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茵陳蒿湯——黃疸肝炎合集

22黃疸肝炎——王占璽醫(yī)案

濕熱并重型黃膽肝炎

患者葉某,男性,42歲,19731029日門診。一周來口苦惡心納差,身目發(fā)黃,尿黃,大便稍干,舌苦黃膩,象弦滑,肝于肋弓下2.0厘米且有壓痛。查肝功,A/G=4.6/3.4%,膽紅素10,0毫克%,TTT15單位,S-GPT580單位,診為'急性傳染性肝炎、重型、黃疸型,此濕熱發(fā)黃,遂與茵陳湯合大柴胡湯加減:

茵陳45克梔子10.0克大黃10.0 柴胡10.0克黃芩10.0克白芍12.0克枳實6.0克生姜10.0克大棗4枚(去核)

每日煎服1劑,在門診治療服用16劑后,諸自覺癥狀消失,血膽紅素降至1.9毫克%,TTTS-CPT等均轉為正常。舌苔轉膩,滑,改用茵陳五苓散,服用20劑后,膽紅素亦降至正常,告臨床基本治愈,隨訪七年如常。《傷寒論臨床研究》

23黃疸肝炎——王占璽醫(yī)案

濕熱并重型黃疸肝炎

呂某,女性,18歲,學生,1961711日入院。乏力惡心尿黃六天。于75日開始出現(xiàn)全身乏力,惡心,食欲不振,尿色變?yōu)樯铧S,邀去本單位醫(yī)務室服藥治療不效,于9日因上述癥狀加重,食欲大為減少,并腹瀉3次。邀又赴醫(yī)院疑為痢疾,給服用黃連素,腹瀉遂止返回學校后,被同學發(fā)現(xiàn)眼及皮膚黃染,該日又去該醫(yī)院,診為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轉入北京市××傳染病醫(yī)院治療。昨天仍有低熱37.8℃,但無惡寒流涕咳嗽等癥狀。近三天來兩腿及周身皮膚發(fā)癢。目前主要癥狀,惡心嘔吐,不能進食,上腹部不適,腹脹而痛,肝區(qū)疼痛,尿色黃如濃茶。大便燥秘2日未排,口干而苦,渴欲飲水。體溫37.4c,舌苔白厚而膩根部發(fā)黃。鞏膜及皮膚明顯發(fā)黃。肝于肋下1.5厘米且有壓痛。血膽紅素7.2毫克%,TTT7單位,CCFT+++),S-GPT300單位。綜觀證屬黃疸,濕熱并重,擬以利濕清熱為主,佐以芳香化油法,用茵陳加小柴胡湯加減:茵陳12.0克柴胡10.0克黃芩6.0克 姜半夏10.0克竹藥10.0克炙草3.0 大棗4枚(去核)藿香10.0克佩蘭10.0克木通1.5

713日,上方服用2劑后未效,上述諸自覺癥狀毫無減輕,大便已4日未排,昨夜腹痛較甚,值班醫(yī)師給予服顛茄酊亦未生效,惡心加重,但未嘔吐。昨日月經(jīng)來潮,且已錯后7天,紫黑成塊。舌苔白膩根部仍有黃干之苦,脈沉有力,肝大壓痛如前,復查血膽紅素8.8毫克%,觀此濕熱黃疸,陽明燥屎已成,急與釜底抽薪,清熱利混為治,內服茵陳蒿湯合柴胡加芒硝湯加減,同時用大承氣湯高壓浣腸:

1)方,水煎服,每日煎服1劑。

茵陳30.0克 生大黃15.0克(后下)柴胡15.0克 黃苓10.0清半夏12.0克 枳實10.0克 杭芍15.0克 芒硝10.0克(后下)茜草10.0克 生姜10.0克 大棗4枚(去核)

2)方,水煎600.0毫升高壓洗腸。

枳實15.0克 厚樸10.0克 生大黃15.0%芒硝12.0克(絆化)至715日,先以1%鹽水2,000毫升浣腸,再用大承氣湯600毫升浣腸后,并服用(1)方2劑均未排便。大便雖已6天未排,但惡心頭暈、口干苦欲飲、腹痛等癥狀明顯減輕,全部舌苦稍黃而膩,脈乃沉實有力,于左側腹骼窩處可明顯觸及糞塊,則將(1)方中加入梔子10.0克、澤蘭10.0克繼續(xù)服用,(2)方又給1劑。

