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里的李白
說起李白的送別詩,你第一個想起哪首?
是不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大概每個小學(xué)生都會背這首詩,但奇怪的是,汪倫卻是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因?yàn)槔畎椎哪鞘住顿浲魝悺?,而除了這首詩之外,汪倫這個人似乎在歷史上沒留下過什么印記。
要知道,李白可是連五花馬,千金裘都看不上的人,為什么他要給一個不知名小人物汪倫寫詩呢?
故事還要從一個“騙局”說起。
一、汪倫和李白是怎么認(rèn)識的?
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補(bǔ)遺卷六》里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喝f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strong>
故事說汪倫寫信給李白,到他家去作客, 信里提到:“先生喜歡美景嗎?我們這有十里長的桃花;先生好喜歡好酒嗎?我們這有一萬家酒店。”
結(jié)果李白到了汪倫家后,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都沒看到,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那十里外的桃花潭,萬家酒店是指桃花潭那開酒店的老板姓萬。
所以有人說,《贈汪倫》其實(shí)是李白寫的最差的詩,因?yàn)橥耆欠笱苤鳌?/p>
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呢?
第一,李白是受騙上當(dāng)去的,就像宋小寶小品里的“海參炒面”,面里根本沒海參,結(jié)果老板叫海參。我懷疑宋小寶也去過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
第二,李白當(dāng)時想,來也來了,算了吧,結(jié)果和汪倫在村里吃了點(diǎn)農(nóng)家樂,晚上想著農(nóng)家樂也吃不慣,再待下去不行,急吼吼地沒告辭就走了。
第三,結(jié)果走的時候被汪倫發(fā)現(xiàn)了,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唱著踏歌給李白送行,架不住村民都挺熱情,李白也不好意思,才做了這首《贈汪倫》。
這種說法靠不靠譜呢?我覺得很不靠譜。
很多人以為汪倫只是個當(dāng)?shù)剞r(nóng)民,但實(shí)際上卻并非如此。我們先來講講汪倫這個人。
二、汪倫到底是誰?
最早關(guān)于汪倫是村民的說法,見于宋代楊齊賢《李太白文集》:
“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釀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strong>
但這個說法隨著1982年新發(fā)現(xiàn)的涇縣《汪氏宗譜》,有了新的解釋,其中記載:
“汪倫又名鳳林,仁素公之次子也,為唐時知名士,與李青蓮、王輞川諸公相友善,數(shù)以詩文往來贈答。青蓮居士尤為莫逆交。開元天寶間,公為涇縣令,青蓮?fù)蛑?,款洽不忍別。公解組后,居涇邑之桃花潭。”
你看,汪倫實(shí)際上也是當(dāng)時名士,不但和李白關(guān)系好,和王維等詩人關(guān)系也不錯,而且當(dāng)時汪倫還是涇縣縣令。(桃花潭就在涇縣)
據(jù)李子龍先生考證,汪倫為唐代歙州都督、越國公汪華五世孫,所以汪倫不但是縣令,還是出身望族。
另外就算沒有《汪氏宗譜》,也有很多證據(jù)表明,汪倫不是普通農(nóng)民,比如袁枚在《隨園詩話》里自己都說:
“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strong>
那汪倫和李白見面時到底是什么場景?
據(jù)《李太白全集·年鑒》寫到:
“天寶十一年, 公之行蹤,由梁園而曹南,由曹南旋反,遂往宣城,然后游歷江南各處”
也就是說,天寶十一年,李白從開封梁園,往南去往宣城,然后游歷江南。
這一路上,也玩了不少地方,有詩留下名為《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大致就是一路所見所感。
然后李白到了宣城,他這一路怎么來的呢?是順著青弋江,順游而下,這是條什么路線呢?
圖里那條藍(lán)色的就是青弋江,涇縣就在宣城市,我們從涇縣火車站到桃花潭景區(qū),直線31公里,自駕42公里,路程不遠(yuǎn)。
汪倫雖然也算個名士,對李白自然也是仰慕的,他知道李白到了宣城,就寫信給李白,邀請他來桃花潭一聚。
李白一來自己也沒事,二來本來也順路,他應(yīng)該對汪倫也略有耳聞,不可能隨便一個人寫封信來邀請他就去了。
那么汪倫是怎么招待李白的呢?
三、汪倫是如何打動李白的?
