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用法用量:6~10g。
——以上來源于《中國藥典》2015版
可清肺止咳,和胃降氣,降逆止嘔,氣逆喘急。
止咳化痰:據(jù)明代醫(yī)學(xué)典籍《滇南本草》記載,枇杷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斷痰絲,化頑痰,散氣喘,止氣促,用于久咳、干咳、痰多、胃熱嘔吐等癥。
清肺:取其下氣之功,從而氣逆者不逆,干嘔者不嘔,煩渴者不渴,干咳者不咳。潤肺理氣,用于肺熱久咳、全身發(fā)熱、肺癆、羸瘦、口干舌燥等癥。
和胃降氣:用于心氣虛所致的心胸隱痛、面色淡白、胸悶氣短、動(dòng)則氣喘。亦常用于婦人臟躁,癥見急躁易怒、情緒起伏大。還常作輔助藥,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腹脹、便溏、倦怠乏力、少氣懶言等癥。
養(yǎng)肝腎,涼心火:口干舌燥一般源于體內(nèi)虛火灼熱,以養(yǎng)腎氣入手可止干渴;熱渴不解源于心火長盛不息,以涼心而敗火。用于口舌生瘡、聲音嘶啞、口角潰爛等癥。
1.清肺止咳(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證)用治肺熱咳嗽,可單用制膏服用,或與黃芩、桑白皮等同用;用治燥熱咳喘,咳痰不爽,口干舌紅,可配伍桑葉、麥冬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湯。
2.降逆止嘔(胃熱嘔吐,噦逆證)用治胃熱嘔吐、噦逆,常配以陳皮、竹茹等同用。
枇杷葉圖片
蜜枇杷葉圖片
展開更多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等癥。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kuò)張、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百日咳、白喉、小兒吐乳、回乳、癌癥等可用之。
展開更多含有苦杏仁苷、苯甲醛、油脂質(zhì)等成分,含揮發(fā)油(主要為橙花椒醇和金合歡醇)以及酒石酸、熊果酸、齊墩果酸、苦杏仁苷、鞣質(zhì),維生素B、C,山梨醇等。
有鎮(zhèn)咳、平喘、抗菌等作用。
1.枇杷葉對(duì)呼吸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作用。
2.枇杷葉對(duì)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綠原酸有顯著增加胃腸道蠕動(dòng)和促進(jìn)胃液分泌和利膽作用。
3.枇杷葉有抑菌作用,對(duì)多種球菌、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4.枇杷葉有抗炎作用。
5.枇杷葉有抗腫瘤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熊果酸。
6.枇杷葉有降血糖作用。
入湯劑6~9g,鮮品可加倍;使用前應(yīng)刷去毛?;抵箍榷嗝壑?,和胃降逆多生用。
展開更多胃寒及外感風(fēng)寒咳嗽者忌用。
孕婦慎用。
展開更多1、治肺熱咳嗽:枇杷葉9g,桑白皮12g,黃茶6g。水煎,去渣,取汁,溫服。
2、治霍亂吐痢不止:炙枇杷葉、桂皮、厚樸、陳皮各15g。將以上4味中藥研成粗末。每服6g,加生姜3片,水煎,去渣,取汁,熱服。不拘時(shí)服。
3、清熱解毒:枇杷葉5,冬瓜、豆腐各100g,鹽適量。將枇杷葉用紗布包好,與冬瓜、豆腐共置鍋內(nèi),加水煮5~7分鐘,撿出枇杷葉袋,調(diào)入鹽即可。適用于虛火型口腔潰瘍。
4、祛痰止咳:枇杷葉、生姜各8g,大米50g,鹽適量。批杷葉洗凈,浸泡15分鐘;大米洗凈,放進(jìn)鍋內(nèi)加水,將生姜、批杷葉放進(jìn)鍋內(nèi),用小火將粥煮至稠狀,加鹽調(diào)味即成。
5、清熱止咳:枇杷葉8g,玫瑰花5g,綠豆、海帶各15g,紅糖適量。將以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同煮30分鐘,加入適量紅糖調(diào)味即成。
展開更多枇杷梔子方
材料:枇杷葉、梔子仁等份,白酒適量
做法:將枇杷葉與梔子仁混合,磨成粉,再倒入白酒混合至稠狀即可。每日服用6g,每日3次。
養(yǎng)身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適用于酒糟鼻、毛囊蟲皮炎等癥。
青春痘(肺胃熱型)
功效:清肺胃熱 做法:枇杷葉10克,沸水沖泡,當(dāng)茶飲。
肺炎急性期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 做法:枇杷葉30克,刷洗去枇杷葉絨毛,沖干凈后剪碎,放入砂鍋,加適量水,濃煎3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取汁即成。早晚分服。
