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yī)入門三字經(jīng)(一)
 從醫(yī)篇
一 引言
學(xué)中醫(yī),繼遺產(chǎn),登堂易,入室難。
三字文,文薄淺,撮精要,引玉磚。
治學(xué)道,貴恒鉆,紅與專,不可偏,
初淺精,繼博覽,多臨證,積經(jīng)驗,
拜良師,勤而謙,承古訓(xùn),續(xù)新篇。
二 中醫(yī)源流
中醫(yī)史,越千年,流與派,出一源。
有內(nèi)經(jīng),及傷寒,本草經(jīng),金匱篇,
難經(jīng)書,號經(jīng)典,為后學(xué),立規(guī)范。
漢華佗,外科專,曾創(chuàng)用,麻沸散。
王叔和,著脈經(jīng),廿四脈,始貫終。
皇甫謐,針灸通,專書始,甲乙經(jīng)。
巢元方,病理尋,撰名著,源候論。
唐王冰,攻內(nèi)經(jīng),注素問,釋文行。
孫思邈,醫(yī)理精,倡醫(yī)德,千金名。
宋錢乙,兒科長,著直訣,多新創(chuàng)。
陳自明,婦科詳,編精要,著良方。
金元時,四大家,張子和,主攻下;
主火派,劉河間;重脾胃,李東垣;
陰不足,陽有余,主相火,朱丹溪。
李時珍,本草專,著綱目,海外傳。
楊繼洲,鉆針灸,集大成,詳且周。
陳實功,外科精,詳其學(xué),閱正宗。
張介賓,重命門,著類經(jīng),擅溫腎。
葉桂書,溫?zé)嵴?,闡病機,研究深。
程鐘齡,內(nèi)科精,著心悟,切實用。
江筆花,醫(yī)鏡撰,臟腑綱,藥類編。
釋傷寒,有柯琴,獨見解,猶創(chuàng)新。
活血家,王清任,逐瘀血,驗于今。
以外治,療內(nèi)疾,獨一家,吳師機。
唐宗海,血證論,匯通派,志革新。
張錫純,出晚清,參西學(xué),而衷中。
明清代,著作繁,醫(yī)之宗,數(shù)金鑒。
解放后,倡繼承,棄糟粕,存其精;
中西學(xué),長并存。相結(jié)合,為立新。

1  中醫(yī)將《黃帝內(nèi)經(jīng)》(包括《靈樞》、《素問》)、《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傷寒論》與《金匱要略》稱為四大經(jīng)典,為醫(yī)家必讀。也有將《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復(fù)原為《傷寒雜病論》,再加上《難經(jīng)》,為四大經(jīng)典者。
2  華佗,東漢末年人,古代杰出的外科醫(yī)生,并通曉內(nèi)、兒等科?!逗鬂h書》等載,他創(chuàng)用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后,做內(nèi)臟手術(shù)。著述已佚,現(xiàn)存《中臟經(jīng)》是后世托名之作。
3  王叔和,西晉人,其所著《脈經(jīng)》內(nèi),整理列出二十四種脈象,使脈學(xué)系統(tǒng)化。
4  皇甫謐,西晉人,著《針炙甲乙經(jīng)》,按部位分經(jīng),詳列腧穴、主治、癥狀。
5  巢元方,隋朝人,著《諸病源候論》,是一部很有價值的醫(yī)學(xué)著作,宋朝曾被指定為醫(yī)生的必修課。本書較系統(tǒng)地對病狀作了符合實際的描述及理論闡述,深受歷代醫(yī)家所重視。
6  王冰,唐代人,著有《素問釋文》,對素問作了全面注釋,其中對運氣學(xué)說,尤有發(fā)揮。
7  孫思邈,唐代大醫(yī)家,他不但有淵博的醫(yī)學(xué)知識,而且刻苦治學(xué),重視醫(yī)德修養(yǎng),所著之《備急千金藥方》、《千金翼方》,是我國較早的醫(yī)學(xué)類書。
8  錢乙,是宋代的兒科專家,著有《小兒藥證直決》。
9  陳自明,宋代婦科專家,著有《婦科大全良方》及《外科精要》。
10 在中醫(yī)發(fā)展史上,將張子和、劉河間、朱丹溪、李東垣稱為金元四大家。
11 張子和,名從正。著《儒門事親》,擴大了汗、吐、下三法的治療范圍。
12 劉河間,名完素。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及《宣明論方》等。
13 李東垣,名杲。著有《脾胃論》等。
14 朱丹溪,名震亨。著有《格互致余論》,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說。
15 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在國外有很大影響。
16 楊繼洲,著《針炙大成》。
17 陳實功,著《外科正宗》。
18 張介賓,號景岳。著《類經(jīng)》等,后輯成《景岳全書》。
19 葉桂,字天土。著《溫證論治》,相傳為門人輯成,以衛(wèi)氣營血、三焦,闡發(fā)外感溫病的病機。
20 程國彭,字鐘齡。著《醫(yī)學(xué)心悟》,論述簡要,選方切用,很有實用價值。
21 江涵暾,字筆花。著《筆花醫(yī)鏡》,是一本較好的門徑書,以臟腑為綱,對藥物進行歸類。
22 柯琴,著《傷寒來蘇集》,為學(xué)習(xí)傷寒論的重要文獻。
23 王清任,著《醫(yī)林改錯》,對瘀血為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可謂活血化瘀之大家。
24 吳師機,著《理瀹駢方》,是以外用藥治內(nèi)病的專著,在浩如煙海的中醫(yī)著作中,可稱獨樹一枝?,F(xiàn)已由李超等同志重編為《中醫(yī)外治法簡編》。
25 唐宗海,著《血證論》,對氣血的生理、病理有所研究。
26 張錫純,著《醫(yī)學(xué)中衷參西錄》。
27 即《醫(yī)宗金鑒》,是由清政府授意吳謙等編著的一部臨床綜合性醫(yī)書。

三 醫(yī)德
做醫(yī)生,講醫(yī)德,真善美,是準(zhǔn)則。
為人民,要全心,待病者,勝親人。
語言美,行為正,忌粗疏,遵規(guī)程。
紅與專,益求精,講文明,樹良風(fēng)。

基礎(chǔ)篇
一 陰陽
古哲理,寓陰陽,天地道,萬物綱①;
水為陰,火為陽,陰陽說,形象彰②。
相對立,是其常,內(nèi)外分,臟腑詳③;
相依存,曰陰陽,陰內(nèi)使,外守陽④;
陰陽說,互消長,此之消,彼即長;
互轉(zhuǎn)化,陰和陽,極則變,反方向⑤。
生病理,寓陰陽,陰陽秘,體安康。
陰勝寒,熱責(zé)陽,陰虛熱,陽虛涼⑥。
診治療,細分詳,里寒陰,表熱陽;
熱者寒,寒者熱,陽治陰,陰治陽⑦。
①  《素問?陰陽之應(yīng)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jì),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②  《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說:“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
③ 指陰陽是相互對立的。針對人體而言:內(nèi)為陰,外為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
④ 《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說:“陰在內(nèi),陽之守之;陽在外,陰之使也”。
⑤ 如《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云:“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⑥ 即“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陽虛則寒,陰虛則熱”。
⑦ 即“熱者寒之,寒者熱之”,“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二  五行
古學(xué)說,唯物論,木火土,水與金。
互制約,相資生,常變化,時運動。
木火土,金水行,依次序,相資生①。
相克序②,木土水,火而金,依次推。
克太過,為相乘。若相克,相侮稱。
五行說,萬類本③,肝屬木,火主心,
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君須分。
療疾病,推五行,見肝疾,防脾病④。
培脾土,金水生⑤,壯水源,制火盛⑥。
五行說,古今沿,取精華,糟粕刪。
① 相和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 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③ 五行學(xué)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zhì)的運動與變化所構(gòu)成,故稱五行為萬事萬物之本。
④ 即《難經(jīng)?七十七難》提出的“見肝之病,則知肝當(dāng)傳于脾,故先實其脾氣”。
⑤ 即“培土生金”,也稱補脾益肺。
⑥ 即“壯水制火”,亦指滋腎陰,降心火。

三  臟腑
言臟腑,心肺肝,脾與腎,五臟全;
大小腸,膀胱膽,三焦胃,六腑然。
心主神,血脈兼,開竅舌,榮顏面;
肝藏血,運化專,開竅口,華唇邊;
肺主氣,司呼吸,華皮毛,開竅鼻;
腎藏精,主水源,開竅耳,華發(fā)髯。
腐水谷,胃府先;藏精汁,少陽膽;
別清濁,小腸專,傳糟粕,大腸權(quán);
膀胱腑,貯小便;唯三焦,有爭端。
氣血和,津精盈,養(yǎng)臟腑,強功能。

四  經(jīng)絡(luò)
1 手太陰肺經(jīng)
太陰肺,起中焦,出中府,云門照,
沿上臂,內(nèi)側(cè)前,下尺澤,列缺現(xiàn),
循太淵,過魚際,拇指外,少商止。
2 手陽明大腸經(jīng)
手陽明,起商陽,食指端,其位詳,
循二間,合谷上,經(jīng)曲池,肩峰藏,
過頸部,上面頰,鼻翼旁,止迎香。
3 足陽明胃經(jīng)
陽明胃,鼻外起,循目下,承泣始,
環(huán)口唇,過地倉,達天樞,膝下藏,
經(jīng)三里,穿解溪,至二趾,歷兌息。
4 足太陰脾經(jīng)
太陰脾,足大趾,起末端,隱白始,
內(nèi)踝前,脛骨后,循三陰,沖門就,
沿腹胸,腋下尋,停大包,舌下盡。
5 手少陰心經(jīng)
手少陰,起心間,上于肺,出極泉,
沿上臂,行尺門,循肘窩,少海舍,
向下行,經(jīng)神門,止少沖,小指盡。
6 手太陽小腸經(jīng)
手太陽,小指旁,尺側(cè)處,少澤藏,
繞腕骨,過養(yǎng)老,循小海,肩貞到,、
跨肩胛,過顴髎,耳屏前,聽宮找。
7 足太陽膀胱經(jīng)
目內(nèi)角,起睛明,上額頂,夾脊行,
過大杼,穿背侖,循八髎,殷門注,
下委中,越昆侖,終至陰,小趾尋。
8 足少陰腎經(jīng)
少陰腎,起小趾,出足心,涌泉始,
循太溪,過照海,上復(fù)溜,陰谷載,
達胸腹,正中旁,鎖內(nèi)端,俞府藏。
9  手厥陰心包經(jīng)
心包經(jīng),起胸膺,出脅肋,天池行,
循上臂,內(nèi)側(cè)中,過曲澤,內(nèi)關(guān)應(yīng),
經(jīng)勞宮,掌心中,中指尖,止中沖。
10  手少陽三焦經(jīng)
手少陽,起環(huán)指,指端處,關(guān)沖始,
上腕背,過中渚,三陽絡(luò),天井出,
循肩髎,沿耳后,絲竹空,眉外收。
11  足少陽膽經(jīng)
少陽膽,目外角,起始穴,瞳子髎,
循耳后,下肩井,沿體側(cè),向下行,
經(jīng)環(huán)跳,過陽陵,足四趾,竅陰停。
12  足厥陰肝經(jīng)
足厥陰,大趾端,大敦始,穿行間,
循太沖,上膝關(guān),繞陰部,小腹轉(zhuǎn),
抵乳下,期門現(xiàn),終止處,二肋間。
13  督脈
督脈起,小腹內(nèi),沿脊柱,上脊椎,
出長強,四腰椎,過命門,至陽隨,
通巔頂,過百會,下神庭,齦交歸。
14  任脈
任脈始,與督同,出會陰,正中行,
經(jīng)曲骨,上關(guān)元,過氣海,穿三脘,
經(jīng)喉結(jié),達廉泉,繞口唇,入眶沿。

