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鑒定以款識的內(nèi)容作為其中一個評判依據(jù),
在收藏界也有一個排序原則,
依次排列分別為本朝款、寄托款、人名款、字款、畫款、簡單花押款。
前朝代的器物如成化的斗彩、康熙、雍正的顏色釉等,
因其市場價值較高,可又多被精于制假,冒充真品謀利,
這就有必要對仿寫款的器物鑒定。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寄托款方面的鑒定:
概念:
在明清時期的古董瓷器中,
有一些不題寫本朝年款或堂名款,而題寫前朝的年號款識,
以表達對前朝曾達到工藝水平的一種崇敬和緬懷,
稱之為寄托年號款,簡稱寄托款。
寄托款也稱后仿款。
寄托款有兩種:
一種為完全模仿,一般用在仿古瓷上,字體、寫法乃至用料完全模仿古代器物,也稱后仿款;
另一種則為古瓷新款,即后人在未署名古瓷器上題款,書寫隨意,不拘字體。
寄托款最早出現(xiàn)在明武宗正德年間,仿造明成化瓷,此后寄托款日益增多。
明代寄托款以熹宗天啟年間為最,大多為寄托宣德款。
清康熙帝認為,瓷器上寫了款,如果打碎了不吉利,由此康熙朝早期瓷器很少寫款。
但康熙官、民窯瓷器大量寄托大明宣德、大明成化、大明嘉靖等年號款識。
1、明永樂款字無論是印、刻、寫筆道比較圓潤,剛勁挺拔,款式多見“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
后朝所仿永樂篆書款有青花寫款、陰文刻款、陽文印款三種,筆道多生硬,無柔和圓潤的感覺。
仿者常造出四字、六字的楷書或者篆書款,仿造款的外圍還有花瓣圖案。
明永樂四字篆書款
當代仿明代永樂五彩
2、明正德仿宣德款識,仿宣德款自明代天順正德開始,字體不如宣德款遒勁,顯得方正寬博,具有正德款寫款特征。
明正德仿宣德款識
明正德當朝款
3、明隆慶仿宣德款識,明代隆慶以前各朝官窯瓷器上的年款絕大多“制“字,
極少用“造”字,而隆慶瓷器上的年款絕大多數(shù)用“造”字,極少用“制”字。
明隆慶仿宣德款識
明隆慶當朝款識
4、明萬歷仿宣德款識,萬歷民窯青花仿款,筆畫豪放跌宕,青花雙圈緊靠圈足,線條無力松棉。
明萬歷仿宣德款識
明萬歷當朝款識
5、明末仿宣德款識,由于均為民窯所 仿,故款識多草率不規(guī)整,“德”字“心”部加一橫的,基本可以斷定為后代仿制。
明末仿宣德款識
6、清康熙仿宣德款識,多為楷書,有的顯宣德款遺韻,字方正敦厚;
有的卻顯偏瘦,書體與有些康熙官窯款識極其相似;
有的仿款上德“心”上有一橫。
康熙晚期青花瓷器因施釉方法采用了吹釉工藝,釉面薄,青花發(fā)色濃艷明麗,故康熙晚期瓷器仿宣德款識上沒有鐵銹結(jié)晶斑。
官仿官
清康熙仿宣德款識
清康熙仿成化款識
清康熙仿明正德款識
清康熙仿明弘治款識
清康熙本朝款識
7、清雍正仿宣德款的特點是字體規(guī)矩有余,活潑不足;
敦重有余,渾厚不足。
多采用豎排三行構(gòu)圖方式,有的寫“大明宣德”。
清雍正仿宣德款
清雍正仿明成化款
8、清或清末仿宣德窯瓷器款識:
9、從光緒至民國時期,青花、五彩、斗彩等瓷類仿康熙款最為普遍,
仿款種類較多,但從字體的題寫、款識的顏色上與真品都有差異。
道光及以后各朝,也仿造雍正款識,題寫欠工整。
清光緒仿康熙款式
由于清代中晚期所流行的寄托款瓷器在近幾年已經(jīng)被行家們公認為行貨,此類的作品在市場上也偶有仿品。
為此,小編特別提醒藏友在鑒藏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仿制品往往是畫工比較呆板,釉色及造型等方面都沒有古代創(chuàng)作的那種古樸韻味之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