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40多年后,陳壽撰寫完成《三國志》,這部私著也在其去世后被晉惠帝采錄,從而得以流傳于世。
不過,雖然陳壽在為諸葛亮立傳時,用了大量筆墨記敘他的一生,且對諸葛亮的品格,以及理政治績之才都給出了高度好評,
但是他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卻給出了“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yōu)于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這樣一個評價,
這引來后人諸多不滿,
唐朝房玄齡等人在編修《晉書·陳壽傳》時為諸葛亮叫屈,責備陳壽不僅有“索米立傳”的劣跡,
還為其父被諸葛亮懲罰的“私怨”,在史書上貶低諸葛亮。
后世的史學家也不乏有人持類似觀點,認為陳壽在晉朝做官,可能懼怕惹禍,所以對諸葛亮統(tǒng)兵能力的記敘不夠公允;
也有一些觀點認為,陳壽的評價很客觀,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用人不當不說,屢次對曹魏發(fā)起進攻也都無功而返,
非但沒能實現(xiàn)"興復漢室"的目標,自己還病亡于五丈原前線.......
陳壽給出的評價是否恰當,我們后面再說,
先說說諸葛亮統(tǒng)兵打仗的能力到底怎么樣,是否真的“奇謀為短”呢?
對于諸葛亮統(tǒng)兵作戰(zhàn)的能力,東吳學者張儼在其所著的《默記》中,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蜀國和魏國的差距,實力懸殊,
不過張儼認為,即使魏強蜀弱、諸葛亮“蹈一州之土”,
也能在“十倍之地”、擁兵精銳的司馬懿面前來去自如.......
張儼的評價,正是來自諸葛亮出師北伐一事:
蜀漢建興四年(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卒,諸葛亮決定乘機北伐,
自此開始,諸葛亮先后發(fā)動了五次伐魏戰(zhàn)爭。
這五次北伐,也是后人對諸葛亮統(tǒng)兵作戰(zhàn)的能力爭議的焦點。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一伐。
諸葛亮在出發(fā)前,給后主劉禪寫了一封感動了后世1700多年的《出師表》,
在這份表中,諸葛亮言辭懇切地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后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
隨后,便率領大軍開往漢中。
漢中地勢險要,對建都于成都的蜀漢來說非常重要,不僅發(fā)揮著防御作用,
也是理想的屯兵之地,與漢中平原隔著秦嶺相望的,便是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qū),
長安對于定都“四戰(zhàn)之地”洛陽(四面平坦,無險可守)的曹魏來說,也是西部的戰(zhàn)略要地。
不過,若想從漢中北進中原,必須經(jīng)過數(shù)百里長的高山險谷,
短途路線是翻越秦嶺,走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駱谷道)這三條通道,路途艱險,架有棧道,進軍比較困難。
遠途路線是經(jīng)武興(武都),向西北出祁山至天水,此途平坦,進軍便利。
北伐前,魏延提出由自己率領5000精兵,經(jīng)子午道直趨長安,不出十日便可到達長安,屆時鎮(zhèn)守長安的夏侯楙必然會嚇破膽逃跑,這樣長安就手到擒來了,
即使曹魏派出救兵,蜀軍大部隊也差不多到了,拿下長安后再平定長安以西,這樣關中地區(qū)也就輕松拿下了。
諸葛亮認為魏延此計過于冒險沒有采納,