汪倫招待的規(guī)格不低,就算是農(nóng)家樂,也絕對是高級農(nóng)家樂。
為什么?因?yàn)橥魝惣矣袆e墅啊。
有人可能知道,李白還有兩首詩,名叫《過汪氏別業(yè)》:
其一:
游山誰可游?子明與浮丘。
疊嶺礙河漢,連峰橫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館清且幽。
我來感意氣,捶炰列珍羞。
掃石待歸月,開池漲寒流。
酒酣益爽氣,為樂不知秋。
其二:
疇昔未識君,知君好賢才。
隨山起館宇,鑿石營池臺。
星火五月中,景風(fēng)從南來。
數(shù)枝石榴發(fā),一丈荷花開。
恨不當(dāng)此時,相過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達(dá)五更,吳歈送瓊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遠(yuǎn)海明,軒車且徘徊。
更游龍?zhí)度?,枕石拂莓苔?/strong>
也就是說,自從《贈汪倫》以后,李白還和汪倫見過面。其實(shí)這兩首詩足以說明,李白并不是敷衍汪倫。
但是我還要說明一下,汪倫打動李白的,并不是有錢。要知道五花馬,千金裘,李白是看不上的,有多少土豪要結(jié)交李白,請李白吃飯喝酒,沒見李白給人家贈過詩???
汪倫具體怎么打動李白的?可能是兩人意氣相投,可能是官場都不得意,可能是曾經(jīng)被同一個姑娘拋棄過,都有可能,但最重要的是,汪倫第一次讓李白感受到,有這么一個人能懂他,理解他。
這個人對他無所求,既不想巴結(jié)他,也不想靠他出名,他們只是互相欣賞。
一輩子你會認(rèn)識許多人,結(jié)交不少朋友,但可能連一個知己都沒有。這就是為什么伯牙在知道鐘子期死后,把自己唯一珍愛的古琴給砸了,因?yàn)樵僖矝]人會欣賞他了。
對于李白也一樣,他的才華讓他擁有了一切,也讓他失去了一切,他成了天下的李白。但是在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眼前的這個叫汪倫的人讓他感到無比放松,愜意,就像兩個村里的野小子,滿眼看到的,不過是有趣。
四、《贈汪倫》究竟好在哪里?
講了那么多,我們終于要講那四句詩了。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好在哪里?有個朋友是這樣說的:
開個玩笑。
其實(shí),在經(jīng)歷了一夜暢談后,李白從拂曉中醒來,他想起汪倫身為涇縣縣令,陪了自己一天一夜,如果自己不主動離開,只怕汪倫還要留他吧,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別再麻煩人家了。
于是,李白乘舟將欲行。
正當(dāng)李白乘上船,想默默離開的時候,來了,汪倫來了。
兩人一個在岸邊,一個在江上,隔了一段距離,他們都沒有說話,也許隔得遠(yuǎn)說話也聽不清,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但是在下一刻,李白的眼眶就開始濕潤了。
他看到,汪倫在岸邊一個人跳起了踏歌,一個人唱著,跳著,他的動作有些拙劣,有些滑稽。但李白明白,那是對他的送別,祝福,只有汪倫會用這樣一種別開生面的方式來告別,一次特別的告別。
忽聞岸上踏歌聲。
在這里要先提一下,所謂踏歌,包括“踏地”“歌唱”以及“連臂”,主要場合是祭祀、娛樂、送行、慶典等。踏歌一般是多人一起跳的。
所以很多人覺得應(yīng)該是汪倫帶著村里人一起來給李白送行,但其實(shí)解釋不通,因?yàn)橥魝愂菦芸h縣令,他是有這個權(quán)限,但這是假公濟(jì)私。況且踏歌是需要提前排練的,小朋友班級里排節(jié)目還要排練,如果沒有排練,一群村民肯定跳的亂七八糟。
所以我認(rèn)為是,汪倫是一個人跳的,用一種只有他們兩個人能懂的方式,來了一次偉大的告別。以至于讓李白無法忘懷,感動不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以上就是這首《贈汪倫》的真正意義。
最后我想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告別,其實(shí)都是口是心非,明明心里感情無比強(qiáng)烈,卻總是說不出口。
就好像男女戀人在機(jī)場告別,一個舍不得她走,一個就在等一句“留下來吧”。打破僵局的往往是像踏歌一樣的奇怪方式。
比如大話西游里的,他好像一條狗啊。
真正的告別都是這樣,奇奇怪怪、平平淡淡卻波瀾壯闊。
參考資料:
1、《論汪倫與李白是如何認(rèn)識的》張小玉
2、《汪倫不是桃花潭的農(nóng)民》閻澤川
3、《從唐代踏歌的文化內(nèi)涵解讀李白-贈汪倫》楊名
4、《別開生面的送別,不同凡響的贈詩》張連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