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二兩(6g),去節(jié) 赤小豆一升(30g) 連翹二兩(9g),連翹根 杏仁四十個(9g),去皮尖
大棗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升(10g) 生姜二兩(6g),切 炙甘草二兩(6g)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外邪導致的血分濕熱,偏于皮膚表面,所以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這一類解表的藥去黃。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以麻黃湯為底,但是沒有麻黃湯解表力強,有姜有棗,棗多姜少,血分多一點,還有調(diào)營衛(wèi)的結(jié)構(gòu),赤小豆、連翹、桑白皮幫忙清濕熱。
煮法:用潦水,就是剛接的雨水,現(xiàn)在用蒸餾水就可以。
主證:脈浮,發(fā)熱惡寒無汗,有表證的黃疸。
主治:主要就是急性黃疸和一些有濕熱的皮膚病,比如說蕁麻疹、濕疹、風疹、過敏疹子、脂溢性皮炎、水痘,如果癢得厲害,加浮萍三錢,浮萍可以止癢,白芷止痛,加蟬蛻可以往外推。
治療癬可以加蝮蛇。
急慢性腎炎身上癢可以用。
劉渡舟老師有一個治療下肢濕熱關(guān)節(jié)炎的方是以芍藥甘草湯加當歸赤小豆湯加仙方活命飲再加一些活血化瘀的藥。比如說穿山甲、皂角刺、乳香、沒藥,還有燥濕藥,比如防己、蒼柏。
這里淺田宗伯有一個有意思的疑問。
他認為瘀熱在里有待考證。
正常瘀熱在里使用茵陳蒿湯,所以這里是否應該把瘀熱改成寒濕?
那如果瘀熱用麻黃劑發(fā)表不合適的話,是否用梔子柏皮湯更適合?
但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又對瘀熱在里引發(fā)的浮腫、黃疸、小便不利及其他多種皮膚病有很好的效果。這樣便也不能隨意更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