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小炒",估計廚師們應(yīng)該再熟悉不過了,特別是湘菜廚師,大大小小湘菜館的菜譜里,小炒菜都占據(jù)了不少的份額,如小炒肉、小炒仔雞、小炒黃牛肉、小炒排骨、小炒豬腳、小炒拆骨肉等,大行其道,幾乎無菜不"小炒"。
來源:東方美食烹飪藝術(shù)家
小炒菜因其快捷、味美、干香濃郁、鍋氣十足的特點,俘獲了不少食客們的味蕾,可見"小炒"技術(shù)在眾多烹飪技法里舉足輕重的地位。毫無疑問,"小炒"技法對于現(xiàn)代湘菜來說,的確是所有烹調(diào)技法中應(yīng)用最為廣泛的技法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小炒?如何掌握好"小炒"技法?下面筆者通過幾十余年學(xué)習(xí)的烹飪理論,和工作中的實踐經(jīng)驗,來解秘"小炒"烹調(diào)技法,還請同行們及廚藝愛好者多多指正。
"小炒",其實是"炒"的烹調(diào)技法中分支之一,很難在烹飪詞典中找到這兩個字,烹飪理論中只有對炒的定義:加熱時,將片、條、絲、丁、粒等小形食料在小油鍋中邊翻拌邊調(diào)味,直至食料變性入味、快速成熟的方法叫炒法。但小炒并不等同于炒,炒包含了多種技法,其范圍較廣,如有生炒、熟炒、爆炒、滑炒、溜炒、軟炒、干炒、濕炒等。而小炒是單一技法,是在餐館酒樓中一般使用小鍋小灶、小形食料、小份量、不焯水、不過油、不勾芡、不花俏,盡最大努力保持菜肴原汁原味、一或兩次成菜的一種民間烹飪法。筆者認(rèn)為,"小炒"菜肴在烹飪過程中,必須達(dá)到熱、快、干、香的成菜效果,方能突出小炒菜的特點和風(fēng)味,只有了解這幾個關(guān)鍵字的烹飪原理 ,才能基本達(dá)到"小炒"菜肴的要求。
"熱"形容的是溫度高。眾所周知,溫度高低對菜肴的風(fēng)味影響是非常大的,民間有"一滾當(dāng)三鮮"之說,湖南常德有"蒸缽爐子鼓嘎嘎、不愿朝中當(dāng)附馬"等諺語,還有"熱菜放涼百味消"等行業(yè)術(shù)語。中國最著名的飲食研究機構(gòu),還曾經(jīng)就對菜肴最佳入口溫度進(jìn)行了專家論證,得出了57度為菜肴最佳入口溫度的結(jié)論,從科學(xué)角度詮釋了溫度高低對菜肴風(fēng)味影響的重要性。對小炒菜來說,操作過程中對溫度把控的要求更高,一旦失控,就前功盡棄,所以必須要做到"鍋熱、火旺、勤煸炒”,使食料受熱均勻。用高溫烹制小炒菜,才能使烹制出的小炒菜肴"熱燙"而"爽口"。
"快"形容的是速度。速度對小炒菜的影響亦非常之大,"鼎中之變、微妙微肖",任何菜肴在高溫的作用下,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將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到菜肴的品質(zhì)變化。小炒菜烹制時,要善于用眼去仔細(xì)觀察食料在加熱過程中的微妙變化,用手適時調(diào)節(jié)爐灶的火力以控制火候,還要注意食料由生至熟過程中形態(tài)與色澤的變化,做到眼疾手快、一氣呵成。
