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尺寸45x22的半生半熟宣紙
開始調(diào)中墨畫樹
書法用筆采用一筆墨畫松針,筆干筆尖蘸水繼續(xù),讓墨色有變化。旁邊畫第二棵樹,蘸濃墨畫樹葉(豎條葉),跟第一棵樹產(chǎn)生墨色對比。
調(diào)淡墨在后面加兩棵樹,注意用筆的虛實。
給后面的樹畫橫向大點葉,畫點葉注意筆上的墨色要相對飽和,注意點的葉子的聚散和姿態(tài)。接著調(diào)淡墨,在這一組樹旁邊加一棵分開的樹。
這棵分開的樹,畫成橫葉,講究疏密和姿態(tài)。等待樹干透的時間,我們調(diào)淡墨畫樹下的坡地,用筆松動,線條矯健坡地不要畫復雜了,邊上加小石頭(小間大)皴坡地結構,皴筆筆上墨干一點,淡一點,不要畫滿,點皴,線皴都要朝一個方向,筆若干了行筆則慢一些。
調(diào)淡墨皴坡地結構,筆干一點,墨色淡一點,邊皴邊調(diào)整,不要皴滿,稍稍皴幾筆,不管點皴線皴,都要一個方向。等待干透,先畫別處。
調(diào)淡墨畫樹后大山體和小溪,小溪遠處的大山石。
調(diào)淡墨,第二次皴坡地結構,墨色比前面的淡,要有筆觸且筆筆錯搭(既不在原處,又不離原處),用筆一定要實(中鋒)此乃“積墨”。
調(diào)稍重墨,畫溪邊山溝處的房子,這時候感覺畫面兩山之間空間比較大,加畫二棵樹,為了與別的樹有區(qū)別,一棵樹畫向下的葉子,一棵樹畫小點葉。接著調(diào)淡墨在樹后加山。(采用大間小小間大)
調(diào)淡墨,第三次皴坡地結構,這一次的墨色比上一次淡,筆干一點,筆筆疊加,皴出陰陽關系。讓它干,畫別處。
調(diào)淡墨,皴房子旁山體結構(點皴或者方筆皴),房子旁邊加畫山體并加以點皴。
調(diào)更淡的墨,第四次皴坡地結構。
調(diào)稍濃墨色,第一次皴樹后山體結構,墨色要統(tǒng)一,要叉開皴(不要在一個地方皴)否則墨色沒有變化。邊皴邊調(diào)整,可在山體加線條,線條旁加皴。第二次皴房子旁邊的山體結構。
調(diào)淡墨給松樹加松針,與原松針不泥不離,品字形交叉加松針。
調(diào)濃墨加豎條葉,注意留空隙。
調(diào)淡墨,加橫向大點葉,筆要飽和,不泥不離,小心疊加,注意疏密。
第五次皴坡地結構,在原皴點往上加皴。
第三次皴房子旁邊的山體,一筆墨用完。
調(diào)稍淡墨,第二次皴樹后大山體,用積墨法皴出山體結構。
調(diào)淡墨,皴房子旁邊的山體,面積往上提一點,筆觸大一點,力求完美默契。
調(diào)淡墨,畫左邊的山體,因為畫面中間的山體高了,左邊不宜畫高山,宜在遠處加遠山。
在畫左邊山體的同時,留出河流,為了讓河流彎曲,在左山腳邊加畫小石頭(講究聚散),右山腳邊加畫淺灘(淺坡),這么左加右加,河流彎曲了吧。
調(diào)濃墨,給后面的點葉樹,用積墨法點葉,另一棵葉子向下的樹,也濃墨加葉,注意疏密與形態(tài)。
這一課就畫到這里,明晚繼續(xù)。高老師畫得好,講課更好!好在清楚明了!的確受益匪淺!
《灰龔小品示范》課告一段落
高老師給我們講了繪畫技巧,比如畫一組樹:
第一棵如果這么畫
高老師還給我們大概的介紹了龔賢
龔賢的積墨技法很高,曾經(jīng)拜蕫源為師
龔賢的畫風 鑒賞界曾有“白龔” “黑龔”之說
龔賢的積墨法是“由干入潤”遍數(shù)繁多。
今天這幅畫是灰龔畫法,
龔賢積墨法由干入潤面皴“黑、厚、潤、實”演變
高老師畫了這么一塊石頭,用它示范了龔賢“由干入潤的面皴積墨法”。
高老師告訴我們:龔賢的線條很纖細,不軟,很肯定。還說:有體積物體不能畫成體積。對于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比如山、石,僅憑線條不能看到山、石的體積。只有通過一遍一遍的皴擦,才能看到山石的體積面貌。
高老師在石頭上第一遍干筆皴,出現(xiàn)飛白。
高老師說積墨法一般有二到三個循環(huán),根據(jù)畫面要求可以更多循環(huán)。
第一個循環(huán)1.干筆皴骨,2.濕筆皴要淡。
第二個循環(huán)1.干筆皴或濃或淡,2.濕筆皴。
皴山石的墨色先濃后淡或者先淡后濃都可以。
給山石加皴,中鋒用筆的雨點皴。一旦出現(xiàn)飛白即筆干了,皴的速度要慢下來。
皴:要筆筆錯搭,一遍比一遍淡。
繼續(xù)干一遍 濕一遍的循環(huán),沿著結構線皴下去,皴出陰陽關系,皴出山石結構。
見筆觸才叫畫,稱作“二維半”。
畫山石點苔點相當重要,要沿著結構線點出:濃、淡、大、小的苔點,還要講究苔點的聚散和疏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