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六十年,公元前621年,此年為周襄王三十一年,魯文公六年。
周襄王名姬鄭(前?-前619年),在位三十三年。
姬鄭執(zhí)政的三十多年間,發(fā)生了許多大事,首先在即位之初,因擔心兄弟子帶爭位,向齊桓公求援,齊桓公于是在一個地名叫洮的地方(今山東省鄄城縣西)召集諸侯會盟,擁立姬鄭為天子。兄弟子帶不甘心,自前648年起,幾次引西戎兵攻周,都被挫敗。
前636年,姬鄭發(fā)現(xiàn)王后隗氏與子帶勾結(jié),立即廢黜了隗后。子帶得到消息,再次攻周,這一次攻占了都城。周王姬鄭被迫逃到鄭國的汜地,即今天河南省襄城縣。當時晉國晉文公剛剛即位,晉文公打著勤王的旗號,在溫地與子帶交戰(zhàn),生擒子帶,迎姬鄭回都城,并將子帶押到東都洛陽處死。這個事件史稱“子帶之亂”。
周王姬鄭為晉文公慶功,晉文公向姬鄭“請隧”,要求死后也享受天子規(guī)格的葬禮,被姬鄭婉言拒絕,而將陽樊、溫、原和攢茅四個邑(今河南省濟源縣、溫縣和修武縣內(nèi))賜給晉國作為報答。
齊國仍是霸主,但已接近尾聲。姬鄭為感謝齊桓公對他的支持,參加了齊主盟的的癸丘會盟,并將周天子祭祀祖先的祭肉分賜給齊桓公,允齊桓公不用行謝恩下拜禮,以示齊桓公霸主地位。“癸丘之盟”使齊桓公的聲望達到最高峰。
六年后管仲病死,又兩年后齊桓公病死,后來齊桓公兒子爭奪國君權(quán)位,內(nèi)亂不已,國力削弱,使齊國失去了霸主地位。
宋襄公是一講究仁義道德的家伙,與楚國在泓地交戰(zhàn),說什么君子不能乘敵軍渡河攻擊,不能乘敵軍未列陣沖鋒,不能俘虜白發(fā)的敵兵,坐失戰(zhàn)機,最后被楚軍打得大敗,自己也受傷而身亡。
齊的退出,爭霸的主角成為晉文公和秦穆公二人。
晉文公即重耳,即位后經(jīng)歷了“子帶之亂”后,奠定了晉文公的地位。
前632年,晉文公在城濮之戰(zhàn)大敗楚軍,聲威大振。晉文公將1000名楚軍俘虜和100輛俘獲的戰(zhàn)車獻給姬鄭,姬鄭回贈了100張紅色的弓和1000張黑色的弓,并答應晉文公可以征伐其他諸侯。
為了晉國的威望,晉文公在鄭國的踐土(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南)舉行諸侯會盟,暗示周王姬鄭赴會,周王姬鄭懾于晉國的威力前往,這就是孔子寫《春秋》“天子狩獵于河陽”的記載。
秦穆公是一個有為之君,在位時任用賢才百里奚等人,增強了國力,先示弱與晉聯(lián)姻,修秦晉之好,后來秦晉失和。
前628年晉文公和鄭文公死,秦穆公對謀士說:“我曾幾次幫助晉國平定內(nèi)亂,就連他們的國君都是我立的。理應由我出任諸侯的首領(lǐng)。只因晉國戰(zhàn)敗了楚國,我才將首領(lǐng)的位子讓給重耳。如今重耳已經(jīng)死了,我還忍讓什么,到了和晉國一爭高低的時候了。”
在與晉國交戰(zhàn)時,先后兩次失利,在總結(jié)教訓后,秦軍成為一支英勇頑強的軍隊。
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軍征伐晉國,大將孟明出征發(fā)誓:出征不能獲勝,決不回國見家鄉(xiāng)父老。秦軍渡過黃河,孟明下令燒毀渡船,表示不獲全勝決不生還,成為最早版的破釜沉舟。
秦軍勢如破竹,沒幾天就攻占了晉國幾個城池,晉國都城朝野一片驚慌,晉襄公避戰(zhàn)不出。秦軍大勝,威望大振,西戎等20多小國及部落聞風歸附,秦又大力向東發(fā)展,擴地1000多里。周王姬鄭派使者送來十二面銅鼓表示祝賀,正式承認了秦穆公霸主地位。
公元前621年,此年為周襄王三十一年,魯文公六年。秦穆公死,安葬于雍(今陜西鳳翔東南),用人才來殉葬,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包括子輿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針虎。國人對此悲痛萬分,賦《黃鳥》之詩,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晉襄公六年(前622年),趙衰壽終正寢,“夏日之日”的趙盾走上前臺,
前621年,歲在庚子,晉襄公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