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傷肺灼津,致成上消,煩渴引飲,咳嗽面腫,寸脈數(shù)大。
肺氣上逆咳嗽,面白有痰。
中文名清肺飲
現(xiàn) 象面白有痰
來 源《種痘新書》
主 治咳嗽痰喘等
一
【來源】《種痘新書》卷四
2簡介
【組成】麻黃0.6克、玄參1.5克、麥冬0.9克、桔梗2.7克、知母1.5克、荊芥2.4克、訶子2.4克、天花粉1.5克。
【用法】水煎,入竹瀝、姜汁服。
【主治】小兒痘疹,初發(fā)熱時(shí)咽干聲啞。
二
【來源】《癥因脈治》卷三。
【異名】甘露飲子(《癥因脈治》卷三)。
【組成】石膏、桔梗、 山梔、 知母、連翹、川黃連、 甘草 、麥冬、 杏仁、枇杷葉。
【用法】水煎服。
三
【來源】《外科十三方考》下編。
【組成】瓜蔞仁(去油)、桔梗 、黃連 、生地 、二冬 、陳皮各2克,黃芩 、梔子 、連翹 、赤芍、 前胡、 半夏、 川芎、 茯苓 、豬苓、木通 、花粉、 白芷各1.5克。
【用法】燈心為引,水煎服。另用七月七日收甜瓜蒂陰干,臨用時(shí)以0.3克研末,再用白礬少許,棉裹塞鼻中。
【主治】鼻息肉術(shù)后。
四
【組成】人參、當(dāng)歸、白芍、熟地、茯苓、麥冬、五味子、陳皮、知母、黃柏、甘草。
【來源】《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二。
【主治】發(fā)熱,咳嗽痰喘。
【用法】水煎服。
五
【組成】天花粉、西河柳、麻黃、桔梗、杏仁、瓜簍霜、百部、桑皮、黃芩。
【來源】《痘疹會(huì)通》卷五。
【主治】痘疹、麻子己退、余火未清,音啞,發(fā)瘡。
【用法】水煎服。
六
【組成】前胡3分(去蘆),柴胡3分,荊芥3分,桑白皮3分(蜜炙),炙甘草3分,枳殼3分,知母5分,貝母5分,薄荷葉5分,茯苓5分,桔梗5分,紫蘇5分,阿膠5分(炒),杏仁5分(去皮,另研),天冬5分。
【來源】《育嬰秘訣》卷三。
【用法】上銼散。用烏梅同煎,去滓服。
七
【組成】茯苓1錢,豬苓3錢,燈心1錢,木通7分,瞿麥5分,扁蓄3分。
【來源】《癘瘍機(jī)要》卷下。
【主治】肺經(jīng)有熱,絕寒水生化之源,渴而小便不利。
【方法】上為末,分作2劑。
【用量】水煎服。
八
【組成】生地3錢,天冬2錢,麥冬2錢,貝母3錢,百合3錢,條參2錢,玉竹3錢,白芍2錢,阿膠3錢。
【來源】《內(nèi)外驗(yàn)方秘傳》。
【主治】胸前骨凸,將成雞胸。
【用法】以梨肉3片為引,水煎服。
九
【組成】天麻、膽星、貝母、桔梗、陳皮、花粉、桑皮、枳殼、黃芩。
【來源】《幼科直言》卷五。
【主治】小兒龜胸、龜背,外證漸減而有痰熱者。
【用法】水煎服。
十
【來源】《麻癥集成》卷三。
【組成】黃連、川貝、兜鈴、橘紅、阿膠、麥冬、桑皮、杏仁、甘草、五味、玉竹。
【主治】肺虛熱嗽。
【用法】食前服。
十一
【組成】前胡 、荊芥、 炙甘草、 炒桑白皮 、制枳殼各三分,知母 、炒貝母 、薄荷、 赤茯苓 、桔梗 、紫蘇、 炒阿膠 、杏仁 、天冬各半兩。
【來源】宋代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卷八
【主治】肺氣上逆痰熱咳嗽。
【用法用量】上挫散,每三錢,姜三片,烏梅一枚,食后煎服。
【注意】如更內(nèi)實(shí),與解毒雄黃丸。
十一
【組成】茯苓、黃芩、桑皮、麥冬、山梔、澤瀉、木通、車前。
【來源】李用粹《證治匯補(bǔ)》卷八
【主治】肺脾氣燥淋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