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代葛洪《肘后備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的描述,是目前見諸文獻的最早記錄。經(jīng)后世醫(yī)家不斷的臨床實踐,逐漸發(fā)展成為捏脊療法。
1、捏脊的部位為脊背的正中線,從尾骨部起至第七頸椎。即沿著督脈的循行路線,從長強穴直至大椎穴。如頭面部癥狀明顯(目紅赤、癢澀羞明、鼻腔紅赤、牙齒松動、牙齦潰爛、面黃肌瘦、唇紅煩渴、面紅煩急、驚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風府穴。捏拿完畢,再按腎俞穴。
2、施術時患者的體位以俯臥位或半俯臥位為宜,務使臥平、臥正,以背部平坦松弛為目的。
3、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
4、施術時可根據(jù)臟腑辨證,在相應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挾提,以加強針對性治療作用。如厭食提大腸俞、胃俞、脾俞;嘔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瀉提大腸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腸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腎俞、照明俞、肺俞;尿頻提膀骯俞、腎俞、肺俞;煩躁提肝俞、厥陰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陰俞;失眠提腎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統(tǒng)病癥提腎俞、肺俞、風門等。
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xù)地挾提肌膚,邊捏邊向前推進,自尾骶部開始,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風府穴)。重復3~5遍后,再按揉腎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為一個療程。慢性疾病在一個療程后可休息1周,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捏脊的具體操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另一種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動,食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上述兩種方法可根據(jù)術者的習慣和使用方便而選用。捏脊本來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tǒng)的外治療法,是推拿的一種手法,又稱為提背、捏背,或者叫做“捏積”。它以中醫(yī)基礎理論為指導,運用捏拿手法刺激人體脊背肌膚,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捏脊療法主要是對寶寶背部脊椎兩側分布的各臟腑俞穴和神經(jīng)進行刺激,從而對寶寶的植物神經(jīng)節(jié)、干起到作用,通過對這些神經(jīng)節(jié)、干的刺激,借助對神經(jīng)、體液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的傳遞,來調(diào)整內(nèi)臟功能,從而達到增強體質(zhì)、治病保健的目的。而且根據(jù)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傳統(tǒng)捏脊法可以良性刺激皮膚,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1]
讓寶寶俯臥在床,媽媽站在一側用兩手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這三個手指的指腹相對用力,輕輕捏起皮膚,從龜尾穴開始,隨捏隨提,一邊沿著脊柱向上推移,直至大椎穴止。[1]
本療法有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為突出。臨床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嘔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癥。此外,也可作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脊拄部皮膚破損,或患有癤腫、皮膚病者,不可使用本療法。伴有高熱、心臟病或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1、本療法一般在空腹時進行,飯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時后再進行。
2、施術時室內(nèi)溫度要適中,手法宜輕柔。
3、體質(zhì)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shù)不宜過多,每次時間也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4、在應用此法時,可配合刺四縫、開四關、藥物、針刺、敷臍等療法,以提高療效。
捏脊療法通過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jīng)。由于督脈總督諸陽,背部足太陽膀胱第一側線分布區(qū)又為臟腑背俞穴所在,“迫藏近背”,與臟腑密切相關,所以捏脊療法在振奮陽氣、調(diào)整臟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較突出。近年來的實驗觀察證實,捏脊能提高患兒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數(shù),加強小腸的吸收功能。
吐納法
。
“吐納法”是簡單好用的助眠方法,只需要在睡前花費幾分鐘調(diào)整呼吸便可完成。首先是仰臥在床上,側臥也可以,心里保持寧靜,不要思考問題。然后雙手環(huán)抱下腹前方,深吸氣,然后是呼氣,注意不要把所有的氣都呼出去。我們正常的呼吸是呼完氣,過一會兒再吸氣,這里有點兒不同:氣快呼完的時候,不中斷地把它吸回來,再呼出,再吸回,這樣會有一種綿綿不絕的感覺。呼吸過程中,舌尖要抵住口腔上腭。
通過以上的呼吸方法,大多數(shù)人大約幾分鐘后就可安然入睡,即使因為有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無法入睡,這樣的吐納方法也可以讓您在清醒的同時,獲得和睡眠一樣的休息,可以稱其為“醒著的睡眠”,休息的效果非常好。睡眠質(zhì)量不高的人經(jīng)常練習這種呼吸法,會使睡眠非常深沉和有效。[1]
[吐納法] 一種練功方法。
指通過呼出濁氣吸進清氣,或伴隨發(fā)音來調(diào)整身體各部機能的氣功鍛煉方法。做法是用滿吸的呼吸法,先把氣呼凈,腹部自然放松,然后吸氣使肺部開張,再慢慢把氣呼出去,以此來加強吐納的過程,關鍵是為了換氣。此方法對解除疲勞、清新頭腦有較明顯的作用,對五臟偏頗之調(diào)整作用亦較明顯,對調(diào)整經(jīng)絡也有一定作用。
吐納者,呼吸也。莊子云:“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之清氣,以幫助培蓄人體內(nèi)部之真氣,達到修真養(yǎng)性、延年益壽之目的。
中華道家修煉,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認為“氣聚則生,氣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氣以生之。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樸子》中說:“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氣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氣而盡其,亦得數(shù)百歲。”中華道家吐納,就是一種行氣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自可終身受益。
