逆之痰在喉中,故用生姜。并非干姜不能溫肺,此處則因干姜不能散邪,故此則用生姜。
辨?zhèn)?#8220;太陽”病之主證,三證三方同位一體方法
即然要辨?zhèn)?#8220;太陽”病之主證,就得將提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痛項強而惡寒”先提出來。時時不能離綱。
深入思微法:思有汗與無汗,喘與不喘,將一病分作三證。
鼎足于“太陽之為病,脈浮,頭痛項強而惡寒” 為共同主證的桂枝湯證,麻黃湯證,及桂枝麻黃各半湯證異同點的思路,以下簡稱各半湯。
將同位一體的“太陽證”,視作滾筒或鼓形狀,兩端之側面,一端為表虛的桂枝湯證,一端為表實的麻黃湯證,中間正面則為不虛不實的桂枝麻黃各半湯證。它們就是這種三方同位一體的關系。
三種不同證型屬同一風寒外感疾病,故有“太陽病,脈浮,頭痛項強”的共同主證。臨床亦用此法,先辨出三方共證,然后再細分辨證。
由于疾病與人體氣機功能,都處于動態(tài)的變化之中,出現(xiàn)汗出惡風的,歸于表虛,無汗而喘的,歸表實,無汗不喘的,歸不虛不實。
根據(jù)不同差異,三方三證各不相同,表虛用桂枝湯,表實用麻黃湯,表不虛不實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就是在相同的主證之下,通過辨別其有汗,或無汗;無汗而喘,或無汗而不喘,將太陽病一分為三了。
淺出歸納法:(三證是同中求異,必以提綱中共同主證,排居各證之首)
風寒表虛之證: 頭痛項強,惡寒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微似汗,調和營衛(wèi)。
風寒表實之證: 頭痛項強,惡寒發(fā)熱,無汗而喘——麻黃湯——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風寒不虛不實證:頭痛項強,惡寒發(fā)熱,無汗不喘——各半湯——微汗解表,溫陽暖衛(wèi)。
在臨床外感風寒表證中,除了部分有汗的桂枝湯表虛證,與無汗而喘的麻黃證外,更多見的是:惡寒無汗,頭痛項強,但不喘的兼全身四肢酸楚,的外感之證。
即風寒不虛不實之證。方義:三方均取桂枝溫散風寒表邪。1.桂枝證,表虛不欲汗者,自汗出,不宜重發(fā)其汗,故桂枝為太陽通肌表,散外邪,入膀胱化水濕的專藥,如五苓散證.
桂枝湯由
有汗不得用麻黃?無汗不得用桂枝?
此言誤人太多,此言誤人太久。
無論此言出自何人之口:都是錯誤的.
桂枝湯解肌,取微似汗,即是指患者能自覺有輕微的汗出,這是傷寒汗法中最輕的一種.所以能用于汗出之證,達到解除表邪而止汗的效果.
然而這止汗之功,是通過藥物配伍的作用而達到的,并非是桂枝辛甘發(fā)散為陽的作用. 既然辛甘發(fā)散為陽, 又何談桂枝止汗呢?桂枝得甘草,以甘味勝過于辛,而有止汗的作用.觀桂枝甘草,僅此二位,反能止汗,,就知道這層道理了.何況方中有斂營之白芍?故既不能以為桂枝為發(fā)汗之藥,也不要認為桂枝是能止汗之藥.
麻黃湯發(fā)汗解表,以克敵相當?shù)牧α?用于表實無汗之證.達到汗出而解除表邪的效果.然而這發(fā)汗之功,相須桂枝溫散之力相助,才得以有成,觀傷寒麻桂并用之方, 就可以知道這層道理了…….
大小青龍湯證,無汗而皆有桂枝,(桂枝麻黃各半湯無汗也有桂枝)
桂枝麻黃各半湯用桂枝溫散助麻黃發(fā)汗解表,以治表實而不喘之證,自與麻黃湯證不同. 故介于桂枝湯與麻黃湯之間,為太陽證最常用之方。
小青龍湯化飲解表,治太陽表未解,必下有水氣,以桂枝從外助麻黃除表邪,又從內助辛夏溫化水飲之邪,更顯桂枝之妙用…….
大青龍湯亦無汗之證,用桂枝助麻黃解表而發(fā)散風寒之邪,但大青龍證兼有太陽傳入陽明化熱之邪,因而煩躁,故以石膏治煩躁.再如小青龍加石膏湯,也是兼有陽明之熱郁閉.故以小龍化水飲,以石膏清里熱而除煩躁。金匱治肺脹,煩躁而喘, 亦用此法。麻杏石甘湯與麻黃湯, 既桂枝與石膏一味之差,而寒熱各異, 相同者,都治肺喘,一為惡寒無汗而喘,一為發(fā)熱汗出而喘,這不是有汗且是溫熱大汗之證用麻黃?不知古人配伍之妙.何必傳言?
所以我說:有汗可以用麻黃, 無汗更要用桂枝。就看會不會用. 多一癥,而多一藥,是仲師用藥法度. 只要用藥者肯去學。
怎樣理解風寒外感病的 “惡寒發(fā)熱”?
在太陽病,脈浮,頭痛項強而惡寒的主證當中,分出了有汗表虛的桂枝證,有發(fā)熱的癥狀.又分出了無汗而喘的表實麻黃證,也有發(fā)熱的癥狀.更有無汗不喘,最能代表太陽主癥的各半湯證,同樣有發(fā)熱的癥狀,這是太陽病(風寒外感之邪發(fā)熱,都是以惡寒為前提的發(fā)熱癥狀)寒多熱少,以惡寒為重,發(fā)熱較輕的共同表現(xiàn),所以稱作“惡寒發(fā)熱”.太陽病可以表現(xiàn)為不發(fā)熱,卻不可以表現(xiàn)為不惡寒,故提綱只舉出惡寒二字.
《傷寒論》 太陽病辯證, 其實就是一切風寒外感病的辯證, 它們合則為一,主證相同,分則為三,各有差異.各半湯證,桂枝證,麻黃,……論治,合則為一,桂枝麻黃為一方,分則為三,桂枝麻黃各一湯.
雖然《傷寒論》太陽篇最大,涉及證型,方劑最多,而能代表太陽主證型的就只有各半湯,桂枝湯,麻黃湯三方.
各半湯不僅在理論上最能代表太陽病的主證(太陽病主證型癥狀:脈浮,惡寒發(fā)熱,頭痛項強,身痛,流涕,噴嚏,無汗,舌淡,苔薄白.), 而太陽病的主證在臨床上, 其實也代表了風寒外感病的主證,也是以無汗,不喘的為多見。
所以各半湯證不但可稱之為太陽主證第一方. 其實可稱風寒外感病的第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