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1203期)
作為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職業(yè)之一——刺客,因其隱蔽性、成本低、效果好受到青睞,并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刺客者的職業(yè)范疇主要為兩大部分:分為私人事務(wù)和政治事務(wù)。然刺客者的職業(yè)范疇雖然為這兩部分,沒有大的改變,但刺客者的個體性質(zhì)在歷史的演變中,還是發(fā)生了變化——他們從最原始的冰冷殺人工具,逐步變?yōu)橛星閼?、有個體訴求,甚至上升到了部落、邦國、天下的層面。究其原因是刺客的行為出發(fā)點發(fā)生了變化,從最開始的為了利益而絕對受雇于人,演變?yōu)橛羞x擇的受雇于人,也就是說刺客有了自己的情感或理想訴求后,刺客不再是單純的刺殺工具,而是兼具了俠、士的特色,即既具俠客的本領(lǐng)、又有士的理想追求。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古的刺客就具有了文化屬性,總的來看,中國古代刺客文化的三層境界,每一層都代表了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層境界:士為知己者死,乃為義。
刺客者,一種精神的體現(xiàn)和象征,或個人義氣、或臣屬忠孝、或家國大義。
為此,司馬遷在寫作嚴肅史書《史記》的時候,專門為其列傳為《刺客列傳》,從古代的刺客中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幾位。其中體現(xiàn)“義氣”之精髓的刺客當屬豫讓。
豫讓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士,一生的職業(yè)履歷為三家家臣:
先是給范氏做家臣,但不受重用;
接著他跳槽到中行氏家,繼續(xù)做家臣,但是就業(yè)前景依然不明朗;
最后,他來到了智伯家,但這一回,他證明了“是金子終會發(fā)光的”。
智伯對豫讓的能力很看重,對豫讓的為人很敬重。兩人除了公務(wù)關(guān)系很好之外,在個人的私交上,也格外親密,待之如摯友。豫讓對于自己人生的這個轉(zhuǎn)機格外珍惜,一方面是他作為一個士,必須通過為自己服務(wù)的對象建立功勛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是他找到了如知己的領(lǐng)導,這就更利于他發(fā)光發(fā)熱。
但問題是他準備大顯身手的時候,他剛剛遇到的明主和知己智伯,卻遭遇不測。當時晉國大權(quán)旁落四大夫之手,而四大夫中又以上卿智伯為最。智伯為了削弱其他三家大夫的實力,在公元前455年,以晉侯之命,向?qū)嵙H次于智伯的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三家大夫索邑一萬戶。
有關(guān)這個事情可以有兩種理解:
一種是智伯為了削弱其他三家大夫?qū)嵙?,來壯大自己的力量?/p>
另一種是智伯為了削弱其他三家大夫的力量,來強化或恢復晉侯的力量。
不管目的如何,最終智伯以晉侯之尊發(fā)出的這道命令,并沒有得到滿足。原因是趙襄子選擇了武力對抗,并且在退守晉陽的時候,又暗中聯(lián)合韓庚子和魏桓子兩家,結(jié)為同盟,共同對付智伯。結(jié)果智伯慘敗,身死,其領(lǐng)地、子民被三家瓜分。從此,晉國的形勢也從四卿治國變?yōu)槿涠αΑ?/p>
晉國紛爭大事,暫且擱下不說,且說智伯在趙襄子的運作之下徹底敗亡后,最受打擊的是豫讓,當然最傷心的也是豫讓。打擊的原因是豫讓的用武之地被毀掉了,傷心是知己一樣的主公被殺害了。按說舞臺毀了,還可以再找。但在豫讓看來,有一樣東西卻是可遇不可求的,那就是知己。所以,豫讓認為自己要為知己復仇。
《豫讓傳》載:
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仇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
豫讓為了完成這個任務(wù),自殘了兩次,進行了兩次刺殺行動。
第一次行刺前,先“變名姓為刑人”,在這里所謂的“刑人”是指受過刑的罪人。豫讓變更名姓,扮作一個廁所清掃工,來到豫讓家應聘成功后,準備趁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行刺。但是很遺憾,豫讓的這次行動失敗了,原因是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這個廁所工作人員有點異樣,結(jié)果豫讓被當場抓獲。
趙襄子的侍衛(wèi)要就地處死豫讓,但趙襄子得知豫讓是為了給智伯復仇后,不僅沒有殺豫讓,反而對豫讓的行為夸贊不已,他說:
“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且智伯亡無后,而其臣欲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p>
豫讓被釋放。但豫讓令人敬佩之處在于,盡管趙襄子夸他是義士,是天下的賢人,但他為知己智伯復仇的決心并未改變。于是就有了第二次行刺。
第二次為了增加行刺的成功率,豫讓進行了更為殘酷的自殘,史載為:“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比绱瞬僮髦螅€在街上行乞進行試驗,結(jié)果連他的老婆、朋友難以辨認。這次豫讓認為偽裝已經(jīng)很成功了,就打探消息,得知趙襄子要從豫讓橋(此橋原無名,因豫讓在此行刺后得名)路過。于是,豫讓體現(xiàn)埋伏在豫讓橋下,計劃在趙襄子路過之時,一劍斃其命。豈料,趙襄子的馬一上橋,就警覺跳動不安。趙襄子和隨從立即感到危險,命人搜查橋身,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刺客豫讓。
趙襄子原本敬重豫讓乃義士,不料豫讓不肯放過他,遂責問豫讓:
“你也曾經(jīng)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供職,而他們被智伯所滅,你為何無動于衷?”