而是另作部署,選擇“舍近求遠”,命趙云率軍據(jù)箕谷,制造出欲從褒斜道進攻郿縣的假象,
自己則率領大軍出祁山攻取隴西(隴右,古代以西為右)。
曹魏那邊得知諸葛亮北伐的消息,頓時大吃一驚,
蜀漢沉寂多年沒有什么動靜,如今猝不及防要打過來了,又聽說諸葛亮要攻打郿縣,
魏明帝曹叡慌忙派出曹真趕至郿縣防御。
諸葛亮聲東擊西的計謀得逞,從祁山殺出后,
不久曹魏又得知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和百姓皆已叛魏歸蜀,
曹魏朝野頓時又慌作一團,好在魏明帝比較果斷,他當即判斷出蜀軍翻過山岳,只知進攻而不知退守,正是消滅他們的良機,
遂命張郃率領大軍西拒蜀軍,隨后自己也跑到長安親自督戰(zhàn)。
蜀漢這邊,諸葛亮命馬謖督率諸軍為先鋒,進據(jù)街亭。
街亭這個地方是關隴的咽喉要地,究竟有多重要大家可以從地圖上看出來,
如同一個打開的“缺口”,這種地形在古代是雙方必爭的要塞之地,
原來諸葛亮對馬謖抱有許多期望的,誰料馬謖其實是個缺乏實際才能的人,
馬謖不但不去沒有據(jù)地屯軍,反而爬上了山,部將王平幾次勸諫,馬謖都不肯采納。
結果張郃來了,把馬謖這一支小部隊圍困在了山上,
蜀軍沒有水喝,內心防線已瓦解,一戰(zhàn)即敗,
后果大家也都知道:街亭失守,諸葛亮進無所據(jù),被迫退回漢中。
與此同時趙云、鄧芝也敗于箕谷,第一次北伐遂以失敗告終。
這里有幾點也是許多人比較關心、也關乎諸葛亮統(tǒng)兵能力的問題,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1.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從諸葛亮進軍路線以及收服曹魏三郡來看,諸葛亮這次北伐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直取中原,魏明帝知道的道理,諸葛亮豈會不知?他怎么會只顧著進攻而不顧防守呢?
諸葛亮此次北伐應該是為了鞏固蜀漢的防守線,先把附近幾個郡拿下,同時也能解除后顧之憂,關中地區(qū)是下一步打算。
因此,也是第二個問題的原因之一,魏延提出的“奇謀”與諸葛亮所思所想的戰(zhàn)略部署根本就是兩回事。
2.他為什么不采用魏延提出的“子午線奇謀”?
無論從理論還是實際上來說,魏延提出的“子午道奇謀”只是一種理想,且是建立在曹魏愚鈍的基礎上,這種依靠猜想的計策風險很大,先不說夏侯楙會不會如同傳言般膽小怕事,也不說曹魏是不是在幾口“出口”布防薄弱,假如諸葛亮采用魏延的計策,偷襲長安得手,那么之后呢?
長安對于曹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豈會眼睜睜看著西部失陷,必要要拼盡全力進行反撲,屆時蜀漢能否守住長安城還是一個問題,不論結果如何,至少蜀漢先集中了自己被打擊的范圍,如同一個點,比起一條戰(zhàn)線來說,自然是點好打呀,一拍一個準。
或許有勝算的可能,但比起失敗系數(shù)來說,也沒多少優(yōu)勢,畢竟蜀漢自身的實力擺在那,沒曹魏兵多,糧食也不如曹魏足,蜀漢沒有本錢來賭這個運氣。
3.他為什么要占據(jù)街亭,又為何要用馬謖?
按照《資治通鑒》所說,街亭失守后,諸葛亮“進無所據(jù)”因此退兵,從街亭地理位置來看,的確是個“出口”,同時也是曹魏可以堵去蜀漢退路的關隘,蜀漢若想北伐,必然要奪取此地的控制權,可這么重要的一個位置,諸葛亮又為什么安排馬謖據(jù)守?
很可能當時街亭對諸葛亮來說,并不是眼前急需守住的,而且很多人都容易忽略一個人——魏延。
諸葛亮派出馬謖,可能是無奈之舉,并不是所謂的“棄舊將不用”,而是因為魏延不在身邊,前面說到曹魏三郡已降,但還有個隴西郡在死撐著,
魏延當時很可能在攻打隴西,那么諸葛亮派出馬謖去據(jù)守街亭也就合理了,
有觀點認為魏延在安定,我認為可能性不大,如果魏延在安定,張郃大軍襲來,魏延為何要撇下馬謖孤軍作戰(zhàn),街亭失守后,魏延如何撤回呢?