717日,上方又服2劑,并浣后排出稀便2次,便有異常臭氣,自排便后,惡心口苦、脘腹脹痛等,諸自覺癥狀均消失,只稍微乏力。舌苔轉為薄白稍膩,舌質較暗,脈象轉,肝區(qū)壓痛·消失,月經(jīng)昨日已畢,身目仍有明顯黃染。復查肝功,血膽紅素8.8毫克%,已不再上升,TTT14單位,TFT++),CCFT+++),S-CPT315單位。綜上觀之,燥屎已排,病勢已減,熱象漸衰,濕邪偏重,且挾有瘀血,改用茵陳五苔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減;茵陳30.0克 桂枝10.0克 茯神10.0克 澤瀉10.0克豬苓10.0克白術10.0克 丹皮10.0克 生桃仁10.0克赤芍10.0克白芍10.0

724日,此方共服7劑,服用2劑后,黃染即有所減輕,排便稍干,余無其他自覺癥狀,舌苔轉為薄白,脈象同前。復查肝功,血膽紅素降至2.4毫克%,TTT6單位,TFT+),CCFT+),S-GPT125單位。上方加斌又服7劑至731日,諸自覺癥狀消失未發(fā),肝功基本轉為正常,血膽紅素1.0毫克,TTT6單位,TFT-),告臨床基本治愈。《傷寒論臨床研究》

24黃疸肝炎——聶惠民醫(yī)案

張某,男,38歲患急性黃疸性肝炎,發(fā)熱38.8℃,脈弦滑數(shù),舌苔黃膩,肝區(qū)作痛,口苦惡心,厭油,一身面目皆黃,色如赤金。曾在某醫(yī)院治療,效果不大。問其小便黃短,大便亦不甚通利。此證為肝膽濕熱蘊郁不解,膽液失常發(fā)為黃疸,屬于熱重而濕輕者。

處方:柴胡錢半夏三錢生姜三錢大黃三錢茵陳一兩梔子三錢

此方連服三劑,大便始瀉,小便得利,黃疸漸退,乃令其停藥。未至三日,黃疸又作,又服上方而退。

經(jīng)驗證明:凡黃疸而小便赤者,服茵陳蒿湯必以尿色變白為準;若大便灰白色者,必以大便轉為黃色為準。否則,停藥過早,容易復發(fā)。另外,有的患者病后周身無力、疲憊不堪,即使舉手抬足之易,亦感覺力不能及。此時,切勿錯認為虛證而投補劑,仍用茵陳蒿湯,俟?jié)駸嵋蝗?,體力即復。《傷寒掣要》

論:所謂的急性黃疸,就是外感傷寒,胃腑熱盛,熱與濕相合,則濕熱瘀蒸,不能外越,發(fā)為黃疸。發(fā)熱,脈滑數(shù),皆是胃腑濕熱。胃熱者外感之來路,而濕盛者,脾虛之來路也。

25黃疸肝炎——張志民醫(yī)案

患者男性,十一歲。初診:一九七九年二月六日。起病已一周。食欲減退,厭油食。便秘,小便不利、色深黃,面目發(fā)黃。兩天前發(fā)熱。

西醫(yī)協(xié)助檢查:全身發(fā)黃,右上腹壓痛,肝腫大,叩擊痛,邊緣清楚,質軟。體溫38℃,微惡寒。尿膽紅質及尿膽原陽性,谷丙轉氨酶明顯升高,黃疸指數(shù)25單位。診斷為急性肝炎。

   患者體疲神倦,納呆,便秘,小便不利,腹脹拒按,胸滿口苦,舌苔黃膩、質微紅,脈弦數(shù)。屬陽黃,宜清濕熱梔子9克、綿茵陳25克(先下)、生川軍9克(后下)、北柴胡15克。服三劑。

二診:二月十日。藥后大便每日兩次,小便利,黃漸退,胸腹較舒,胃口進步,仍厭油食。舌仍黃膩,脈弦。續(xù)上方三劑,后用茵陳五苓散、柴芍六君子湯等方調理而愈。

26黃疸肝炎——張志民醫(yī)案

患者男性,二十五歲。初診,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一日。一周前,惡寒發(fā)熱,開始泛惡,漸見眼白發(fā)黃,渾身皮膚瘙癢。診時一身黃染,色澤鮮明,胸肋滿悶,時作隱痛,泛惡更甚,口苦,不思飲食,見肥肉即作惡心,小便黃如濃茶而量少,大便干堅,兩小腿酸重,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化驗結果:黃疸指數(shù)40單位,鋅濁度8單位,谷丙轉氨酶225單位。西醫(yī)診為急性黃疸型肝炎。中醫(yī)辨證屬濕熱郁蒸,腑實里滯,治宜清利瀉實,以退陽黃:茵陳50克、生大黃6克(后下)、炒枳實15克、川樸8克、焦山梔15克、黃芩10克、軟柴胡10克、白茅根30克、雞內金8克、郁金12克、姜竹茹10克、姜半夏10克。服五劑。