"干"指的是菜肴成品的干濕度,其實與水份含量息息相關(guān)。在炒菜過程中,食料經(jīng)處理后的水是雙重的,既有食料組織細(xì)胞中所含的水份(一般蔬菜原料水分含量達(dá)80%--90%,葷菜原料水份達(dá)40%--70%),又有食料經(jīng)刀工處理后切面或洗滌后表面存在的水份,水份的含量多少,決定著菜肴的口感和味的滲透,水份多了,食料不熟且不能透味;水份少了,食料口感會發(fā)柴或焦糊,因此適量保持水份,對小炒菜來說至關(guān)重要。在廚房里,我們會經(jīng)??吹綇N師們在小炒葷菜類時,一般都是旺火先將配料炒香入味后,再下腌制好的主料一次成菜,讓部份多余的水份在高溫下迅速蒸發(fā)。而在炒一些瓜果菜時,則采用先紅鍋煸炒主料后,起鍋,再放食用油將配料炒香,然后下主料調(diào)味二次成菜,這實際上也是為了去掉部份多余的水份,使食料組織變軟,易于入味,成品菜肴才能達(dá)到干香軟嫩的入口效果。
"香"形容的是菜肴在加熱過程中,和成菜上桌后所散發(fā)出的特有香味。小炒菜肴的香味既有來自于主料,也有來自于配料及調(diào)料。一般來說,小炒菜在配料上是有講究的,使用蔥、姜、蒜、椒這些辛香配料較多,食用油使用量也較其它烹調(diào)技法略多。因為小炒菜在烹制過程中,一方面食用油中的脂類通過加熱后,會散發(fā)出的芳香味道;另一方面,為避免火旺導(dǎo)致食料易粘鍋而產(chǎn)生糊味,同時還有蔥、姜、蒜、椒所產(chǎn)生的辛香味道,及食料與炒鍋摩擦接觸,而發(fā)生焦糖化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鍋氣,這些香味的結(jié)合,才會使小炒菜肴具有濃郁芳香的特點而誘人食欲。
當(dāng)然,小炒技法只是浩瀚中國烹飪技術(shù)里的一滴水珠,不能以偏概全,不要以為掌握前面幾個特點就能做好"小炒"菜了,其實每一道菜肴的烹制過程,都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要完成一個高品質(zhì)的小炒菜,不但要熟諳"小炒"四大特點的技術(shù)原理,還要從食材選購、分檔取料、運輸保存、刀工處理、菜肴搭配及火候等方面進(jìn)行把關(guān),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控制好,才能真正把"小炒"菜肴烹制好。
注:
有興趣了解小炒技法的廚師朋友,可點擊藍(lán)色字體,看看粵菜里面的小炒又是怎么做的——港廚不外傳的粵式小炒20個技巧,建議收藏?。ǜ讲死?/p>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湘菜系里的“小炒熬”。
衡陽小炒憑借個性的口味、可高可低的價位在湖南餐飲市場美譽不斷,在湘菜中占有重要地位。針對不同的食材,衡陽小炒又有不同的技術(shù)區(qū)分,如清炒、熗炒、小炒熬等。
說起清炒、熗炒,很多人都知道,那“小炒熬”又是一種什么技法呢?
小炒熬是衡陽民間的一種做法,是將燜、炒的技法,都集中到一個“熬”字上,講究“香入髓、味入骨”。
那么小炒熬的具體操作是如何的呢?不同的食材又有些什么講究呢?
不同于粵菜,衡陽小炒很少有上漿、滑油的初處過程,而是直接通過“熬炒”而達(dá)到入味至熟的目的。
因為通過“熬炒”,入味透徹且湯汁濃稠而自然成芡(即“自來芡”,在衡陽稱為油湯汁,用油湯汁拌飯更是他們的習(xí)慣),而無需通過芡汁來裹味,所以成菜更醇香清爽。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小炒熬”的流程:
菜例示范
制作:味工廠生態(tài)餐廳 羅利軍
菜品特色:
這是一款小炒熬菜品,為了讓菜品入味,我在制作中加入骨頭湯小火熬炒,原味香醇,回味無窮。
原料:
帶肉豬扇骨600克,青椒200克。