更合理的應該是魏延在攻打隴西,而諸葛亮占據(jù)街亭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魏軍救援隴西,
如果馬謖能夠守住,獨守隴西郡的太守游楚已有言在先:若是蜀軍能阻斷隴西,讓曹魏援軍不能抵達,一個月之中,隴西郡自會投降。
其實,諸葛亮對街亭的戰(zhàn)略部署,早在游楚嘴里說得很明白了,可惜的是挺好的布局被馬謖毀掉了,
那么,這就不存在諸葛亮用人不當就是不善統(tǒng)兵的問題了,沒有合適的人選。
4.街亭失守后,他為什么不再去奪回來?
街亭失守,意味著諸葛亮阻斷隴西的目標失敗,這一戰(zhàn)輸?shù)氖请]西郡對蜀漢的信心,即使再奪回來,同樣也會再次失守,如果第一次守住了,成功拿下隴西,諸葛亮才會后顧無憂,即使失守也不用擔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可問題是馬謖沒守住,隴西還未歸附,這種情況與曹魏爭奪就不劃算了,而且很被動。
無論如何,即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說他不會統(tǒng)兵恐怕也是站不住腳的,
從蜀漢自身情況來說,諸葛亮的布局是符合實際的,若是采用魏延之計北出秦嶺,道路艱險難度不小,大軍逶迤于數(shù)百里山谷中,也極易遭敵截擊而進退失據(jù)。
當年十二月,諸葛亮乘曹魏敗于孫吳,再次出兵伐魏。
這次北伐,諸葛亮率軍出散關直趨陳倉。
不過此前曹真事先預判出諸葛亮會從陳倉進攻,早已做好布防,
這倒不是曹真料事如神,而是“出口”就那么幾個,
街亭已經(jīng)“下線”了,比較起來,陳倉是可以據(jù)守的理想之地,諸葛亮不是沒有考慮過曹軍布防的問題,而是為了抓住關中兵力空虛之機,打算強攻,
其實這里也有依賴運氣的成分,只不過由于倉促進兵,軍糧供應開始緊張,再加上圍攻20多天也沒能拿下,張郃又率軍援救,諸葛亮不得不再次退兵,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也以失敗告終,不過在撤退過程中設伏殺掉了魏將王雙。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春,諸葛亮派遣將軍陳式進攻曹魏武都、陰平二郡,發(fā)動第三次北伐。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這兩個郡是曹魏與蜀漢相鄰的地方。
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兵救援,原本他以為是陳式率軍,多少有些輕敵的心理,可等他到地方才得知諸葛亮也來了,并且駐扎在建威——蜀漢屯兵的大堡壘,
郭淮頓覺大事不妙,這是蜀漢主力來了,還是諸葛亮親自出馬,
郭淮有些畏懼諸葛亮再加上兵力不足,直接就退走了,讓陳式白撿了兩郡。
這是諸葛亮北伐以來第一次的大勝利。
第二、三次北伐,波瀾不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也有冒險的一面,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曹魏出現(xiàn)弱點對蜀漢來說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試一試又有何妨?