豫讓的回答令人眼前一亮:“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于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趙襄子聽罷,深受感動??墒歉袆託w感動,也不能再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萬一某日被豫讓得手,豈不是什么都沒有了?
當然豫讓也知道,兩次行刺失敗,必是再無機會了。
于是,為了在死前還能象征性地完成任務(wù),以便死后見到智伯有所交代,就向趙襄子求其袍衣一件,以對其行刺。趙襄子一方面敬重豫讓的義士之風,一方面為了徹底解決這件事情,就答應了豫讓。
豫讓遂對趙襄子之袍衣連刺三劍,是為知己智伯復仇。
當然刺罷,豫讓也自殺而死。
在這里,有一點我們要正確理解。有人認為豫讓最后的行為很荒唐,刺其衣如何算是復仇成功了呢?但是在豫讓這個行刺事件里,我們要清楚一點,那就是行刺不再單純是一種刺殺行為,而是一種忠義的儀式。在一個嚴肅的儀式里,儀式比現(xiàn)實更可貴和重要。也就是說,豫讓行刺的出發(fā)點和立場,是大于行刺的結(jié)果的。
在這一點上,我們很容易想到《三國演義》中的劉關(guān)之情義,關(guān)羽被孫權(quán)殺害后,劉備傾舉國之兵討伐孫權(quán)為關(guān)羽復仇,雖然在夷陵慘敗,但是劉備為關(guān)羽復仇的這個義氣,即出發(fā)點和行為,卻得到了讀者的尊重。關(guān)羽與劉備,名為君臣,卻情同兄弟。豫讓和智伯,大概也是如此。故此,才能讓豫讓有此動力為其不計代價來復仇。古之義氣,至此地步也算是極致了。
第二層境界:士為服務(wù)對象死,乃為忠。
古之刺客,除了個體的“士為知己者死”,還有一種叫“士為效忠者死”,此乃為忠。如此論說,是以中古時期的普通理念或價值觀來為依據(jù)的。在中古時期,從帝王到各層的長官,甚至到平頭百姓,最看重一個人的品質(zhì)還是忠誠度。忠之后,方為義。而忠的最高級別,為死忠。在這方面,也有兩個比較著名的案例:
其一是春秋時期的專諸。
專諸與豫讓,都是同時代的人。但因春秋時期,中國大地上列國并立,豫讓是晉國義士,而專諸是吳國壯士。專諸為今南京壯士,氣力勇壯,被逃往吳國的伍子胥半路遇見。伍子胥見專諸“力拔山兮氣蓋世”,是一員罕見的勇士,必有大用,便主動結(jié)交。
從楚國逃到吳國的伍子胥原本想獻計吳王攻打楚國,但遭到拒絕。伍子胥后來發(fā)現(xiàn)吳國的公子光大有可為,便把半路遇見的專諸推薦給他,想助他成就大事。
公子光見到專諸后,見是難得勇士,格外看重,待之深厚,如同貴賓。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吳國認為伐楚機會來了,便出兵攻打。
吳國大兵在外,原本該繼承王位的公子光認為這是奪取王位的好機會,便對專諸說出自己的心思。專諸說:
“王僚可殺也!”