五  病因
風(fēng)火暑,濕燥寒,此六氣,本自然,
過不及,皆為偏,正氣虛,淫邪干。
風(fēng)善行,性數(shù)變,百病長,萬疾源,
常兼濕,挾熱寒,犯上部,頭暈眩。
火勢急,性上炎,身壯熱,口渴煩,
善動血,津液煎,減其勢,必苦寒。
暑熱邪,濕多纏,傷正氣,損真元,
清暑淫,宜甘寒,助淡滲,并輕宣。
濕粘滯,性纏綿,頭沉重,身困倦,
苔厚膩,別熱寒,論治法,清溫汗。
燥似火,其性干,口唇裂,咳痰艱,
宜清潤,忌苦寒,分涼溫,酌輕宣。
寒傷人,痛難言,頭身冷,必畏寒,
乘風(fēng)行,戀濕痰,除此疾,熱劑餐。
七情郁,五志偏,與發(fā)病,素有緣。
喜傷心;怒傷肝;恐傷腎,氣下陷;
思傷脾,納谷減;悲傷肺,氣消散。
心神悅,體康健,多憂愁,助邪焰。
有飲食,與勞倦,如不慎,亦為患。

六  四診
望聞問,不可偏,切脈象,四診參。
望神色,形態(tài)顏,虛與實,粗略辨。
動自如,病輕淺;久臥床,病深纏。
瘦多火,胖多痰。面萎黃,血虛見;
面色白,氣虛寒;面晦黯,責(zé)腎肝。
舌質(zhì)紅,內(nèi)熱燔;舌質(zhì)淡,多虛寒;
舌苔薄,病輕淺;舌苔厚,濕濁痰。
嗅氣味,聞聲音,別疾病,曰聞診。
發(fā)聲重,多實證;體虛弱,語聲輕;
神昏迷,語不清;言謇澀,風(fēng)痰涌。
呼吸粗,實熱屬;呼吸微,虛證主。
新病噦,莫驚恐,久病呃,壽將終。
嗅氣味,重二便,穢多熱,腥屬寒。
流清涕,多外感;涕濁熱,名鼻淵。
十問歌,當(dāng)熟念,察表里,問熱寒;
辨虛實,當(dāng)問汗;問頭身,痛或安;
問飲食,預(yù)后辨;問口渴,別熱寒;
問耳鳴,診腎肝;問胸腹,痛證患;
邪屬實,痛拒按,虛寒疼,喜熱暖;
小便黃,大便干,里熱證,已明顯;
大便溏,尿清長,主虛證,內(nèi)寒傷;
問舊病,用藥參,問病因,十問全。
切診巧,功熟練,細體察,指下驗。
浮與沉,表里辨;數(shù)遲脈,辨熱寒;
脈洪大,內(nèi)熱燔;脈沉微,氣息奄;
緊如繩,主痛寒;弦如弦,病主肝;
細如絲,血虛見;弱如綿,主虛寒;
滑如珠,孕或痰;澀精虧,脈來難;
促代結(jié),當(dāng)細辨;反關(guān)脈,亦常見。

① 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dāng)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問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jīng)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② 促脈數(shù)而時見一止,主陽極;結(jié)脈緩而時見一止,主陰極,二脈均止無定數(shù)。代脈緩而時見一止,止有定數(shù),主臟器衰弱。

七  八綱辯證
主八綱,表與里,寒熱辨,虛實區(qū),
陰陽統(tǒng),前六字,諸辨證,此為基。
論表證,寒熱兼,脈見浮,緊數(shù)變,
表熱證,稍惡寒;寒象重,是表寒。
病在里,證多端,分虛實,別熱寒。
新急實,素體健,脈實大,證象顯,
毒瘀痰,常為患;久慢虛,老弱殘,
脈虛小,行動難,扶正氣,固本元?!   ?br>里熱癥,不惡寒,身壯熱,口渴煩,
脈洪大,苔黃干,溲短赤,便結(jié)堅;
里寒證,體畏寒,四肢冷,身縮蜷,
脈沉緊,舌質(zhì)淡,五心熱,口咽干,
脈數(shù)細,苔少現(xiàn);陽虛證,常自汗,
四肢冷,形體寒,苔白滑,舌質(zhì)淡。

八  臟腑辨證
臟腑證,當(dāng)細辨,此略述,舉要點。
心氣虛,神疲倦,心動悸,并氣短。
心血虛,唇舌淡,夜不寐,健忘兼。
心陽虛,肢體寒,胸痹痛,脈結(jié)代。
心陰虛,常躁煩,眠多夢,口咽干。
口舌瘡,心火炎;神志亂,多責(zé)痰。
心血瘀,怔忡見,胸憋悶,舌瘀點。
肺氣虛,久咳喘,形體瘦,甚盜汗。
肺躁咳,咯痰難;痰阻肺,涌痰涎。
脾氣虛,食納減,日漸瘦,身困倦。
脾陽虛,腹脹滿,大便溏,舌質(zhì)淡。
脾統(tǒng)血,紅不全,鼻齒衄,或紫癜。
若脫肛,中氣陷;肢浮腫,脾虛寒。
濕困脾,身困倦,頭沉重,不思餐。
兼吐瀉,膚黃染,脾胃經(jīng),濕熱患。
肝郁痛,乳脅牽,久癥瘕,脈象弦。
肝火炎,頭暈眩,面目赤,口苦干。
肝陽亢,易怒煩,頭脹痛,伴失眠。
肝風(fēng)動,筋拘攣,卒昏仆,繼偏癱。
少腹冷,肝經(jīng)寒;濕熱重,發(fā)黃疸。
腎陽虛,必畏寒,伴浮腫,腰膝痠。
氣不固,溲頻短;氣不納,久咳喘。
腎陰虛,五心煩,耳失聰,視力減。
精不足,發(fā)育緩,齒發(fā)脫,孕亦難。
胃腑病,有諸般,氣上逆,噯腐酸;
實熱痛,渴拒按;虛寒痛,喜揉暖。
大腸熱,便結(jié)干;便稀溏,屬虛寒。
膀胱熱,尿赤短;頻而清,責(zé)虛寒。
膽附病,病相連,多濕熱,見黃疸。

九  衛(wèi)氣營血辨證
溫病學(xué),著專篇,衛(wèi)和氣,營血全。
衛(wèi)分證,惡風(fēng)寒,發(fā)熱重,渴微煩,
脈浮數(shù),紅舌邊,宜辛涼,銀翹散。
氣分證,里熱顯,四大證,為特點,
大汗出,大渴煩,脈洪大,白虎餐。
營分證,舌絳干,神煩躁,清營煎。
血分證,神昏譫,伴出血,發(fā)瘀斑,
犀地湯,安宮丸,臨證時,酌加減。

十  治則
治則首,整體觀,扶正氣,保后天,
療疾病,標(biāo)本分,急治標(biāo),緩治本,
調(diào)陰陽,固根本,祛邪氣,除病因,
虛則益,實則損,攻與補,宜酌斟。
正治法,性相反,寒則熱,熱則寒;
反治法,從治焉,熱因熱,寒因寒。
順天時,參地利,時地人,各制宜。
方藥篇
一  中藥學(xué)
(一) 概述
論藥性,分四般,溫和熱,涼與寒。
寒則熱,熱則寒,療疾病,不可反。
藥五味,甘苦酸,辛與咸,甘附淡。
辛發(fā)散,甘補緩,酸斂陰,咸軟堅,
苦瀉火,通大便,淡滲利,澀同酸。
諸味藥,有專能,入某臟,曰歸經(jīng)。
講配伍,首七情;十八反,莫合用;
十九畏,不順情;妊娠時,有忌用。
升與降,浮與沉,藥作用,趨向明。
生藥材,需加工,曰炮制,宜遵從。
煎服法,要求嚴(yán),用藥量,不可偏。

① 將藥物的作用與臟腑經(jīng)絡(luò)的關(guān)系結(jié)合起來,說明某藥物對某些臟腑經(jīng)絡(luò)的病變起一定的治療作用,謂之歸經(jīng)。
② 七情:前人通過長期臨床實踐,把各種藥物配合的變化,概括為: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加上單行合稱為七情。
③ 十八反:烏頭(包括草烏、川烏)反半夏、瓜蔞、白及、白蘞、貝母;甘草反大戟、芫花、海藻;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等各種參類及細辛、芍藥(赤、白芍)。
④ 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人參畏五靈脂;肉桂畏赤石脂。
⑤ 妊娠禁忌:妊娠期間對于作用強烈、毒性較大的藥品禁用或慎用。
⑥ 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于體內(nèi)上下表里的趨向而言。
⑦ 中藥多系植物的根莖或動物、礦物,用前必須加工,這一過程叫炮制。
                                                       
