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月微光,又是一夜禪坐。
此時的王維,花甲之年。臉上是歲月的痕跡,幾近殘年,卻無灰敗,通身一股通透氣派。他緩緩睜開雙眼,微嘆一口氣,平靜地取來筆墨。他要寫信,給親朋故舊辭別。是的,他要和今生說再見了。
他想說,今生我們有幸相識,來生我們各有歸處,未必再相遇。回憶這一生,我記起的不是年少時京城跨馬游街,也不是詩、畫、樂才名為人稱羨,唯晚年于禪靜中有所悟,值得分享給各位。
遂于信中“敦厲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而后坐化,享年61歲。
人生,所謂何來?又為何而去?王維用一輩子來參透,最終他才參悟人生的究竟之路是“修心”,我們來世一遭,正是為在紅塵煉獄中修行。
1. 公子世無雙 嘗盡入世苦
他曾年少,名燥京城。
9歲父喪,15歲求功名。那年長安街,出現(xiàn)了一位少年,白衣負(fù)簫,風(fēng)姿都美。彼時尚無人在意他,那時的長安,天下風(fēng)流人物匯聚,區(qū)區(qū)一個美少年尚不能挑動長安人的心弦。但不要緊,我很快就會讓你們記住我王維的名字,他如是說。
思念家鄉(xiāng)時他做了一首詩,寫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結(jié)果人人傳誦。他于長安街吹一首簫,祁王驚為天人引他為座上客。后來人們才知他是太原王氏后裔,母為博陵崔氏,皆是五姓七望之家。他擅長音律,承祖父協(xié)律郎王胄之志。工丹青,傳自母親技藝而勝于藍(lán)。他還滿腹詩才、品貌俱佳。
嘖嘖,世間少有的全才,這樣的少年,不出名都難。可以說為出仕鋪墊的第一炮,王維贏了。世人推崇,豪門貴族拂席迎之,與寧王、薛王交好,前途一片大好。
隨后,21歲的王維進士及第??既钤γw煞旁人。
那時的王維,翩翩美少年,滿腹繡花章,真是春風(fēng)得意,躊躇滿志。最喜歡唱誦的是游俠少年、報國之志,“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然而生活總不會如你所愿,無論是你高考多優(yōu)秀,無論你大學(xué)多風(fēng)光,踏入社會便從零開始。
21歲的王維選官太樂丞,幾月后便因下屬舞黃獅子之過被貶濟州。從少年天才到小縣城管倉庫,一個天,一個地。四年,他一直從事這種微末具體的工作,深覺報國無門,之后辭官回家。
考中功名時,他勸慰綦毋潛“圣代無隱者,英靈盡歸來”,如今他勸孟浩然“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前路在何方,王維意志消沉。
這是生活給王維的第一個真相:人生不是只要努力就會有結(jié)果。
用今天的話說,我們終究都會變成一個普通人,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王維正處于一個逐漸認(rèn)識自我的過程,他不再處處耀眼,前途全是未知。他開始從前進的步伐中體會入世的無奈。
2. 生命具無常,世事更難料
人生前進容易,退下來難。
還好王維是個重情的人,他有家人,慈母、愛妻皆可慰藉他的心靈。四年后玄宗大赦天下,他終于可以辭職歸家,開始了一段隱居生活。
隱居中,有家人相伴,日子不難過,他默默等待再次出仕的時機。那時隱居也是博得名聲的一種,王維還未徹底放棄自己的抱負(fù)。
而苦難卻先機遇一步而來,而立之年,妻子難產(chǎn)而亡,一尸兩命。我們無從得知詩人對妻子的愛,他未曾留下只言片語。但我們只知道從此王維獨居守身30年,從未續(xù)弦。
紅塵自有癡情人。
之后他游歷江南,作《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于自然中尋求心靈的寧靜,治愈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此時他終于明白母親為什么信佛,為什么為他取名摩詰。維摩詰,佛教著名居士,音譯凈名,無垢塵。
他發(fā)現(xiàn)學(xué)佛,可以忘卻痛苦。他自出生便與佛有緣,如今,他更懂佛的奧妙。
有句話說“一切佛性的背后都有一顆酸楚的心”。這就是當(dāng)時王維的心境,他把學(xué)佛參禪當(dāng)做一種解脫痛苦的途徑,就像他的詩中所言“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也就是說如果有機會,王維的選擇一定是繼續(xù)出仕。這個機會很快來臨。
735年張九齡執(zhí)政,王維看準(zhǔn)時機獻干謁詩“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被張九齡擢拔為“右拾遺”。
這個機會他等了將近十年。王維有自己的驕傲,不想同流合污,希望遇到秉公辦事的執(zhí)政者,期待公平公正的待遇。
所以說王維的一半是人,他面臨的糾結(jié)和困惑與俗世中的我們何其相似。社會和生活這門學(xué)科,從沒有絕對的公平和公正。你若堅持自我,便要付出代價。
王維的代價就是再次被貶官。兩年后張九齡被罷相,無一人敢與九齡聯(lián)系,王維遵從內(nèi)心,執(zhí)筆贈詩“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泵餮詫琵g曾經(jīng)的知遇之恩永不忘懷。
這無疑大大得罪了當(dāng)權(quán)宰相李林甫,很快王維被貶出使邊塞。
一路上,王維是苦悶的,但當(dāng)他感受到大漠的遼闊風(fēng)景時,胸中郁氣隨風(fēng)而散,一股生命的感動充斥心間。他寫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景色壯闊,意境祥和。在那里又他鄉(xiāng)遇故知,王維與老友岑參、高適一起縱馳邊疆、彎弓射日,把酒言歡、肆意人生,好不快意。
也許人生并不只有一種活法,王維開始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過往的自己是否太過于“執(zhí)”?