二診:五月十七日。藥后大便通暢,黃色見褪,泛惡漸平,皮膚作癢亦輕。原方七劑。

三診:五月二十四日。諸癥日減,脘腹尚脹,復查肝功能:黃疸指數(shù)15單位,谷丙轉氨酶110單位。處方宜作更動;茵陳30克、焦山梔15克、生大黃3克、姜竹茹12克、丹參15克、炒15克、郁金10克、白茅根30克、川棟子10克、八月扎10克、炒谷芽15克、炒麥芽15克、青陳皮各0克。服十劑。

四診:六月八日。再行肝功能化驗,各項指標均已正常。身目不黃,泛惡已除,飲食有味而量增,舌紅退,黃苔去,脈仍帶弦。再予疏調月余,開始參加農村輕便勞動。

論:一周前發(fā)熱惡寒,即是外感病。表郁胃熱,與濕相合,濕熱淫蒸,發(fā)為黃疸。茵陳蒿湯,瀉其濕熱,以利肝膽。

27黃疸肝炎——王琦醫(yī)案

急性黃疸型肝炎(陽黃)

鄭某,男,36歲。近十天來感頭昏神疲,倦怠無力,鞏膜皮膚黃如橘色,心煩口渴,懊惱不安,納谷欠佳,中脘痞悶,右脅疼痛,少腹膨脹,小便黃赤,量少,大便秘結。查肝功能:黃疸指數(shù)30單位,鋅濁度17單位,麝香草酚濁度12單位,絮狀+++,谷丙轉氨酶500單位。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證屬濕熱郁蒸發(fā)黃,熱重于濕,治以清熱利濕。用茵陳蒿湯:茵陳15克,山梔9克,生大黃15克(后下),川柏9克,郁金6克。連服七劑后,黃顯退,小便色轉淡黃,尿量增多。原方減大黃為6克,加谷麥芽各9克,繼治半月,諸癥顯著好轉。俟?jié)駸釢u清,再以一貫煎加石膏、寒水石、滑石各30克,數(shù)服而安。一月后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按:茵陳蒿湯為治療濕熱黃疸之主方,療效卓著?!秱摗吩疲?/span>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本例陽黃重癥初診即以茵陳蒿湯為主清里攻下,待邪勢頓挫方轉清解。我們用茵陳蒿湯十分重視其中的大黃,不僅劑量大,而且用藥時間多在二周左右。明吳又可治療疫黃的茵陳湯,與《傷寒論》茵陳蒿湯比較,藥味雖同而劑量則異,是變主藥茵陳為大黃,以增強通里瀉下之效。吳又可認為溫,發(fā)黃,'胃實為本,是以大黃為專攻……設去大黃而服山梔、茵陳,是忘本治標,鮮有效矣。證之臨床,頗有見地。《經(jīng)方應用》

論:大部分醫(yī)案,都是發(fā)病一周或十來天,此大多都是外感病,引起里濕與熱盛尤其是里熱,沒有外感之郁,陽明不會熱盛,沒有太陰濕盛,不會全身發(fā)黃。

28黃疸肝炎——周鳳梧醫(yī)案

濟南某職工之子,年十歲,患頭眩惡心,食欲不振,胸脅撐脹,腹?jié)M不適,面色鞏膜黃染,于19691126日急赴濟南市兒童醫(yī)院門診。檢查結果,心肺(-),肝肋.下二公分有觸痛,黃疸指數(shù)20,膽紅質定性即速反應陽性,麝濁12,麝絮++,腦絮++,丙谷轉氨酶160單位,確診為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因無病床,未能收留住院,建議服中藥治療。依照病歷所載上述情況,并見大便略稀,小便深黃而量少,脈沉滑,苔黃膩,診為濕熱郁結,胃氣上逆之陽黃,愛疏方茵陳蒿湯合四苓散,以清熱利濕,解毒退黃。茵陳18克,生山梔6克,酒大黃4.5克(后入),茯苓9克,豬苓9克,炒白術8克,澤瀉6克,滑石9克,生甘草3克,紅大棗5枚,水煎二次,合兌分服。

上方進四劑,暈嘔均瘥,胸脅舒暢,胃思納谷,惟大便溏瀉,有時不禁,小便黃赤。仍守前方加減:茵陳18克,生山梔6克,川黃柏4.5克,茯苓12克,豬苓6克,炒白術9克,澤瀉6克,陳皮4.5克,生甘草3克,紅大棗5枚(壁)。煎服法同前。

上方連進四劑,胃口大開,大便正常,但鞏膜黃染尚未盡退,午后低熱。仍宗前方加減:茵陳12克,生山梔6克,川黃柏4.5克,茯苓9克,豬苓6克,炒白術6克,澤瀉6克,陳皮4.5克,銀花12克,白薇9克,白通草3克,生甘草3克,紅大棗5枚。