(二)  解表藥
解表藥,醫(yī)表證,味多辛,發(fā)汗功。
麻黃莖,發(fā)汗強,平咳喘,水道暢。
嫩桂枝,散寒凝,溫心陽,水道行。
全紫蘇,表寒除,理氣機,安胎服。
荊芥穗,辛溫性,炒止血,生祛風(fēng)。
療行痹,選防風(fēng),配荊芥,表寒寧。
川羌活,辛苦溫,醫(yī)痹痛,偏上身。
香白芷,醫(yī)頭痛,通鼻竅,排癰膿。
北細辛,溫腎經(jīng),化痰飲,療牙痛。
川藁本,上巔頂,味辛溫,醫(yī)頭痛。
化暑濕,香薷用,辛微溫,消水腫。
大蔥白,善通用,散寒凝,輕解良。
川辛夷,木筆花,通鼻竅,效可夸。
生姜片,有專功,止嘔惡,散寒風(fēng)。
霜桑葉,苦甘寒,散風(fēng)熱,兼清肝。
瀉肺熱,桑白皮;嫩桑枝,功療痹。
杭菊花,甘苦寒,祛風(fēng)熱,亦清肝;
野菊花,療瘡專,降血壓,目赤選。
香薄荷,平肝膽,透隱疹,消腹脹。
升麻根,舉下陷,透斑疹,牙痛痊。
牛蒡子,化熱痰,透麻疹,風(fēng)熱散。
紫浮萍,味辛散,透疹毒,可發(fā)汗。
蔓荊子,醫(yī)頭痛,苦辛寒,療目腫。
功解痙,粉葛根,煨止瀉,生透疹。
北柴胡,清肝膽,升清陽,舉下陷。
淡豆豉,味苦寒,解表證,除虛煩。

(三) 清熱藥
清熱藥,多苦寒,里熱證,當(dāng)可煎。
生石膏,瀉火專,除煩渴,牙痛痊。
肥知母,味苦寒,退骨蒸,潤燥兼。
生山梔,利化膽,清三焦,兼除煩。
夏枯草,化熱痰,消癭瘰,止暈眩。
淡竹葉,除熱煩,清心火,利小便。
嫩青蒿,味苦寒,退虛熱,截瘧專。
生地黃,滋腎肝,營分清,血分安。
黑玄參,醫(yī)渴煩,療咽痹,化熱痰。
粉丹皮,腸癰煎,清營血,化瘀痰。
赤芍藥,瘀血散,可涼血,偏清肝。
地骨皮,化熱痰,退骨蒸,消腫兼。
犀牛角,大寒咸,清心火,散瘀斑。
川黃連,味苦寒,清心火,熱痢蠲。
子黃芩,清肺專,醫(yī)熱痢,退黃疸。
川黃柏,清下焦,醫(yī)熱淋,帶下療。
龍膽草,清肝膽,熄熱風(fēng),療赤眼。
寒苦參,燥濕功,治室早①,兼殺蟲。
苦秦皮,治痢疾,利濕熱,醫(yī)痛痹。
療血痢,白頭翁,清熱毒,殺滴蟲。
金銀花,清喉咽,消癰腫,瘡家專。
青連翹,苦辛寒,散風(fēng)熱,除心煩。
蒲公英,解毒功,兼利尿,療乳癰。
大青葉,味苦寒,療溫病,熱毒燔。
用其根,名板藍,解瘟毒,腮腫散。
魚腥草,味辛寒,治肺癰,熱淋餐。
敗醬草,辛苦寒,療腸癰,醫(yī)肝炎。
山豆根,味苦寒,抗癌腫,利喉咽。
嫩射干,專利咽,配麻黃,定咳喘。
味極苦,穿心連,醫(yī)上感,能消炎。
草決明,其性寒,清肝膽,止暈眩。
虎杖根,苦而涼,解熱毒,醫(yī)燒傷,
排膽石,可退黃,老慢支,用單方。
有蚤休,重樓名,解蛇毒,消結(jié)腫。
半枝蓮,療癌腫,肝硬化,水臌證。
半邊蓮,治癌腫,醫(yī)蛇傷,消癤癰。
聞喜樹,有小毒,白血病,可內(nèi)服。
有白花,蛇舌草,抗癌腫,少不了。
①窒早:即窒性早搏。

(四) 溫里藥
溫里藥,祛內(nèi)寒,大辛熱,陽虛餐。
辛大熱,制附片,能回陽,益火源。
川烏頭,祛外寒,止疼痛,寒痹散。
上肉桂,辛熱甘,療陽虛,下焦寒。
論干姜,化寒痰,溫脾腎,厥逆參。
吳茱萸,溫胃寒,辛苦熱,止嘔酸。
高良姜,功散寒,溫脾胃,腹痛痊。
公丁香,辛苦寒,降胃逆,溫補腎。
小茴香,理氣功,暖下焦,亦溫中。
蓽撥穗,可溫中,降嘔逆,止胃痛。

(五) 瀉下藥
瀉下藥,多苦寒,療濕熱,除水患,
破瘀血,通大便,妊娠期,宜慎選。
川大黃,下實堅,破瘀血,宜先煎。
番瀉葉,苦甘寒,通大便,當(dāng)茶啖①。
言甘遂,味苦寒,逐水邪,散腫堅。
黑白丑,研末餐,治腹水,奇效顯。
溫下藥,巴豆強,破寒積,消臌脹。
火麻仁,味甘平,潤腸燥,大便行。
郁李仁,性和平,緩下藥,利水腫。
① 用番瀉葉通便,可取~10克,以開水沖服當(dāng)茶飲。

(六)  祛濕藥
祛濕藥,多平淡,通水道,利小便。
豬茯苓,均平甘,利水濕,豬苓顯;
安心神,茯苓專,常合用,醫(yī)水患。
建澤瀉,味甘寒,瀉腎火,利小便。
車前子,味甘寒,利水濕,化熱痰。
飛滑石,暑熱煎,利水道,熱淋蠲。
細木通,味甘寒,能通乳,利小便。
薏苡仁,甘淡寒,排膿毒,濕痹專。
冬瓜仁,排膿痰,皮消腫,利小便。
赤小豆,甘平酸,排膿毒,消腫專。
茵陳蒿,味苦寒,利濕熱,退黃疸。
漢防己,苦辛寒,醫(yī)腎病,關(guān)節(jié)炎。
川萆解,苦平甘,除濕痹,膏淋痊。
言瞿麥,性平寒,破瘀血,石淋安。
扁蓄草,苦平兼,治結(jié)石,配金錢。
石韋葉,甘苦寒,通石淋,醫(yī)腎炎。
金錢草,甘咸寒,石淋除,腫毒安。
海金砂,性寒甘,莖中通,石淋專。
冬葵子,味甘寒,能通乳,石淋煎。
廣藿香,味香竄,辛微溫,療霍亂。
省頭草,名佩蘭,味辛平,療口甜。
炒蒼術(shù),可以汗,苦辛溫,治痿專。
白豆蔻,辛而溫,健脾胃,除脘悶。
草果仁,可祛寒,功燥濕,截瘧痰。
祛風(fēng)濕,獨活專,配寄生,諸痹安。
左秦艽,功兩般,療虛熱,關(guān)節(jié)炎。
辛而溫,威靈仙,通經(jīng)絡(luò),止痛專,
化魚骨,利喉咽,食道癌,亦可煎。
桑寄生,強筋腱,壯腰腎,胎動安。
五加皮,益腎肝,利水腫,風(fēng)濕專。
宣木瓜,辛溫酸,療轉(zhuǎn)筋,醫(yī)霍亂。
嫩桑枝,性和緩,療痹痛,解拘攣。
豨薟草,味苦寒,祛風(fēng)濕,療痹證。
蒼耳子,辛苦溫,治鼻淵,療風(fēng)疹。
白花蛇,善搜風(fēng),療頑痹,亦定驚。
八角楓,藥用根,療痹痛,用酒浸。

(七)  止咳化痰平喘藥
咳痰喘,病同源,治其要,重祛痰。
法半夏,化寒痰,味辛溫,治咳喘。
制南星,燥濕痰,味苦溫,療風(fēng)眩。
白芥子,平虛喘,味辛溫,除痰滿。
旋復(fù)花,辛苦咸,止嘔吐,療寒喘。
辛苦溫,嫩白前,性不燥,醫(yī)痰喘。
白附子,祛風(fēng)痰,配蠶蝎①,療面癱。
北前胡,苦辛寒,散風(fēng)熱,化熱痰。
苦桔梗,利喉咽,載浮藥,肺癰痊。
川貝母,陰虛煎;浙貝母,化熱痰。
全瓜婁,胸痹專;瓜婁仁,療肺喘。
天花粉,味苦寒,清肺經(jīng),解胸?zé)?br>葶藶子,辛苦寒,瀉水腫,兼平喘。
淡竹茹,甘微寒,止嘔吐,化熱痰。
昆與藻②,化熱痰,治癭瘤,為其專。
苦可仁,味辛溫,咳喘平,大便潤。
炙紫菀,善化痰,配冬花,定咳喘。
枇杷葉,化熱痰,止嘔吐,醫(yī)流感。
百部根,肺癆餐,甘苦溫,滅虱顯。
桑葉皮,味甘寒,瀉肺火,利水兼。
馬兜鈴,味苦寒,清痰熱,兼平喘;
青木香,胃疼專,藥用根,血壓減;
通經(jīng)絡(luò),擇天仙,果根藤,各有專③。
海蛤殼,苦咸平,清痰熱,散瘤癭。
① 指僵蠶、全蝎。
② 即昆布與海藻。
③ 三藥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根名青木果,果名馬兜鈴,藤名天仙藤。

(八)  理氣藥
氣滯證,痛脹滿,其病變。肺脾肝。
論病因,有多端,氣機暢,自可安。
廣陳皮,燥濕痰,辛苦溫,除脹滿。
炒表皮,破氣專,醫(yī)食滯,血瘀餐。
枳實殼,苦微寒,化痰結(jié),消滯滿,
枳實速,枳殼緩,有專治,中氣陷。
川厚樸,善除滿,苦辛溫,可平喘。
廣木香,脹痛專,治痢疾,配黃連。
制香附,偏入肝,辛苦平,婦科選。
臺烏藥,溫腎寒,少腹冷,痛可痊。
縮砂仁,胃痛專,嘔吐止,胎動安。
香櫞皮,佛手片,理肝氣,可化痰。
大腹皮,消滯滿,善行水,利小便。
廣沉香,溫腎寒,辛苦溫,平逆喘。
薤白頭,燥濕痰,配姜夏,胸痹安。
川楝子,味苦寒,理肝氣,脅痛痊。

