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拾遺)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北)。曾做過左拾遺等官,因直諫被降職為江州司馬。后又做過杭州、蘇州刺史,官至刑部尚書。他的詩語言通俗,流傳廣泛,是唐代存詩最多的詩人。
注釋解說:
⑴暮江吟: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詩。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⑵殘陽:快落山的太陽的光。也指晚霞。⑶瑟瑟:原意為碧色珍寶,此處指碧綠色 。⑷可憐:可愛。九月初三:農(nóng)歷九月初三的時候。⑸真珠:即珍珠。月似弓:農(nóng)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全詩解釋:
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鮮紅色的,而綠波卻又在紅色上面滾動。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么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品鑒鑒賞:
《暮江吟》白居易“雜律”中的一首。全詩構(gòu)思妙絕之處,在于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xiàn)出內(nèi)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全詩語言清麗流暢,格調(diào)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其寫景之微妙,歷來備受稱道。由于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愿遠離朝廷后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shù)載體。
筆者小札:
當(dāng)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離開朝廷后心情輕松暢快,因作此詩。是啊,人生不就這樣,當(dāng)你一味向前,但是不快樂的時候,何不想想向后退下呢?也許會有更為廣闊的天地等待你,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太過于執(zhí)著的人,容易困住自己的內(nèi)心,心都被困了,何談自由,何談快樂?放開吧,放過自己,你也會像詩人那樣快樂,心情輕松暢快。
你知道白居易《暮江吟》,最打動人的地方嗎?趕快看看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