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有這么一個故事,叫《蝎客》。本來原本將此事記載為一起涉及到神鬼的靈異事件,可偏偏有人就從中嗅到了別的味道,認(rèn)為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到底怎么回事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故事:
說在山東臨朐,那地方多山,山上有很多蝎子。因為蝎子具有很高的食用與藥用價值,所以許多人都以販賣蝎子為業(yè)。這其中有一名南方的商販,每年都會到臨朐來收購蝎子,當(dāng)?shù)厝藶槔紟еぞ吲艿缴缴献バ印?/p>
這一年,客商又來了。然而,還沒開始收購工作,剛住進客棧的商人便覺得不舒服,心頭狂跳不止,周身發(fā)涼毛骨悚然。商人自知不妙,跑去找客棧老板,向老板陳說:“我干這行傷生太多、罪孽太重了,激怒了蠆鬼,如今蠆鬼要來殺我了,請您一定救救我?!?/p>
客棧老板環(huán)顧四周,屋內(nèi)只有一口大缸尚可容身,于是他讓客商蹲伏在地上,然后用缸將其扣在下面,冀圖以此蒙混過關(guān)。
做完這些沒一會兒,門外便進來一位客人。此人來勢洶洶(奔入),一頭黃發(fā)長相猙獰可怖。進來便問道:“南方來的客人在嗎?”客棧老板撒謊說出去了。那人遲疑間踱進屋來,四下張望,那鼻子憑空嗅了三下,然后便離去了。
待到那人走后,客棧老板長出一口氣,暗自慶幸的嘟囔著,一邊去掀開大缸,想把商人放出來,可當(dāng)大缸掀起之后,卻只在地上有一攤血水,原來商人已經(jīng)被無聲無息的殺死了。
這個故事聽來就當(dāng)茶余飯后的談資,然而如果把這事往人為的方面想一想,就真是細(xì)思極恐了。
你想想,客商是南方來的,過來大批購入蝎子,身上必定帶有大量錢財,這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覬覦,進而謀財害命。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將這個故事重新講一遍。
山東臨朐,多山,山上有很多蝎子。因為蝎子有很高的食用與藥用價值,所以許多人都以販賣蝎子為業(yè)。這其中有一名南方的商販,每年都會到臨朐來收購蝎子,當(dāng)?shù)厝藶槔紩еぞ吲艿缴缴献バ印?/p>
由于客商每年都往返一次,每次來都住在同一家客棧,與客棧老板逐漸熟絡(luò)起來??蜕虂泶耸招?,身上帶著大量的錢,由于是老相識,客商在老板面前也不多做掩飾,這逐漸讓客棧老板心生歹念。
于是,在又一年客商到來之時,客棧老板早已做好周密計劃。在客商入住第一天,身體便出現(xiàn)明顯不適,顯然,客棧老板在飯菜里下了毒??蜕套灾獨⑸?,可能在平時也沒少受外界暗示,總之他身體出現(xiàn)不適后首先想到的是遭所謂的“蠆鬼”報復(fù),于是便找客棧老板尋求幫助,結(jié)果被人為的耽誤搶救時間而死去。
甚至是客商直接被毒死后,被客棧老板置于甕中,后面對外宣稱客商死于蠆鬼報復(fù)。
而那個奔入的黃發(fā)人,可能是客棧老板憑空捏造的一個人物;也可能是客商在當(dāng)?shù)氐囊粋€友人。如果是后一種,可以想一下客商在瀕死之際的那種絕望了,簡直冷徹骨髓。
其實,這件事光從標(biāo)題來看也不是那么簡單,如果作者蒲松齡只是想表現(xiàn)“蠆鬼”害人的事,為何不把標(biāo)題直接寫作“蠆鬼”?用“蝎客”做標(biāo)題,明顯就是借鬼神敘事實。而“蠆鬼害人”之說極有可能是以訛傳訛,等蒲松齡聽到這故事時已經(jīng)難辨其真相了,但如此取題說明其也多少對這起案子有所懷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