(九) 理血藥
血瘀證,較常見,活血藥,諸痛蠲。
川芎窮,入肝膽,辛而溫,頭痛專。
言丹參,苦微寒,可安神,兼舒肝,
活血脈,冠心餐,月經(jīng)病,常予煎。
益母草,辛苦寒,調(diào)經(jīng)血,療腎炎。
茺蔚子,可清肝,高血壓,眼科選。
川紅花,入心肝,辛而溫,瘀痛痊。
桃仁泥,苦平甘,配紅花,活血專。
有澤蘭,利小便,調(diào)經(jīng)血,功效顯。
懷牛膝,益腎肝;川牛膝,瘀血散。
紅蘇木,消腫痛,療跌損,醫(yī)閉經(jīng)。
五靈脂,瘀血散,心絞疼,有效驗。
制乳沒,止痛專,氣滯消,血瘀安。
廣郁金,辛苦寒,破瘀血,利肝膽。
片姜黃,入脾經(jīng),通經(jīng)血,風(fēng)痹安。
京三棱,破血專,蓬莪術(shù),破氣先。
穿山甲,通乳專,排膿血,癰腫散。
延胡索,辛苦溫,功活血,滯痛斟。
雞血藤,苦溫甘,通經(jīng)絡(luò),血瘀散。
干水蛭,咸苦平,逐瘀血,消瘕癥。
苦微寒,炒虻蟲,破癥積,兼通經(jīng)。
毛冬青,化熱痰,通經(jīng)絡(luò),冠心餐。

(十) 止血藥
止血藥,有諸般,辨虛實,分熱寒。
田三七,辛苦溫,活瘀血,消腫斟。
土三七,名景天,可止血,醫(yī)紫癜。
仙鶴草,性收斂,味苦涼,出血痊。
茜草根,苦性寒,涼血熱,瘀血散。
槐花米,苦微寒,醫(yī)腸風(fēng),止血便。
藕節(jié)炭,甘平澀,生化瘀,炒止血。
血余炭,苦而平,止血淋,水道行。
白及塊,苦甘寒,醫(yī)潰瘍,肺癆餐。
側(cè)柏葉,苦澀寒,功涼血,止血兼。
白茅根,味甘寒,止吐血,血淋安。
大小薊,甘微寒,醫(yī)赤淋,血色鮮。
溫經(jīng)脈,艾葉炭,療腹痛,止血專。
苦澀平,棕櫚炭,善止血,性收斂。
花蕊石,酸而平,能止血,化瘀腫。
炒地榆,苦酸寒,醫(yī)燙傷,血淋安。

(十一)  芳香開竅藥
開竅藥,醫(yī)閉證,多芳香,神志清。
雄麝香,消癰腫,開心竅,散瘀痛。
京牛黃,苦甘涼,解熱毒,定驚狂。
香冰片,辛苦寒,善開竅,多入丸。
蘇合香,善通竅,醫(yī)冠心,中風(fēng)療。

(十二)  安神藥
安神藥,有二般,一曰鎮(zhèn),二曰安。
飛朱砂,甘微寒,功重鎮(zhèn),心神安。
生磁石,眼科選①,納腎氣,兼平肝。
琥珀粉,療失眠,鎮(zhèn)驚悸,石淋專。
廣珍珠,甘咸寒,鎮(zhèn)心神,善平肝。
有龍骨,澀平甘,煅固脫,生平肝。
又龍齒,性偏寒,只重鎮(zhèn),不收斂。
咸牡蠣,澀微寒,鎮(zhèn)心神,宜生煎。
生潛陽,軟結(jié)堅,煅收斂,止胃酸。
酸棗仁,偏養(yǎng)肝,安心神,療失眠。
柏子仁,味平甘,益心血,潤腸專。
炙遠志,心神安,苦辛溫,兼化痰。
夜交藤,入心肝,味平甘,療失眠。
① 生磁石可補血養(yǎng)肝,治療眼疾。

(十三)  平肝熄風(fēng)藥
熄風(fēng)藥,內(nèi)風(fēng)專,平肝陽,鎮(zhèn)痙兼。
石決明,咸微寒,平肝陽,止暈眩。
雙鉤藤,醫(yī)驚癇,配天麻,療暈眩。
明天麻,味平甘,止眩暈,善驅(qū)風(fēng)。
羚羊角,味咸寒,解熱毒,涼肺肝。
代赭石,味苦寒,配旋夏,止嘔喘。
白僵蠶,辛平咸,散風(fēng)熱,療面癱。
地龍寒,醫(yī)偏癱,解熱痙,定哮喘。
全蝎子,功入肝,味辛平,解痙攣。

(十四)  消導(dǎo)藥
消導(dǎo)藥,莫輕看,增食欲,體質(zhì)健。
六神曲,辛溫甘,善消谷,疳積蠲。
炒麥芽,味平甘,消面食,除脹滿。
又谷芽,性和緩,消谷食,是其專。
雞內(nèi)金,味平甘,療食積,石淋煎。
焦山楂,甘溫酸,肉積消,瘀腫散。
萊菔子,辛平甘,善消脹,亦化痰。

(十五)  驅(qū)蟲藥
驅(qū)蟲藥,有效驗,蟲有別,藥有專。
苦楝皮,味苦寒,善驅(qū)蛔,可單煎。
使君溫,榧子甘,炒熟食,味美鮮。
南瓜子,驅(qū)絳專,配檳榔,效更顯。
北鶴虱,苦辛平,消疳積,功殺蟲。
鉤蛔絳,用雷丸,煎失效,宜為丸①。
臭蕪荑,辛苦溫,醫(yī)疳積,諸蟲侵。
貫眾根,殺諸蟲,解熱毒,止血崩。
獨頭蒜,可殺蟲,解熱毒,消癰腫。
① 雷丸,多入丸劑,煎服影響療效。

(十六)  補益藥
補益藥,虛證驗,氣血分,陰陽辨。
甘人參,補真元,微苦溫,五臟安。
潞黨參,平味甘,補脾肺,舉中陷。
太子參,苦平甘,補肺脾,益腎肝。
炒白術(shù),苦溫甘,健脾胃,利小便。
綿黃芪,益衛(wèi)陽,利水腫,托毒良。
懷山藥,性平甘,肺脾腎,皆可安。
白扁豆,性溫甘,暑濕解,脾胃健。
制黃精,味平甘,補肺脾,濕邪蠲。
粉甘草,甘而平,補中氣,療咽痛。
止咳喘,醫(yī)怔忡,治潰瘍,和藥性。
大紅棗,味甘平,益脾氣,安心營。
熟地黃,微甘溫,補心血,滋肝腎。
秦當(dāng)歸,辛甘溫,善調(diào)經(jīng),又潤便。
杭白芍,緩痙攣,益血分,陰分?jǐn)俊?br>阿膠珠,味平甘,滋補陰,止血驗。
蛤粉炒,清肺專;蒲黃炒,出血痊。
何首烏,苦甘寒,益精血,補腎肝。
生解毒,通大便,高冠心,可試驗。
枸杞子,味甘平,益肝腎,療目蒙。
肉蓯蓉,甘溫咸,溫腎陽,兼通便。
壯腎陽,巴戟天,祛風(fēng)濕,強筋腱。
菟絲子,養(yǎng)目肝,補腎脾,泄瀉痊。
鹿茸片,甘溫寒,生血精,益腎肝。
補骨脂,溫腎寒,止久瀉,縮小便。
炒杜仲,益腎肝,強筋骨,胎動安。
苦微溫,川續(xù)斷,續(xù)筋骨,崩漏專。
金狗脊,痹證蠲,壯筋骨,補腎肝。
沙苑子,功暖肝,固腎精,明目兼。
淫羊藿,辛溫甘,壯腎陽,寒痹蠲。
益智仁,辛溫兼,固腎精,縮小便。
骨碎補,骨科專,補腎虛,耳聾痊。
言仙茅,溫腎寒,療濕痹,腰痛減。
廣蛤蚧,味平咸,補肺腎,專定喘。
胡桃肉,性溫甘,壯腰膝,療虛喘。
紫河車,即胎盤,補精血,益真元。
論沙參,肺胃安,北養(yǎng)陰,南祛痰①。
天門冬,甘苦寒,滋肺胃,除胸?zé)?br>肥玉竹,味平甘,扶正氣,陰虛餐。
鮮石斛,甘淡寒,入肺胃,津液添。
女貞子,滋腎肝,烏須發(fā),療暈眩。
生百合,甘微溫,燥咳寧,心神安。
旱蓮草,止血專,補腎陰,烏發(fā)髯。
敗龜板,咸平甘,潛浮陽,益腎肝。
言鱉甲,咸微寒,生滋陰,制軟堅。
① 指北沙參偏于養(yǎng)陰,南沙參偏于祛痰。

(十七)  收斂藥
收斂藥,有諸般,止遺精,療盜汗。
醫(yī)帶下,縮小便,久泄瀉,皆可煎。
山萸肉,澀溫酸,補肝腎,斂汗專。
五味子,溫酸甘,入肺腎,療咳喘。
止久泄,并斂汗,生降酶,醫(yī)肝炎。
復(fù)盆子,酸溫甘,可澀精,縮小便。
桑螵蛸,甘平咸,同復(fù)盆,功效顯。
金櫻子,性平酸,固腎精,亦縮泉。
烏梅肉,味平酸,可安蛔,澀腸專。
有訶子,肺氣斂,生津液,潤喉咽。
肉豆蔻,辛溫兼,久泄止,腹痛安。
蓮子肉,療失眠,補脾腎,澀腸專。
芡實米,澀平甘,固腎精,久瀉痊。
赤石脂,澀甘酸,止泄瀉,崩漏痊。
白果仁,苦澀甘,其性平,專定喘。
烏賊骨,微溫咸,止崩漏,制胃酸。
麻黃根,味平甘,功止汗,是其專。
浮小麥,味涼甘,止汗出,療心煩。
椿根皮,苦澀寒,療濕熱,赤帶痊。