再進四劑,鞏膜黃染及低熱全消失,胃納、二便均轉正常,精神活躍,僅感右脅不舒,別無所苦,脈滑苔薄,予逍遙散加味,以善其后:北柴胡4.5克,炒杭芍6克,當歸6克,炒白術9克,茯苓9克,山梔子4.5克,黃柏1.51克,生甘草3克,薄荷1.6克,生姜一片。  

上方繼服三劑,自感諸癥全瘥,于1223日復查結果:黃疸指數(shù)3,膽紅質定性(-),麝濁4,麝絮(-),腦絮(-),遂告痊愈。

按:《金匱要略》云: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腦,心胸不安,久久發(fā)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本案所具癥狀頗與本條所述相符合,但由于苔膩,便稀,又偏脾虛濕盛,故合四苓以加強淡滲之力,藥中肯紫,故取效較捷。《經(jīng)方應用》

論:谷疸者,也是有外感內郁也。也就脈遲胃寒,飲食不消,外感郁其胃熱,此胃熱與濕相合,濕熱瘀蒸,發(fā)為谷疸。

29黃疸肝炎——王琦醫(yī)案

急黃(暴發(fā)型肝炎)

林某,男,24歲。進行性疲倦,目黃,尿黃20余天,嗜睡4天。原在當?shù)匦l(wèi)生院按急性黃疸型肝炎治療,未見好轉,且癥狀加重,刻診昏睡,納差,大便溏,神志朦朧,肝大右肋下1厘米,質軟,有壓痛及叩擊痛,脾未觸及,腹脹但無腹水癥,未見皮下出血點及蜘蛛痣,口干苦但不欲飲,舌淡,苔黃白膩,脈濡數(shù),黃疽指數(shù)110單位,血清膽紅素11毫克%,谷丙轉氨酶630單位,腦絮++,小便常規(guī):蛋白+,顆粒管型+。西醫(yī)診斷:重癥肝炎,中醫(yī)診斷為急黃,屬濕重于熱,用茵陳蒿湯加味;茵陳45克,山梔12克,虎杖30克,田基黃30克,蒼術12克,川樸9克,蒲9克,郁金9克,麥芽30克。水煎,分三次服。

服三劑后神志稍清,苔略退。仍守原方三劑,諸癥俱減。仍用此方加減服三十多劑,同時結合西醫(yī)治療,癥狀基本消失,肝功能除腦磷脂膽固醇縶狀試驗++外,其余全部正常。(錄自《新醫(yī)學》1975.2

按:本案是由感邪嚴重,熱毒熾盛所致,故方在茵陳蒿湯的基礎上,增以清熱解毒開竅之藥,如內傷營衛(wèi),神昏甚者,可選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或紫雪丹。《經(jīng)方應用》

論:感邪嚴重,就是外感之寒,熱毒熾盛,就是胃腑之熱,濕熱相合,此濕熱者,即所謂的:熱“毒”熾盛。

30黃疸肝炎——印會河醫(yī)案

劉某,女,15歲,學生,197652日初診。7天前因發(fā)熱按感冒治療無效,并出現(xiàn)厭油納差,乏力,惡心嘔吐,尿色深黃,大便秘結等癥,近2天又發(fā)現(xiàn)鞏膜黃染。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查肝功:ALT 302U/L,麝香草酚濁度試驗(TTT18U,硫酸鋅濁度試驗(ZnTT17U,黃疸指數(shù)22umo/L。查體見身目黃染,肝大右肋下三指,質充實有壓痛,脾肋下可觸及。西醫(yī)診斷:急性黃疸型肝炎。證屬肝膽濕熱。治擬清肝利膽、退黃。方用茵陳蒿湯加味:茵陳、大黃、山梔、黃芩、板藍根各15g,金錢草30g,龍膽草10g,陳皮10g,焦三仙各10g,茯苓、法半夏各12g,甘草6g。

二診:服上方10劑,自覺精神明顯好轉,食欲增加,黃疸減輕,苔黃脈弦滑。前方減板藍根、龍膽草,加柴胡、當歸、赤芍各10g。繼服15劑,黃疸消失,二便正常,復查肝功,惟TTT偏高。前方減大黃,加泡參15g,再服10劑,諸癥消失。

原按:本例患者為肝膽濕熱熾盛,故方中重用茵陳、山梔、黃芩、大黃、金錢草、板藍根、龍膽草清熱利濕,解毒退黃,法半夏、陳皮、茯苓、焦三仙健脾開胃,以顧后天之本,柴胡、當歸、赤芍理氣活血,甘草調和諸藥,藥癥相合,故獲良效。摘自:張忠會,印會河教授治療肝病的經(jīng)驗[J].國醫(yī)論壇,1990,(5):21-22.

