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備考攻略:
2021語文高考熱點主題盤點:家國情懷,青年使命
“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鼻嗄陮W子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發(fā)展的先鋒。高考作文無論怎樣千變?nèi)f化,也無論如何千姿百態(tài),它所承擔的教育選拔功能始終存在,因此題旨一定是引導青年的成長成才,厚植青年的濟世情懷,強化青年的使命擔當。
一、高考熱點主題回顧與盤點
1.聚焦萬眾矚目的“熱點”,厚植家國情懷
熱點,意味著廣受關注,意味著萬眾矚目,聚焦于此,不僅意味著情感與精神的投入,也意味著一種意義與價值的引領,這類緊貼時代事件的作文在近年的高考題中屢見不鮮,而且全國各地的模擬試題中更有加持現(xiàn)象,勢頭正猛,無法回避。“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高三學子正是時代的答卷人,對此應作出自然而必然的積極應答,而且這種應答將變得更加真切而頻繁。
2017年高考全國Ⅲ卷“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切入正是恢復高考四十年這一重大事件;2018年高考全國Ⅰ卷列舉了20世紀以來不同歷史時期的7件大事件,高考全國Ⅲ卷以三句時代口號或標語為材料內(nèi)容;2019年全國Ⅱ卷列舉1919年、1949年、1979年、2019年這四年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對2049年的展望為材料;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圍繞疫情下的相關材料要求考生完成“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chuàng)未來”中文主題演講。
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以我黨百年誕辰為契機,以“可為與有為”為主題,表達“強國有我”的壯志豪情的寫作。2020年全國新高考Ⅰ卷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lián)系”為主題,緊貼時代脈搏,緊扣熱點問題,讓青年朋友深入思考一場不見硝煙的戰(zhàn)爭中人與人的關系,國與國的交流,社會與個人的互動。從“距離”與“聯(lián)系”角度切入,真正從靈魂上體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的深刻內(nèi)涵,也從更高的維度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
2.關心風輕云淡的“冷點”,體認時代風云
科技創(chuàng)新,生態(tài)文明,小康社會,社會前進的每一步都是億萬人民勤奮努力的結(jié)果,它不是熱點,也不是焦點,但一定關乎時代發(fā)展,一定涉及社會風云。“風起于青萍之末”“于無聲處聽驚雷”,國家的進步與發(fā)展更多的就在這種久久為功的步步行程中,對此的關注與審視自然也是青年學子融入時代、履職擔當?shù)念}中應有之意。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用關鍵詞讀懂中國”,2018年高考浙江卷“浙江精神”,2017年高考江蘇卷“車來車往”,2020年高考北京卷“北斗衛(wèi)星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等都從不同層面與角度展現(xiàn)當今中國的狀態(tài)。
2021年高考天津卷“紀念日”,站在時間之流的此岸回看與審視時間之流的彼岸,“讓日歷上簡單的數(shù)字成為歲月厚重的注腳,而它也不斷提醒著我們帶著初心奔向前方”,在不經(jīng)意間提醒著我們共和國的成長歷程,并且又告訴人們祖國的滄桑巨變,同時或許還表達著“我們”與共和國的共同進步。2020年高考天津卷“中國面孔”,它是在世界上熱播的紀錄片中充滿了家與國的情懷的杜甫,是以中醫(yī)藥造福人類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在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醫(yī)護人員的笑臉,是街頭默默前行溫暖你和我的快遞哥的面龐……從材料的呈現(xiàn)與審視中,我們發(fā)現(xiàn)關注熱點問題遠遠不夠,生活里還有更多的人,他們正在為民族為國家為集體為家庭等等,用羸弱之力承擔起建設重任,正是無數(shù)的不為人們關注的他們,一步一移地挑走了擋道的王屋山,劈開了千帆競發(fā)的古運河,筑高了巍峨瑰麗的萬里長城……
3.尋找自我成長的“燃點”,緊跟發(fā)展腳步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鼻百t的話語,提醒我們寫作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寫作是生命意識的表達,寫作也是生命意識的成長,高考寫作就是一次推動青年學子心智成熟與生命成長的契機。蘇軾當年的科舉中第文章《刑賞忠厚之至論》,短短六百言卻深得歐陽修賞識,因為它展示了蘇軾的人世交往原則。因此文章必須展示自己的思考積累,必須展示自己的理性思辨,必須展示自己的社會交往與溝通,必須展示自己的心理感悟與成長,所謂“少年強則國強”。2018年高考全國Ⅰ卷“世紀寶寶,中國夢”,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熱愛勞動,從我做起”,2020年高考浙江卷“個人理想與家庭、社會預期的落差”,2020年高考上海卷“人對事物發(fā)展進程是否無能為力”,2020年高考北京卷“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2021年高考浙江卷“得與失:終點·起點·過程”,2021年高考上海卷“時間沉淀下的事物價值”,2021年高考全國乙卷“追求理想與個人發(fā)展”等多層面多維度審視一代青年學子的成長。
