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年.類試山陽.一時官病傷寒八九日.耳聾而無聞.楚醫(yī)少陽治.意謂仲景稱少陽受?。畡t脅痛而耳聾也.予診之曰.兩手脈弱而無力.非少陽證也.若少陽則渴飲水.心煩.但寐.咽痛.今俱無此證.但多汗驚悸.必汗過多所致也.仲景云未持脈時.令病患咳.而不咳者.兩耳聾無所聞也.所以然者.因重發(fā)汗.虛.故如此.病家曰醫(yī)者嘗大發(fā)汗矣.遂投以真武白術(shù)附子湯輩.數(shù)日.耳有聞而愈.
【藥方名稱】真武湯
【處方】茯苓9克 芍藥9克 白術(shù)6克 生姜(切)9克 附子5克(炮)
【功能主治】【功用】溫陽利水。治脾腎陽衰,水氣內(nèi)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體浮腫,苔白不渴,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F(xiàn)用于肝、腎性水腫,心性水腫,耳源性眩暈,慢性結(jié)腸炎等屬于牌腎陽虛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溫服100毫升,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細辛、干姜各3克;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6克;若嘔者,去附子,生姜加重至15克。
【備注】本方是治脾腎陽虛,水濕內(nèi)停的要方。方中附子溫壯腎陽,白術(shù)健脾燥濕,茯苓利水滲濕,生姜溫散水氣,芍藥利小便,止腹痛。五味相配,既能溫補脾腎之陽,又可利水祛濕。故適用于脾腎陽虛,水濕內(nèi)聚所產(chǎn)生的諸證。
【摘錄】《傷寒論》
【藥方名稱】白術(shù)附子湯
【處方】白術(shù)6克 附子10克(炮,去皮)甘草3克(炙)生姜4.5克(切)大棗6枚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大便堅,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溫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
己酉.王仲賢患傷寒.發(fā)熱頭痛.不惡風.身無汗.煩悶.脈浮而緊.八九日不退.予診之曰.麻黃證也.所感多熱.是以煩躁.遂投以麻黃湯三服.至暮.煩愈甚.手足躁亂.揚躑不止.或以為發(fā)狂.須用寒藥.予爭之曰.此汗證也.幸勿憂.切忌亂服藥.守一時.須稍定.比寐少時中.汗出矣.仲景云至六七日三部大.手足躁亂者.欲解也.蓋謂此耳.若行寒劑.定是醫(yī)殺.
【藥方名稱】麻黃湯
【處方】麻黃(去節(jié))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疼,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去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摘錄】《傷寒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