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再出祁山,向曹魏發(fā)動第四次進攻,這也是諸葛亮五次北伐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戰(zhàn)役。
深感糧草總是出現(xiàn)問題的諸葛亮,這次做了很充分的準備,他先安排李嚴負責督促糧運,又發(fā)明“木牛”來運輸糧草。
此次曹魏方面派出了司馬懿到長安,負責主持軍務大事。
諸葛亮先是分兵圍攻祁山,當他得知司馬懿到達上邽后,便親率主力直奔上邽而來,
誰知司馬懿并不出戰(zhàn),諸葛亮只得率軍向祁山方向撤退,司馬懿率軍尾隨其后,諸葛亮見狀便殺了個回馬槍,打算與司馬懿“切磋”一下,
司馬懿見諸葛亮回過頭來,慌忙登山掘營,還是不肯出戰(zhàn),急得魏軍眾將恨不得將司馬懿推出去應戰(zhàn),甚至賈栩、魏平責備司馬懿說:你怕蜀軍如同見了老虎,也不怕天下的人取笑你。
在眾人逼迫下,司馬懿硬著頭皮答應了出戰(zhàn),
五月辛巳日這一天,雙方惡戰(zhàn)了整整一天,魏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司馬懿跑得快,但魏軍比較慘,差點全軍覆沒,一群殘兵敗將逃回營地后,繼續(xù)堅守再也不吵吵著出戰(zhàn)了。
此次諸葛亮斬敵3000,獲玄鏜5000領,角弩3100張,可謂收獲不小。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又是糧草出了問題。
六月的時候,天公不作美,接連下雨,諸葛亮收到李嚴的通知,說是道路被雨水沖壞了,糧草運不過來,叫諸葛亮退軍。
諸葛亮只好撤退,司馬懿派張郃追擊,不過被諸葛亮設伏射殺。
說起來這次北伐實在可惜得很,因為諸葛亮回去后,發(fā)現(xiàn)是李嚴自作主張召回諸葛亮,且糧草運輸沒有問題,事已至此也無法挽回了,諸葛亮將其貶為平民,徙往邊地。
諸葛亮此次北伐又無功而返。
至于李嚴為什么要阻撓諸葛亮北伐,我也說說我的看法。
當年劉備臨終托孤,雖說是托孤給了諸葛亮,其實他也托孤給了李嚴。
李嚴是當年劉璋的舊臣,與法正一起在私下里投靠了劉備,劉備能夠比較順利地取得益州有他的一份功勞,
諸葛亮接連北伐,其實對蜀漢來說有些吃不消,蜀漢內部也多少有了一些說不出口的不滿來,
他們自然明白諸葛亮在積極地魏蜀國擴張領土,但他們卻希望用小小的代價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
李嚴此舉就是一種無聲的抗議,他們不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反復進行北伐,常年征戰(zhàn)消耗的是蜀國的國力。
不僅李嚴,至今很多人都不理解,明明蜀國要比魏國弱小,國力兵力都與魏國有著不小的差距,為什么諸葛亮沒有休養(yǎng)生息,反而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北伐呢?
這的確是個現(xiàn)實問題,畢竟蜀國是三國中最為弱小的政權。
不過,這也正體現(xiàn)出諸葛亮的軍事家思想:
看似諸葛亮一直在“伐”,實際上他是“以攻為守”,從長遠來看,曹魏這個強敵未來有一天必然要打過來的,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進攻,伺機削弱其實力,
其實諸葛亮在《后出師表》也點明了其中的要害——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yè)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率大軍屯于渭水南岸的五丈原,這是他第五次北伐,進兵之前,諸葛亮派使者赴吳,約孫權共攻曹魏。
司馬懿也急匆匆趕至渭水北岸,與諸葛亮隔岸對峙。
司馬懿卻始終“足不出戶”,不肯應戰(zhàn),
哪怕魏營里的將士們像炸了鍋一樣,一直在請戰(zhàn),司馬懿都不為所動,
