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指出:“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逼⑽肝痪又薪梗逍袑偻?,脾為濕土,胃為燥土;脾主運化,胃主納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濁。
二者燥濕相濟,升降相因,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輸布,以滋養(yǎng)臟腑經(jīng)絡(luò)、四肢百骸,為后天之本。
胃病的病因錯綜復(fù)雜,病機關(guān)鍵在于一個“通”字。臨床分型較多,既有寒、熱、虛、實不同,又有在氣、在血之分,南方之地,痰濕阻滯也很常見。如果治療不當(dāng),不僅不能治愈,反而會引發(fā)其他病癥,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
常見證候
肝氣犯胃
臨床表現(xiàn):胃脘疼痛,痛無定處,可放射到兩脅肋部;胸悶不適,平時愛嘆氣,常打嗝泛酸,排氣后緩解,大便不調(diào);舌苔薄白,脈弦。
治療方法:疏肝理氣,和胃暢中。
習(xí)用方藥
柴胡疏肝散加減
白芍15克,柴胡6克,枳殼6克,郁金6克,木香6克,香附6克,綠萼梅6克,玫瑰花6克,淮山藥10克,甘草3克。
脾胃虛寒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絕,數(shù)年不愈,喜溫喜按,飯后稍減,空腹痛甚;口中泛吐清水,遇寒加劇;神疲體倦,多汗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質(zhì)嫩,舌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弱。
治療方法
溫中健脾,緩急止痛。
習(xí)用方藥
黃芪健中湯合理中湯
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芍15克,白術(shù)10克,干姜6克,桂枝6克,吳茱萸3克,香附6克,甘草6克,生姜3片。
胃陰不足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隱隱灼痛,睡眠差;咽干口燥,饑不欲食,便干難排;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弦細(xì)數(shù)。
治療方法
養(yǎng)陰益胃,緩急止痛。
習(xí)用方藥
一貫煎合麥門冬湯
北沙參15克,熟地黃20克,川楝子10克,枸杞子15克,當(dāng)歸10克,麥冬15克,淮山藥15克,云苓15克,佛手10克 。
痰濕阻滯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脹痛,無食欲,痰多涎多,或吐酸水,疲乏肢軟,大便不實;舌苔白厚膩,脈弦滑。
治療方法
燥濕化痰,理氣和胃。
習(xí)用方藥
陳平湯加減
陳皮6克,半夏6克,云苓15克,藿香10克,白豆蔻6克,香附6克,川樸6克,薏苡仁15克,蒼術(shù)6克,枇杷葉10克
寒熱錯雜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痞或脹痛,吞酸嘈雜,心煩易怒;咽干,口苦,目眩,大便不成形;舌苔黃膩,脈弦滑。
治療方法
理氣和胃,辛開苦降。
習(xí)用方藥
半夏瀉心湯加減
半夏10克,黃連5克,黃芩10克,干姜10克,枳殼10克,黨參1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甘草5克,大棗5枚。
《金匱要略》中指出:“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dāng)先實脾?!比梭w是一個有機整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jīng)絡(luò)緊密聯(lián)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在病理情況下,一方面本臟病變不停變化,另一方面,邪氣可傳變他臟,引發(fā)新的病變。所以患有胃病要及時治療,謹(jǐn)防出血、腫瘤等并發(fā)癥。
溫馨提示:具體詳情以醫(yī)師診斷為主,文中所提方藥請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用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