(十八)  外用藥
外用藥,多外用,解熱毒,功殺蟲,
消息肉,定腫痛,化腐肉,新肌生,
斂傷口,出血寧,貼涂敷,吹點等。
制硫黃,殺疥蟲,溫腎陽,大便通。
飛雄黃,醫(yī)蛇傷,治濕疹,療疥瘡。
毒性大,數(shù)水銀,可祛腐,以重新。
有輕粉,滅真菌,可內(nèi)服,逐水飲。
紅白砒,為砷霜,祛腐血,蝕癰瘡。
煅硼砂,甘咸涼,醫(yī)赤眼,療口瘡。
爐甘石,消濕瘡,退目翳,善止癢。
樟腦晶,配成酊,外殺蟲,內(nèi)止痛。
制明礬,味酸寒,功燥濕,殺蟲癬。
蛇床子,治疥瘡,殺滴蟲,止陰癢。
孩兒茶,苦澀平,療潰瘍,止疼痛。
言血竭,可斂瘡,散瘀痛,跌打傷。
大蟾酥,消咽腫,辟溫疫,止疼痛。
大楓子,醫(yī)麻風(fēng),療疥瘡,苦參充。
番木鱉,名馬錢,有大毒,味苦寒,
止疼痛,再障餐①,用過量,肌痙攣②。
露蜂房,味甘平,可殺蟲,療痹痛。
斑蝥蟲,治頑癬,醫(yī)斑禿,有效驗。
① 指再生障礙性貧血。
② 本品有毒,過量可致肌肉痙攣,甚則死亡。

二   方劑學(xué)
(一)  概述
論方劑,數(shù)千方,仲景方,歷代贊①,
諸名醫(yī),積經(jīng)驗,學(xué)配伍,是關(guān)健。
古組方,原則全,郡與臣,佐使兼;
今改為,主輔言,佐與使,亦四般②。
主治藥,主病安;輔助藥,協(xié)主兼;
佐主輔,兼證痊,有反性,并制監(jiān);
方使藥,引經(jīng)專,調(diào)藥性,兼和緩。
遵原則,貴權(quán)變,味與量,常增減。
急用湯,緩用丸,易配伍,功異然③。
① 張仲景號稱方劑鼻祖,其配方原則受到歷代醫(yī)家的遵從。
② 古代有君臣佐使,現(xiàn)改為主輔佐使。
③ 方劑在臨床應(yīng)用中,常有變化,如藥味的增減,藥量的增減,改變劑型或配伍等。

(二) 解表劑
病在表,法當(dāng)汗,祛表邪,宜辛散,
表寒溫,表熱寒,表而虛,扶正添。
1 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湯,桂杏甘,解表寒,療咳喘。
麻黃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2 桂枝湯(《傷寒論》)
桂枝湯,芍藥甘,姜棗引,營衛(wèi)安。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棗4枚。
3 九味羌活湯(《此事難知》)
羌活湯,蒼草防,芩芎芷,辛地黃,
解表邪,里熱嘗,兼無汗,頭痛良。
羌活、蒼術(shù)、防風(fēng)各4.5克,細辛1.5克,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各3克。
4 銀翹散(《溫病條辨》)
銀翹散,桔豉甘,荊竹薄,牛蒡煎,
溫病初,辛涼餐,解表熱,此方選。
銀花、連翹各10克,桔梗、薄荷各6克,竹葉4克,甘草5克,荊芥4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6克。水煎服。
5 桑菊飲(《溫病條辨》)
桑菊飲,桔梗杏,甘翹薄,蘆根用,
宣肺經(jīng),醫(yī)風(fēng)溫,散內(nèi)熱,咳喘寧。
桑葉、菊花、杏仁、桔梗、連翹、蘆根各10克,甘草、薄荷各3克。
6 大青龍湯(《傷寒論》)
大青龍,寓麻黃①,添石膏,配棗姜,
功解表,兼除煩,身疼痛,躁無汗。
麻黃12克,生石膏24克,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各6克,大棗4枚。
① 指麻黃湯。
7 小青龍湯(《傷寒論》)
小青龍,逐飲方,麻桂芍,辛草姜,
五味夏,咳喘良,氣管炎,可選方。
麻黃、芍藥、桂枝、干姜、半夏、炙甘草各10克,細辛、五味子各5克。
8 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麻杏甘,石膏湯,清肺熱,咳喘良。
麻黃6克,杏仁9克,炙甘草5克,生石膏18克。
9 升麻葛根湯(《閻氏小兒方論》)
透麻疹,升葛方,配芍草,散劑良。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各等份。為粗末。每服10克。
10 人參敗毒散(《小兒藥證直訣》)
敗毒散,外感方,兼體虛,用此湯,
柴芎枳,前胡羌,苓獨草,桔梗黨。
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黨參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三) 清熱劑
里熱證,法當(dāng)清,用苦寒,亦辨證,
虛者補,實者功,分衛(wèi)氣,別血營。
11 白虎湯(《傷寒論》)
白虎湯,知石甘,加粳米,氣分安。
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炙甘草3克,梗米15克;加人參名白虎加人參湯。
12 梔子豉湯(《傷寒論》)
梔豉湯,療虛煩,醫(yī)黃疸,膽囊炎。
梔子、淡豆豉各10克。
13 清營湯(《溫病條辨》)
清營湯,犀地丹,銀翹竹,玄麥連。
犀角1.5克,生地15克,竹葉心3克,黃連5克,玄參、麥冬、丹參各9克,銀花、連翹各6克。
14 犀角地黃湯(《千金方》)
犀生地,芍藥丹,清熱毒,血分安。
犀角1.5克(銼末,沖服),生地30克,赤芍12克,丹皮9克。
15 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
解毒湯,芩連襄,梔黃柏,三焦涼。
黃連、梔子各10克,黃芩、黃柏各6克。
16 普濟消毒飲(《醫(yī)方集解》)
消毒飲,普濟方,升柴薄,芩連僵,
桔陳甘,玄勃蒡,板藍翹,解毒良。
黃芩、黃連各15克,陳皮、甘草、玄參、柴胡、桔梗各6克,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各3克,僵蠶、升麻各2克。
17 仙方活命飲(《外科發(fā)揮》)
活命飲,醫(yī)瘡瘍,乳沒銀,歸芷防,
陳草皮,花粉襄,山甲貝,皂刺嘗。
穿山甲、白芷、天花粉、皂角刺、歸尾、赤芍、乳香、沒藥、防風(fēng)、貝母、陳皮、甘草各3克,銀花9克。
18 五味消毒飲(《醫(yī)宗金鑒》)
消毒飲,五味成,銀野菊,蒲公英,
紫天葵,共地丁,解熱毒,療瘡疔。
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6克。
19 香薷散(《和劑局方》)
香薷散,樸與扁,斛暑濕,粗末煎。
香薷20克,厚樸、扁豆各10克。
20 清暑益氣湯(《溫?zé)峤?jīng)緯》)
即清暑,又生津,斛麥竹,西洋參,
苦黃連,知甘粳,西瓜皮,荷葉梗。
西瓜翠衣30克,粳米、荷梗各15克,知母、甘草各6克,石斛、麥冬各10克,西洋參5克,竹葉6克,黃連3克。
21 導(dǎo)赤散(《古今醫(yī)方直決》)
導(dǎo)赤散,生地甘,木通竹,心火痊。
生地、木通、竹葉、甘草各等份。
22 龍膽瀉肝湯(《古今醫(yī)方集成》)
瀉肝湯,君龍膽,柴芩梔,歸地甘,
車通澤,入肝膽,可降酶,退黃疸。
生地、黃芩、木通、柴胡各6克,龍膽草10克,梔子、澤瀉、車前子、當(dāng)歸、甘草各3克。
23 瀉白散(《小兒藥證直決》)
瀉白散,地桑皮,加粳米,肺熱宣。
粳米15克,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24 清胃散(《脾胃論》)
清胃散,升麻連,生地歸,丹皮煎。
生地、當(dāng)歸各3克,黃連6克,丹皮5克,升麻10克。水煎服。
25 玉女煎(《景岳全書》)
玉女煎,胃火清,知膏膝,熟地冬。
生石膏30克,熟地黃15克,麥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26 白頭翁湯(《傷寒論》)
白頭翁,共秦皮,柏連入,醫(yī)熱痢。
白頭翁15克,黃連6克,黃柏12克,秦皮10克。
27 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蒿甲丹,知地黃,療虛熱,骨蒸康。
鱉甲15克,生地12克,青蒿、知母各6克,丹皮10克。

(四) 溫里劑
里寒證,法當(dāng)溫,益腎陽,厥逆斟,
脾虛寒,宜溫中,通經(jīng)絡(luò),散寒凝。
28 理中丸(湯)(《傷寒論》)
理中丸,參術(shù)甘,干姜入,溫脾寒。
黨參、干姜、炙甘草、白術(shù)各10克。水煎服。
29 吳茱萸湯(《傷寒論》)
吳萸湯,參姜棗,暖肝經(jīng),溫胃好。
吳茱萸10克,黨參12克,生姜18克,大棗4枚。
30 小建中湯(《傷寒論》)
桂枝湯,加飴糖,倍芍藥,建中湯,
溫胃寒,醫(yī)潰瘍,加黃芪,效更彰。
飴糖30克,芍藥18克,桂枝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棗4枚。加黃芪名黃芪建中湯。
31 四逆湯(《傷寒論》)
四逆湯,附干姜,救厥逆,回真陽。
制附子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2克。
32 真武湯(《傷寒論》)
真武湯,術(shù)苓姜,芍益陰,附溫陽,
脾腎暖,水道暢,醫(yī)水腫,體安康。
白術(shù)6克,制附子、茯芩、白芍、生姜各10克。
33 陽和湯(《外科全生集》)
陽和湯,陰疽方,草芥肉,麻黃姜,
鹿角膠,熟地黃,鶴膝肉,流注良。
熟地30克,鹿角膠10克(烊化),白芥子6克,甘草6克,肉桂、炮姜、麻黃各3克。

