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黃浦江閔行區(qū)段處于黃浦江流域中段,東岸流經浦江鎮(zhèn)、浦錦街道,北岸和西岸流經馬橋鎮(zhèn)、江川路街道、吳涇鎮(zhèn)、顓橋鎮(zhèn)。全長近三十公里,西自女兒涇口起,向東至閘港折北至近徐浦大橋出境。
(來源:閔行區(qū)融媒體中心)
黃浦江中游段,從大漲涇南口米市渡起,過得勝港、閔行渡,達閘港口,古稱“瓜涇塘”,元末明初時改稱“黃浦”?!包S浦”之名,始見于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高子鳳為西林(今三林鎮(zhèn)西)南積教寺所作的《碑記》中。明初,設在閔行老鎮(zhèn)的官方機構稱為“黃浦巡檢司署”。
明永樂年間實施“江浦合流”治水工程之后,工程北端形成了“陸家嘴”,后發(fā)展為“上海外灘”,而南端的黃浦江東流北折處形成呈現(xiàn)“L”形大灣角,灣稱“閘港口”,角稱“寺嘴角”,夾江對峙,故人稱“浦江第一灣”。北折之水稱“東黃浦”,向西至女兒涇段則稱“南黃浦”。
1977年冬季,開挖“大治河”之后,黃浦江與大治河、金匯港相交接,形成“十”字形水域,“浦江第一灣”生態(tài)景象更為壯觀,水利功能更加強大。
千年母親河,濱江故事多,承載著老上海民眾永恒的集體記憶。尋覓黃浦江變遷的歷史足跡,追憶濱江地帶的歷史風情,今人可以清晰地看到數(shù)百年來人們不懈奮斗的偉大精神和惠及后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尤其是歷史上改變黃浦江風貌的幾次重大水利工程和交通設施建設,堪稱是承載著上海城市化進程的一系列時代縮影。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名垂史冊的“江浦合流”工程和“東江建閘”工程。
“江浦合流”工程
明永樂元年(1403),江南地區(qū)遍發(fā)大水,吳淞江的入海處百余里,沙泥充斥,蘆葦叢生,幾乎成為平陸。朝廷決定派戶部侍郎李文郁輔助戶部尚書夏元吉奔赴江南,治理太湖水患。夏原吉布衣徒步,遍歷偏僻,親自踏勘,并召見熟諳水利的官屬吏民,廣泛聽取意見。在松江府巡視時,夏元吉收到上??h葉宗行和華亭縣張昕等書生的建言函,主張放棄吳淞江入海故道,疏浚范家浜,引黃浦水向北匯合吳淞江,再尋道入海。
葉宗行,明代上??h長人鄉(xiāng)葉港鎮(zhèn)(時為葉家行,今浦江鎮(zhèn)正義村五組)人,為縣學庠生,通曉天象、農事,精于歷算、測繪,讀書崇尚氣節(jié),關心民生,勇于直言。夏原吉接到他的治水建議,即邀請其前去面議,還親迎階下,聲稱:“誠如先生之言,受益多也?!?/span>
永樂二年(1404),夏元吉親自主持“江浦合流”開鑿工程,“役兵民數(shù)萬,撫恤之人人盡力,布衣徒步,日夜經劃”,嚴寒不避冷,盛夏不張蓋。奮戰(zhàn)一年多,終于引太湖積水可流出吳淞口。沿途低洼地蓄水大量減少,大片圩田得到開發(fā)。葉宗行因治水有功,被推薦到浙江錢塘出任知縣。
(來源:閔行區(qū)融媒體中心)
由此,黃浦江替代吳淞江成為太湖泄洪的主要通道,不僅改善了上海西南部眾水壅滯淀山湖、泖湖的局面,而且形成“以浦代淞”的水系變化和浦東浦西的地理格局。黃浦江成為通商要道,巨輪可直抵上??h城下,來上溯可通往郡城,使上??h從一個普通縣城發(fā)展成“江海通津,東南都會”。從此,浦東、浦西兩岸夾峙,為今日上海奠定了人文地理新格局,功垂千秋,意義非凡。
“東江建閘”工程
太湖水東南入海段,古稱“東江”。因受東海潮汐影響,這里的水位和流量一日三變,極難控制,以至“江浦合流”后古東江流域依然災害頻發(fā)。
(來源:閔行區(qū)融媒體中心)
明隆慶三年(1569)夏,剛擔任應天(今南京)巡撫的海瑞來到這里,實地查察黃浦江水道后,頂著重重壓力,推出以工代賑治理河道的新方案,并親自主持在金匯港東側的古東江口修筑起一道大壩,動工建造水閘,依靠此舉調控東流水量,迫使黃浦水在此北折而去。東江口水閘建成后,雖連續(xù)兩年遭遇大洪水,但排水及時而未釀成災害,“江浦合流”工程的效應就此更加完善。浦南名士何良俊不由贊嘆:“非海公肯擔當,安能了此一大事哉!”
由此,這里人稱“閘港口”,將東流入海的東江古道改稱為“閘港河”,河道入口岸邊逐漸形成“閘港鎮(zhèn)”。
(原載于“今日閔行”微信公眾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