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父母的關(guān)系,大可以用“孩子是父母的潛意識(無意識)”來描述。不小心加以區(qū)分,父親和母親的生命歷程,便會成為命運的重復(fù),特別是那些慘痛的經(jīng)驗教訓。
我們所知道的是,強烈的痛苦或是其他的感覺對人的沖擊力往往是非常巨大的。比如說我們只是平常的走在大街上時,旁邊的人只是在比較理性的溝通和交流并不會有多吸引我們。
而當我們平常的走在大街上時,旁邊的人突然猛烈的大吼,或是猛烈的跟旁人起沖突你反應(yīng)不及時,這種對人的沖擊力是巨大的。
跟陌生人的互動的關(guān)系間,尚且如此。那么對于我們與所在意的人的關(guān)系而言,當他們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來個非常猛烈的反差如:
劇烈的吵架、打架、被罵、被打、親人情緒失控、行為激烈甚至失常時…
這種猛烈的反差給到自己時,有時候我們會記得發(fā)生了什么,有些時候會壓抑掉這種劇烈的不舒服,用合理化的理由——他可能是…來給到自己和關(guān)系一個臺階。
只是那些未面對的情緒,并不會就此消失,它會變成自己和那個帶來猛烈刺激的人在關(guān)系中重要的紐結(jié)點。
在自己的印象中便會模糊或是明晰的留下“他是可怕…的一個人”的印記;而這印記之后,附著著一個鏡像印象“我是膽小…的一個人的印記”。
在關(guān)系間,我們便是如此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通過發(fā)生的事件,形成一個主觀的印象(感覺、想法、行為)去標記他人和自己。
這些影響并非一定是發(fā)生某個大事件(如:家庭破產(chǎn)、父母離婚、家人去世、意外迫害… )才造成的,相反大事件因為它比較巨大,并且對家族和個人都有一定的意義故而總是不容易被遺忘的。
而那些滲透在生活中的細小片段(如:父親母親總是為了財米油鹽之類的事情爭吵、父親母親長期互動非常少、父親母親的互動模式及家庭互動模式:在媽媽感到焦慮時父親總是跑開之類)的威力也是巨大的。
從我個人理解起來,以上在人未成年前,父親和母親與孩子是一個上下的序列關(guān)系,“18歲成年”這個大他者——法律(規(guī)則)在人類通用象征中,會把孩子和父親母親進行一個分離。
從人的角度來說,人有三次出生:
第一次是肉身出生——胎兒被分娩;第二次是作為個體登錄社會的獨立成人——個體被家庭分娩;第三次正如肉身出生到個體登錄社會獨立成人般,有一個成長的過程,這里的成長指向——心理成人化。
第三次出生實際也可以說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心理上完成分離,從作為父親及母親共同的孩子,共同的潛意識(無意識)合體走向獨立主體的過程。
人的生命從自己的父親及母親那來,而在心理上未足夠意識化前,這個孩子始終只是父親母親的孩子(無意識合體);重復(fù)的是父親和母親的(潛意識)無意識命運。古人說“命與生俱來”!
一方面這種與生俱來是從“我”出生時,便已經(jīng)寫入了“我”的生命結(jié)構(gòu)中的傳承。傳承了什么呢?“我的身體、我的心靈、我的一切”。
所以既然“我”傳承了父母的一切并且那已經(jīng)成為了“我的一切”,與父親及母親自然是沒法兒完全分割的。那聽起來重復(fù)父親或是母親的無意識命運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其實不然,要打破這種重復(fù),也就是在第三次出生心理成年后,才可以慢慢一點一點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軌跡。
當然自己軌跡的基礎(chǔ)還是父親及母親包括那些重要他人的無意識,只是這時候,明顯可以看到父親及母親的路是什么,同時也可以明確的清楚自己可以不走那條路,而非只是憑著被莫名其妙自己不知的感覺驅(qū)使著去重復(fù)那些父親及母親的無意識。
那問題來啦,作為一個已經(jīng)18歲的成年人,怎么讓自己完成“第三次出生”也就是心理成年呢?從我個人探索的角度能提供的答案(僅供參考):
1.盡可能去意識化自己是怎么回事,找到自己的感覺。
比如說關(guān)注自己在什么時候,遇到什么人,發(fā)生什么事情時,自己的感覺、反應(yīng)、想法、行為(個人模式)是如何運作的。
2.這些個人模式與自己的父親母親他們的模式有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跟自己曾經(jīng)小時候發(fā)生的什么事件在激發(fā)了相似的模式?自動模式運作時帶給自己的好處是什么?
如果痛苦為什么不愿意舍棄這種模式(模式不光包含個人模式,還包括與人的人際互動,親密關(guān)系反應(yīng)模式等等,也可以簡單的說盡可能的覺察關(guān)于自己的一切)?
3.哪些是為之痛苦的,盡量調(diào)整,不能調(diào)整便接受。
畢竟那些父親及母親的潛意識(無意識),并不能機械化的像是把全身血液換掉那么簡單(從操作層面來說也很難,可是人也不是機器,無法操作。
這倒是解釋了為什么有的人選擇自殺:直接毀滅和切斷任何與父母有關(guān)的聯(lián)系)。父母生我,一切皆從他們來。一脈相承,命運共棲,雖分離,身心皆一體,無法完全分割。
若是為無法改變自己所苦,只是鞭策自己痛罵自己;不如擁抱自己接受自己,順應(yīng)那些已經(jīng)成為“命數(shù)”的東西。完全分離是不可能的,保持一定距離還是需要的。
父親和母親的無意識遺留給自己的困難,恰是他們無法逾越的高山。一個家族中的新生命,大概是為了傳承家族使命接力下一棒的延續(xù)。而家族中的每個人,構(gòu)成了“命運共同體”。
從能量守恒的角度來說,量變引起質(zhì)變,同樣質(zhì)變也會引起量變。每個人都是家族、社會中的一份子,毋寧說是同一條線上的螞蚱。再結(jié)合肺炎時事不得不說:“同呼吸,共命運?!蓖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