論:七天前外感,則胃熱與脾濕相合,所以厭油,乏力,惡心嘔吐,此是胃逆之象。尿色深黃,此是濕熱下傳,膀胱濕熱之象。大便秘結,此是胃熱而腸燥也。胃熱與濕相合,而大腸本氣之燥盛。

31黃疸肝炎——刑錫波醫(yī)案

方某,男,41歲,干部。病史:初起身發(fā)冷熱,惡心作嘔,頭眩,身倦無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食后胃脘脹滿,右肋脹痛拒按,小便殷紅,脈弦數(shù),鞏膜發(fā)黃,肝大,于右脅下1指半。化驗:麝香草酚濁度8.2單位。凡登白直接、間接均陽性,黃疸指數(shù)80單位,診斷為黃疸型肝炎,予加味茵陳蒿湯服之。

辨證:濕熱內郁。治法:清利濕熱。處方:茵陳蒿24克,生梔子10克,生大黃10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鱉甲15克,半夏10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龍膽草6克,柴胡6克。

服藥3劑,冷熱退,嘔吐不作,胃脘輕松,略思飲食。然右脅脹痛不減,原方加犀黃丸6克,白水送下,以解毒、通絡、止痛。連服5劑,胃脹全消,脅痛大減,鞏膜黃色漸退,能食,身較有力,但小便仍黃。遂將大黃改至12克,服后每日溏瀉一兩次,身體不但不倦,而食欲倍增。連服8劑,小便色淡,鞏膜不黃,肝區(qū)痛亦不顯,因減大黃3克,加生山藥15克,去半夏。連服5劑,癥狀消失,肝縮小至半指,壓痛不顯,黃疸指數(shù)10單位,凡登白直接陰性、間接陽性,麝香草酚濁度降至5.6單位。后又加黨參15克,連服8劑,肝功能各項檢查,皆已恢復正常范圍。

按:中醫(yī)學稱黃疸型肝炎為黃疸病,黃疸病還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多種疾病。不論何種原因,使血液中黃疸指數(shù)增高,鞏膜發(fā)黃,皮膚發(fā)黃,統(tǒng)稱之為黃疸。黃疸分為陽黃、陰黃。陽黃證,黃色鮮明如橘皮色,身熱煩渴或煩躁不寧,或消谷善饑,或小便赤澀、熱痛或大便秘結,脈象滑數(shù)有力。患者元氣尚強,脾胃未傷,而濕熱更盛,皆宜清濕熱,利小便,消黃疸法治療。陰黃證,面色晦暗,神志困倦,言語輕微,畏寒不食,四肢無力,喜靜惡動,脈象虛軟或細弱無力,宜用溫補行濕利疸法治療。

茵陳蒿湯為治陽黃之方。以茵陳蒿清利濕熱、退黃疸;大黃通瀉郁熱,由二便排出;梔子苦寒以除煩熱,清瀉三焦,三焦通利,濕熱得去,則肝膽不受熏蒸故黃疸可去。

通過臨床體驗,加味茵陳蒿湯不但消黃疸較速,對消縮肝大和緩解右脅疼痛,都有明顯效果。對肝功能的恢復和主要癥狀的消除,也有較好的效果。凡黃疽型肝炎,黃疸癥狀較重者,重用大黃和茵陳,不但黃疸消退快,而且對伴有的身倦脘悶、消化不良等癥,亦有明顯效果。因黃疸證患者的倦怠,并非由于氣衰脘滿、消化不良,亦非由于脾胃衰弱,故用大黃后,不但倦怠癥狀可以緩解,而脘滿亦逐漸消失,食欲增加。故治陽黃證,重用茵陳、大黃是一種最好的方法?!缎体a波醫(yī)案集》

論:初起寒熱,此是外感。而惡心作嘔,當也是少陽經(jīng)證,右脅下一指半,此或也是少陽經(jīng)郁。

32黃疸肝炎——聶惠民醫(yī)案

何某某,女,21歲。1979年初診?;技毙渣S疸型肝炎,發(fā)病一個多月。初起身有寒熱,繼之周身發(fā)黃,經(jīng)住院治療,服用西藥,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唯黃疸不退,故來中醫(yī)門診治療。證見黃疸鮮明,右脅疼痛,腹部脹滿,時時欲嘔,口苦咽干,不欲飲食,厭油膩,大便干燥,小便黃赤,舌質略紅,苔膩淡黃,脈見滑數(shù),鞏膜,皮膚黃染,心肺(-),腹部柔軟,肝于肋下2厘米,壓痛脾未觸及。尿液檢查,尿膽紅質(+)、尿膽素(十)、尿膽元(一);血液檢查,麝香草酚濁度試驗2單位、谷丙轉氨酶100單位、黃疸指數(shù)30單位。中醫(yī)辨證:肝膽郁滯,濕熱內蘊,膽液外溢而致黃疸。治當清熱利濕,疏利肝膽,解毒退黃。處方:柴胡9克,黃芩9克,板藍根12克,敗醬草12克,梔子9克,龍膽草9克,茵陳30克,大黃5克,黃柏9克,甘草6克。水煎溫服。服藥二周,諸證減輕,黃疸指數(shù)18單位。于前方加車前子、澤瀉以加重利濕之力,繼服兩周。三診復查,谷丙轉氨酶、黃疸指數(shù)正常,諸癥狀消失。

