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萬道霞光/黃兵
數(shù)十年前,長江三峽大壩建成之前,余曾赴三峽游歷,奇絕壯麗,至今難忘,故賦詩以記之。
巴人日夜鑿蜀道,欲通海外求天寶,
以為天下之大焉能羈飛鳥。
鮫人餌淚泣東海之深淵,
白猿捧木悲巫山之峻高!
荒百里之人煙,目云夢兮渺渺。
營萬古之秋林,藏赤虎與文豹。
挾天地之云濤,加雷電兮怒潮。
立千山之鋒刃,剖人面如切削。
挾川流于羊腸,布暗礁以湯湯。
滯予舟于湍流,釋予舟于指掌。
拔荇菜之毫末,沖巨石至扶桑。
嗚呼!此景誠可動心魄,巴人之悲不可忘!
————————
【后記】
《巫山高》見《樂府詩集卷第十六·鼓吹曲辭一》。其原辭為“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梁湯湯回回。臨水遠(yuǎn)望,泣下沾衣。遠(yuǎn)道之人心思?xì)w,謂之何!”其主旨為游子思?xì)w。但自宋玉《高唐賦》、《神女賦》賦以巫山神女與楚襄王朝云暮雨之情為主旨后,后世詩人以《巫山高》命題為詩的,基本都逃不脫這一范疇。南北朝的王融,以及唐代的盧照鄰和李賀等詩人作過此題。但這些詩,雖然對巫山險峻的描寫多有生動之處,但最終都會轉(zhuǎn)到楚王與神女之事中,不免落入俗套。這其中唯有李賀的詩較有聲色,流傳度最高?!氨虆矃玻卟逄?,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fēng)颸然,曉風(fēng)飛雨生苔錢?,幖б蝗ヒ磺?,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與人們心目中對巫山題材類詩歌意境比較接近的,其實是一首《巴東三峽歌 》來自《樂府詩集中卷第八十六·雜歌謠辭四》。其辭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沾衣裳。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