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石膏湯
《傷寒論》
[組成]1、竹葉二兩(6g) 2、石膏一斤(50g) 3、半夏半升,洗(9g) 4、麥門冬一升,去心(20g) 5、人參二兩(6g) 6、甘草二兩,炙(6g) 7、粳米半升(10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
[方解]竹葉石膏湯證乃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不和所致。
熱病后期,高熱雖除,但余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有汗不解、脈數;余熱內擾,故心胸煩悶;口干,舌紅少苔是陰傷之兆;氣短神疲,脈虛是氣虛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氣逆欲嘔。氣分余熱宜清,氣津兩傷宜補。
治當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君藥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余熱,除煩止渴。
臣藥人參配麥冬補氣養(yǎng)陰生津。
佐藥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嘔逆。
使藥甘草、粳米和脾養(yǎng)胃。
竹葉石膏湯全方清熱與益氣養(yǎng)陰并用,祛邪扶正兼顧,清而不寒,補而不滯,為其配伍特點。
竹葉石膏湯乃清補兩顧之劑,使熱清煩除、氣津得復,諸癥自愈,正如《醫(yī)宗金鑒》說:“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
竹葉石膏湯由白虎湯化裁而來。白虎湯證為熱盛而正不虛,本證為熱勢已衰,余熱未盡而氣津兩傷。熱既衰且胃氣不和,故去苦寒質潤的知母,加人參、麥冬益氣生津,竹葉除煩,半夏和胃。其中半夏雖溫,但配入清熱生津藥中,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輸轉津液,使參、麥補而不滯,此善用半夏者也。
竹葉石膏湯在《傷寒論》中治“傷寒解后,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證。在實際運用中,凡熱病過程中見氣津已傷、身熱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對于暑溫病發(fā)熱氣津已傷者,尤為適合。 ’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氣陰耗傷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身熱多汗,氣逆欲嘔,煩渴喜飲,舌紅少津,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胃陰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爛,舌紅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熱養(yǎng)陰生津;
胃火熾盛,消谷善饑,舌紅脈數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強清熱生津之效;
氣分熱猶盛,可加知母、黃連,增強清熱之力。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流腦后期、夏季熱、中暑等屬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飲屬胃熱陰傷者,亦可應用。
4.使用注意 本方清涼質潤,如內有痰濕,或陽虛發(fā)熱,均應忌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并治》:“傷寒解后,虛贏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2.方論選錄 汪昂《醫(yī)方集解?瀉火之劑》:“此手太陰、足陽明藥也。竹葉、石膏辛寒以散余熱;人參、甘草、麥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補虛生津;半夏之辛溫以豁痰止嘔,故去熱而不損其真,導逆而能益其氣也。”
[臨床報道]
用竹葉石膏湯治療小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屬氣陰兩虛型的臨床療效。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幼兒頻頻喂服或分少量多次喂服,15日為1療程。均常規(guī)用西藥對癥、支持處理,發(fā)熱期用物理降溫、藥物處理,隨證加減。
療效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咽部紅腫及腫大的肝、脾、淋巴結均明顯縮小,但未完全恢復正常,異型淋巴細胞降至 10%以下;
有效:臨床癥狀消失,腫大的肝、脾、淋巴結均明顯縮小,但未完全恢復正常,異型淋巴細胞較治療前減少,但未降至10%以下;
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異型淋巴細胞均未見明顯好轉。
結果:本組21例,顯效12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100%。結論:竹葉石膏湯辨證論治本病療效滿意。中醫(yī)辨證分型為主治療小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21例。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00;1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