面對司馬懿這種堅守不出的拖延策略,諸葛亮別無他法。
吳軍于五月如約出軍,不過在七月就撤走了,吳蜀兩面夾擊曹魏的計劃未能實現(xiàn)。
然而,還沒等諸葛亮另覓契機,
當年八月,操勞過重的他就在軍中發(fā)病了,不久便去世了,享年五十四歲。
楊儀等人遵照諸葛亮的遺囑秘不發(fā)喪,緩緩將蜀軍安全退回漢中后,才宣布這個消息,
聽聞諸葛亮病逝,蜀國上下舉國悲痛,后主劉禪追謚諸葛亮為忠武侯,
百姓們自發(fā)為他戴孝,并且向朝廷請命為諸葛亮立廟,
卻遭到拒絕,百姓們只好在道路旁私祭諸葛亮,
直至29年后,也就是263年,劉禪才在沔陽為諸葛亮立廟,當然這是后話了。
諸葛亮死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終于邁出魏營,前往此前蜀軍扎營的地方觀察了一番,
他看到諸葛亮布置的營壘陣勢之后,忍不住脫口而出:天下奇才也。
總的來說,雖然諸葛亮北伐失利,但面對強敵他卻能處處占得上風,且進退自如,
由此看來,諸葛亮并不是不懂得統(tǒng)兵作戰(zhàn),反而是深通兵法韜略,善于靈活作戰(zhàn),
陳壽評價諸葛亮“奇謀為短”、“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不夠恰當。
其實陳壽在對諸葛亮作出一番評價后,也作出了一番解釋,
陳壽認為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有克”的原因,有三個:一是遇到了強敵,二是曹魏兵力遠勝蜀漢,三是諸葛亮身邊沒有名將。
此外,陳壽的父親被諸葛亮懲罰一說,也不見有什么依據(jù),至于“私怨”也就更談不上了,
起碼陳壽對諸葛亮的政績才能以及他的為人處世都給出了很中肯的評價,
從這個角度來說,陳壽沒有必要從諸葛亮統(tǒng)兵作戰(zhàn)的能力上挖坑。
陳壽給出的評價不夠恰當?shù)脑颍瑧撌撬陨?/span>對軍事完全外行所致,陳壽的老師譙周是蜀地很有名望的大儒,
譙周精研六經(jīng),頗曉天文地理,卻不是個軍事家,當然這未必就會導致陳壽不大懂軍事,
不過后來陳壽確實是在史學領域大放異彩,也沒有相關軍事方面的著作。
雖然陳壽對此做了一番分析,蜀魏雙方力量確實相差懸殊,
不過諸葛亮北伐失敗還有幾個客觀原因:
一是,劉備死后,諸葛亮遣使與東吳重修舊好,我們總是習慣站在蜀國的立場,實際上往往忽略曹魏的舉動,面對吳蜀結盟,曹魏怎么會視而不見呢?必然要采取策略來應對這個情況。
因此,曹軍才會屢次固守不出,既為了拖垮蜀軍士氣,也為了消耗蜀國的實力,幾萬兵馬一天要吃多少糧食,拖久了蜀軍自然難以支撐,只能退軍,這時候魏軍在趁機追擊,要比雙方正面交鋒有利,
這一點來說,諸葛亮雖然沒能取得勝利,但屢次都能將蜀軍安全帶回,就這樣的能力,如何不能算作會統(tǒng)兵打仗呢?
曹魏這一對策,也確實將諸葛亮北伐,原本就很小的成功可能性降到了最低點。
二是,盟友東吳的問題。
自打關羽死后,吳蜀兩國的關系已經(jīng)變得十分微妙和生疏了,以前維系兩國關系的人例如魯肅也已去世了,可以說再次搭起來的這座“橋梁”很脆弱,
而且,東吳在諸葛亮北伐一事上,并沒有給予多少幫助,也沒有真正起到盟友的作用,
或許諸葛亮當初也并沒對東吳抱多大希望,他重修舊好的目的也是為了避免東吳在他北伐之后,會偷襲蜀漢,
結盟修好不過也是為了得到一份承諾,這也是他北伐難以成功的一個原因。
不過,也沒有幾個人像他一樣,能在二十幾歲的年紀未出茅廬便奠定天下大局,
單單以“成敗”論他的作戰(zhàn)能力,顯然是不恰當?shù)摹?/span>
“詩圣”杜甫曾寫了一首詩來追懷諸葛亮: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杜甫感嘆:諸葛亮明知時運不好,東漢帝業(yè)實在難于復興,仍然實踐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諾言,終因軍務繁艱死于積勞。
諸葛亮的一生,稱得上“問心無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