2021年全國新高考Ⅱ卷以四幅漫畫為材料,這不是在展示書法,而是有其寓意,取其比喻義,透視著“寫人與做人”的辯證關系。第一幅“逆鋒起筆,藏而不露”,對應“人”字的第一筆起勢,指人應低調(diào)謙遜,不露鋒芒,不事張揚。第二幅“中鋒用筆,不偏不倚”,對應“人”字的第二筆起勢,指人應行得直,坐得正,走得穩(wěn)。第三幅“停滯迂回,緩緩出頭”,對應“人”字一捺的收勢,可理解為收筆結(jié)束之前要“頓一頓”“停一?!保耸录磳⒊晒騽倮谕麜r要靜心,停頓,思考,不可倉促草率;也可解讀為人生低谷時,不要氣餒,相信努力會有“緩緩出頭”之時。第四幅“描紅”,告訴人們完整的“人”,頂天立地的“人”,就是這樣一筆一筆,一個腳印一個腳印,一絲不茍,全力以赴,才能成就。此題既接地氣具體可感,又容易引發(fā)共鳴,考生有話可說,作為當代的青年思考與啟示多多。
4.培植文化自信的“基點”,助力使命擔當
如果沒有五千年華夏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兒有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fā)展的根本,作為一代青年學子應該在繼承中堅定文化自信、在弘揚中守護文化根脈、在運用中激發(fā)文化活力。2017年高考全國Ⅱ卷“化育后世的詩文名句”,2017年天津卷“重讀長輩這部書”,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明的韌性”等,以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為切入,試圖表達文明在現(xiàn)實生活的投影。至于,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圍繞疫情下的相關材料要求考生完成“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chuàng)未來”中文主題演講,更是明確表達了古今勾連,中外協(xié)作。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歷史人物評說”,材料里涉及三個歷史人物,齊桓公、管仲和鮑叔,選取春秋時期的一個著名歷史事件,體現(xiàn)齊桓公不計前嫌、大膽用人、善用人才;鮑叔不求功名、舉薦人才、甘居其下;管仲足智多謀、忠心輔佐、助齊成霸。每個人物身上的品質(zhì)與特點各有特色,最終無論選擇哪一個歷史人物,從他身上汲取怎樣的智慧多大的力量,最終必須指導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也就是文章必須落腳于當下,“文章合為時而著”,如此自然顯現(xiàn)優(yōu)秀的思想品格對個人成長意義和社會發(fā)展的價值。
5.擂起生命底色的“鼓點”,強化擔當意識
中國精神與時代風采,應該是青年人的生命底色,所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然而如何完成一代人的使命與長征,卻不僅取決于技能,也更取決于擔當意識。雷鋒精神,抗戰(zhàn)精神,女排精神,長征精神,工匠精神,拼搏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愚公移山精神……這些曾經(jīng)厚植一代代英雄的精神,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上依然煥發(fā)著不滅的光彩。2019年高考全國Ⅱ卷“青春接棒,強國有我”,2020年依然是高考全國Ⅱ卷“如何為自己畫好像”,以及2020年高考天津卷“中國面孔”等,背后都有著一種讓人感奮的精神輝映;2018年高考北京卷“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fā)展中成長”,是把自己置身國家的新時代發(fā)展中,而2021年高考北京卷以“論生逢其時”為題,祖國的日新月異與自己的責任擔當互為表里互為支撐,這兩年的作文題是不是如出一轍?同樣2021年高考全國甲卷作文題“可為與有為”干脆直接讓“我們都是追夢人”的青年學子表達新時代中必須有所作為的心聲。
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如何為自己畫好像”,出題人通過“人需要不斷尋找'鏡子、繪制'自畫像來努力看到盡量完整的自己”,強調(diào)人在尋找、審視自我時候發(fā)揮的主觀能動性。在這一過程中,自然如何畫好像很重要,但是畫好怎樣的像,以及為什么畫像卻至關重要,它指向的不是面相而是精神底色,指向的不是面容而是思想品質(zhì),指向的不是畫像而是立身處世,最終表達立足自身和同代人,在青春成長中正確地、良好地認識自己,并為自己規(guī)劃光輝燦爛的未來。
二、2022年高考作文備考攻略
1.吃透題型,研究方法,有的放矢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測評與考試”部分明確建議:“考試、測評題目應以具體的情境為載體,以典型任務為主要內(nèi)容?!弊魑娜绻O置“具體的情境”,其內(nèi)容一定是“典型任務”。