調(diào)料:
毛菜油50克,蒜米10克,湖之酒、鹽各5克,骨湯100克,胡椒粉1克。
制作:
1、將扇骨沖水去掉血水,入清水鍋內(nèi)煮熟取肉(骨頭可燉湯后做盤飾),撕成小片;青椒洗凈切圈。
2、鍋放油燒熱,將蒜米爆香,下入拆骨肉、青椒圈煸炒,烹入湖之酒,加鹽調(diào)好味,放骨頭湯燜干,放胡椒粉即可出鍋。
制作:老公下廚 孫斌
菜品特色:
這款菜我將五花肉與雪菜結(jié)合,在處理五花肉時,抹以湖之酒(湖之酒是衡陽特產(chǎn),用糯米釀造而成,自北魏就成為貢酒)上色,炸制時,湖之酒中的糖份焦化,起到上的色作用,這也是衡陽處理五花肉或炸制其它原料的特色。
原料:
精選五花肉400克,雪菜碎200克。
調(diào)料:
A料(生姜、蔥各10克,郫縣豆瓣醬、辣椒粉、辣妹子、辣椒醬各5克,金標(biāo)生抽、10度湖之酒、蠔油各15克,味精4克,胡椒粉3克,八角粉2克)
蒜子15克,小米椒2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100克),辣椒粉、蔥花各3克。
制作:
1、凈鍋上火,下雪菜碎翻炒均勻,倒出;凈鍋燒熱,下色拉油30克燒熱,下雪菜碎炒香,翻炒均勻后加辣椒粉調(diào)味。
2、五花肉入水鍋,煮至筷子能插進(jìn)去,撈出,在皮面抹上湖之酒。
3、鍋內(nèi)下色拉油1千克,燒至四成熱,下五花肉炸至表皮金黃色,撈出控油,切成8×3×0.8厘米的片,加A料拌勻,入蒸箱蒸20 —30分鐘。
4、凈鍋入色拉油20克燒熱,下蒜子、小米辣炒香,下炒好的雪菜、加工好的五花肉翻炒均勻,裝盤,撒蔥花即可。
制作:外公外婆(紅湘店) 鄧濤
菜品特色:
牛肉不易成熟,于是我先將牛肉用高壓鍋壓制,再加入黃貢椒等翻炒。為了讓它更入味,我還加入牛肉的原湯燜制,再收濃湯汁,做好的牛肉香辣味濃,孜然味突出。
原料:
牛肉500克。
調(diào)料:
A料(八角10克,桂皮5克,香葉1克)
B料(鹽10克,味精 5克,醬油40克)
C料(鹽、味精各3克,醬油5克,蠔油10克)
蒜子、小紅椒、干黃椒各50克,大蒜葉20克,孜然粉、生姜各10克,湖之酒20克,菜子油150克。
制作:
1、牛肉切8厘米寬的塊,焯水。
2、高壓鍋內(nèi)加水2千克,加A料和B料調(diào)味,放入牛肉,上氣壓10分鐘,出鍋瀝干水分,切薄片。
3、鍋內(nèi)入菜子油,燒熱, 下蒜子、干黃椒、生姜片煸炒出香,放入牛肉翻炒,烹入湖之酒,加C料和壓牛肉原湯50克燜軟,下小紅椒段、大蒜葉、孜然粉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制作:老公下廚 孫斌
菜品特色:
此菜是詮釋衡陽小炒熬經(jīng)典代表作,味透骨、香入髓,經(jīng)久不衰,做出的雞肉滑嫩、鮮香味濃。衡陽的“水煮”與川菜的“水煮”菜不同,名叫“水煮”,實則是“熬”的過程。
原料:
土仔雞500克,小米椒150克,姜100克,蒜子30克,蒜苗10克。
調(diào)料:
山茶油10克,毛菜油50克,啤酒300克,剁椒醬10克,鹽3克,味精2克,蠔油、生抽各15克,胡椒粉3克、八角粉1克。
制作:
1、土仔雞500克宰殺制凈,斬成小??;姜、蒜子切??;小米椒切小節(jié),蒜苗切成節(jié)。
2、熱鍋下毛菜油燒熱,下姜丁、蒜丁、小米椒爆香,下雞丁煸炒出香,加鹽、剁椒醬調(diào)味,烹入啤酒,改文火,加蓋熬至雞脫骨,放入生抽、蠔油、味精,湯汁濃厚起膠,最后放入蒜苗節(jié)、胡椒粉、八角粉,淋入山茶油,出鍋裝盤即可。
制作:綠草地餐飲
菜品特色:
