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上,以詩文著稱的女子并不多,李清照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有些人甚至將李清照稱為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詞宗。李清照的確很優(yōu)秀,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曾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等文集,但是都已經遺失,以至于她存世作品僅有60多首,僅我們在語文課本中已經收錄了多首佳作,譬如:《聲聲慢》、《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等。
很多人讀到的李清照的作品基本都是詞,便下意識認為李清照只寫詞。李清照能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自然在詞作之外的詩文也是頗有建樹,只是存世量不多,容易被忽略罷了。李清照的詩歌中,小佛讀過《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這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一首豪邁之作,其實,李清照還有一首詩可以與之媲美,其知名度更高,很多朋友想必都是讀過的,那便是《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寫《題八詠樓》時,已經距離北宋亡國近十年,趙明誠也已經去世,整首詩充滿了李清照失去故土的悲傷,加之看到南宋的境遇,更加悲傷,由衷寫下這首詩,其豪邁、憂國不輸男子!然而,《夏日絕句》中參雜的感情比《題八詠樓》更為復雜。
1129年,北宋滅亡的第三個年頭,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時任江寧知府,御營統(tǒng)治官王亦叛亂,那夜叛亂之時,趙明誠并沒有坐鎮(zhèn)官衙中指揮平叛,而是選擇獨立逃離,等到城中其他人平定叛亂時,趙明誠早已不知所蹤,朝廷知道此事后,將趙明誠罷官,李清照對趙明誠的行為非常失望,沒有想到枕邊人竟是這樣的懦夫。
某日,李清照路過烏江邊,想起楚漢相爭時項羽兵敗,被烏江阻斷逃走的道路,明明有老翁愿意載他過江,逃生江南,而他卻覺得這樣實在是太丟臉,因此寧可自殺江邊,也不愿意逃生茍活。項羽的行為與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遇叛亂倉皇逃竄的趙明誠形成鮮明對比,于是有感而發(fā),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夏日絕句》。
一個人應該具有怎樣的生死觀?李清照一來就做了明確的回答:“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不管是生還是死,都要做有氣節(jié)的人,整句話10個字是那樣鏗鏘有力,振聾發(fā)聵,將李清照在國破家亡時的品格顯露無疑,也是對南宋、對趙明誠深深地諷刺!
緊接著,李清照筆鋒一轉,指向項羽,他沒有描繪項羽爆表的戰(zhàn)斗力,也沒有寫他和秦朝、與劉邦爭鋒時的壯舉與霸氣,而是寫他兵敗之后不愿意回江東。李清照為什么單選這個點呢?因為南宋王朝的退讓與趙明誠的逃跑是和項羽不肯過江東形成鮮明對比的,直接引發(fā)了李清照當時思念項羽的那種情懷。
在古代,一直講究的是成王敗寇,故而很多人對項羽都是批判,而不是贊揚,李清照的這首詩有為項羽正名的作用,項羽失敗了,但是仍舊有他的可取之處,當然,明眼人一看李清照在當時環(huán)境下寫出這樣的詩作,就是意在批判南宋王朝、批判自己愛人趙明誠逃跑,借古諷今意味相當明顯。
李清照以女子身份,寫出如此大氣、豪邁的詩文,感情激蕩,是一首難得的愛國之詩。
參考資料:《宋人絕句3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