這種任務驅(qū)動式作文,在近五年的全國高考作文中是主力軍,因此,演講稿、發(fā)言稿、倡議書、建議書、辯論詞、公開信、家信(慰問信)、讀后感、新聞評論等文體已成為較為明確的選擇,同學們在備考2022年的高考征程中,務必熟悉這些帶有鮮明的文體特征的文章樣式,每一種不同的樣式都有其不同的寫作要領與要求,只有研究透徹,才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才能攻城拔寨,決勝千里。
鑒于2021年全國8套試題9道作文題普遍采用多年前常見的材料作文或以材料+命題形式,可見這是我們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必須關注的類型,事實上它也是任務驅(qū)動型作文的一個基礎和前提。
2.關注熱點,追根溯源,有話可說
社會熱點、新聞熱點一般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nèi)發(fā)生,引起國內(nèi)外公眾普遍關注的社會現(xiàn)象、重大事件、新聞人物等,它具有時代性、廣泛性、復雜性、可導性等特征特點。因此,它很容易進入同學們的視野,成為寫作素材,老師們也樂意推介與引導,但不是所有的熱點需要我們關注,也并非每一個熱點有其寫作的價值和意義(當然是針對我們中學生而言)。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基本不受時間、地域、傳播媒介限制,熱點的產(chǎn)生發(fā)展乃至影響常常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我們對熱點的關注應有所選擇,標準便是“家國情懷,時代風采;青年使命,時不我待”十六字;同時對相應的熱點,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知曉其地其人其事的地步,更不可僅僅停留在新鮮好奇的表象之地,而應追根溯源,力求理清事件發(fā)生的來龍去脈,明白事件產(chǎn)生的社會土壤,跟蹤事件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從事件的前世今生以及來世的全鏈條上去積累和整理。
許多熱點開始呈現(xiàn)的狀態(tài)與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而展現(xiàn)的狀態(tài)會有極大的差異,有些甚至會反轉(zhuǎn),熱點的全方位全鏈條全生態(tài)關注,既能引導我們研究走向?qū)W⒑蜕羁蹋材芘囵B(yǎng)我們的理性思考和辯證分析能力。當我們真正進入寫作狀態(tài),不僅立場鮮明,而且有理有據(jù),最重要的是,理性深刻、符合社會正義的論述會自然涌現(xiàn),從而正確引導積極影響,弘揚正能量。
建黨百年是今年舉國上下的一個重要事件,對此的關注顯然不能僅僅停留在這是個重要紀念日,而應回溯歷史,追根究底,打通前世今生,辨析成長歷程,看到我黨從弱到強,領導國家由積貧積弱到平視世界,人民由食不果腹到幸福笑顏的“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變,如此2021年全國新高考Ⅰ卷“體育之效,強弱之辯”、高考天津卷“紀念日”便會變得胸有成竹、得心應手。
3.加強積淀,腹有詩書,有理有據(jù)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留下的千古名句。喜歡閱讀的人,久而久之必然儲蓄了頗多豐厚的詩文,既提高了自身氣質(zhì),又汲取了不同養(yǎng)分,而且寫作時往往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正如有人說:“多讀書,潤思想,陶情操,增智慧,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寫作水平的提升,加強積累積淀,從來是不二法門。關于這方面的方法與技巧,自古迄今,車載斗量,筆者不再贅述。
4.學會聚焦,化大為小,有“我”在場
帶有宏大主題色彩的材料作文是如今作文命題的主流形式,它強調(diào)寫作內(nèi)容的時代性、社會性、歷史性、熱點性,因此非常容易產(chǎn)生千人一面的套話,照單復印的大話,以及泛濫成災的廢話。
此時,個性化表達,小眾化論述,獨具匠心的構(gòu)思,別開生面的論證,顯得特別重要。宏大主題,無法不從大處著眼,但800字考場容量,自然應該選擇小處入手。作者的宏觀視野、高遠格局和濟世情懷,必須在寫作構(gòu)思中,落在小處,落在實處,情境入題,生活入文,滿懷真情,娓娓而來。比如可以是一個獨特的角度,一個鮮明的意象,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一個獨到精妙的比喻等,以小見大,提綱挈領。
優(yōu)秀作文一定有“我”在場,“大我”與“小我”結(jié)合,寫出有我之文。出卷人希望看到的是身為青年的我們作為時代的答卷人具有怎樣的感悟與思考,2021年高考北京卷“論生逢其時”,“時”一定是時代,這是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生”一定是“我”,是偉大時代中的一個渺小的存在,如何處理好兩者的有機結(jié)合便是此文成功的關鍵。顧炎武有名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稍作改動便可以成為作文主題,就是“天下興亡,我的責任”,此時的“我”既是一屋之下獨立的個體“自己”,又是天下承擔民族復興重任的集體的“我們”,有“我”在場的情感的真誠流露,心聲的肝膽相照,說理的平等交流,自然便可成就佳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