執(zhí)著便放下,也許人生就是另一番境遇。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40歲的王維決定放下,放下他曾經(jīng)認(rèn)為的理想和抱負(fù),回歸自己的本心。
3. 晚年惟好靜 半隱山林里
彼時李林甫當(dāng)政,王維為何不辭官?
因為他已看透世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年人的勇敢不是直面對抗苦難的勇氣,而是于困境中退而求其次的智慧。
不惑之年王維開始了自己半官半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之外,學(xué)會讓生活快樂起來。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他不關(guān)心的是自己執(zhí)著的追求,對建功立業(yè)的執(zhí)著。他不再著相,寬容面度官場,讀懂自己的平凡,接受生命的無奈,專注自己更喜歡的事業(yè)——“惟好靜”,從靜中感悟生命的真諦。
他建了自己的桃源居——輞川別業(yè),與摯友裴迪編纂《輞川集》,那里每一處山石、溪流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松濤傾聽內(nèi)心,明月照亮靈犀。他在這里找到了另一條出路,成就了中國山水詩自然脫俗的風(fēng)格,獨樹一幟。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充滿哲思;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空靈寂靜;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詩中藏畫。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他將細(xì)膩的情感揉入每一個字,將佛理、畫藝、詩才融會貫通,詩中充滿禪意、畫意和詩意,成就了山水詩前所未有的高度,對后世影響甚大。后世劉長卿、柳宗元等人的山水詩莫不都受其影響。
于山水中禪思悟道,王維徹底放下了那些心外之物,人生起起落落,何必在意,因為這本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
安祿山叛亂,他被俘,被逼做偽官。唐軍收復(fù)河山,他被清算,被收監(jiān)。親朋好友奔走相救,他又重進官場,甚至官運亨通,升尚書右丞??蛇@一切他都不在乎了。
他灑脫辭官,為弟王縉換取留任京城的機會。每日“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儼然僧侶。
他明白,人這一生就是不斷認(rèn)清自己,不斷放下的過程。他放下了,所以寵辱不驚。他悟透了,所以唯求修心。
后來他說“當(dāng)代謬詞客,前身應(yīng)畫師”,自認(rèn)前世都是文人,而最近一世是畫師,所以才能僥幸獲得詩畫上的成就。前生從文從畫,今生志趣還在此。
所以于官場中不順意的王維,能在本業(yè)上做到極致,取得影響后人的成就,這不就是不負(fù)紅塵的修行嗎!
4. 癡心不悔,留一抹溫暖在世間
佛家云人生七苦:貪嗔癡,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
王維本性平和,溫潤如玉,中年時期常??鄲灒珡牟槐г?。他本不是貪心嗔恨之人。晚年時期于回歸自然中另辟蹊徑,成就不凡,不求而得。之后每日禪坐,修身養(yǎng)性,五蘊皆空。
但唯有一點,王維堪不透,或者說不想放下——癡情。
他重情重義。中年,妻子離去,他至哀無聲,從此不近女色,守諾30年。晚年,母親離去,他“居母喪,柴毀骨立,殆不勝喪”,以“事母至孝”聞名。臨終,以自己高官換取弟弟回京機會,兄友弟恭。每當(dāng)出行,念念不忘家人,“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他的詩歌留存后世400多首,其中為朋友送別的詩有70多首。有為朋友落第打氣的,有因沒幫上朋友而愧疚的,行行字字都能感受出他對朋友的真摯。
好友孟浩然去世,王維大慟。恩人張九齡去世,王維流涕。
他的這份情是癡,也是人道。生于紅塵,這份羈絆他并不想徹底消除。
他說,參透佛理,悟道半生,就讓我留一份癡心在人間,紀(jì)念今世的緣分。
5. 愿你活成王維的樣子
后人稱李白為天才,杜甫為地才,王維為人才。
李白為仙,不可追,常人追上了也承受不起那翻風(fēng)起云涌。杜甫,苦難成就他的“圣”,愿你永遠(yuǎn)不必經(jīng)受這些苦難。而王維,是可追溯的,他活成了我們心中理想的樣子。
他的才,我們可仰望。寄情山水便造就山水詩的巔峰,描摹山水之態(tài)便開創(chuàng)創(chuàng)繪畫破墨法,習(xí)音樂演奏便能觀畫辨曲。無論是詩人、畫家、還是音樂家,每一樣他都做到了極致。
做到極致,世上便有了你的位置。這是王維教給世人的方法論。
他的智,我們可學(xué)習(xí)。人生就是一個苦難接另一個苦難,一連串的不順接踵而來。王維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那不是苦難,是你自己縛了心。
心若從容,人間苦便若風(fēng)中霧,揮手而散,只剩自如。
王維,紅塵修行這條路,邊走邊悟,最終得道,連晚年的輞川別業(yè)也捐贈給寺廟,徹底解脫。
后人說他篤信佛教,詩中又一片佛家空寂意境,所以為他冠名“詩佛”之稱。
佛,是的,王維這一生,一半是人,另一半便是佛。
讀別人的故事,
悟自己的人生,
家長里短,百味人生,
人到中年,總喜歡聊呱,
一起聊人生感悟、世態(tài)炎涼,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