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
如果說立冬意味著進入冬天的門檻,那么小雪可以說意味著冬天正式到來了。
小雪過后建議這么吃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沙醫(yī)院鄧聰主任中醫(yī)師提醒,小雪以后,人體的消化功能相對增強,適當進補,不但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以養(yǎng)精蓄銳,為來年身體健康打下基礎。
適合此時的食物:
肉食有牛肉、雞肉、羊肉、蝦肉等;蔬菜有黃豆、蠶豆、胡蘿卜、韭菜、油菜、香菜等;水果有雪梨、柚子、橘子等。同時,小雪氣候干燥,人們普遍感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些干燥,日常可適當進食具有潤燥生津作用的食材,如銀耳、北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等。
說到進補,她表示,小雪時節(jié)應該要養(yǎng)腎,順“天時”,中醫(yī)認為冬季屬腎,腎主藏精,為生命之源。小雪后天氣逐漸寒冷,容易損傷腎陽,故此時補腎最合時宜,可適當多食溫補益腎的食物,如羊肉、牛、腰果、栗子、芡實、山藥等。
中醫(yī)的五行學說認為,黑色入腎,故多吃黑色食物(指顏色呈黑色或紫色、深褐色的食材)可起到一定的補腎作用。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黑米、黑棗、核桃、海帶、紫菜、黑桑葚、何首烏等。
小雪時節(jié),氣溫下降使周圍血管收縮,很容易誘發(fā)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為了預防此類病的發(fā)生,尤其對于中老年人,可適當多吃丹參、田七、山楂、黑木耳、芹菜等食材,以避免血液黏稠,保護心腦血管。
注意保暖 小心“ 上火”
小雪時節(jié)氣溫漸降,自然界表現為陰盛陽衰,人體陽氣容易受到損傷,此時要注意保護陽氣。
鄧聰介紹,中醫(y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也就是說,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冷,應特別重視頭部保暖。當頭部受到風寒侵襲時,血管收縮、肌肉緊張,很容易引發(fā)傷風感冒、頭痛、面癱,甚者可誘發(fā)心腦血管病。因此,人們外出時要防頭部受寒、損害陽氣,必要時最好戴上帽子、圍巾等。
鄧聰指出,小雪降水量偏少,空氣變得干燥,人體容易出現口唇干裂、鼻咽干燥等現象。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人體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液分泌減少,黏膜上的纖毛運動減慢,灰塵、細菌等易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fā)咳嗽,容易發(fā)生或加重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因此,小雪節(jié)氣須防燥,要多喝水,室內空氣干燥的話,可以通過使用加濕器、擺放植物等方式來改善。
由于小雪后氣溫開始降低,人們避寒就溫,食用溫熱食物增多,又穿著增加,使得體內熱氣蘊結,易發(fā)為“內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火”,表現為口腔潰瘍、面部長痘等。再加上天氣干燥,更易助火傷陰。因此,小雪節(jié)氣要注意防內火,少食或不食辛辣食物,多吃些清火降氣的食物,如白蘿卜、豆腐、雪梨等新鮮蔬菜水果。
早睡晚起 日照解郁
小雪后,人體精神起居養(yǎng)生要隨著冬季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的規(guī)律,宜藏陽、藏精,養(yǎng)精蓄銳,為來春的生機勃發(fā)做準備。鄧聰建議,近期起居宜“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不要擾動陽氣,日出而作,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使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但晚起并非賴床不起,而應以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
此外,在廣東地區(qū),小雪時節(jié)早晚溫差仍較大,應注意適時添減衣服,避免忽冷忽熱,尤其是年老體弱之人。
小雪后,日照逐漸較少,人體缺乏足夠的光照,容易出現精神抑郁,出現失眠、煩躁、悲觀等表現,患有抑郁癥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因此,應注意心理的調適,保持樂觀,節(jié)喜制怒,可多聽音樂,緩解緊張情緒。
鄧聰建議,近期適宜經常參加一些戶外的活動,多曬太陽。中醫(yī)認為太陽能助發(fā)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大自然處于“陰盛陽衰”狀態(tài),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散步等相對緩和的運動,但要注意,運動以微微出汗為佳,避免大汗而使陽氣外泄。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