這款菜主料選用豬耳尖,原料經(jīng)過簡單水煮,加工過程中沒有加入很多香料,突顯原料本味,然后用啤酒搭配仔姜等熬入味,做好的菜品香辣開胃、爽脆可口。
原料:
加工好的豬耳尖200克,仔姜、小米椒各30克,蒜子20克,韭菜花40克。
調(diào)料:
A料(鹽3克,味精、八角粉各2克,蠔油10克,醬油5克,啤酒100克),毛菜油100克。
制作:
炒鍋燒熱,下毛菜油燒熱,下蒜子、小米椒、仔姜炒香,放入加工好的耳尖翻炒,加A料調(diào)味,小火煸炒入味,大火收汁,撒韭菜花翻炒至熟,出鍋裝盤即可。
豬耳尖加工:
豬耳尖2500克用火燒去雜毛,洗凈,入鍋內(nèi)加水2500克,加八角2個、桂皮10克、干辣椒50克,開鍋煮5分鐘,撈出切絲。
制作:味工廠生態(tài)餐廳 唐興平
菜品特色:
這是一款傳統(tǒng)家常小炒,為了突出地方風(fēng)味,我用本地土仔姜引爆仔鴨的鮮香,菜品香辣入味、口感筋道。
原料:
土仔鴨500克,仔姜、小米椒各150克,蒜子10克。
調(diào)料:
山茶油50克,鹽4克,5度湖之酒100克,味精、雞精、八角粉各1克,生抽15克,蠔油5克、胡椒粉2克,干辣椒節(jié)、大蒜葉各10克。
制作:
1、將制凈仔鴨去骨,切成小丁,放入生抽5克、湖之酒50克腌制入味。
2、小米椒切段;仔姜、蒜子切小片;大蒜葉切小段。
3、熱鍋入山茶油燒熱,下鴨丁煸炒至 八成熟,倒出。
4、鍋留底油燒熱,下仔姜片、蒜片、干辣椒節(jié)爆香,下小米椒,加鹽煸炒,然后下鴨丁翻炒,烹湖之酒50克,放入100克清水,待湯汁收濃,加味 精、雞精、胡椒粉、八角粉,淋生抽10克、加蠔油翻炒均勻,出鍋撒大蒜葉裝盤即可。
制作:味工廠生態(tài)餐廳 唐興平
菜品特色:
衡陽盛產(chǎn)煙筍,是將筍煮熟自然曬干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劑,因帶淡淡煙香而得名。此菜干香爽脆,筍味醇香、濃郁,為傳統(tǒng)鄉(xiāng)村宴席必備下飯炒菜。筍絲可與肚絲、魷魚絲,亦或臘肉搭配,均別有風(fēng)味。
原料:
干煙筍、五花肉各50克,干辣椒絲、芹菜段各10克。
調(diào)料:
毛菜油50克,蒜米、湖之酒各5克,鹽3克,豬骨湯100克,味精、八角粉各1克。
制作:
1、將干筍發(fā)透,改切成絲;五花肉切成細(xì)絲。
2、凈鍋上火燒熱,下筍絲煸干水份,倒出。
3、鍋內(nèi)下毛菜油燒熱,下五花肉煸至金黃色,下干辣椒絲、蒜米爆香,放入筍絲煸炒,烹湖之酒,加鹽小火炒入味,加入豬骨湯燜透讓筍絲吸干湯汁,下芹菜段,加味精、八角粉調(diào)味,出鍋裝盤即可。
制作:九九河魚館 楊平
菜品特色:
這道菜我將剛剛發(fā)出嫩芽的芽豆與牛肉結(jié)合,芽豆口感脆,牛肉口感嫩,搭配一起十分美味??紤]到芽豆不是很容易成熟,因此需要提前熬炒入味,后期大火翻炒出鍋氣。
原料:
牛肉、芽豆粒各200克。
調(diào)料:
毛菜油50克,蒜米8克,小米辣20克,鹽5克,味精各2克,生抽、蠔油各3克,八角粉1克,蔥花2克,骨湯100克。
制作:
1、將牛肉切粒,加生抽、蠔油、八角粉拌勻腌制入味;凈鍋上火燒熱,加毛菜油20克下芽豆,加鹽煸炒加骨湯熬熟收干水份,倒出。
2、鍋內(nèi)入毛菜油30克燒熱,下蒜米、小米辣炒香,放入牛肉粒炒至八成熟下芽豆粒調(diào)入味精翻炒,放入蔥花,出鍋裝盤即可。
芽豆:
將黃豆泡發(fā)至剛出胎芽即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