(五) 瀉下劑
里實證,當(dāng)攻伐,峻逐水,緩潤下。
34 承氣湯(《傷寒論》)
大承氣,枳硝黃,厚樸入,寒下良。
小承氣,樸枳黃,有調(diào)胃,黃草芒。
大承氣湯:大黃12克,芒硝10克,枳實、厚樸各15克。
小承氣湯:大黃12克,枳實9克,厚樸6克。
調(diào)胃承氣湯:甘草6克,大黃、芒硝各12克。
35 大黃牡丹皮湯(《金匱要略》)
醫(yī)腸癰,推此方,瀉內(nèi)熱,首大黃,
破瘀血,,丹皮良,冬瓜子,桃仁芒。
冬瓜子15克,大黃、桃仁、丹皮、芒硝各10克。
36 大黃附子湯(《金匱要略》)
溫下方,附辛黃,瀉寒積,便通暢。
制附子12克,大黃10克,細辛6克。
37  麻子仁丸(《傷寒論》)
麻仁丸,小承氣,加芍杏,潤下劑。
麻子仁170克,大黃130克,杏仁、厚樸、芍藥、枳實各70克。依法制丸。
38 溫脾湯(《千金方》)
溫脾湯,附干姜,攻冷秘,參草黃。
大黃、制附子各10克,干姜、黨參各6克,甘草3克。
39 十棗湯(《傷寒論》)
十棗湯,逐水飲,遂芫戟,各等份。
共細末,棗湯進,醫(yī)腹水,療懸飲。
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共為細末。每服0.5至1克,大棗10枚煎湯送服。
40 舟車丸(《景岳全書》)
舟車丸,功逐水,軍榔丑,戟芫遂,
木輕粉,青陳皮,肝硬化,腹水宜。
黑丑120克,芫花、甘遂、大戟各30克,大黃60克,木香、青皮、陳皮、檳榔各15克,輕粉3克。共為細末,水糊為丸。
41 蘆氏秘方(《中華內(nèi)科雜志》1960)
腫半截,蘆氏方,二丑粉,糖棗姜。
二丑、生姜、紅糖、大棗。依法制膏。

(六) 和解劑 
和少陽,疏氣機,調(diào)腸胃,理肝脾。
42 小柴胡湯(《傷寒論》)
小柴胡,芩夏甘,參姜棗,和肝膽。
柴胡12克,黃芩、黨參各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棗4 枚,制半夏10克。
43 逍遙散(《和劑局方》)
逍遙散,柴芍甘,歸苓術(shù),薄姜全。
柴胡、茯苓、當(dāng)歸、白芍、白術(shù)、甘草各15克,生姜10克,薄荷3克。

(七) 表里雙解劑
表證急,汗法驅(qū),里證重,先救里,
若同病,表里醫(yī),既治表,又醫(yī)里。
44 大柴胡湯(《金匱要略》)
大柴胡,芩夏姜,枳芍棗,加大黃。
柴胡、枳實、制半夏、黃芩、白芍各10克,大黃6克,生姜12克,大棗4枚。
45 葛根芩連湯(《傷寒論》)
主葛根,芩連甘,痢兼表①,可煎餐。
葛根15克,黃芩10克,黃連6克,甘草3克。
① 指痢疾兼有表證。

(八) 祛濕劑
祛濕劑,主利水,化痰飲,避濁穢,
止泄瀉,開癃閉,通淋濁,蠲三痹。
46 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
正氣散,首藿香,苓陳夏,術(shù)草襄,
腹皮蘇,桔梗樸,解表邪,化濕濁。
藿香、茯苓各12克,蘇葉、白芷、大腹皮、白術(shù)各10克,半夏曲、陳皮、厚樸、桔梗、甘草各5克。
47  五苓散(《傷寒論》)
五苓散,豬茯苓,澤水桂,水道行。
豬苓、茯苓、白術(shù)各15克,桂枝10克,澤瀉12克。
48  平胃散(《和劑局方》)
平胃散,蒼樸甘,廣陳皮,燥濕專。
陳皮、厚樸各10克,蒼術(shù)15克,甘草6克。
49  茵陳蒿湯(《傷寒論》)
茵陳湯,治陽黃,生山梔,合大黃。
茵陳18克,山梔10克,大黃6克。
50  八正散(《和劑方局》)
八正散,通熱淋,車前子,生川軍,
梔滑草,萹瞿通,醫(yī)結(jié)石,緩疼痛。
滑石、車前子、瞿麥、萹蓄、梔子、木通、甘草、大黃各等份。
51   防己黃芪湯(《金匱要略》)
己與防,白術(shù)甘,祛濕邪,醫(yī)腎炎。
防己、黃芪各10克,白術(shù)6克,甘草3克。
52 萆薢分清飲(《丹溪心法》)
分清飲,萆薢名,菖烏藥,草智苓。
萆薢、烏藥、石菖蒲、益智仁、茯苓、甘草各等份。
53 獨活寄生湯(《千金方》)
獨活君,寄生湯,歸芍芎,干地黃。
參苓草,艽辛防,牛膝桂,痹痛康。
獨活、秦艽、防風(fēng)、芍藥、杜仲、牛膝各9克,桑寄生18克,干地黃15克,當(dāng)歸、黨參、茯苓各12克,川芎、甘草各6克,細辛3克,肉桂1.5克

(九) 祛風(fēng)劑
凡風(fēng)證,內(nèi)外情,外疏散,內(nèi)熄風(fēng)。
54 川芎茶調(diào)散(《和劑局方》)
茶調(diào)散,川芎君,羌防芷,薄草辛,
散風(fēng)邪,醫(yī)頭痛,或偏正,或巔頂。
川芎、荊芥、各12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克,薄荷、細辛各3克,防風(fēng)4.5克。
55 牽正散(《楊氏家藏方》)
牽正散,醫(yī)面癱,白附子,蝎僵蠶。
白附子、僵蠶、全蝎各等份,為末。每服3克。
56 小活絡(luò)丹(《和劑局方》)
小活絡(luò),乳膽星,川草烏,沒地龍。
制川烏、制草烏、地龍、制南星各180克,乳香、沒藥各90克。共為末,酒面糊為丸。每服3克。
57 羚羊鉤藤湯(《通俗傷寒論》)
鉤藤湯,有羚羊,桑菊草,芍地黃,
竹茹貝,茯神襄,清血熱,平肝陽。
鉤藤、菊花、白芍、茯神各10克,竹茹、生地各15克,羚羊角、甘草各3 克,桑葉6克,川貝12克。
58 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熄風(fēng)湯,功鎮(zhèn)肝,生龍牡,生龜板,
赭膝芍,玄冬甘,生麥芽,青蒿楝。
懷牛膝、代赭石各30克,生龍骨、生龜板、白芍、玄參、天冬、生牡蠣各15克,川楝子、生麥芽、青蒿各6克,甘草3克。

(十) 潤燥劑
內(nèi)外燥,因而般,內(nèi)滋潤,外輕宜
59 桑杏皮(《溫病條辨》)
桑杏湯,梔梨皮,浙貝豉,沙參齊,
滋肺津,外燥宜,咳無痰,上感醫(yī)。
桑葉、浙貝、淡豆豉、梨皮、山梔皮各6克,沙參12克,杏仁9克。
60 麥門冬湯(《金匱要略》)
麥冬湯,夏參甘,粳米棗,胃熱專。
麥冬18克,粳米15克,黨參10克,制半夏5克,大棗4枚,甘草3克。
61 養(yǎng)陰清肺湯(《重樓玉鑰》)
清肺湯,功養(yǎng)陰,生地芍,丹麥斟,
薄貝母,草玄參,療白喉,乳蛾飲。
生地12克,麥冬、玄參各10克,炒白芍5克,甘草、貝母、薄荷各3克,丹皮5克。

(十一)   祛痰劑
祛痰濕,療咳喘,止嘔吐,舒胸脘,
消瘰疬,定暈眩,痰是標(biāo),求本源。
62 二陳湯(《和劑局方》)
二陳夏,陳茯甘,和胃氣,療咳喘,
加枳星,名導(dǎo)痰,入枳茹,為溫膽。
陳皮5克,制半夏5克,甘草5克,茯苓10克。二陳湯加枳實、制南星,名導(dǎo)痰湯;二陳湯加枳實、竹茹,名溫膽湯。
63 止嗽散(《醫(yī)學(xué)心悟》)
止嗽散,桔陳菀,荊百部,草白前。
桔梗、荊芥、紫菀、白前、百部各600克,甘草30克,陳皮480克。共為末。每服10克,開水調(diào)服。

(十二)  消導(dǎo)劑
消導(dǎo)劑,化痞積,導(dǎo)食滯,暢氣機。
64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丸,陳苓半,萊菔翹,焦三仙①。
山楂180克,神曲60克,半夏、茯苓各90克,陳皮、連翹、萊菔子各30克。為末制丸。另一方有麥芽。
① 即炒山楂,炒神曲,炒麥芽。
65 枳實消痞丸(《蘭室秘藏》)
曰枳實,消痞丸,參樸術(shù),夏曲連,
麥芽曲,茯苓甘,加干姜,脾胃安。
干姜3克,炙甘草、麥芽曲、白茯苓、白術(shù)各6克,半夏曲、黨參各10克,厚樸12克,枳實、黃連15克。

(十三)   理氣劑
氣分病,滯與逆,滯宜行,逆降氣。
66 越鞠丸(《貿(mào)丹溪心法》)
越鞠丸,氣郁散,芎蒼曲,梔附餐。
蒼術(shù)、香附、川芎、神曲、梔子各等份。為細末,水泛為丸。
67  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
夏厚樸,氣方祖,苓生姜,并紫蘇。
制半夏、茯苓各12克,厚樸、生姜、蘇葉各10克。
68  瓜蔞薤白白酒湯(《金匱要略》)
瓜蔞實,薤白頭,除胸痹,加白酒。
瓜蔞實12克,薤白10克,米酒30毫升。
69 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定喘湯,芩甘冬,麻白夏,桑蘇杏。
麻黃、白果、桑白皮、款冬花、制半夏各10克,杏仁、黃芩各5克,蘇子6克,甘草3克。

