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步入清明節(jié)了,話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人們替親人掃墓的日子,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發(fā)現(xiàn),墓碑上通常會寫這樣的一些字,比如“顯考”“顯妣”“老孺人”“故”“大人”等等!
但是或許有90%的人,都不懂顯考、顯妣的意思,其實,除了顯妣、顯妣,還有先考、先妣,這一字之差,到底有何區(qū)別呢?
說實話,當我們在墓碑上看見這些刻字的時候,真的是一頭霧水,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其實這是古代就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作為國人,必須弄懂其中的含義,因為這也是孝道的一種體現(xiàn),假如你去替祖先掃墓,別人問起你,你卻不知道,那將是非常的尷尬。
有一個成語是這樣說的,如喪考妣,意思就是說,就如同死了父母一樣痛苦,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傷心和著急的狀態(tài),出自《尚書.舜典》,在先秦時期,考妣指的就是父母,無論是生是死均可用作,后來又把去世的父親稱之為皇考,死去的母親則稱為皇妣。
再后來又改成了先考和先妣,注意看這塊墓碑上刻的就是先妣和先考,所以,墓碑上不僅僅只是有“顯考”和“顯妣”,一定要學(xué)會區(qū)分二者的意思。
除此之外墓碑上還會寫著公和母,母指的就是母親,而公為父親,老大人指的是男性,老孺人則是女性。
先考和先妣中的“先”字指的就是先人,已經(jīng)亡故的祖先,這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稱,之所以在后面加了一個考字,其實這是象形文字的代表,因為古代考字的寫法,非常像杵著拐棍的老人,因此考就代表了年老體衰之人,先秦時期,考字指的就是父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演化,這個字只能專指死去的父親,不能用來比作活著的父親。
另外《說文解字》是這樣說的,妣、歿母也,妣跟考差不多是一樣的演化,一開始代表的是母親,后來也是專指離開人世的婦人。
所以,當父母亡故之后,墓碑上的字就刻著考和妣了。
至于為什么要用一個先字呢?首先,死去的父母,也就是亡故,可是在古代,死字跟亡可不能亂說,他們是非常忌諱提這兩個字的,于是就用先字來替代。
我們在電視當中也經(jīng)常能聽見古人說先父和先母,這就是對亡故父母的尊稱,所以當我們了解這些細節(jié)之后,就很容易理解墓碑上為什么要刻著先考和先妣了。
既然有先考和先妣,為何有的墓碑上還刻著“顯考”和“顯妣”呢?
其實這是夸贊父母的意思,顯字拆開來看上面是一個日字,下面為業(yè),代表著生前事業(yè)光芒四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死后已經(jīng)是功德圓滿了。
因此對于這種出眾的父母,后人就會在墓碑上刻著顯考和顯妣,加深對父母的贊頌之情,也讓子孫后代,知道祖輩的豐功偉績,代表著這是功勛卓著之人。
另外古代的普通人,就只能用這幾組詞匯,而對于那些達官顯貴,死了之后就專門有自己的謚號。
除此之外,有的墓碑上還會寫著老大人和老孺人,這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一開始看見大人的時候,還以為是古代做官之人,畢竟那個時候做官的就被人家稱之為大人,老孺人的話,應(yīng)該是指一些老婆婆!
老孺人和老大人,代表的也是父親和母親,大人專指男性,孺人則為女性。
所以當你看見一塊墓碑上寫著老孺人,就知道埋葬的是女性,妣和孺都是專指女性的,在古時候,老孺人是大夫的妻子,不過到了明清時期,老孺人則變?yōu)榱似咂饭俚哪赣H或者妻子的稱號,也可以是對歲數(shù)大的婦人的一種尊稱。
總之,老大人指的是年老的男性,老孺人則是年邁的女性,大人也是古代官場的用語。
不過,墓碑之上刻的字是非常講究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夠用老大人和老孺人,如果是平輩死了的話,男的只能稱之為大人,女的則為孺人,長輩才能使用老大人和老孺人!
那輩分更高的應(yīng)該使用什么稱呼呢?
對于那些輩分更高的人,死去之后,則可以用老太孺人和老太大人來稱呼,總之,墓碑上刻著的這些詞語,都是對已故先人的一種尊稱。
農(nóng)村墓碑上的稱謂,是經(jīng)過千百年文化的洗禮、沉淀和總結(jié)出的對已故親人的稱號,這些稱謂也是固定不變的,具備普遍性和大眾化,如今的人們依然深受影響,是中華古老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和體現(xiàn)。
墓碑上面刻的這些字,也在提醒后人,一定要做一個德行高尚之人,等到亡故之后,才配擁有顯考和顯妣等稱謂,另外,這些刻字可不能隨便亂用,假如一個人英年早逝,是不會被刻上老大人或老孺人的,通常就是某某人之墓!
在世的人和亡故的人,稱謂用法也是不同的,按照古人的說法,活著的時候可以稱呼為:父、母、妻,但是等到死后,則稱為:考、妣、嬪。
不過據(jù)說只有夫妻雙方都亡故了,才可以使用“顯”字,總之,這些詞匯的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做為子孫后代不可不懂,假如你不會理解,那么等到上墳的時候,看到祖先墓碑上的刻字,也不懂得真正的含義,甚至是看得一頭霧水,小孩子問起來都不知道怎么解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