急性支氣管炎(風(fēng)熱型)
功效:疏風(fēng)散寒,宣肺止咳 做法:干魚腥草20克去雜洗凈,放入砂鍋,加清水浸泡30分鐘。桑白皮、枇杷葉各30克,切碎,裝入沙布袋中,扎緊袋口,一并放入砂鍋,加適量水,武火煮滯后改用中火煎煮30分鐘,取出藥袋,趁溫?zé)嵴{(diào)入蜂蜜30克,拌勻即成。早晚分服。
便秘(腸胃積熱型)
功效:清熱生津 做法:枇杷葉10克,茅根30克,白扁豆花5朵。用清水煎煮,加白糖調(diào)味,當(dāng)茶飲用,每日1劑。
口腔潰瘍(虛火型)
功效:清熱解毒 做法:枇杷葉20克用紗布包好,冬瓜、豆腐各100克,三者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用武火煮沸5?7分鐘,揀出枇杷葉袋,加鹽調(diào)味即成。
上火
功效:清熱降火 做法:枇杷葉9克,菊花6克,生石膏15克,一起用紗布包好,用水煎煮、留汁。加入粳米60克,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粥熟即成。每日1次。
清肺和胃,降氣化痰——枇杷葉粥
鮮批杷葉15克(鮮品加倍),大米100克,清水適量。先煎批杷葉,去法取汁,與大米一起煮粥。本品尤適宜氣陰兩虛而發(fā)熱的患者食用。
清肝瀉火,祛風(fēng)化痰——桑葉枇杷茶
桑葉、野菊花、枇杷葉各10克。將以上三味藥制為粗末,代茶頻飲。此外,本品兼具解表功效,對(duì)風(fēng)熱感冒之咽嘴疼痛、發(fā)熱、咳嗷氣喘、略吐黃疫等亦有效。此三味藥均寒涼,飲茶后若出現(xiàn)腹痛腹瀉,立即停用。陽虛怕冷之人慎用。
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百合枇杷藕羹
枇杷30克,鮮百合30克,鮮藕10克,桂花2克。藕切成片,枇杷去核,與鮮百合加水同煮,熟時(shí)用淀粉勾芡成羹。食用時(shí)調(diào)入桂花??勺髟缤聿突蜃鼽c(diǎn)心食用。
展開更多《名醫(yī)別錄》:味苦,平,無毒。主治卒噎不止,下氣。
《日華子本草》:療婦人產(chǎn)后口干。
《本草綱目》:枇杷葉,氣薄味厚,陽中之陰。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氣之功耳。氣下則火降痰順,而逆者不逆,嘔者不嘔,渴者不渴,咳者不咳也。和胃降氣,清熱解暑毒,療腳氣。治胃病,以姜汁涂炙,治肺病,以蜜水涂灸乃良。
《本草蒙筌》:味苦,氣平。無毒。銼碎煎湯,偏理肺臟。下氣除嘔噦不已,解渴治熱嗽無休。
《本草備要》:瀉肺降火??嗥?。清肺和胃而降氣,氣下則火降痰消。氣有余便是火,火則生痰。治熱咳嘔逆口渴。時(shí)珍曰:火降痰順,則逆者不逆,嘔者不嘔,咳者不咳,渴者不渴矣。一婦肺熱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將成勞,以枇杷葉、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皮、木通等分,大黃減半,蜜丸櫻桃大,食后夜臥,各含化一丸,未終劑而愈。治胃病姜汁炙,治肺病蜜炙。
為薔薇科植物批杷的葉。
形態(tài)特征與生境分布
常綠小喬木,高3~8米。莖直立,小枝粗壯,被銹色絨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密被銹色絨毛?;ǖS白色,頂生圓錐花序。漿果狀梨果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熟時(shí)橙黃色。全年采葉,鮮用或曬干,用時(shí)刷去葉背面絨毛。
我國中部、東部、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常栽培于村旁、平地或坡地,亦有野生于山上者。
展開更多以葉大、色灰綠、葉脈明顯、不破碎者為佳。應(yīng)置于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保存。
枇杷葉地道產(chǎn)地: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展開更多功效作用:治鼻出血不止。
功效作用:補(bǔ)中養(yǎng)氣,清肺降氣,止汗。適用于產(chǎn)后氣血雙虧、多汗。
功效作用:清解肺熱、消痰止咳。適用于酒渣鼻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類。
功效作用:清解肺熱、消痰止咳。適用于酒歲鼻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類。
功效作用:清解肺熱,破痰止咳。適用于痤瘡、酒渣鼻等。服藥期間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類。
功效作用:清肺宣痰,止咳降逆。適用于百日咳痙咳期、痰多、嘔吐。
功效作用:固表止汗。
功效作用:降氣解暑,升清降濁。治鼻子流血。
功效作用:鎮(zhèn)咳,祛痰,平喘。適用于咳嗽。
聯(lián)系客服