(十四)  理血劑
血分病,瘀血溢,瘀當(dāng)祛,虛補益,
止血法,療血溢?;铕鲅胬須?。
70 桃仁承氣湯(《傷寒論》)
硝黃草,桂加桃,成此方,祛瘀好。
桃仁、大黃各12克,桂枝、炙甘草、芒硝各6克。
71 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王清任,倡逐瘀,四物備,桃紅繼,
桔枳草,柴牛膝,血瘀胸,久不愈。
當(dāng)歸、生地、紅花、牛膝各10克,桃仁12克,枳殼、赤芍各6克,柴胡、甘草各3克,桔梗、川芎各5克。
72 補陽還五湯(《醫(yī)林改錯》)
曰補陽,還五湯,內(nèi)四物,去地黃,
桃紅龍,芪四兩,中風(fēng)后,療諸恙。
黃芪120克,當(dāng)歸6克,赤芍5克,地龍、川芎、桃仁、紅花各3克。
73 槐花散(《普濟本事方》)
槐花散,醫(yī)腸風(fēng),止便血,枳柏荊。
槐花、側(cè)柏葉、荊芥穗、枳殼各等份,為末。每服6克。
74 小薊飲子(《濟生方》)
小薊飲,治血淋,蒲滑竹,歸通斟,
生地黃,草梔仁,清濕熱,醫(yī)尿頻。
生地24克,小薊10克,滑石12克,木通、蒲黃、淡竹葉各10克,甘草5克,藕節(jié)10克,當(dāng)歸5克,梔子仁10克。

(十五)   補益劑
論虛疾,分四虛,陰和陽,血與氣,
各臟腑,皆有虛,當(dāng)辨證,須留意。
75 四君子湯(《和劑局方》)
補氣方,四君先,茯苓入,參術(shù)甘。
黨參、茯苓、甘草、白術(shù)各等份。加陳皮、半夏名六君子湯。
76 歸脾湯(《濟生方》)
歸脾湯,涵四君,龍眼肉,歸棗仁,
芪香遠,姜棗引,補心脾,崩帶飲。
白術(shù)、龍眼肉、茯神、黃芪各30克,木香、黨參各15克,甘草、當(dāng)歸、遠志各3克,酸棗仁30克。
77  四物湯(《和劑局方》)
四物湯,歸地黃,赤芍芎,血證方。
熟地、當(dāng)歸、白芍、川芎各等份。加桃仁、紅花,名桃紅四物湯。
78  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決》)
六味丸,藥地丹,萸苓澤,益腎肝,
加桂附,溫腎寒,加知柏,虛火安。
熟地28克,山藥、山萸肉各12克,茯苓、澤瀉、丹皮各10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3錢。加附子、肉桂、即金匱腎氣丸;加知母、黃柏,即知柏地黃丸。

(十六)  固澀劑
固澀劑,可止遺,斂虛汗,崩帶醫(yī),
固脫證,止瀉痢,標(biāo)本顧,兼補益。
79 玉屏風(fēng)散(《世醫(yī)得效方》)
玉屏風(fēng),芪防術(shù),固表虛,自汗出。
黃芪18克,白術(shù)12克,防風(fēng)6克。
80 金鎖固精丸(《醫(yī)方集解》)
固精丸,芡蓮須,龍牡蠣,沙蒺藜。
沙苑蒺藜、芡實、蓮須各60克,龍骨、牡蠣各30克。研末,蓮肉煮粉糊為丸。
81 桑螵蛸散(《本草衍義》)
桑螵蛸,龜龍菖,茯苓神,遠歸黨。
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茯神、當(dāng)歸、龜板各30克。為末。每次6克,黨參湯調(diào)下。
82 真人養(yǎng)臟湯(《和劑局方》)
養(yǎng)臟湯,醫(yī)脫肛,罌粟殼,蔻訶香,
歸芍肉,甘術(shù)黨,泄痢久,服之康。
白芍、白術(shù)、炙甘草、罌粟殼各10克,當(dāng)歸、黨參各12克,肉豆蔻、肉桂、木香、訶子皮各5克。

(十七)   安神劑
神不安,責(zé)肝心,虛滋養(yǎng),實重鎮(zhèn),
強身體,振精神,服此劑,安心神。
83 朱砂安神丸(《蘭室秘藏》)
安神丸,朱砂連,歸地草,除熱煩。
黃連、朱砂、生地、當(dāng)歸、甘草,依法制丸。
84 酸棗仁湯(《金匱要略》)
養(yǎng)肝陰,草棗仁,知芎苓,益心神。
酸棗仁15克,茯苓10克,知母6克,川芎、甘草各3克。
85 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補心丹,歸地玄,二冬味,參苓遠,
柏棗仁,丹參煎,桔梗引,砂衣丸。
生地、五味子、當(dāng)歸、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黨參、玄參、丹參、白茯苓、桔梗、遠志,依法制丸,朱砂為衣。

(十八)   開竅劑
開竅劑,多辛香,分涼溫,當(dāng)細詳,
涼開法,如牛黃,溫開法,蘇合香。
86 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
牛黃芩,梔郁金,犀麝冰,連雄珍,
箔為衣,朱砂鎮(zhèn),解熱毒,昏譫飲。
牛黃、郁金、犀角、黃芩、黃連、雄黃、山梔、朱砂、冰片、麝香、珍珠、依法制丸,金泊為衣。
87 蘇合香丸(《和劑局方》)
蘇合香,沉丁香,術(shù)附訶,青木香,
犀蓽冰,乳麝香,白檀砂,安息香。
白術(shù)、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訶子、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蓽撥、冰片、蘇合香油、乳香,依法制丸。

(十九)   驅(qū)蟲劑
驅(qū)蟲劑,有效驗,蟲可去,痛隨減。
88 烏梅丸(《傷寒論》)
烏梅丸,安蛔方,辛椒桂,附干姜,
黃連柏,歸與黨,醫(yī)蛔厥,下痢嘗。
烏梅300枚,干姜300克,細辛、桂枝、熟附子、黃柏各180克,蜀椒、當(dāng)歸各120克,黃連480克,黨參180克。依法制丸。
89 驅(qū)絳湯(經(jīng)驗方)
驅(qū)絳湯,取檳榔,南瓜子,宜炒香。
南瓜子肉60~120克,檳榔片30~60克。先服南瓜子肉二小時后,服檳榔煎劑。

(二十)   催吐劑
涌吐方,吐痰涎。食毒物,存胃脘,
病情急,證兇險,毒涌出,體自安。
90 瓜蒂散(《傷寒論》)
甜瓜蒂,赤小豆,豉煎湯,催吐奏。
甜瓜蒂、赤小豆各等份,為末。每次1~3克,用淡豆豉湯送服。

針灸篇
一    針刺學(xué)
(一)  概述
針刺術(shù),簡易法,治病廣,療效佳。
從止痛,到針麻,取穴準(zhǔn),眾手法。
骨度法①,同身寸,一夫法②,拇指寸。
選體位,應(yīng)適當(dāng),坐與臥,俯或仰。
選針具,應(yīng)慎重,彎折損,切勿用。
針消毒,須嚴(yán)格,無菌觀,牢掌握。
針刺法,多習(xí)練,捻與轉(zhuǎn),刮與顫③。
遇彎針,莫著急,順方向,慢提起。
遇滯針,不慌忙,囑病人,莫緊張。
先按摩,再針刺,肌放松,起針易。
遇折針,須冷靜,急處理,手術(shù)應(yīng)。
切注意,饑?yán)埏枹?,禁針刺,要知曉?br>妊娠時,宜謹(jǐn)慎,腰腹部,勿強針。
① 骨度法又稱分寸折量法。
② 將四指并攏,以中指中節(jié)橫紋為準(zhǔn),四橫指相當(dāng)于三寸,稱一夫法。
③ 指刮針法和震顫法。
④ 饑餓,過度疲勞,飽餐后禁止針刺。

(二) 常用穴
1 頭面部常用穴
百會穴:頭中央,療休克,治脫肛,
卒中風(fēng),癲癇狂,夜尿癥,針炙康。
印堂穴:兩眉間,祛頭風(fēng),鼻塞痊。
頭維穴:在額角,入發(fā)際,五分找,
療頭痛,除暈眩,醫(yī)目疾,亦可選。
攢竹穴:眉內(nèi)端,散風(fēng)火,眼病專。
睛明穴:內(nèi)眼角,眼科病,取其療。
太陽穴:頭側(cè)找,眉梢后,一寸到,
偏頭痛,眩暈療,眼疾患,亦有效。
聽宮穴:耳屏前,諸耳病,必當(dāng)選。
下關(guān)穴:切跡間①,凹陷處,顴弓邊,
散風(fēng)熱,療面癱,醫(yī)牙痛,臨證參。
頰車穴:下頜角,前上方,咬肌到,
治口噤,痙攣療,通經(jīng)絡(luò),面癱效。
迎香穴:鼻翼旁,宣肺竅,鼻病良。
人中穴:鼻中溝,療休克,止兒抽②,
清神志,強腰脊,升血壓,可選取。
顴髎穴:外眼角,直下顴,凹陷找,
醫(yī)牙痛,解痙攣,顱腦術(shù),針麻選。
地倉穴:口角旁,止流涎,功效長,
面癱瘓,或痙攣,神經(jīng)痛③,亦可安。
醫(yī)風(fēng)穴:耳垂后,聾啞人,可針灸,
乳突痛,腮腺炎,面癱瘓,均可選。
風(fēng)池穴:粗隆陷,與乳突,連線牽④,
除眼疾,散風(fēng)寒,治眩暈,療失眠。
啞門穴:頸椎間,一二椎,不可偏,
醫(yī)聾啞,癲狂癇,進針時,要安全⑤.
① 下頜關(guān)節(jié)切跡與顴弓之間。
② 針刺人中穴能治小兒抽搐。
③ 三叉神經(jīng)痛。
④ 枕骨粗隆下陷處,與乳突連成一線,風(fēng)池穴位于連線中點。
⑤ 此穴深部接近延髓,針刺時要絕對注意安全。

2 胸腹部常用穴
天突穴:胸骨柄,上緣窩,治噎梗,
祛濕痰,療咳喘,平呃逆,失語痊。
膻中穴:兩乳間,寬胸膈,解痙攣,
心絞痛,哮喘安,療咳嗽,乳腺炎。
中脘穴:臍上量,整四寸,此穴藏,
和脾胃,氣機暢,止嘔吐,泄痢康。
天樞穴:肚臍旁,二寸處,穴位彰,
胃腸病,首其當(dāng),闌尾炎,熱痢恙。
期門穴:六肋間,乳頭下,橫刺選,
肝郁滯,胸不適,黃疸作,皆可治。
章門穴:在肋端,十一肋,治嘔喘,
助消化,退黃疸,降血壓,胸悶寬。
氣海穴:腹中線,肚臍下,一寸半,
療虛脫,救厥逆,調(diào)經(jīng)血,水道利。
關(guān)元穴:曲骨上,三寸處,此穴藏,
調(diào)經(jīng)血,治遺尿,抗休克,陽痿療。
中極穴:腹正中,臍之下,四寸整,
理沖任,調(diào)月經(jīng),療遺尿,癃閉行。