追訪半年,未見復發(fā)。《聶氏傷寒學》

33黃疸發(fā)熱——黎崇裕醫(yī)案

李某,男,50歲,201296日初診。體型粗壯,平素嗜酒,5天前飲酒后覺胃脘疼痛不適,發(fā)熱惡寒,自服解熱鎮(zhèn)痛消炎西藥無效,加重就診,刻下:痛苦面容,鞏膜發(fā)黃,口干思飲,大便3天未解,小便如濃茶水,舌紅苔白厚,脈弦數(shù),體溫38℃。

茵陳30g,梔子10g,制大黃(后下)3g,桂枝10g,茯苓15g,白術10g,豬苓10g,澤瀉15g,5劑。水煎溫服,一天3次,一天1劑。

服用10劑后癥狀全好,后去查了個兩對半,小三陽。100首經(jīng)方》

論:本條是喝酒生濕,外感生胃熱,則濕熱相合,發(fā)為黃疸。

34黃疸肝炎——馮世綸醫(yī)案

王某,男性,34歲,某醫(yī)院會診病例。196458日初診?;悸愿窝子心辏话l(fā)黃疸,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黃疸指數(shù)逐漸升高,人亦面目俱黃如橘色,發(fā)熱口舌干,胸脅苦滿,惡心不欲食,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shù)。證屬少陽陽明合病的陽黃,治以和解清熱,予以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柴胡12克,黃芩10克,枳實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半夏12克,大棗4枚,茵陳24克,大黃10克,山梔子10克。結果:上藥服2劑,大便得通,惡心已,胸脅苦滿減,精神好轉。因堅持服藥28劑,黃疸退,查肝功完全正常,原有肝病亦隨之而愈,約1個月出院?!督庾x張仲景醫(yī)學》

35黃疸肝炎——大塚敬節(jié)醫(yī)案

黃疸、口渴、瘙癢、尿量減少和衄血的肝炎患者

患者為體格和營養(yǎng)呈中等程度的三十四歲男性。約從十天前出現(xiàn)原因不明的發(fā)熱。發(fā)熱二三天后下降,隨后全身發(fā)黃。某醫(yī)師診斷為急性肝炎,并投藥治療,但未感覺好轉。

癥狀有黃疸,口渴,全身瘙癢感,尿量減少,時時有少量衄血,心窩部有某物堵塞著的感覺。脈遲而有力,舌有少量黃苔而干燥。全腹部略膨滿,從心窩部至右季肋有抵抗和壓痛,手指可觸及肝臟下緣。對此,我投予茵陳蒿湯治療。從第二天起尿量明顯增多,口渴減輕,服藥七天后,黃疸退去大半。共治療十九天,完全恢復了健康。

但是該患者的弟弟,較其發(fā)病晚十天,也出現(xiàn)了相同的癥狀?;颊叨鍤q,體格與其兄相似,訴四五天前出現(xiàn)類似感冒癥狀,后來感覺心窩部痞塞不適,食欲全無,并有惡心,所以自己懷疑是否患上與其兄相同的疾病而來診。癥狀有口渴,尿量減少,大便軟,呈灰色,次數(shù)多,每次排出少量。望其尿色,呈黃褐色如煎黃柏水。脈沉遲,體溫為35.4C,無惡寒。腹診,肝臟大,從心窩部至右季肋下膨滿。雖然無嘔吐,但苦于胸脘痞悶不通。

根據(jù)上述所見,雖然黃疸尚不明顯,但也診斷為急性肝炎,投予了茵陳蒿湯。

患者服藥后尿量迅速增加,雖然一度出現(xiàn)了黃疸,但服藥二周后便痊愈了。

隨后還有一例四十二歲男性的黃疸病例。

該患者為高個子消瘦體形,曾因胃酸增多癥在我的診所治療過。這次的病情是從七天前開始發(fā)熱,體溫在38.0℃左右,在某醫(yī)師處接受治療,從三四天前開始出現(xiàn)全身黃疸。最感到痛苦的是從胸部到心窩處的不快感,即膨滿而被壓迫的感覺。其他證狀有口渴,只想喝水和吃水果,無食欲,有時惡心欲吐,但吐不出來。大便呈灰白色,小便黃赤而量甚少。于是投予茵陳蒿湯治療,尿量增加,服藥十五天而愈。《漢方診療三十年》

