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樞紐工程,位于京杭運河的“水脊”汶上縣南旺鎮(zhèn),是大運河上最關鍵的部位,為千里運河南北分水之咽喉,由引水、分水、蓄調水、航運系統(tǒng)有機組成,成功解決了京杭大運河“水脊”缺水的難題。它建成后,使京杭大運河暢通500余年。作為京杭大運河全線科技含量最高的水利工程之一,“南旺樞紐”工程是京杭大運河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元、明及清初,都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南旺分水樞紐(又稱南旺分水龍王廟)包括了柳林閘、十里閘、戴村壩、堽城壩、金口壩、小汶河河道、刑通斗門遺址、徐建口斗門等,而分水龍王廟明清古建筑群是遺跡最為集中的遺產(chǎn)區(qū)。
元代開鑿的京杭運河,“水脊”在濟寧,后因黃河泛濫淤積,濟寧以北90里的南旺地面升高,使得京杭大運河猶如一條“駝峰航道”。南旺段所處地理位置是整條運河上的最高點,形成大運河的制高點和分水嶺。
永樂九年初,工部尚書宋禮以潘叔正為技術顧問,對會通河進行疏浚、局部改道和原有節(jié)制閘整修,但南旺以北河段水量仍明顯不足,無法通行重載漕船。
后來宋禮請到汶上縣民間水利專家白英。
南旺分水樞紐中的戴村壩
宋禮特聘白英為技術顧問,改濟寧分水為南旺分水,設立南旺分水樞紐工程:
首先在東平縣劉家所至南城子村之間的大汶河內(nèi)筑戴村壩,遏汶分流南旺,并開挖80余里的小汶河,引汶水西南流,從南旺入運河。
南旺水脊運河段水量北少南豐,宋禮、白英在小汶河入運的“T”字形水口對岸砌石護堤,并建造石撥(亦稱魚嘴),既防止洪水沖刷,又以石撥直角與鈍角不同的角度調節(jié)南北分水量:七分向北流,入漳、衛(wèi);三分向南流,進黃、淮。
因此,民間流傳著“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說法。后來,這里建有龍王廟,故稱“分水龍王廟”,成了分水樞紐的代名詞。
小汶河與運河交匯處
南旺分水樞紐河道故址
為削減汛期河道流量,保證運河之需,又設置“水柜”儲水。先后修建了安山湖、南旺湖、蜀山湖、馬踏湖等“水柜”。夏秋水盛時,通過斗門將洪水泄入湖泊,冬春運河水量不足時,再將湖水放入運河,既減輕洪澇災害,又確保漕運暢通。
又根據(jù)南旺水脊的不同地形,宋禮、白英為調節(jié)水量,又相地置閘。(見前幾篇內(nèi)容)
南旺樞紐運行機理圖解
南旺分水樞紐是整個大運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之一,其科學性和技巧性可與中國古代的靈渠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媲美。
緣于此,從皇帝到民間,都對白英的貢獻給予極高的評價,把白英奉為“永濟神”。
戴家壩博物館前的白英塑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