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
——晉祠
晉祠有晉水源流難老泉,泉前有大殿
時代:宋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甕山麓
晉祠原是奉祀周代古唐國諸侯叔虞的祠廟,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繼位后,因國內有晉水,將國號改為晉,唐叔虞祠也更名為晉祠。晉祠最早見于文字記載是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北齊時這里被劃為皇家禁苑,大興土木。北宋時期,宋太祖的弟弟趙光義火焚水淹晉陽城,為了積功德,花5年時間大規(guī)模修建晉祠。此后歷代有增修擴建,著名的建筑有近百處,逐步形成了規(guī)模龐大的園林式祠廟群。
晉祠背山面水,坐西向東,環(huán)境幽雅舒適,風景優(yōu)美秀麗,其中獻殿、魚沼飛梁、圣母殿為核心建筑。
圣母殿是祠中最古老的建筑,它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四周有很深的回廊,重檐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殿前8根廊柱上,盤繞著8條木雕大龍,身形矯健,雙目暴睜,仿佛隨時會脫柱飛騰而去。圣母殿構架采用減柱法,將殿前第二列廊柱中間四根減去,形成深為兩間的前廊,殿內無柱,顯得空間異常開闊。檐角飛升而起,尤其上檐檐角,如一對凌空扇動的翅膀,這是典型的北宋建筑風格。殿內中央高大的神龕供圣母邑姜塑像,圍繞著主像,有44尊侍女像,這組雕塑的藝術高超之處,在于它不是一般程式化的造型,而是極端寫實并傳神地真實地再現(xiàn)了宮廷生活。是我國現(xiàn)存宋塑中的珍品。
晉祠圣母殿典型的北宋建筑風格大殿
魚沼飛梁在圣母殿前,飛梁是架在池上的十字交叉石橋,橋下有小八角形石柱34根,柱上斗拱和梁木仍是宋代遺物,極為珍貴。東西向橋面平直,南北向橋面高低錯落,形似飛翼。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梁,在我國現(xiàn)存的古建筑中是僅有的一例。金代所建的獻殿與圣母殿隔橋相對,獻殿前后明間敞門,周遭設透空柵欄,通透秀麗。
晉祠內有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并序”。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圣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巖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jù)《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