3 肩背要部常用穴
大椎穴:七頸下,兩椎間,找到它,
善退熱,咳喘佳,截瘧疾,降血壓。
肩井穴:亦好定,大椎處,與肩峰,
連成線,取正中,通乳汁,療肩痛。
肺腧穴:三椎旁①,寸半處,肺疾長,
哮喘病,胸膜炎,鼻竅阻,肺虛痊。
膏肓穴:四椎旁②,脊柱外,三寸量,
醫(yī)癆瘵,灸之當(dāng),扶脾胃,身心康。
心腧穴:五椎旁③,養(yǎng)心血,治健忘,
心絞痛,癲癇狂,失眠癥,刺之良。
膈腧穴:七椎旁④,呃噦嘔,是其長,
療出血,膽道病,肺結(jié)核,食管痙。
至陽關(guān):七胸椎,棘突下,此穴位,
療背痛,醫(yī)咳喘,除瘧疾,退黃疸。
肝腧穴:九椎旁⑤,解郁滯,脅痛當(dāng),
調(diào)經(jīng)血,視力障,療失眠,入夢鄉(xiāng)。
脾腧穴:十一椎⑥,運水濕,健脾胃,
助消化,消水腫,退黃疸,醫(yī)臌證。
胃腧穴:十二椎⑦,暢氣機,調(diào)腸胃,
治胃痛,消食物,醫(yī)泄瀉,止嘔吐。
命門穴:二腰椎⑧,益肝腎,療虛羸,
月經(jīng)痛,生殖疾,針麻術(shù)⑨,選之宜。
腎腧穴:二腰旁⑩,治腰痛,血尿良,
補腎氣,強腰脊,療水腫,止夢遺。
大腸腧:四腰椎(11),腸道病,其有為,
止瀉泄,下墜醫(yī),灸此穴,通便秘。
膀胱腧:二骶椎(12),膀胱病,可選配,
腰骶痛,膀胱炎,治遺尿,癃閉痊。
① 肺腧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② 膏肓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③ 心腧穴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④ 膈腧穴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⑤ 肝腧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⑥ 脾腧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⑦ 胃腧穴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⑧ 命門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⑨ 此穴是子宮并附件摘除、卵巢囊腫摘除時進行針麻的常用穴位。
⑩ 腎腧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11)大腸腧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12)膀胱腧穴在第二骶椎下,旁開一寸半。

4   上肢常用穴
少商穴:拇指上,外一分,甲角旁,
咽喉痛,癲癇狂,輕點刺,即安詳。
少澤穴:小指端,偏尺側(cè),甲外緣,
乳汁少,乳腺炎,退目翳,中風(fēng)選。
中池穴:中指尖,救厥逆,鎮(zhèn)狂癲。
后溪穴:小指側(cè),掌橫紋,盡頭得,
醫(yī)癲癇,頭項痛,截瘧疾,消目腫。
中渚穴:先握拳,四五指,掌骨間,
醫(yī)耳聾,手失用,治落枕,肩背痛。
合谷穴:虎口處,散風(fēng)熱,牙痛除,
療面癱,醫(yī)鼻咽,善止痛,針麻選①。
勞宮穴:手握拳,掌心處,中指點,
醫(yī)癲狂,療中風(fēng),解暑熱,止胃痛。
神門穴:腕橫紋,尺側(cè)端,凹處尋,
療失眠,醫(yī)健忘,安神志,鎮(zhèn)癲狂。
列缺穴:取橈骨,莖突上,頭項主②,
定咳喘,口噤除,醫(yī)咽腫,療鼻阻。
通里穴:腕橫紋,尺側(cè)端,一寸尋,
舒郁滯,療心煩,亦可治,嘔與眩。
內(nèi)關(guān)穴:腕橫紋,上二寸,正中尋,
心絞痛,律不齊③,無脈癥,嘔呃逆。
外關(guān)穴:腕背部,兩骨間,二寸處,
偏頭痛,發(fā)熱病,肩臂癱,以通經(jīng)。
尺澤穴:肘窩紋,偏橈側(cè),凹陷尋,
定咳喘,調(diào)呼吸,止咳血,降嘔逆。
曲池穴:肘橫紋,外側(cè)端,五分尋,
退高熱,截瘧疾,降血壓,止血痢。
肩髃穴:肩峰端,抬臂取,找凹陷,
通經(jīng)絡(luò),散風(fēng)寒,肩凝證,針之痊。
① 合谷穴是顱腦手術(shù)、鼻腔手術(shù)、扁桃體摘除術(shù)、甲狀腺切除術(shù)等常用針麻穴位。
② 四要穴之一:“頭項尋列缺”。
③ 心律不齊:包括中醫(yī)的促、結(jié)、代脈。

5  下肢常用穴
環(huán)跳穴:轉(zhuǎn)子孔①,聯(lián)成線,分三定②,
腰腿病,神經(jīng)疼③,身偏癱,可選用。
風(fēng)市穴:立正姿,手下垂,中指抵,
腿癱瘓,步履遲,下肢病,均可治。
殷門穴:腘窩連,臀橫紋,正中間,
通經(jīng)絡(luò),祛濕寒,腰背痛,下肢癱。
血海穴:取髕骨,內(nèi)上緣,二寸處,
調(diào)血經(jīng),降血壓,蕁麻疹,療效佳。
犢鼻穴:髕下緣,外側(cè)處,凹陷點,
利關(guān)節(jié),消腫痛,除風(fēng)濕,醫(yī)痹證。
陽陵泉:腓骨頭,前下方,凹陷留,
強筋骨,療偏癱,清濕熱,利肝膽。
陰陵泉:脛骨髁,下凹陷,此穴得,
和脾胃,止泄痢,尿潴留,浮腫醫(yī)。
足三里:犢鼻下,三寸整,將針扎,
醫(yī)癱瘓,調(diào)胃腸,常灸之,體質(zhì)壯。
委中穴:腘窩部,找橫紋,中央處,
腰脊痛,熱痙攣,下肢病,此穴選。
承山穴:腓腸肌,肌腹下,夾角取,
腿抽筋,療效奇,腰腿痛,肛門疾。
豐隆穴:髕骨下,連外踝,中點查,
善化痰,療咳喘,止眩暈,醫(yī)癱瘓。
懸中穴: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
散風(fēng)熱,通經(jīng)絡(luò),偏頭痛,療效獲。
昆侖穴:外踝后,強肌腱,止筋抽,
醫(yī)頭項,腰背痠,療足病,可催產(chǎn)。
太溪穴:內(nèi)踝后,連跟腱,中點求,
強腰膝,療喉痹,調(diào)經(jīng)血,生殖疾。
復(fù)溜穴:太溪上,二寸處,穴正當(dāng),
療肢癱,止夢遺,清濕熱,補腎虛。
太沖穴:足背部,一二跖④,凹陷處,
降血壓,止暈眩,平肝氣,消黃疸。
照海穴:內(nèi)踝下,凹陷處,將針扎,
調(diào)月經(jīng),療失眠,通郁滯,利喉咽。
內(nèi)庭穴:足背選,二三趾,跖骨前⑤,
療頭痛,牙痛痊,腸胃病,熱疾參。
公孫穴:足內(nèi)側(cè),一趾基,取陷窩,
理脾胃,止嘔吐,暢氣機,濕熱除。
至陰穴:小趾頭,外側(cè)端,甲角后,
頭項痛,胎位偏,艾條灸,針宜淺。
足臨泣:足背陷,四五趾,跖骨間,
偏頭痛,乳腺炎,肝膽病,醫(yī)之痊。
涌泉穴:足掌心,療休克,止眩暈,
精神病,或癲癇,頭項痛,利喉咽。
① 指股骨大轉(zhuǎn)子與骶骨裂孔。
② 把兩個部位連成線,為三等份,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的交界處。
③ 指坐骨神經(jīng)痛。
④ 足背第一、二跖骨結(jié)合部。
⑤ 內(nèi)庭穴在二、三跖趾關(guān)節(jié)前方的凹陷中。

二    灸法學(xué)
(一)  概述
灸起源,火有緣,備急用①,是專篇,
施灸術(shù),藥源廣,用艾絨,最理想。
其制作,簡易行,卷艾炷,成錐形。
監(jiān)證用,視病情,調(diào)氣血,諸證寧。
灸治法,類多種,直接灸,效力宏,
刺激強,燒灼疼,散瘀滯,熱力重。
間接灸,隔姜蒜②,火勢弱,力和緩。
用艾炷,點燃熏,左右動,速度均③。
溫針灸,燒針柄,其熱力,達深層。
針與灸,選穴同,炙偏補,針偏攻。
施灸法,療虛證,散風(fēng)邪,并溫經(jīng)。
強身體,止疼痛,助陽氣,有殊功。
① 指《備急炙法》,宋?聞人耆年編。書中介紹了二十二種急性病證的灸法,并附有簡圖說明。
② 艾炷不直接與皮膚接觸,間隔生姜或大蒜片。
③ 用艾條灸時,艾條點燃后與皮膚保持一定距離,可以象雀啄一樣忽近忽遠的上下移動,也可以左右均勻的移動。

(二)   灸治法常用穴
長行軍,易疲勞,足三里,灸之消。
胃腕脹,食不行,灸中脘,轉(zhuǎn)樞通。
鼻疾患,選迎香,宣肺氣,功效強。
灸神闕①,止寒痢,可回陽,功獨奇。
咳喘痰,取天突,常配穴,選肺腧。
低血壓,虛脫癥,灸素髎②,百會乘。
回陽氣,療暈眩,選氣海,或涌泉。
胎位偏,莫急煩,灸至陰,可順產(chǎn)。
① 神闕穴即肚臍。
② 素髎穴又稱鼻尖。

(三) 注意事項及禁忌證
禁忌癥,要記清,詳辨證,勿急行。
熱性病,炎癥期,高血壓,均禁忌。
妊娠期,宜謹(jǐn)慎,腰腹部,灸之禁。
昏迷時,防燒傷,輸氧時,防火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yī)三字經(jīng)
經(jīng)方配伍之秘(連載一)
郝現(xiàn)軍思考中醫(yī)信息錄【5】
帶數(shù)字的常用方大收集,你能想到多少
中醫(yī)漫談
付濟華醫(yī)案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