中華道家認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內(nèi),以臍帶隨生母呼吸受氣。胎兒之氣通生母之氣,生母之氣通太空之氣,太空之氣通太和之氣。那時并無口鼻呼吸,任督二脈息息相通,無有隔閡,謂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圓,裂胞而出,剪斷臍帶,其竅閉矣。其呼吸即上段于口鼻,下段于尾閭,變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隨咽喉而下,至肺部退回,即莊子所云“眾人之息以候”是也。其氣粗而浮,呼長而吸短。從此太空太和之氣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內(nèi)所蓄之先天祖氣,謂之先天元氣,“動而愈出”(老子語),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氣喪失過多,腎部脈虛,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蓋人生稟天地之數(shù)有限,要知保氣即保生也。故常人欲求長生之術,亦應求延年之法。中華道家修煉,就是要返本還源,回到嬰兒先天狀態(tài),以增益壽算。吐納之法,使呼吸歸根,保住先天之氣,氣足則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層修煉。丹經(jīng)謂“欲點長明燈,須用添油法”是也。
須則空氣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園、湖邊、田野皆可,室內(nèi)可以打開窗戶。時間可以在子、午、卯、酉四正時,且此時一般工作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身法
練功之時,最好不要穿過緊的衣服,腰帶可以松一松,以立氣血流通。姿勢不限,行、立、坐、臥均可。
行,咳緩步徐行,神態(tài)自若,安然行氣。
立,自然站立,腳同肩寬,雙膝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放在體側,或雙手相疊,放在臍下。
坐,最好盤坐,雙手相疊,放在肚臍,或掐訣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扶兩膝。
臥,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體側,或雙手相疊,置于臍上?;蛘邆壬砼P最佳,一手置于頭側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臍,與手相反。先轉動頭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以上四種姿勢,可以自由選擇。但求其自然安適,以利入靜。
練功時要求舌頂上鄂,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頂住。因人之上鄂有兩個窩,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氣。故練功時必須堵住,如嬰兒埔乳之狀。
兩耳須屏卻外界一切干擾,如萬籟俱寂之境,仍舊按照前面靜功所講的方法,凝韻聽息?!肚f子》云:“無聽之于耳,而聽之于心,而聽之于氣。”此即“莊子聽息法”。要求兩耳返聽于內(nèi),聽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無聲,所以聽息者,是求其絕利一源,專心養(yǎng)氣。
練功時雙目微閉,含光內(nèi)視。所以微閉者,睜開容易滋生雜念,全閉容易昏沉入睡,皆于養(yǎng)氣不利。微閉時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這時可用前面靜功“觀光”煉就的“性光”,回光返照。即眼光觀鼻,鼻下觀心,心觀丹田。觀丹田者,觀丹田之氣是也。
心法
行功前必須排除雜念,念想不除,無法馭氣。
《太上老君說常靜經(jīng)》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靜無物。如《老子》所言:“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如此方可言行氣之法。
《青華秘文》論述止念之法時說:“但于一念之際,思平日不得靜者,此為梗耳,急舌之,久久純熟。父王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則不怒,喜里知抑則不喜,種種皆然,久而自靜。”又說:“心求靜必先治眼,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之言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歸于心。”即言內(nèi)觀返照,亦可止念。
入靜功夫,主要還在自己悟解。
息法(命功有為之法,復歸無為)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nèi)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氣,用意念咽入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同身皴),以補充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園起,呼時小腹收回,叫做混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息三次。
然后抿口合齒,舌頂上鄂,收視返聽。鼻息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
開始人的呼吸之氣,并不能直達丹田。人之心窩正中,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同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有。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后變?yōu)榉魏粑@根管就逐漸迷塞了。《老子》天地之間豈有橐龠乎,虛而不屈。”就是指的這根管。有人初學氣功為什么會發(fā)生胸悶胸痛呢》這就是由于行氣不當,把橐龠管沖壞的緣故。所以行氣之時,不可強迫壓氣,也不可強制憋氣。勿執(zhí)著,勿勉強。只要不痛就往下一點,發(fā)悶就往上一點,時間長了,慢慢沖開,自己是有感覺的。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的口訣,謂之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于吸入空中太和之氣,注潤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氣不得外流通,才能達到吐納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為天,腎為地,隨著行氣,心性漸漸伏下,與腎氣交合?!独献印芳s:“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中自然生出甘涼津液。此津液乃練氣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待至滿口,送至咽喉,引頸吞之,滔滔有聲,亦可幫助入靜。津液為人養(yǎng)生之寶,蓋津液可化氣,潤澤周身,謂之“煉津化氣”,肺主氣屬金,金能生水,水為腎主精,亦為造精捷法也。隨著修煉功夫的長進,津液愈加甘美無比,若非修真之士誰能知之。呂祖喻為“長生酒”,曰:“自飲長生酒,逍遙誰能知?”
行氣既久,成為自然,即使不用意領,氣息自匯丹田之內(nèi),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這時只將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細細,納維綿綿,若存若亡,似有似無,方為真息。此時逐漸將有為之法,歸于無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經(jīng)云:“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積久純熟,有心化為無心,有意化為無意,則可使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致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方可致無夢,《莊子》曰:“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中效驗不可思議。
最后神意合為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心入氣中,氣包神外,混沌交合,橐龠不散。津液愈生愈望,香甜滿口,丹田溫暖,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相應。靜到極處,但覺氣如根根銀絲,透入毛孔,空洞暢快,妙不可言。鼻無出入之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之中,是為胎息。《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遠矣。
但是達到如此境界,隨個人秉賦有早有晚。要在慎終如始,勿懶勿怠?!短侠暇齼?nèi)觀經(jīng)》說“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到難;得到易,守道難。守道不失,身長存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