36黃疸肝炎——孫敷泉醫(yī)案

王某,男,28歲。1977年夏天初診?;颊邜盒?,疲乏無力,口苦,納差,肚脹,小便黃而不暢,大便干,鞏膜黃染,舌質紅,苔稍膩。肝肋下2指,觸痛。查肝功:谷兩轉氨酶500單位,黃疸指數(shù)16單位,硫酸鋅濁度4,麝濁2,高田氏反應陰性。診斷為急性黃疸型肝炎,屬陽黃證。根據(jù)《傷寒論》第260條: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應用此湯,茵陳30克,梔子9克,大黃6克,水煎服。上方服5劑后,惡心消失,食欲略有增加,大便通暢,一天一次。原方加敗醬15克,白茅根15克。再服12劑,黃疸基本消退,肋痛消失,口亦不苦,小便不黃,飯量增加,精神好轉,可自己騎車來看病,但稍有肚脹。原方加大青葉、焦三仙各15克,又服12劑,諸癥消失,患者無不適。肝功化驗:黃疸指數(shù)3,麝濁2,硫酸鋅濁度3,谷丙轉氨酶正常(130單位以下),高田氏反應陰性。病遂痊愈。《經(jīng)方研習》

37黃疸肝炎——孫敷泉醫(yī)案

急性黃疸性肝炎——濕熱陽

孫健明,我的兒子,當時正在陜西科技大學上一年級,于1990329日開始發(fā)高燒,一連四天不退,疲乏無力,口渴欲飲,納呆、厭油、腹脹,后發(fā)現(xiàn)小便為濃茶色,大便發(fā)白,懷疑為肝炎。47日去醫(yī)院化驗,谷丙轉氨酶150單位以上(正常值40單位以下),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診斷為急性黃疸型肝炎(濕熱陽黃型)。急用茵陳蒿湯加味治療,處方為:茵陳30克,梔子10克,板藍根、敗醬草各15克,大黃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2周后,黃疸逐漸減退,患者背上原有許多深紅色疙瘩,已變成了淡白色;患者居住的房間內原來充滿臭味,現(xiàn)在臭味也消失了。又服10劑后復查肝功能已恢復正常。因同學去華山旅游,他耐不住,竟瞞著我也去了,我很怕他經(jīng)勞累后肝炎復發(fā)或轉為慢性,但他去華山爬山返回后,并未重犯。

按:茵陳蒿湯是《傷寒論》治療濕熱薰蒸、熱重于濕所引起黃疸的特效處方,臨床中不但對急性黃疸型肝炎有顯效,而且對膽石癥、膽囊炎、鉤端螺旋體等病引起的黃疸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F(xiàn)代醫(yī)學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該方中的茵陳是退黃的主藥,其退黃的成分主要在揮發(fā)油內,因此煎藥時最好將此藥單獨另煎,一般煎十分鐘即可。在用量上病輕者用15-30克,病重者可用到60~120克。

據(jù)報道,本方加減不但能治急性黃疸型肝炎、還能治重癥肝炎、肝硬化、膽囊炎、皮膚瘙癢、過敏性皮炎等病。《經(jīng)方研習》

論:現(xiàn)在來看,膽結石之來,是由濕熱,而此濕熱者,是脾胃之濕熱。膀胱結石之來,是膀胱濕熱,而腎結石之來,也膀胱之濕熱。

38黃疸肝炎——黃偉康醫(yī)案

袁某某,男,23歲,因黃疸8天而入院。病人于入院前12天開始畏寒發(fā)熱,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疲乏,食欲不振。曾在聯(lián)合診所服消化藥片,無任何進步。4天后熱退,鞏膜及皮膚隨即出現(xiàn)黃疸,小便深黃,乃入院治療。體檢:體溫36.5℃,脈搏72/分,呼吸20/分,血壓110/60毫米汞柱;鞏膜及皮膚有輕度黃染,心肺未見異常,腹軟無壓痛,肝脾未觸及。化驗檢查:血色素13.5%,紅細胞630萬,白細胞8700,中性60%,淋巴39%,單核1%;血康、華氏反應陰性;尿膽紅素陰性,尿膽元1/5弱陽性;大便孵化3次均陰性;黃疸指數(shù)40單位,膽紅質4毫克%,凡登白直接反應陽性,麝香草酚濁度4單位(正常值0~2.5單位),麝香草酚絮狀試驗陰性;膽固醇152毫克%,膽固醇醋70毫克%,馬尿酸試驗2.0克(以安息香酸計),診斷為黃疸型傳染性肝炎。