并分析了可殺的依據(jù)。
公子光很感動,跪而曰:
“光之身,子之身也?!?/p>
貴為公子,如此屈身,當然專諸也不負所托。
在他們的精心策劃之下,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公子光向吳王僚獻魚,由專諸端上。
但此魚腹之中,早已藏好了利劍。
專諸獻魚至吳王僚近前,從魚腹中快速取出利劍,一劍便使吳王僚當場斃命。這場行刺,干凈利索,堪稱行刺之典范。(后世流傳甚廣的魚腸劍,乃是因此事而得名)
當然這場公開的行刺,其風險性就在于很難全身而退,吳王僚被刺殺的當場,其大批侍衛(wèi)也一擁而上刺殺了專諸。但就在這個混亂時刻,公子光率領(lǐng)早已埋伏好的精兵沖入,將吳王僚的衛(wèi)隊等人全部殺死,順利奪取了王位,他便是以后將名在史冊的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得位后,不忘專諸之恩,尊其遺愿,以極高規(guī)格將其安葬于泰伯皇墳旁。又提拔其子專毅為上卿。
專諸行刺事件的核心,就是一個死忠。為了主公的需要,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毫不退縮。
其二是三國時期的許貢三門客。
如說效忠于一個活著的主公令人感動,但三國時期這三位刺客對其主之忠,已經(jīng)超越了生死。生也死忠,死也死忠——能有此榮幸的便是許貢。許貢原是吳郡的太守,孫策崛起時,許貢效忠的對象是曹操,故此多次上書諫言小心孫策。后來孫策在江東壯大,攻下吳郡后,因嫉恨許貢,乃殺之。
許貢生前也曾養(yǎng)壯士在家,其中有三位,待之極厚。
所以許貢被孫策殺后,這三位壯士便逃入山中,密謀為許貢復仇,后來果然遇到機會,便不顧生死行刺了孫策,孫策后也因重傷不治而亡。
許貢三門客之舉,與豫讓的不同之處在于,豫讓與智伯的關(guān)系當如劉關(guān),所以行刺是為義的表現(xiàn)。而許貢三門客與許貢的關(guān)系為臣仆,所以其行刺是為忠的表現(xiàn)。
第三層境界:士為天下死,乃為仁。
秦有吞并天下之心,并有吞并天下之舉。以后看,統(tǒng)一六國,似乎是歷史的進步。但是在當時,秦之吞并行為莫過于虎狼。因此,當時的主流思想是,能夠阻止秦之虎狼之舉才是天下之仁事。然而,歷史走到戰(zhàn)國時期的時候,禮崩樂壞,周天子名存實亡,列國吞并之勢熊熊,全是靠拳頭說話。
在此危局之下,怎么辦呢?
燕國太子丹經(jīng)田光介紹,結(jié)識了劍客荊軻。
論刺客名聲之高,自古莫出荊軻其右者。
荊軻者,衛(wèi)人,歷經(jīng)多地,后至燕國。
燕國太子丹對荊軻禮遇有加,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荊軻到秦國走一遭,目的有兩個:
其一是單純?yōu)槔?,借機挾持秦王,歸還侵吞列國的土地;
其二是若挾持不成,干脆借機殺掉秦王,這樣秦國主將帶兵在外,內(nèi)部又出現(xiàn)大亂子,列國聯(lián)合舉兵,則秦國必敗,這樣就算是挽救了天下。
荊軻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思慮之后,最終答應了燕國太子丹,在臨行之前,太子丹到易水邊為荊軻送行,荊軻臨場發(fā)揮唱出了一句千古絕唱: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到了秦國后,借著進獻燕督亢之地圖的名義,荊軻得以入朝見秦王。并且事情還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地圖卷中藏著荊軻行刺的匕首。至秦王近前,荊軻也順利抽出了匕首,刺向秦王。可是荊軻的運氣沒有專諸那么好,或者說秦王不是吳王僚。秦王很警覺,見匕首后,立即跳起倉皇逃竄。荊軻持匕首在后面追殺,秦王身配長劍,倉皇之間,難以拔出。后經(jīng)大臣們提醒,方從后拔出。秦王以長劍對荊軻之短匕首,荊軻自然不敵,被秦王砍中腿,倒地。荊軻又刺,但是沒刺中。后被秦王連砍數(shù)劍,接著秦王“左右既前殺軻”。
荊軻行刺失敗,但依然名垂青史,受人贊譽,蓋因其初衷之偉大。豫讓為個人之義、專諸、許貢三門客皆為盡忠,唯獨荊軻之舉,不為義,也不為忠,乃為天下,此是仁也。故此,豫讓、專諸等雖然行刺有成效,但終不及荊軻。(文/說歷史的女人·不勝寒)
參考資料:《史記》《三國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