于入院后第二天開始服茵陳蒿湯,每日一劑。服藥一周后黃疸顯著減退,一般情況亦見進步,黃疸指數(shù)降至8單位,膽紅質0.8毫克%,馬尿酸試驗3.1克 服藥第3周末,臨床上黃疸已不可見,黃疸指數(shù)10單位,膽紅質0.5毫克%,馬尿酸試驗

3.16克。食欲增加,情況良好,于住院第25天出院。[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57,(8),19]

按語:濕熱蘊蒸,膠結不解,影響肝膽疏泄,膽汁外溢,發(fā)為黃疸。本案濕熱并重,茵陳蒿湯乃為正治之法,乃時投用,其效如神?!秱撁t(yī)驗案精選》

39黃疸肝炎——姜春華醫(yī)案

盛某,男,37歲?;?/span>急性黃疸型肝炎,谷丙轉氨酶1000U,日來胸悶,納呆,腹脹,尿赤而少,肝區(qū)不舒,苔白,脈弦細。以茵陳蒿湯加味:生大黃9克 山梔9克 茵陳蒿15克澤瀉9克大腹皮9克 蒼術9克 金瓜蔞5克 田基黃15克 對座草30克方7

本案為濕重型黃疸,標本兼治,故以茵陳蒿湯加味。大黃配田基黃、全瓜控制肝炎病毒,此為治本;茵陳蒿配對座草、大腹皮、澤瀉利水退黃疸,此為治標。藥后谷丙轉氨酶下降到500U,病情顯著好轉,續(xù)方7劑圖治。《經(jīng)方發(fā)揮與應用》

40黃疸肝炎——姜春華醫(yī)案

康某,男,32歲?;颊哂?/span>一周前即突感中脘脹滿不適,發(fā)熱曾至38.5℃,服西藥4天后熱退,鞏膜及皮膚即出現(xiàn)黃疸,經(jīng)某醫(yī)院檢查谷丙轉氨酶為300U,黃疸指數(shù)為80U,西醫(yī)診斷為黃疸型肝炎,現(xiàn)住院治療。不思飲食,泛泛欲吐,小便色深似濃茶,大便3日未解,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證屬濕熱俱重型黃疸,投以茵陳蒿湯及梔子柏皮湯加味。

生大黃18克山梔15克田基黃15克黃柏9克木通9克川黃連6克 茵陳蒿30克鮮茅根30克。方7劑服1劑后,大便即通,小便亦利。

治療一周后,遍身黃疸大減,胸悶煩惡亦舒,查:谷丙轉氨酶70U,黃疸指數(shù)40U減大黃,加重健脾利濕藥物,繼續(xù)服藥14劑后,黃疸全退,黃疸指數(shù)為10U,谷丙轉氨酶下降至30U,食欲增加,于住院三周后出院。

按:本案為急性黃疸型肝炎屬于濕熱俱重型,本方重用大黃、黃柏、川連、山梔清熱解毒,田基黃亦為姜老治療肝炎常用的主藥,有清熱解毒利濕作用,以上5味藥以治肝炎為本;利膽的藥物有大黃、山梔、茵陳等;利水則有茵陳、木通及鮮茅根;通便則有大黃。使黃疸從二便中分消。《經(jīng)方發(fā)揮與應用》

41黃疸肝炎——姜春華醫(yī)案

魯某,男,38歲。急性黃疸型肝炎,鞏膜黃染,目絡微赤,昨有鼻衄,脅痛,唇、舌紅,脈弦。谷丙轉氨酶150U。以茵陳蒿湯及四逆散加味:大黃9克丹皮9克赤芍9克柴胡9克大青葉9克枳殼9克茅花9克山梔9克茵陳蒿30克茅根30克甘草6克.方7

藥后黃疸退,衄止,谷丙轉氨酶下降至80U,續(xù)方7劑治愈,隨訪一年未發(fā)。

按:本案為熱重型黃疸型肝炎兼見脅痛,故用茵陳蒿湯及四逆散加味。大黃配柴胡、大青葉能控制肝炎病毒,降低谷丙轉氨酶,此為治本。本案血熱重,以丹皮配赤芍、大青葉、山梔以涼血清熱。茅花配山梔有止血作用治鼻衄,鮮茅根與茵陳蒿相配利濕退黃,此為治標。標本兼治,方藥對證,病焉不愈。《經(jīng)方發(fā)揮與應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胡希恕醫(yī)案] 內科:黃疸(慢性肝炎) --- 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
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治慢性肝炎
分型看待!古方與黃疸型肝炎
(五)麻黃連翹小豆湯——濕熱身黃,新生兒黃疸,黃疸肝炎
茵陳蒿湯經(jīng)典醫(yī)案、方論
仲景治肝特色與臨床發(fā)微(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